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框架、应用大纲

城市设计——理论框架、应用大纲

一、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论文文献综述)

左力,吴佳泽,刘志[1](2021)在《基于城市色彩景观的传统风貌区周边建成环境提升研究——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色彩景观是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保护城市建成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化基因以及协调城市传统风貌区与周边建成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借助视知觉理论,结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管控要求,划定风貌区周边片区色彩景观研究范围。从色彩景观评价和认知维度,采用MATLAB平台自拟程序量化方式和公众参与社会调查方法,分析研究片区范围内,城市色彩景观结构及建筑色彩。研究发现片区色彩整体统一,但局部色彩不协调、单栋建筑色彩突出,进而提出风貌区周边色彩景观整体控制、点状更新及分类实施的提升策略。

周俊[2](2020)在《面向环境感知评价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高层建筑已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建筑类型。然而高层建筑常局限于造型审美与功能排布,忽视了其所形成的外部环境及其对市民心理行为的影响,又因其尺度规模特殊这种影响效应也尤为显着。高层建筑的外部环境是市民日常生活广泛接触的场所,环境心理学表明环境感知是人探索并理解世界的第一步。从环境感知的角度研究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外部环境特征,发掘物质环境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关系,对指导高层建筑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物质环境特征及市民的环境感知为切入点,运用主观评价的方法对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特征与环境感知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依据环境心理学理论和市民心理需求探索性访谈,归纳“视觉识别感知”、“空间格局感知”、“场所体验感知”三个感知层次,构建起环境感知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城市设计解读和外部空间理论启示,从肌理和界面两个维度构建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集,其中肌理维度涵盖了场地尺度、场地积极空间、场地消极空间、场地配套设施、临街关系五项构成因素,界面维度涵盖了街道界面尺度、街道界面形式、街道界面质感、街道界面景观四项构成因素。其次,以岭南地区选取的十处高层建筑外部环境场景研究样本为例,通过语义差别法进行环境感知评价调研,获取市民的环境感知数据,并通过现场勘察、设计图纸、谷歌地图等方式获取样本的物质环境特征数据,为研究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然后,借助SPSS软件及统计学上的数理分析方法,通过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得出各感知因素的相互影响规律及影响市民喜爱度的关键感知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市民对不同类型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感知关注倾向。最后,通过环境特征物理量与环境感知心理量的关联性分析,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及曲线估算的方法,得出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各类环境感知因素的影响力排序及适配感知心理量变化的指标临界值,构建起环境感知与物质环境特征的数理关系,为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冯倩晶[3](2020)在《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形塑过程的公共干预,是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我国城市设计工作长期由政府包办,利益协调困难、评价标准模糊、干预力度难以把握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城市设计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国家治理转型,市场、社会公众、规划设计师等利益相关者将进一步参与到城市设计中,共同塑造更积极的设计决策环境。英国着名城市设计学者马修·卡莫纳(Matthew Carmona)于2016年详细阐释了“设计治理”的理念,他认为设计治理是“破解建成空间质量问题、推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与结果符合公共利益的可行途径”,“更提供了使所有参与城市形塑过程的利益集团都受益的可能”。这为我国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设计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城市治理的讨论,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先进实践经验研究,建立了设计治理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分析我国设计治理的发展特征,及形成国际经验对比。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珠海市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珠海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发的四个特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城市特色显着,建市以来长期致力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并于2017年入选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城市(如厦门、青岛、佛山和东莞等)的城市设计发展。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案例解读、实地调研与访谈等研究方法,梳理了珠海城市与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并结合重点地区的设计治理实践研究,归纳珠海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最后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剖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英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我国受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市民社会起步、技术力量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众形式性参与的设计治理现状。在此背景下,珠海的城市设计经历了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年)、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年)、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正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年至今)。珠海具有发展城市设计的良好政治经济基础,长期坚持生态宜居的目标,逐渐表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地区治理客体差异化、治理工具多样化的特点,取得一定的治理效能,但也存在治理系统不够成熟、公共利益反馈不足等问题。珠海在政府强势推动下,已基本实现了从设计控制到设计治理初级阶段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已具备了协商共治的渠道,政府、市场及社会应进一步克服自身的角色惯性约束,逐渐进行各自的自我调适,加强交互影响的平台搭建,通过地方性设计治理能力的共同提升,实现适应中国制度语境的城市形塑过程中利益共享和结果最优。

王晨[4](2020)在《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肌理是城市文化沉淀后城市信息的载体之一,映射着人们对于城市印象的记忆;同时,其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要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发展时代转向存量发展时代,城市肌理的优化在旧城区更新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旧城区城市肌理建设中设计师的人工痕迹浓重,缺乏人文关怀和旧城区肌理自身的自组织性。与此同时,在现有的城市设计导则中,对于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仅有少量简单的指标控制,具体优化内容有待完善,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形态的指导作用有待提升。本文尝试借助统计学手段探究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与大众主观心理感知之间的耦合关系,推断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值,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总结城市肌理、城市形态耦合关系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梳理城市肌理相关概念、理论,深入研究相关案例,进一步明确城市肌理的价值定位,归纳城市肌理的基本性征。第二部分,采用专家评分法,得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体系。筛选城市肌理量化方法,构建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的方法框架,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化。第三部分,选取一些优秀的、具有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旧城区改造的项目,截取40个城市肌理切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Arc GIS处理获取研究切片的城市肌理图像,并通过Excel、Fragstats以及Sky Helios平台计算各个肌理切片的基本性征的量化值。以旧城区城市肌理切片图像为基础,获取样本肌理切片的全景图像,制作网络调查问卷。获取大众的主观感受的调查结果,并将其与各个肌理切片的基本性征的量化值相对应,运用SPSS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得出基于心理舒适度的旧城区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优化标准值。最后,以天津西沽南为例,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做系统科学的量化评价。基于得到的旧城区城市肌理性征值优化标准,提出相应的城市肌理控制和优化策略。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结论,指导旧城区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肌理的控制与优化。

易文博[5](2019)在《建筑视觉场高度控制参数对外部空间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部空间中尺度的控制研究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视觉感知的关键因素之一。尺度在外部空间中具有契合性、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向来为人们所神往,索骥空间中实存现象的本源是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一内在视觉规律的最佳方式。长期以来,外部空间的尺度研究多数是基于平面或剖面的二维量化方法,通过分析若干空间断面的方式来阐释人的知觉体验。然而,人对于外部空间认知的广域性显然不能仅由强调局部且片断性的二维分析方式所完全解读。因而,基于三维空间的建筑视觉场应运而生,它是用来描述建筑体量与空间尺度对人的视觉心理感知程度的重要量化方式。本文将建立高效,系统的建筑视觉场量化方式。并以两个不同的思考角度出发,通过建筑视觉场量化分析,试图解决外部空间中因视距d与仰视角α参数共同所引发的两个关于高度控制的具体子研究问题。两个子研究问题之间呈递进关系。首先是归纳-验证:选取九个意大利及欧洲其它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经典支配型广场空间实例,通过建筑视觉场定量描述其中标志物高度对人的视觉心理感知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并归纳出一般性的视觉规律,揭示这些伟大广场标志物高度与广场尺度间内在的耦合关系。借此验证建筑视觉场量化方法的有效性。其次是检出-评价:当前历史文化街区内及周边的新建建筑的高度控制一般遵循于以经验为主的建筑高度控制导则。在第一个子问题的算法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建筑视觉场量化分析,定量描述新建建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视觉心理影响程度,并结合心理物理学中的韦伯-费希纳定律,检出影响视觉感知的高度阈值,从而建立建筑高度的评价方法。最终针对天津历史文化街区实例——天津五大道和解放北路进行模拟验证与影响评价。无论是归纳-验证所得到的视觉规律与一般结论,亦或是检出-评价所建立的评价方法,最终目的均旨在为当今外部空间中体量的高度设定提供建议性的设计指引,丰富外部空间建筑体量高度控制的研究理论。同时由于计算逻辑与思考角度的通用性,研究也能够为其他旨在创造外部空间氛围的实例应用中提供相对客观的设计依据。

刘晋华[6](2019)在《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建设体系中炙手可热的领域,同时其纷繁芜杂的主张、观点及具体工作方式也存在混乱。这些问题一方面深度困扰着它的价值发挥,另一方面不停地动摇着自身学科理性的基础,从而在外部和内部形成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危机。客观理性认识城市设计,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方向,是今日中国城市设计学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回顾了1921年以来的中国城市设计发展总体历程,重温了既有研究的宏观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孕育于一种复杂化的语境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曲折、断续、片段化、破碎化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客观的历史状态,在梳理城市设计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取了学界对城市设计认识观念中的共识与争鸣,建立了一个以空间观念为核心的“技术-价值”模型。使用该模型审视中国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宏观发展,构建一个理解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范式演变框架,发现包括“形体的设计”、“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控制”、“政策的设计”等在内的范式构成了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通过对各个范式的解读和批判,本研究揭示了1921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范式发轫、成型、演进与嬗变的整体态势、动力因素、内在逻辑和原型范本,进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角色、科学性和运作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时代局限,其范式是在逐渐理性和开放的观念支撑下发轫并展开的。现实需求与外部诱导使它的成长是一种反应式、被动型的“冲击-应对”演进逻辑,呈现出传统范本、欧美范本、苏联范本等不同的学习样本之间的接力、套叠关系。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角色以及运作机制受到多个范本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中不稳定演进,正向进步与反向后退交织。本文建议,当前学界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外部经验,实现外来范本的良好嫁接与再生,同时需要强化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先于工程技术创新,而解决当前城市设计学科建设危机的密钥和关键,则是着力清晰化并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指向。【全文字数】14.2万【图表数】图片32张,表格22个

李艺秋[7](2019)在《沈阳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评价与改造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休闲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低龄老年人比例上升,老年人对户外活动和交往的需求增加,成为休闲广场的主要使用人群。国内大部分休闲广场无论面积大小和品质高低利用率都较高,尤其是节假日人流量倍增。表面上看,这些城市休闲广场都很受老年人欢迎,即使在冬季人流也不会明显减少,但是使用率高的休闲广场是否真的满足了老年人群的需求呢?调研发现,沈阳市的休闲广场对适老的考虑大多围绕国家规范中有关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对老年人多样性的活动需求关注不足,广场中场地、景观和设施的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不匹配。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状况和满意度调研,了解老年人对于城市休闲广场的真实需求,建立一套休闲广场适老性评价体系,并对沈阳市休闲广场进行评价,进行优化,并提出设计策略。(1)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阐述了休闲广场适老性现存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最后分析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2)第二部分为休闲广场适老性评价相关基础研究。首先,结合老年人体工程学、老年行为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广场活动的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对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POE的概念、功能意义、内容、方法及评价程序进行阐释,为下文评价研究的设计奠定基础。(3)第三部分本文的核心部分,分为使用状况调研——评价——改造优化——策略提出四个部分。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广泛的实地预调研,归纳筛选影响休闲广场适老性的主要因素,分为场地空间、绿化环境、功能设施三个层面,建立适老性评价因素集,并选定评价研究的代表性广场;第二阶段按照“选定研究对象—确定评价目标—制订研究计划—实施调研、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结论、提出建议”的POE研究流程,对四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调研。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计算权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案例进行适老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综合考虑既有广场功能定位和场地现有条件等限制因素,对四个休闲广场适老性薄弱环节进行局部优化改造,并提出可推广的适老化设计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城市休闲广场的适老性评价提供参考,对休闲广场的适老化设计和改造提供借鉴,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安全、便利、舒适的户外休闲环境。

黄力星[8](2019)在《基于空间要素的城市地标分布研究 ——以南京城市地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标作为城市空间环境中景观显着性最为突出,凝聚地域文化内涵和公众情感记忆的城市物质形象宣传名片,对城市风貌的展现和提升至关重要。城市的地标建筑在物质环境中布局的适宜程度,关系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设计建造的标志性建筑能否发挥其对城市空间品质的最大积极效益,以及能否形成合理的地标布局体系,进而与城市空间进行良性互动。面对城市快速扩张中地标建设的无序化倾向,对城市地标空间分布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与地标相关的物质空间环境入手,以南京城市空间和城市地标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热点照片数据筛选出南京城市中共计80个最受关注的城市地标作为具体研究样本,反映出网络时代下城市地标呈现出新老交替的动态性。基于南京城市地标实际空间环境的统计分析,结合理论文献和历史地图筛选出相对最能影响地标分布的4类关键空间要素,分布为相关地标、交通干道、开敞空间以及江河湖泊。依托GIS平台,对城市地标与各类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依据城市地标与空间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关联形式,客观解析地标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并且对其中典型的地标分布状态进行抽象归纳。从要素的空间形态和地标的功能类型两个维度出发,总结出具体的与各类空间要素相关的6种城市地标建筑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以及相应的地标规划布局措施。进而将研究所得的特征规律在泰州城市的现状建成空间中进行再验证,并且依据相关措施探讨泰州城市新区的地标规划布局,将基础理论研究与规划应用项目相结合,证明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和实践价值。研究总体通过空间要素为媒介转译城市实际空间为抽象要素结构,将地标的地理空间分布研究转变为地标与城市空间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借助空间量化以及数据可视化手段探究解析出地标分布的具体特征规律,有利于深化地标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且有助于规划实践中的城市地标布局,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标建设对构筑特色城市空间和良好公众体验的积极意义。

于涛[9](2019)在《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建设状态,在城市的开发、更新以及扩张中建筑均以规模化建筑集群的形式设计建造。在城市设计中,建筑集群介于单体与城市之间,是聚集城市活力、整合与优化城市资源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建筑集群设计手法千篇一律过于追求集群的整体性,导致建筑集群的高度趋同进而失去标志性,也有许多建筑集群过于追求标志性,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杂乱无章,对城市空间形象构成了严重破坏。建筑集群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了建筑群体的整体性的条件下,还应当充分结合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等角度塑造标志性,其形态对城市空间与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建筑集群合理的体现其标志性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篇论文借助视知觉理论的研究成果,将其重要的规律以及指导原则运用到建筑集群标志性的研究和设计当中,试图从视知觉的角度剖析建筑集群标志性的创作策略。论文第一章在视知觉理论的基础上对建筑集群进行研究,通过对视知觉图底关系理论与建筑集群设计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提出图底对比关系是建筑集群体现其标志性的重要途径。第二章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的部分案例进行现状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归纳总结出现有建筑集群的标志性在集群空间布局、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结合等的设计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筑集群、区域环境、城市文化三个方面探讨如今建筑集群标志性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各个章节研究呈递进关系。第三章将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提出了人们感知建筑集群标志性的视知觉要素,随后详细阐述了每个视知觉要素的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证明了视知觉图底理论对建筑集群标志性设计的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明确了高层建筑标志性创作中的“图”与“底”的新的含义,深入解析了“图”与“底”的特性,探寻“图”与“底”对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的影响;第五章根据“图底对比关系这一目的提出了建筑集群标志性的多元化创作策略,首先,对建筑集群所处地段背景及城市背景深入解析,明确建筑集群在地段环境中的地位;第二,致力于形成清晰的图底对比关系提出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的四种创作策略;最后提出应根据建筑集群功能性、规模与所处环境等方面将以上设计策略恰当选择。通过以上内容的讨论,本文从视知觉理论角度对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策略,试图以此丰富建筑集群标志性设计的理论,有利于建筑集群标志性的理性创作与表达。

徐苇葭[10](2018)在《基于量化视角的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天际线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是城市形象的视觉载体之一。不同的城市发展进程造就了不同的城市天际线景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建设盲目追求速度与规模,忽略了城市环境品质的塑造,导致城市天际线趋于单一乏味。同时,相关的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中,城市天际线控制、优化的内容尚显模糊,对实际城市设计的指导作用有限。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城市天际线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及案例分析,对城市天际线的构成要素、功能价值、美学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现阶段城市天际线理论研究与实践无法进行有效对接的问题,笔者经过深入研究,从量化研究的角度提出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研究的方法框架,尝试将城市天际线主观美学评价结果与城市天际线客观美学特征要素进行对应分析。首先归纳整理得到一系列城市天际线美学特征,作为基础的研究依据。同时选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典型城市案例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获取城市天际线图像,结合大量的公众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量化提炼得到一系列具体的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最优值。为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提供适当的理论借鉴。同时,根据得到的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以天津海河沿岸天际线为例,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城市天际线控制及优化策略,得到进一步的结论与启示,对城市天际线控制设计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市色彩景观的传统风貌区周边建成环境提升研究——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范围界定及数据获取
    1.1 研究范围划定
    1.2 图像数据获取
2 传统风貌区周边建成环境色彩景观分析
    2.1 HSV色彩模型量化分析
        2.1.1 色彩量化方法
        2.1.2 大礼堂传统风貌区周边色彩景观结构分析
    2.2 色彩景观认知调查分析
3 大礼堂风貌区周边建成环境色彩提升策略研究
    3.1 色彩景观分析
    3.2 色彩景观提升策略
        3.2.1 整体控制
        (1)马鞍山片区
        (2)市政府片区
        (3)人民路片区
        (4)建设路片区
        (5)曾家岩片区
        (6)大溪沟片区
        3.2.2 点状更新
        (1)区域划定。
        (2)片区划分。
        (3)点状选取。
        3.2.3 分类实施
        (1)传统建筑
        (2)居住建筑
        (3)办公建筑
        (4)商业建筑
4 结语

(2)面向环境感知评价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层建筑以人为本的发展共识
        1.1.2 高层建筑对市民的环境感知具有突出影响力
        1.1.3 高层建筑环境感知面临的困境
    1.2 研究关键词
        1.2.1 高层建筑
        1.2.2 外部性
        1.2.3 环境感知
        1.2.4 环境评价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 高层建筑外部性研究现状
        1.3.2 环境感知研究现状
        1.3.3 现存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层建筑外部性基础研究与评价前期准备
    2.1 高层建筑外部性相关基础研究
        2.1.1 高层建筑发展历史及其外部性演变
        2.1.2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及其外部性思考
        2.1.3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的类型划分
    2.2 高层建筑环境感知指标构建
        2.2.1 环境心理学启示
        2.2.2 探索性访谈
        2.2.3 环境感知指标集
    2.3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构建
        2.3.1 城市设计理论启示
        2.3.2 外部空间理论启示
        2.3.3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集
    2.4 研究样本的选取
        2.4.1 选取原则及依据
        2.4.2 样本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D法的高层建筑环境感知评价研究
    3.1 评价概述
        3.1.1 评价目的
        3.1.2 评价方法
    3.2 高层建筑的外部环境感知评价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采集
        3.2.3 数据初步统计结果
        3.2.4 信度分析
        3.2.5 均值分析
        3.2.6 相关分析
        3.2.7 回归分析
        3.2.8 聚类分析
        3.2.9 因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对感知心理量的影响研究
    4.1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数据采集
    4.2 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感知的影响力
        4.2.1 分析方法
        4.2.2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视觉特征感知的影响力排序
        4.2.3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空间格局感知的影响力排序
        4.2.4 物质环境特征指标对场所体验感知的影响力排序
    4.3 适配感知的物质特征指标临界值预测
        4.3.1 分析方法
        4.3.2 适配视觉特征感知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临界值
        4.3.3 适配空间格局感知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临界值
        4.3.4 适配场所体验感知的物质环境特征指标临界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环境感知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策略
    5.1 视觉识别感知的建立
        5.1.1 肌理对视觉识别感知的塑造
        5.1.2 界面对视觉识别感知的塑造
    5.2 空间格局感知的营造
        5.2.1 肌理对空间格局感知的塑造
        5.2.2 界面对空间格局感知的塑造
    5.3 场所体验感知的赋予
        5.3.1 肌理对场所体验感知的塑造
        5.3.2 界面对场所体验感知的塑造
    5.4 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发银行总部大楼设计实践
        5.4.1 项目背景及概况
        5.4.2 视觉识别的分析及设计
        5.4.3 空间格局的分析及设计
        5.5.4 场所体验的分析及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环境感知评价指标集和物质环境特征指标集
    6.2 环境感知相互影响规律
    6.3 市民环境感知关注倾向
    6.4 适配环境感知的高层建筑物质环境特征
    6.5 高层建筑外部性塑造策略
    6.6 研究创新点
    6.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感知评价研究问卷
附录2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样本现状
附录3 环境感知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附录4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物质特征指标数据
附录5 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物质特征指标与感知心理量的相关性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3)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抓手
        1.1.2 治理转型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设计运行亟待创新
        1.1.3 设计治理的概念兴起,为我国城市设计运作提供新思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1.2.2 城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
        1.2.3 设计治理(Design Governance)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既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城市设计在治理领域的拓展
        1.6.2 现实意义:从城市设计管理走向设计治理
第二章 城市设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相关理论引介
        2.1.1 城市治理:转型期城市开发的权力特征
        2.1.2 设计治理:设计治理及其相关理论
    2.2 国外先进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2.2.1 美国: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设计治理
        2.2.2 英国:政府引导与多方参与并重的设计治理
        2.2.3 新加坡:政府主导并兼顾市场效率的设计治理
    2.3 城市设计治理的分析框架
        2.3.1 设计治理环境
        2.3.2 设计治理目标
        2.3.3 设计治理系统
        2.3.4 设计治理效能
    2.4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2.4.1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的特征
        2.4.2 国内外城市设计治理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3.1 珠海市发展概况
        3.1.1 政治地位:拥有较高的城市战略定位
        3.1.2 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3.1.3 经济发展: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3.1.4 社会文化:形成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3.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
        3.2.0 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 年):政府主导的基本标准控制
        3.2.1 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 年):以体制建设为重点,城市设计实践滞后
        3.2.2 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
        3.2.3 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 年至今):政府推动下的设计治理水平提升
    3.3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最新实践
        3.3.1 构建全流程的编制与实施体系
        3.3.2 完善城市设计规范标准体系
        3.3.3 拓宽多元主体参与途径
        3.3.4 丰富非正式的设计治理工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海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4.1 政企主导类:珠海北站TOD地区
        4.1.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4.1.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4.1.3 设计治理效能
    4.2 设计师引导类:横琴十字门中央商务区
        4.2.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4.2.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4.2.3 设计治理效能
    4.3 走向公众参与类: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
        4.3.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4.3.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4.3.3 设计治理效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
        5.1.1 设计治理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好,社会力量较弱
        5.1.2 设计治理目标:坚持生态宜居优先,政治经济色彩浓厚
        5.1.3 设计治理系统:内涵日益丰富,依赖政府支持
        5.1.4 设计治理效能:多元治理格局初成,空间品质差异化提升
    5.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5.2.1 政府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5.2.2 市场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5.2.3 社会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总结
    发展建议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时代背景的转变
        1.1.2 旧城区环境品质亟待改善
        1.1.3 新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梳理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1 城市肌理研究层次的界定
        1.3.2.2 旧城区研究内容的厘定
        1.3.2.3 人的空间感知的影响因素
        1.3.2.4 城市肌理研究尺度、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研究现状网络统计分析
        1.4.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1 国外研究综述
        1.4.2.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文献综述总结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逻辑构架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肌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性征
    2.1 城市肌理的概念、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1 城市肌理的基本概念
        2.1.2 相关理论
        2.1.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2 城市肌理的定位与价值
        2.2.1 城市肌理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关系
        2.2.2 城市肌理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关系
        2.2.3 城市肌理与城市形态、人的认知的关系
    2.3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旧城区城市肌理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1 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城市肌理优化指标建立
        3.1.1 基本性征指标的初筛
        3.1.2 专家问卷调查与结果统计
        3.1.3 数据分析
        3.1.4 指标的建立
    3.2 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2.1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的量化方法选择
        3.2.2 关键技术手段
    3.3 量化视角下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的方法框架
        3.3.1 研究思路的确定
        3.3.2 量化框架的构建
        3.3.2.1 基本数据的收集处理与肌理切片的提取
        3.3.2.2 城市肌理性征值的量化计算
        3.3.2.3 调研问卷的设计与受访人群
        3.3.2.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旧城区城市肌理性征和人的心理舒适度相关性分析
    4.1 经典案例提取
        4.1.1 研究样本的选择
        4.1.2 北京
        4.1.3 西安
        4.1.4 南京
        4.1.5 上海
    4.2 图像处理及性征值提取
        4.2.1 基础数据的来源
        4.2.2 研究样本切片的提取
        4.2.3 切片性征值的量化计算
        4.2.4 问卷细化设计
    4.3 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4.3.1 问卷结果信效度分析
        4.3.2 受访群体分析
        4.3.3 相关性分析
    4.4 性征值优化标准的确定
        4.4.1 建筑密度
        4.4.2 建筑分散度
        4.4.3 变异度
        4.4.4 紧凑度
        4.4.5 天空可视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的应用研究
    5.1 城市肌理控制要素
        5.1.1 建筑数量
        5.1.2 建筑体量
        5.1.3 建筑高度
        5.1.4 建筑间距
        5.1.5 城市肌理控制要素与城市肌理基本性征的联系
    5.2 研究区域的肌理分析
        5.2.1 区域概况
        5.2.2 城市肌理图像提取
        5.2.3 城市肌理基本性征指标量化
        5.2.4 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5.3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策略
        5.3.1 优化目标
        5.3.2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实施策略
        5.3.3 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管理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2.2 本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A:基于心理舒适度的旧城区城市肌理基本性征优化指标因子确立调查问卷
附录 B: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建筑密度
附录 C: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建筑分散度
附录 D: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变异度
附录 E:城市肌理调查问卷——紧凑度
附录 F:城市肌理调查问卷——天空可视度
附录 G:受访群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建筑视觉场高度控制参数对外部空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广场空间标志物
        1.2.2 历史文化街区内及周边的新建(改建)建筑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3.3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
    2.1 建筑视觉场概述
        2.1.1 场的起源
        2.1.2 建筑场
        2.1.3 建筑视觉场
    2.2 国外外部空间量化方法研究
        2.2.1 剖面法:宽高比(D/H)概念的确立及在广场尺度中应用
        2.2.2 视距尺度的研究
        2.2.3 宽高比在街道断面尺度应用中的发展及后续推动
        2.2.4 环境心理学实验方法
    2.3 国内外部空间量化方法研究
        2.3.1 风水形势说
        2.3.2 薛求理的物理场“游戏规则”的引入
        2.3.3 熊明的建筑场效应
    2.4 国内外其他研究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视觉场场强算法详解
    3.1 算法前提
    3.2 名词阐释
    3.3 参数化计算
        3.3.1 参数设定
        3.3.2 研究模型
        3.3.3 视点取样点的布置
    3.4 组合体量的建筑视觉场参数分析
        3.4.1 视距d参数
        3.4.2 仰视角α参数
        3.4.3 组合场域结构的分解
    3.5 参数在GRASSHOPPER中的计算逻辑
        3.5.1 视距d的计算
        3.5.2 仰视角α的计算
        3.5.3 各建筑体量影响区域的划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场空间标志物的建筑视觉场研究
    4.1 算例选择
        4.1.1 广场空间与形式
        4.1.2 在高度参数上作为视觉中心的广场空间标志物
        4.1.3 广场空间的尺度的量化研究
    4.2 广场标志物高度与仰视角感知区间的相关性
    4.3 建筑视觉场算法在广场标志物应用——隐匿尺度的探索归纳
        4.3.1 研究范围
        4.3.2 场强计算
        4.3.3 场强分布与数据分析
        4.3.4 归纳结论
        4.3.5 原理揭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视觉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应用
    5.1 历史文化街区
    5.2 现行的历史文化街区高度控制方法
    5.3 相关计算规则的设定
        5.3.1 研究范围
        5.3.2 场强计算
        5.3.3 空间感知区域的确定
        5.3.4 影响程度阈值的确定
    5.4 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模拟验证
        5.4.1 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建筑高度影响的模拟
        5.4.2 历史文化街区外新建建筑高度影响的模拟
    5.5 在天津解放北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
        5.5.1 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建筑高度的影响
        5.5.2 历史文化街区外新建建筑高度的影响
        5.5.3 基于高度阈值的改造前后对比
        5.5.4 一般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创新
        6.1.1 建立更高效、更系统、更完善的建筑视觉场计算算法
        6.1.2 利用建筑视觉场分析归纳经典广场标志物的视觉规律
        6.1.3 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新建(改建)建筑高度的评价方法
    6.2 应用展望
        6.2.1 为建筑视觉场量化研究建立全新的计算方法
        6.2.2 为城市空间的更新提供设计依据
    6.3 研究不足
        6.3.1 个体差异可能会对感知数据产生影响
        6.3.2 未探讨其他视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6.3.3 未探讨建筑视觉场中环境场可能存在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A 历史文化街区街区空间计算全逻辑图
附录 B 解放北路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原始计算数据
附录 C 广场空间通用计算全逻辑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1.1.1 百年城市建设历史:建设与破坏
        1.1.2 百年城市设计理论:多元与混乱
        1.1.3 百年城市设计建制:前行与迟疑
    1.2 研究问题
        1.2.1 危机
        1.2.2 问题
        1.2.3 目的
        1.2.4 意义
    1.3 对象界定
        1.3.1 中国城市与1921年
        1.3.2 城市设计
        1.3.3 范式及其相关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
        1.4.2 中国城市设计的类型或范式研究
        1.4.3 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与论述框架
        1.5.1 预设的前提
        1.5.2 研究方法
        1.5.3 基本框架
第二章 重温:中国城市设计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研究文献的历史动态
        2.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2 结果与解读
        2.1.3 文献研究的结论
    2.2 历史分期研究
        2.2.1 当前相关分期研究
        2.2.2 基于发展态势的多层次分期方法
    2.3 小结
第三章 主线:共识与争鸣中的“技术-价值”解释框架
    3.1 历史沉淀的共识与争鸣
        3.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3.1.2 城市设计的角色
        3.1.3 城市设计的制度化
    3.2 多元立场中隐含的谜题
        3.2.1 空间观念脉络
        3.2.2 一个新的解释体系:“技术-价值”认知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分化:“技术-价值”框架下的范式解读
    4.1 “形体的设计”——设计建成形态
        4.1.1 形体秩序的整合
        4.1.2 建筑设计的扩大
        4.1.3 城市的形式艺术
        4.1.4 形体的数理逻辑转向
    4.2 “设计的综合”——综合协调形态
        4.2.1 多学科综合工作的桥梁和中介
        4.2.2 城市规划综合方法的先天组成
        4.2.3 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化
        4.2.4 综合环境设计
    4.3 “设计的控制”——法则管制形态
        4.3.1 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媒介的形式控制
        4.3.2 依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4.3.3 结合法律法规
        4.3.4 以土地契约开发为主要途径
    4.4 “政策的设计”——规则培育形态
        4.4.1 以规则培育空间
        4.4.2 关注公共领域
        4.4.3 对公众意愿的反映
        4.4.4 权利意识与价值调和
    4.5 小结
第五章 审视:对不同范式的剖析
    5.1 形体的设计
        5.1.1 认识体系:形体假设的隐忧与深层结构的忽视
        5.1.2 价值体系:精英化
        5.1.3 应用体系:工程思维
    5.2 设计的综合
        5.2.1 认识体系:局部的中介
        5.2.2 价值体系:城市规划的艺术价值
        5.2.3 应用体系:以特色为导向的实践
    5.3 设计的控制
        5.3.1 认识体系:控制依据与控制边界
        5.3.2 价值体系:隐含的价值标准
        5.3.3 应用体系:弹性不足还是刚性不足
    5.4 政策的设计
        5.4.1 认识体系:作为对技术思维的批判
        5.4.2 价值体系:对公共利益的追问
        5.4.3 应用体系:制度根系的改良
    5.5 小结
第六章 归纳:范式整体演变的特征与逻辑
    6.1 范式演变的态势
        6.1.1 新与旧:新旧共进,截面共存
        6.1.2 主与次:百家争鸣,并列渗透
        6.1.3 断与续:断续结合,跳跃演变
    6.2 范式转移的动力
        6.2.1 观念支撑:理性化、开放性
        6.2.2 现实催发:反应式、被动型
        6.2.3 外部诱导:功利性、依赖性
    6.3 整体演变的逻辑
        6.3.1 角色转向:从设计技术到管理工具的跃迁
        6.3.2 理论失位:支柱理论软弱倒逼的思想游离
        6.3.3 结构失衡:战略性与本土性的不平衡发展
    6.4 原型范本的呈现
        6.4.1 传统范本消隐:传统化与现代性
        6.4.2 外部范本嫁接:欧美范本与苏联范本的接力交替
        6.4.3 不同范本套叠:路径依赖与源流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反思:范式演变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再认识
    7.1 术语内涵:范本嫁接视角下的五次概念转换
        7.1.1 欧美范本视角下的“设计、规划、计划”
        7.1.2 苏联范本嫁接过程中的“设计、规划、计划”
        7.1.3 城市设计在工作程序中被取消
        7.1.4 欧美范本的“现代城市设计”引入
        7.1.5 城市设计的修复与苏联范本的消解
    7.2 角色理解:试图将欧美经验贯穿苏联模式全过程
        7.2.1 理解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7.2.2 放弃“城市设计”是否可能
    7.3 理论内核:科学性与学科发展
        7.3.1 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
        7.3.2 科学性的反思
    7.4 运作制度:范式选择与中国现代化
        7.4.1 范式演变视角下城市设计制度化的出发点
        7.4.2 城市设计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7.4.3 城市设计范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悖谬
        7.4.4 社会和学科双转型背景中的构想
    7.5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建议
        8.1.1 正视外部经验,明确战略方向
        8.1.2 强化科学指导先于技术创新
        8.1.3 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8.2 创新、难点与不足
        8.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8.2.2 本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后记

(7)沈阳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评价与改造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峻
        1.1.2 老年人对休闲广场的需求突出
        1.1.3 沈阳休闲广场适老化现存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休闲广场
        1.3.2 老年人
        1.3.3 适老化和适老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评价相关基础理论
    2.1 老年人的特征与广场活动需求分析
        2.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需求
        2.1.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需求
        2.1.3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与需求
    2.2 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理论
        2.2.1 POE的概念
        2.2.2 POE的功能和意义
        2.2.3 POE的方法
        2.2.4 POE的评价程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阳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实态调研
    3.1 调研概述
        3.1.1 使用后评价(POE)调研策划
        3.1.2 第一阶段调研(探索性调研)
        3.1.3 第二阶段调研(正式调研)
    3.2 大东广场实态调研
        3.2.1 广场概况
        3.2.2 实态观察与行为记录
        3.2.3 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3.3 市府广场实态调研
        3.3.1 广场概况
        3.3.2 实态观察与行为记录
        3.3.3 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3.4 民悦广场实态调研
        3.4.1 广场概况
        3.4.2 实态观察与行为记录
        3.4.3 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3.5 和谐广场实态调研
        3.5.1 广场概况
        3.5.2 实态观察与行为记录
        3.5.3 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与要素划分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层次结构
        4.1.3 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计算
        4.1.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4.2.1 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4.2.2 大东广场适老性评价
        4.2.3 市府广场适老性评价
        4.2.4 民悦广场适老性评价
        4.2.5 和谐广场适老性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改造优化
    5.1 空间场地方面改造优化
        5.1.1 边界空间安全性优化
        5.1.2 场地分区适应性调整
        5.1.3 无障碍设计细节度完善
    5.2 景观环境方面改造优化
        5.2.1 绿化环境改善
        5.2.2 景观亭廊空间改善
    5.3 功能设施方面改造优化
        5.3.1 休息座椅人性化布置
        5.3.2 照明设施层次化设置
        5.3.3 健身器材合理化配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休闲广场适老化设计策略
    6.1 城市休闲广场空间场地设计策略
        6.1.1 适老的可达性建议
        6.1.2 适宜的空间边界和尺度
        6.1.3 合理的功能和动静分区
        6.1.4 安全舒适的地面铺装
        6.1.5 规范精细的无障碍设计
    6.2 城市休闲广场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6.2.1 绿化环境的营造
        6.2.2 景观亭廊的设置
        6.2.3 微气候的调节
    6.3 城市休闲广场功能设施设计策略
        6.3.1 休息座椅的设计
        6.3.2 卫生设施的设计
        6.3.3 其他设施的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沈阳市休闲广场老年人活动情况预调研
    附录2: 沈阳市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3: 评价因素集重要性赋值专家问卷
    附录4:专家问卷结果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空间要素的城市地标分布研究 ——以南京城市地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目的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路线
第二章 城市地标相关文献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地标特征总结
    2.4 相关研究总结
第三章 城市地标分布的研究方法构建
    3.1 依托空间要素研究地标分布
        3.1.1 从城市视角研究地标分布
        3.1.2 以空间要素转译实际城市
        3.1.3 用要素关系描述分布特征
    3.2 主要城市地标的筛选
    3.3 相关空间要素的提取
        3.3.1 理论研究中的相关空间要素
        3.3.2 历史地图中的相关空间要素
    3.4 地标分布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南京城市地标与空间要素选取
    4.1 城市地标总体概况
    4.2 依托热点照片的城市地标筛选
        4.2.1 网络照片中的城市地标
        4.2.2 城市地标呈现的动态性
        4.2.3 城市地标功能类型划分
    4.3 结合实际城市的空间要素提取
        4.3.1 现状城市中的空间要素转变
        4.3.2 实际城市中的空间要素统计
第五章 南京城市地标分布的特征解析
    5.1 城市地标分布概况
    5.2 城市空间要素转译
    5.3 城市地标与相关地标要素
        5.3.1 地标聚集的分布现象
        5.3.2 地标聚集的竞争优势
    5.4 城市地标与开敞空间要素
        5.4.1 人眼优势的开敞空间
        5.4.2 鸟瞰视角的一般空间
    5.5 城市地标与交通干道要素
        5.5.1 主要分布的交通纵轴
        5.5.2 次要分布的交通横街
    5.6 城市地标与江河湖泊要素
        5.6.1 群体聚集的水路环境
        5.6.2 个体分布的交叉节点
    5.7 城市地标的分布特征总结
第六章 泰州城市地标分布的验证实践
    6.1 城市地标总体概况
        6.1.1 城市地标建设概况
        6.1.2 城市地标分布概况
    6.2 城市空间要素转译
    6.3 城市地标布局规划
        6.3.1 现状地标分布特征验证
        6.3.2 新建地标布局设计引导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9)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标志性建筑
        1.3.2 建筑集群
        1.3.3 视知觉
    1.4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1.4.1 视知觉理论
        1.4.2 其他相关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建筑集群综述
        1.5.2 建筑标志性综述
        1.5.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集群标志性调研及问题分析
    2.1 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2.2 调研的对象选取
    2.3 调研方法
    2.4 集群标志性设计调研成果解析
        2.4.1 重点案例解析
        2.4.2 基本情况分析
        2.4.3 建筑实体分析
        2.4.4 外部空间分析
    2.5 存在问题分析
        2.5.1 更注重整体性设计
        2.5.2 缺少对周边环境资源的整合
        2.5.3 缺乏借助标志性体现地域文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集群标志性感知要素研究
    3.1 建筑实体要素
        3.1.1 高度
        3.1.2 造型
        3.1.3 表皮
    3.2 其他辅助要素
        3.2.1 集群结构
        3.2.2 集群空间形态
        3.2.3 文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中“图”与“底”的解析
    4.1 “底”的解析
        4.1.1 “底”的构成要素及影响
        4.1.2 “底”的特性解析
    4.2 “图”的解析
        4.2.1 统治性
        4.2.2 相对性
        4.2.3 清晰性
        4.2.4 连续性
        4.2.5 秩序性
        4.2.6 层次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多途径探讨
    5.1 创作前期的思考
        5.1.1 集群标志性定位研究
        5.1.2 集群规模分析
        5.1.3 集群高度与体量的预判
    5.2 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策略
        5.2.1 建筑单体塑造标志性
        5.2.2 建筑单体结合多元素塑造标志性
        5.2.3 建筑群体塑造标志性
        5.2.4 建筑群体结合多元素塑造标志性
    5.3 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手法选择
        5.3.1 功能性
        5.3.2 集群规模
        5.3.3 集群所处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量化视角的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动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背景
        1.3.1 城市天际线研究的现状
        1.3.2 定量分析在城市天际线研究中的运用
    1.4 研究范围
        1.4.1 概念梳理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5.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5.3 文献综述总结
    1.6 研究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城市天际线的概念及分类
        2.1.1 城市天际线的概念
        2.1.2 城市天际线的类型
    2.2 城市天际线的构成要素及功能价值
        2.2.1 城市天际线的构成要素
        2.2.2 城市天际线的功能价值
    2.3 城市天际线的研究定位
        2.3.1 城市天际线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2.3.2 城市天际线与城市文脉、特色
        2.3.3 处于城市设计美学系统中的城市天际线美学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4.1 芝加哥
        2.4.2 巴黎
        2.4.3 香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量化研究的实现途径
    3.1 城市天际线的传统研究方法
        3.1.1 基于城市动态演进的研究
        3.1.2 基于城市整体环境的研究
        3.1.3 基于城市文化特色的研究
        3.1.4 基于主观审美体验的研究
    3.2 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转化
        3.2.1 城市天际线美学研究的量化
        3.2.2 关键技术手段
    3.3 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量化的方法框架
        3.3.1 研究思路厘定
        3.3.2 美学特征分析
        3.3.3 量化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量化研究
    4.1 典型案例选取
        4.1.1 广州
        4.1.2 上海
        4.1.3 武汉
        4.1.4 重庆
    4.2 图像处理及特征值提取
        4.2.1 天际线段落划分
        4.2.2 天际线层次划分
        4.2.3 特征值提取
        4.2.4 问卷设计
    4.3 调查结果分析
        4.3.1 横向分析
        4.3.2 纵向分析
    4.4 最优标准统计推断
        4.4.1 建筑高度变化程度最优标准
        4.4.2 建筑轮廓转折点平均数量最优标准
        4.4.3 天际线层次比例最优标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美学标准的天津海河沿岸天际线优化策略研究
    5.1 城市天际线控制要素
        5.1.1 建筑高度
        5.1.2 建筑体量
        5.1.3 建筑形式
        5.1.4 与天际线美学特征的联系
    5.2 研究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5.3 现状天际线分析
        5.3.1 天际线分段分析
        5.3.2 天际线总体分析
        5.3.3 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5.4 现状天际线优化策略
        5.4.1 优化目标
        5.4.2 天际线实施策略优化
        5.4.3 天际线管理策略优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城市天际线调查问卷——整体形状
附录 B 城市天际线调查问卷——建筑高度变化程度
附录 C 城市天际线调查问卷——建筑轮廓转折点
附录 D 城市天际线调查问卷——层次数量
附录 E 城市天际线调查问卷——层次比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色彩景观的传统风貌区周边建成环境提升研究——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片区为例[J]. 左力,吴佳泽,刘志. 中国名城, 2021(04)
  • [2]面向环境感知评价的高层建筑外部性设计研究[D]. 周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D]. 冯倩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心理舒适偏好的旧城区城市肌理优化标准与策略研究 ——以大城市居住区为例[D]. 王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5]建筑视觉场高度控制参数对外部空间的影响研究[D]. 易文博. 天津大学, 2019(01)
  • [6]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D]. 刘晋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7]沈阳城市休闲广场适老性评价与改造优化研究[D]. 李艺秋.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基于空间要素的城市地标分布研究 ——以南京城市地标为例[D]. 黄力星.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建筑集群标志性创作策略研究[D]. 于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10]基于量化视角的城市天际线美学标准研究[D]. 徐苇葭. 天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城市设计——理论框架、应用大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