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相关同步论文-秦一波,吕杰

事件相关同步论文-秦一波,吕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事件相关同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RI兼容性心脏再同步除颤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数据分析

事件相关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秦一波,吕杰[1](2019)在《美国FDA MAUDE数据库MRI兼容性心脏再同步除颤器可疑不良事件相关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美国FDA MAUDE数据库从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255份美敦力(MEDTRONIC)公司生产的MRI兼容性心脏再同步除颤器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在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类型以及原因,以此来加强国内对MRI兼容性心脏再同步除颤器的数据采集、监控,为更好地展开MRI兼容性心脏再同步除颤器不良事件监工测试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16期)

赵敏,赵春临[2](2019)在《心理意识真实性的事件相关同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说谎"与"说真话"时脑电信号的差异,该文对测谎实验中自发脑电信号的事件相关同步(ERS)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对脑电的delta、theta节律的事件相关同步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delta和theta节律的ERS可以反映说谎相关的心理状态,其中delta节律的ERS与P300高度相关,而theta节律的ERS效应与经典的P300效应尽管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迭,但具有不同的头皮分布特性。通过对比Fz、Cz和Pz3个电极的主效应,发现theta同步的最大主效应位于前额中线的Fz电极,而P300的最大主效应在枕区中线的Pz电极。这说明theta节律的ERS与P300成分可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说谎心理的认知加工过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卫祥[3](2018)在《轻度颅脑外伤患者提示性持续操作任务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同步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轻度颅脑外伤(mTBI)是临床上神经系统常见的损伤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mTB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特征,探讨mTBI后注意障碍的特征和神经机制。方法:20例mTBI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提示性持续操作任务(AX-CPT)。采集并分析mTBI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和脑电图(EEG)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事件相关同步化(ERD/ERS)。结果:(1)MMSE结果:mTBI组的MMSE总分(28.00±1.18)低于健康对照组(29.20±1.03),mTBI组的注意和计算得分(3.95±0.59)低于健康对照组(4.65±0.4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BI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定向,记忆,回忆和言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X-CPT结果:mTBI组击中数(66.76±3.26)低于健康对照组(69.11±1.41),mTBI组反应时间(532.57±129.53ms)长于健康对照组(412.61±116.26ms),mTBI组遗漏错误数(3.23±3.27)多于健康对照组(0.89±1.4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BI组和健康对照组虚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RD/ERS结果:在Go刺激后0-200ms,mTBI组的αERS在以下脑区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嗅内区,左梭状回,左颞上回,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左颞横回,和左缘上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左海马旁回,左顶上小叶,右前扣带回,右眶额部皮质中线部,右岛盖,右中央前回,右中央后回,右颞横回。在Go刺激后600-800ms,mTBI组的αERD在右颞下回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o刺激后800-1000ms,mTBI组的αERD在以下脑区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中央前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内侧,右中央后回,右缘上回。在Go刺激后200-400ms,mTBI组的βERS在以下脑区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舌回,右距状旁回。在Nogo刺激后400-600ms,mTBI组的αERD在以下脑区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顶上小叶,右顶上小叶,右顶下小叶。在Nogo刺激后600-800ms,mTBI组的αERD在以下脑区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楔叶,左楔前叶,左距状旁回,左后扣带回,右楔叶,右楔前叶,右扣带回峡,右后扣带回。在Nogo刺激后800-1000ms,mTBI组的αERD在以下脑区少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楔叶,左楔前叶,左眶额部皮质中线部,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左顶上小叶,左颞横回,右中央旁小叶。mTBI组和健康对照组的Nogo-αERS和Nogo-βERD/E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BI患者在持续注意和反应速度方面存在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注意资源分配受损以及神经网络预激活减少所致。(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周思捷,白红民[4](2018)在《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方法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电信号包含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但其存在记录伪差、易受自发脑电及外界干扰等缺点,对脑电信号的特征性提取及分析是其研究的关键。随着各种脑电图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RD)和事件相关同步化(ERS)是研究脑电信息非常有用的分析方法。本文对ERD/ERS的概况、研究方法及临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王雨晴[5](2017)在《基于溯源分析的脑电信号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初步探讨了运动想象、实际运动时诱发的事件相关区同步化现象。使用s LORETA软件,分别计算33位受试者休息、运动想象、实际运动时,Mu、Beta频段对应的大脑电流源密度分布,并对该结果进行归一化。对休息和运动想象、休息和实际运动、运动想象和实际运动时,两频段电流源密度的归一化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在Mu、Beta频段下,受试者运动想象时,突显网络、辅助运动区、主运动区、运动前区、初级次级运动感觉皮层和顶额镜像神经元系统感觉出现了显着的去同步化现象(P<0.01);在Mu、Beta频段下,受试者实际运动时,初级次级运动感觉皮层、主运动区和顶额镜像神经元系统出现了显着的去同步化现象(P<0.05)。在Mu、Beta频段,相比于实际运动,受试者运动想象时,初级次级感觉运动皮层和顶额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电流源密度更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7年24期)

刘刚,孙伟[6](2011)在《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的方法在脑电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和事件相关同步化(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ERS)是探讨研究脑功能非常有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本文对其在脑电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一、ERD/ERS的概述当大脑皮质某区域受到感官、动作指令或想象运动等刺激而开始激活时,该区域的代谢和血流增加,同时进行信息加工可以导致相应频段的脑电信号振荡的幅度减低或者(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20期)

郁洪强,赵欣,刘海婴,王明时[7](2008)在《过度使用互联网对脑电事件相关电位gamma节律同步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小波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研究过度使用互联网对脑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 gamma节律同步效应的影响。采用汉字认知失匹配实验,分别采集过度使用互联网者与正常受试者的ERP,并利用小波变换分别提取ERP中的gamma节律成分,然后利用Gabor变换对其进行时频分析。结果发现对于正常受试者,gamma节律的活动与ERP的N200、P300、N400具有明显的同步效应。然而对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者,其gamma节律活动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减弱.并且其gamma节律的同步效应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延迟。此结果说明过度使用互联网对于脑电gamma节律同步效应产生了负性影响,这表明过度使用互联网对于大脑进行信息的整合和编码造成了影响。(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郭秀艳,高妍,沈捷,王丽嘉,门卫伟[8](2008)在《同步内隐/外显序列学习:事件相关的fMRI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事件相关fMRI研究探讨对于内隐和外显学习在脑区激活上的差异。实验采用同步内隐/外显学习序列,以有色的形状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对于刺激的颜色做选择反应,并在颜色消失后找出形状的内在规则。颜色和图形序列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马尔可夫链,即下一个图形的颜色或者形状有70%的可能服从序列规则。行为数据显示被试习得了外显和内隐的规则,fMRI成像主要比较内隐和外显学习在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上脑区激活的差异。结果发现,与内隐学习相比,外显学习在额叶的激活更为显着。而且,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视觉皮层的激活出现分离,内隐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减弱,而外显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增加。(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郝冬梅,阮晓钢[9](2005)在《脑电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的神经元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丘脑-皮层网络的神经元群模型,研究被试者在某种认知状态下脑功能区的连接状态。模型包括叁个模块,分别对应脑电头皮电极C3、Cz、C4记录的叁个皮质区。模型外部输入包括用高斯白噪声表示的上行传入感受器信号、用直流偏移表示的皮质对丘脑的兴奋性输入、用指数衰减表示的来自脑干和前脑基底神经元的调制信号。模型输出的兴奋性神经元群的平均膜电位反映脑电记录的局部电位。改变模型输入,进行多次仿真试验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仿真输出信号的alpha频带功率谱有与实际脑机接口实验一致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现象;模型中功能相近的区域间有更强的耦合,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输出信号间的相关性和同步性均增加。(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谢莺,杨仲乐[10](2004)在《一种新的提取事件相关电位的退同步平均技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传统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的突现刺激会诱发外源性成分污染内源性认知成分 ,并导致注意自动俘获 .通过让符号串相对于视线移动来模拟自然阅读 ,发现了字符串中的串首和串尾符号会诱发出外源性成分 ,但串中的准持续呈现字符不会诱发外源性成分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去同步平均技术 ,利用该技术能够消除外源性成分干扰和注意的自动俘获 ,直接提取内源性认知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事件相关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说谎"与"说真话"时脑电信号的差异,该文对测谎实验中自发脑电信号的事件相关同步(ERS)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对脑电的delta、theta节律的事件相关同步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delta和theta节律的ERS可以反映说谎相关的心理状态,其中delta节律的ERS与P300高度相关,而theta节律的ERS效应与经典的P300效应尽管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迭,但具有不同的头皮分布特性。通过对比Fz、Cz和Pz3个电极的主效应,发现theta同步的最大主效应位于前额中线的Fz电极,而P300的最大主效应在枕区中线的Pz电极。这说明theta节律的ERS与P300成分可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说谎心理的认知加工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事件相关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1].秦一波,吕杰.美国FDAMAUDE数据库MRI兼容性心脏再同步除颤器可疑不良事件相关数据分析[J].智慧健康.2019

[2].赵敏,赵春临.心理意识真实性的事件相关同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3].赵卫祥.轻度颅脑外伤患者提示性持续操作任务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同步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4].周思捷,白红民.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方法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

[5].王雨晴.基于溯源分析的脑电信号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研究[J].电子世界.2017

[6].刘刚,孙伟.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的方法在脑电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

[7].郁洪强,赵欣,刘海婴,王明时.过度使用互联网对脑电事件相关电位gamma节律同步效应的影响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

[8].郭秀艳,高妍,沈捷,王丽嘉,门卫伟.同步内隐/外显序列学习:事件相关的fMRI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8

[9].郝冬梅,阮晓钢.脑电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的神经元群模型[J].生物物理学报.2005

[10].谢莺,杨仲乐.一种新的提取事件相关电位的退同步平均技术(英文)[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标签:;  ;  ;  

事件相关同步论文-秦一波,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