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康胶囊论文-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

敏康胶囊论文-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敏康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柴辛鼻敏康胶囊,稳定性,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

敏康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1](2013)在《柴辛鼻敏康胶囊初步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柴辛鼻敏康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对3批柴辛鼻敏康胶囊在40℃、相对湿度(RH)75%的条件下进行3个月的加速稳定试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胶囊中阿魏酸含量,并对其他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柴辛鼻敏康胶囊在考察前后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各项规定。结论柴辛鼻敏康胶囊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期刊2013-08-01)

柴江平,刘治中,刘仁平,葛海生,王晓飞[2](2013)在《柴辛鼻敏康胶囊的抗炎免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柴辛鼻敏康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巴豆油致耳肿胀实验观察抗急性炎症,利用腹腔肥大细胞观察药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作用,利用DNFB致敏的小鼠观察药物抗迟发型变态反应作用,灌服饱和浓度的药物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柴辛鼻敏康对小鼠耳巴豆油致肿胀抑制活性为16.4%,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率为43.1%,显着降低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耳肿胀,且在饱和浓度11.1g/kg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柴辛鼻敏康胶囊对过敏性因素引起的速发型和迟发型过敏反应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免疫调节活性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3年11期)

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3](2013)在《柴辛鼻敏康胶囊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以找到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为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辛鼻敏康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简化不确定度来源,评估不确定度。结果标准不确定度结果为1.29%,含量测定结果为0.107 5±0.002 8mg/g。结论测量不确定度为阿魏酸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3年03期)

柴江平,王晓飞,葛海生,于玲[4](2011)在《柴辛鼻敏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柴辛鼻敏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柴胡、细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SHISEIDO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阿魏酸在0.0215~0.5370μg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 1.23%(n=6)。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简单、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柴辛鼻敏康胶囊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范卓文[5](2007)在《敏康胶囊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敏康胶囊对治疗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 Syndrome)具有较好疗效的纯中药制剂。敏康胶囊处方由十一味中药组成,方中生物活性成分众多,其单味中药有效物质基础及药理研究已基本明确。本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采用分步提取法。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敏康胶囊进行了成型工艺研究。然后利用显微鉴别法、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敏康胶囊制剂进行了定性定量的质量控制研究;最后对敏康胶囊进行了叁个月的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敏康胶囊工艺简便可行,性质稳定,质量可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20)

王咏梅,范国强[6](2006)在《鼻敏康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鼻敏康胶囊制备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对处方药材中挥发油、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挥发油提取后,选择挥发油与-βCYD用量比例1∶8,包合加水量1∶4,包合时间20 min为最佳包合条件;以6倍量70%乙醇为提取溶媒提取3次,每次2 h,提取脂溶性成分;以12倍加水量提取3次,每次2 h,提取水溶性成分。结论: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胶囊的制备提供了技术保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06年12期)

李欣[7](2005)在《敏康胶囊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态反应病是指一切由变态反应机制导致的疾病。变态反应病的发病因素较多,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西医治疗变态反应病疗效虽然满意,但难以克服副作用多、复发率高的缺点。中医药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且能综合调整人体机能,因而中药防治变态反应病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药科研工作者极大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在系统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变态反应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对敏康胶囊治疗变态反应病的理论基础和现代医学机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过敏性疾病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人体生理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变态性疾病,其症状多属于Ⅰ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两个主要的阶段是致敏阶段和发敏阶段,体内特异性IgE含量升高在致敏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肥大细胞脱颗粒在发敏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上述发病特点,本课题利用免疫学的方法,从特异性IgE的生成,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组胺的释放等方面,系统地探讨敏康胶囊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敏康胶囊为纯中药,主要组成包括黄芪等10余味中药。敏康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并不影响正常免疫能力,不同于西药免疫抑制剂对免疫功能的损害。其迅速显效机理是敏康胶囊可以抑制过敏反应,阻止过敏介质释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具有广谱的抗变态反应作用。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在抗过敏过程中,敏康胶囊具有改变人体过敏体质,降低免疫应激反应,解除过敏症状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5-05-01)

李欣,苏云明,李俊清,张贺[8](2005)在《敏康胶囊对过敏大鼠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皮肤蓝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敏康胶囊对过敏大鼠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皮肤蓝斑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敏康胶囊灌胃给药,测定皮肤蓝斑直径;采用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计数细胞脱颗粒的个数,计算细胞脱颗粒的百分率。结果敏康胶囊(3.11g/kg)可使大鼠皮肤蓝斑的直径变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同时能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个数,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P<0.05)。结论敏康胶囊具有一定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罗维,陈玲,闫宇[9](2002)在《敏康胶囊治疗过敏病570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过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治疗上,各种抗组织胺类、激素类药物虽有肯定的疗效,但因作用时间短,有一定的副作用,人们期盼着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的绿色药品。近年来应用我所研制的纯中药制刺—敏康胶囊治疗过敏病疗效显着,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抗过敏范围广,其特点受到患者的好评和认可。填补了中成药治疗过敏病的空白。为治疗过敏病寻求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经临床570例观察,显效和治愈371例占65%,有效147例占25.8%,总有效率90.8%,同时,157例治愈的病例中,过敏原以食物过敏为主的67例占43.7%,疗效显着。而无效的52例中,寒冷因素为主的33例占63.4%。笔者认为敏康胶囊对食物过敏疗效理想,而对寒冷因素引起的过敏病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2-07-01)

敏康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柴辛鼻敏康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巴豆油致耳肿胀实验观察抗急性炎症,利用腹腔肥大细胞观察药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作用,利用DNFB致敏的小鼠观察药物抗迟发型变态反应作用,灌服饱和浓度的药物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柴辛鼻敏康对小鼠耳巴豆油致肿胀抑制活性为16.4%,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率为43.1%,显着降低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耳肿胀,且在饱和浓度11.1g/kg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柴辛鼻敏康胶囊对过敏性因素引起的速发型和迟发型过敏反应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免疫调节活性突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敏康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柴辛鼻敏康胶囊初步稳定性研究[C].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2013

[2].柴江平,刘治中,刘仁平,葛海生,王晓飞.柴辛鼻敏康胶囊的抗炎免疫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3].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柴辛鼻敏康胶囊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

[4].柴江平,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辛鼻敏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

[5].范卓文.敏康胶囊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王咏梅,范国强.鼻敏康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

[7].李欣.敏康胶囊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8].李欣,苏云明,李俊清,张贺.敏康胶囊对过敏大鼠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皮肤蓝斑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

[9].罗维,陈玲,闫宇.敏康胶囊治疗过敏病570例疗效观察[C].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2

标签:;  ;  ;  ;  ;  

敏康胶囊论文-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