渐开线花键论文_李长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渐开线花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渐开线,花键,载荷,磨损,量规,台架,齿形。

渐开线花键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春[1](2019)在《渐开线花键内孔齿轮端面加工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加工渐开线花键内孔齿轮定位端面与旋转中心不垂直的难题,改进工艺路线,改变定位方式,设计内胀工装,通过浮动端面定位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9年12期)

薛向珍,霍启新,郑甲红,陈曦,秦利云[2](2019)在《基于齿向修形的航空渐开线花键副抗微动磨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航空渐开线花键副轴向载荷的分布规律,建立了其微动磨损量预估流程,提出了一种航空渐开线花键副齿向修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扭转刚度、剪切模量、剖面抗扭模量、结合长度时,花键副沿轴向的载荷均增大;修形前后的花键副微动磨损量均随载荷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修形后,轴端花键齿接触区域的最大磨损量为51μm,轴中间接触区域的最大磨损量为96μm,轴末端接触区域的最大磨损量为78μm。(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20期)

毛泽标,王瑞平,谭艳军,傅灵玲[3](2019)在《基于UG软件的渐开线花键的精确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渐开线的展成法为基础,研究渐开线花键的数字化参数函数化建模方法,提出一种叁维参数化的通用设计方法——渐开线函数曲线拉伸成型法。利用UG软件的相关功能,生成直齿渐开线花键的渐开线齿廓,并利用对称原理生成对称齿廓面的渐开线;通过封闭截面的拉伸成型得到单个渐开线花键齿,然后通过软件的圆周阵列功能获得完整的渐开线花键,从而实现对渐开线花键的叁维精确建模。(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9年09期)

吴坤[4](2019)在《浅析常用渐开线花键标准区别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日益频繁与深入,进口产品的流通更为广泛,在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行业尤为突出,以至各种标准在国内极为常见,以博士力士乐的进口件采用DIN花键标准,日本进口产品采用JIS的花键标准以及美国采用的ANSI、SAE标准等。以上标准跟我国采用的GB还是有不少差异,文章根据各国标准的特点进行介绍,并与我国GB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予国内人员提供方便。(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9年07期)

霍启新,郑甲红,薛向珍,刘杰林,毛廷廷[5](2019)在《考虑齿形的航空渐开线花键副动态啮合力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分析航空渐开线花键副的动态啮合力,考虑了渐开线花键齿形因素,通过建立渐开线花键各齿几何形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航空渐开线花键副在考虑x、y方向振动的情况下各齿齿廓上各点的动态坐标,进而求解出齿的啮合变形量和动态啮合力大小,采用MATLAB分析了振动对航空渐开线花键副动态啮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渐开线花键副啮合力的方法,在给定正弦规律的振动情况下,啮合力和啮合力矩呈周期性波动,其周期与振动周期密切相关;在运行过程中并非所有花键齿全部受力,且受力大小并非全部相等,为设计高性能、高精度以及高强度的航空渐开线花键副提供了准确的动态力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5期)

徐达[6](2019)在《探讨渐开线花键量规的检测与校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渐开线花键量规,阐述了花键量规检测与校对的相关内容,并对其中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阐述。从研究结果来看,本文所介绍的渐开线花键量规具有精准度高、效率高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应该在更多地区做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03期)

李东方,杨海波,巫少龙,林玉珍,徐文俊[7](2019)在《基于Deform-3D的拉刀几何参数下的同步齿套渐开线花键拉削力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Deform-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同步齿套渐开线花键拉削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拉刀几何参数对拉削力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拉刀前角、后角及齿升量参数下的拉削力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拉刀前角为18°、齿升量为0.025 mm及后角为2.5°~3.5°时,切削力分布较为平稳,拉削加工后工件可获得较高表面精度,为拉刀的结构设计及拉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周乾龙,任龙辉,杨飞飞[8](2018)在《某皮卡车型前簧调整臂渐开线花键设计及强度校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渐开线花键调整臂在某皮卡前悬架系统上的应用。根据渐开线花键强度理论校核公式,对调整臂渐开线花键齿面接触强度、齿根弯曲强度和齿根剪切强度进行计算校核,并通过台架试验对花键齿数Z、模数m、压力角aD和啮合长度ι等参数进行验证,确保了产品开发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16)

李四敏,韩思源[9](2018)在《渐开线花键联接定心结构的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渐开线花键定心结构的分析,选取"渐开线花键+双定心环"的定心结构,并经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确定出定心环的结构,对圆环与轴过盈配合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8年08期)

蒋理宽[10](2018)在《浮动渐开线花键副微动磨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动齿轮箱是现代轻轨和地铁中核心部件,渐开线花键在传动齿轮箱中是关键的传动件,浮动花键副需要传递较大的交变扭矩及其他方向载荷,使得花键副微动磨损严重,导致花键副连接失效,使整个传动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所以,展开浮动渐开线花键副微动磨损研究,提高花键抗微动磨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渐开线花键副微动磨损机理深入分析,对花键的磨损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其次采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花键副在不同载荷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载荷对齿面磨损影响,最后搭建传动试验台进行微动磨损实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渐开线花键副载荷分布有限元分析研究,得到了齿面接触压力分布规律和最大应力在齿面发生的位置。输入纯扭矩时,各齿齿面承受的载荷大小基本相同,最大接触应力发生在扭矩输入端轴的边缘,随着扭矩的增大,接触面积沿齿形方向逐渐向花键齿的边缘延伸,接触应力也随之增大,载荷分布方式保持不变;当加载方式为径向载荷和扭矩同时作用时,齿面载荷不再呈现均匀分布,花键副两端的齿面承受载荷压力较大,中间齿面所受载荷压力低于两侧齿面。(2)对斜齿轮渐开线花键副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得到了在扭矩、径向力、切向力和倾覆力矩共同作用下的载荷分布规律。斜齿轮的齿面载荷不再呈现均匀分布,发生了载荷突变,中间齿面所承受的应力大于两侧。扭矩增大载荷突变现象越严重,这是由于额外的倾覆力矩通过花键副接触面传递导致一些齿的负载偏向另外一侧,从而以平衡整个花键齿的受力情况。(3)依据花键副有限元模型参数加工多组花键试验件进行微动磨损实验,搭建悬浮式微动磨损试验台,研究花键副齿面微动磨损形貌和多因素对花键副的磨损影响。循环次数对花键副磨损有较大影响,随着循环周期的增大,齿面磨损量随之增大;渗碳层越深,花键副的抗微动磨损性能越好;输入扭矩增大,齿面承受载荷变大,齿面磨损较为严重。(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1)

渐开线花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航空渐开线花键副轴向载荷的分布规律,建立了其微动磨损量预估流程,提出了一种航空渐开线花键副齿向修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扭转刚度、剪切模量、剖面抗扭模量、结合长度时,花键副沿轴向的载荷均增大;修形前后的花键副微动磨损量均随载荷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修形后,轴端花键齿接触区域的最大磨损量为51μm,轴中间接触区域的最大磨损量为96μm,轴末端接触区域的最大磨损量为78μ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渐开线花键论文参考文献

[1].李长春.渐开线花键内孔齿轮端面加工工艺改进[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

[2].薛向珍,霍启新,郑甲红,陈曦,秦利云.基于齿向修形的航空渐开线花键副抗微动磨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9

[3].毛泽标,王瑞平,谭艳军,傅灵玲.基于UG软件的渐开线花键的精确建模[J].汽车零部件.2019

[4].吴坤.浅析常用渐开线花键标准区别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2019

[5].霍启新,郑甲红,薛向珍,刘杰林,毛廷廷.考虑齿形的航空渐开线花键副动态啮合力的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6].徐达.探讨渐开线花键量规的检测与校对[J].科学技术创新.2019

[7].李东方,杨海波,巫少龙,林玉珍,徐文俊.基于Deform-3D的拉刀几何参数下的同步齿套渐开线花键拉削力仿真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9

[8].周乾龙,任龙辉,杨飞飞.某皮卡车型前簧调整臂渐开线花键设计及强度校核[C].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9].李四敏,韩思源.渐开线花键联接定心结构的研究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8

[10].蒋理宽.浮动渐开线花键副微动磨损研究[D].湘潭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冷滚压精密成形花键零件及齿廓金属流...4渐开线花键副接触应力和相对滑移...冷滚打加工的渐开线花键轴实物图-945o渐开线花键芯轴的单元应力...3 渐开线花键的M2钢渐开线花键拉刀淬火晶粒度...

标签:;  ;  ;  ;  ;  ;  ;  

渐开线花键论文_李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