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口微波网络论文_宋骁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端口微波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波,端口,网络,变换器,无源,系数,测量。

多端口微波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宋骁雄[1](2018)在《基于六端口微波网络的光无线融合通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兴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更高的通信速度,更大的带宽以及更高的用户连接数量将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研究人员提出了采用更小的基站单元以及提高信号载波频率等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可利用的带宽、提高通信速度以及用户连接数量。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对传统基站形式提出了挑战,因为更小的基站单元会显着增加基站建设成本以及整体能量消耗,更高的载波频率也会大大增加基站的复杂度。所以本文提出了结合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以及数字基带光链路的光无线融合通信方案,该方案具有高性能、高稳定、低能耗和低成本特点,并且可以有效降低远端基站的复杂度。本文提出的方案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为了提高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的传输性能和稳定度,针对六端口微波网络结构以及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性能损伤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输入延时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校准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补偿六端口微波网络结构的性能损伤,而且可以对调制或者解调用的二极管器件或者开关器件的性能损伤进行补偿。校准算法中的输入延时可以显着补偿二极管器件或者开关器件的记忆效应。本文对提出的校准算法以及各参数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采用基于输入延时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校准算法的六端口微波网络调制器和六端口微波网络解调器的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性能均可以达到0.5%以下。2.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具有对称结构的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并且创新性地统一了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中的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电路结构。该对称结构的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可以在大规模制作电路的时候降低成本。本文设计并测试了使用该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的时分复用系统,传输800M波特率的16进制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信号时,EVM性能小于1.2%。3.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可实现全双工的对称结构的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该收发器共享同一六端口微波网络结构以及四个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收发模块,可以实现频分复用的全双工通信。为了消除调制的基带信号对解调信号的干扰,本文除了提出了直接解调方案,还提出了外差解调方案。本文搭建并测试基于六端口微波网络的收发器搭建的频分复用系统。对于直接调制方案,EVM性能小于3%;外差调制方案,在更小的本振功率下,亦能获得EVM小于2%的性能。4.为了有效缓解更多蜂窝单元带来的远端基站整体建设成本以及能耗提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以及数字基带光链路的光无线融合通信方案。该方案还可以缓解由于提高信号载频使远端基站复杂度提升的问题。该方案可以避免由模拟光链路的非线性和噪声等问题造成的性能受限。同时,该方案可以在远端基站单元采用六端口微波网络收发器替代高能耗、高复杂度的射频设计,而且所需本振功率较低,有效降低了电路成本以及基站单元的功耗。本文通过搭建并测试该方案系统,验证了该方案性能良好,在传输26GHz载频下的2G波特率的16QAM信号,EVM性能小于2%。(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01)

余秀玲[2](2018)在《表征二端口微波网络特性的矩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网络是微波技术及基础的重要内容,矩阵分析是研究微波网络特性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微波网络的定义和形式多样性,针对最基本的二端口微波网络,提出了两类矩阵分析方法,一类是反映网络参考面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矩阵分析,其中包括有阻抗矩阵、导纳矩阵、ABCD矩阵。另一类是反映网络参考面入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压关系的矩阵分析,包括散射矩阵和传输矩阵。(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19期)

В.Л.Летров,景威[3](1988)在《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多端口测量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端口网络分析仪只需使用幅值指示器便能够在宽频段内高准确度地测量终端式或通过式设备的各种参量。当研制这类网络分析仪时,研制人员面临的任务是从各种可能的多端口电路中选择那些能够实现测量变换器功能的电路,这取决于多端口电路固有参量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应当对各个参量提出合理的要求并规定出对多端口测量变换器(本文来源于《国外计量》期刊1988年02期)

吴宏雄,邱熹凡,梁伟雄[4](1986)在《线性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参数的数值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提出求象心的一种新方法,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最优化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线性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参数的数值方法。本法简单,概念清晰,而其所得结果与J.D.Pietersc去和D.Kajfez法一致,却又没有后两者的某些缺点。(本文来源于《微波》期刊1986年03期)

吴宏雄,邱熹凡,梁伟雄[5](1985)在《线性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系数的数值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最优化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求解线性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系数的数值方法。本法还较G.A.Deschamps的图解法简单、快速,而其所得结果与J.D.Pieterse法和D.Kajfez法一致,却又没有后两者的某些缺点。(本文来源于《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期刊1985-11-01)

苏毅哲[6](1984)在《讲授“对称二端口微波网络”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本文对微波二端口网络与一段长线相类比。一般对称二端口微波网络向外产生对称性反射;一段长线本身不产生反射,一段传输线叫看作对称二端网络的一个特例。本文在一般性定义本征矢本征值及偶模奇模概念之后,以一段均匀传输线为例将本征矢和本征值概念具体化,并提出一个具体实验电路建立这种概念的物理模型,再把由特例得出的求解偶模奇模反射系数的方法推广到一般对称二端口网络。实践表明,这利由抽象到具体,由特列到一般的尝试,在教学上可以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科电工教学》期刊1984年05期)

多端口微波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波网络是微波技术及基础的重要内容,矩阵分析是研究微波网络特性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微波网络的定义和形式多样性,针对最基本的二端口微波网络,提出了两类矩阵分析方法,一类是反映网络参考面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矩阵分析,其中包括有阻抗矩阵、导纳矩阵、ABCD矩阵。另一类是反映网络参考面入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压关系的矩阵分析,包括散射矩阵和传输矩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端口微波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宋骁雄.基于六端口微波网络的光无线融合通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余秀玲.表征二端口微波网络特性的矩阵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

[3].В.Л.Летров,景威.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多端口测量变换器[J].国外计量.1988

[4].吴宏雄,邱熹凡,梁伟雄.线性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参数的数值解法[J].微波.1986

[5].吴宏雄,邱熹凡,梁伟雄.线性可逆二端口微波网络散射系数的数值解法[C].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1985

[6].苏毅哲.讲授“对称二端口微波网络”的体会[J].工科电工教学.1984

论文知识图

功率分配与合成示意图给M个单元组成的阵列馈电的多端口微多端口微波网络对图3.1所示的多...四单元微带天线合成器照片

标签:;  ;  ;  ;  ;  ;  ;  

多端口微波网络论文_宋骁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