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模式探讨

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模式探讨

王永辉[1]2004年在《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模式探讨》文中认为社区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用一句话理解就是在社区范围内“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社区学习是学习化社区的主要特征,促进社区学习也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世界教育信息化和我国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的背景下,探索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其模式,对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以“社区学习”为研究线索,在分析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与人的社会化、学习化社区、社区教育观、终身学习等概念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社区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网络教育,探讨了网络对社区学习的影响,分析了网络条件下社区学习的过程要素及特点。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式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提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特别是网络条件下,现代社区人的社区学习模式。从学习的目的价值角度,把社区学习分为:主导模式——以提高社区成员闲暇生活质量为目的生活学习模式;补充模式——与工作相结合的提高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创新学习模式:发展模式——以培养社区成员个体潜力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学习模式。并在这叁种大模式的划分下,不完全地提出八种分模式。 论文最后介绍了国外支持社区学习一些举措,并对我国社区学习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总结认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现代网络教育的优势,能够为现代社区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可以促进和扩大社区学习,成为建构社区人终身学习体系重要手段。

徐庆[2]2010年在《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文中指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发动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构筑社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平台。研究型社区学习教学系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培养社区学习者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学习监控是对处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群体进行的监控,不仅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高效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而且还可以感染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监控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构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信息化时代背景和发展战略,然后就网络平台的构建分为两部分:第叁章介绍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社区教育网站的构建,以网络学习监控为指导,利用UML工具Rational Rose对网站的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建模,总结出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社区教育网站设计的方法和模型;第四章介绍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研究型社区学习教学系统,根据研究型学习的特点,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并运用ASP.NET进行初步简单的实现与构建。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说明了不足之处,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贾红彬[3]2016年在《城市低龄女性老人的社区学习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作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的发源地,其社区教育事业经过30余年的建设与推进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也面临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发展社区教育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有效途径。论文从城市低龄女性老人的视角对其社区学习成效进行细致的归纳,以求微观地反映出社区学习对低龄女性老年学员的个体发展与晚年生活的多元作用,从社区学习服务的接受者角度也能更真实、具体地折射出社区教育事业的个体价值与社会贡献。本篇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陈述了开展本研究的缘由和相关的时代背景、学术背景,明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的与价值。第二章为研究综述与研究设计,先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使“低龄女性老人”“社区学习”“社区学习成效”的内涵切合本研究主题,围绕“社区学习”“老年学习”“女性学习”“学习成效”等主题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本篇论文运用了质的研究法,具体研究过程分为原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阶段、访谈文本分析与成文阶段。第叁章对A社区学校中合唱班、山水花鸟班、摄影高级班的叁位学员进行个案分析,第四章对B社区学校中英语会话班、电脑班、瑜伽班的叁位学员进行个案分析,分别从社区学习故事素描、社区学习成效体验、社区学习成效分析叁方面进行。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基于先前的分析绘制出包含叁大维度40个项目的城市低龄女性老人社区学习成效维度项目图,随后对影响低龄女性老人社区学习成效的因素,从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外部两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依据影响因素提出了扩散社区学习成效的建议,最后对论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曾本伟[4]2017年在《共建共享视域下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对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模式的一种愿景式的理论想象,其核心涵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新型结构网络关系。本研究从理论的维度整体性地反映中国市场化变革所启动的“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公民”权力结构变革,并在此背景下分析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并评估中国基层治理民主化的进程和民主治理状况。并尝试以“嵌入式国家自主性”和“合作治理”、“协同治理”等为理论论述基础,分析中国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结构逻辑和实践路径,由此对以国家力量主导的多元主体互动合作、协同治理的中国基层治理模式进行引申论述。同时,深入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达的珠叁角核心城市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考察了解影响基层治理主体开展有效参与行动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因素,并从推动互动式制度创新、重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和治理运行机制、健全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以法治为保障规范治理主体参与行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褚媛媛[5]2018年在《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传统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信息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的要求,多元社区治理主体间的结构优化问题,是社区治理模式优化的首要问题。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如何优化已然成为全球社区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问题,是基于信息时代的情况下提出的,以多中心治理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分析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途径。论文首先对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提出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其次,从信息化与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管理互动着手,发现社区治理结构变革的必要性,信息化发展是城市社区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发现传统社区治理结构转型面临的挑战。从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特征及转型的必要性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权利结构单一、社区碎片化与社会冲突严重、公众参与渠道有限,信息时代传统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困境以及传统社区治理结构在信息化时代再造的阻碍因素;然后,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信息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手段及模式。包括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治理运行模式的优化从而达到社区治理主体间结构互相配合协调;最后,提出信息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途径,改善社区治理的主体结构。社区从治理主体角色出发,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治理体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形成治理方式多样化的模式,最终提出信息化时代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总结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的回顾以及提出不足之处。

刘亚楠[6]2009年在《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它必须跨越时空限制,实现居民的广泛参与;而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借助信息化,搭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社区教育网站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社区的先导,为此,需要设计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网络,以便最大限度地、及时而方便地满足社区成员多种多样的学习需要,使得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能得到最优化配置;而且还能吸纳社区的外部资源,为社区居民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了“社区教育”、“信息化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网络”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全面了解“社区”、“社区教育”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终身教育理论、信息素养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对我国社区教育网站的网络调查,在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我国的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影响社区教育网络构建的学习者特征和社区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社区教育网站的功能模块设计策略,认为可以从资源提供、宣传功能和交流互动叁方面设计社区教育网站的功能模块,并指出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内容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对大连市春柳街道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与构建。通过访谈、调查问卷了解所在社区的社区教育状况、居民的特点等,提出适合春柳街道社区的社区教育网站设计应该具有的特色,并设计构建了春柳街道社区教育网站。希望本研究的设计思想、设计特色和制作过程能为日后适应社区成员共同需要的较为完备的社区教育网络的构建提供借鉴。最后简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袁蓉蓉[7]2009年在《Web2.0环境下小学班级主题学习社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由于传统的班级分科教学存在着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弊端,使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经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生活。因此,我们在班级日常学习和管理中,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主题学习正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形式。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产物——虚拟学习社区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Web2.0作为互联网更新换代的产物,其强调自由、平等和开放,注重人们大众的力量,与虚拟学习社区的理念不谋而合。计算机网络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班级日常学习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本研究课题,将Web2.0环境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与班级主题学习和管理结合在一起,构建Web2.0环境下的班级主题学习社区,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和班级管理提供可操作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文献调研、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评价分析。笔者在对国内外文献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主题学习和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研究,调查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日常学习及其管理现状及对策,提出了Web2.0环境下班级主题学习社区理论模型,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着手开发,并将平台在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5班推广应用,在研究过程中调查、收集反馈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验证平台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小学开展Web2.0环境下的班级主题学习活动是可行、有效的,主题学习与小学学科课程教学有很强的互补性。利用班级主题学习社区开展学习和班级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对问题的鉴别、探究和解决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能够有效提高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效率,为班务公开和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途径;能够有效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增强了成员的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

张欣[8]2014年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虚拟学习社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军事、医学、教育等各个行业的I时代的发展,信息型社会对信息化人才迫切需要,教育行业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纲要,同时也召开相应的信息化发展的研讨会,了解并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必须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改革的方针,促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样便出现了广受教师和学生青睐的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教师教学新方法为指导的新型学习方式——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为求学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使终身学习及平等学习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学习心愿得以实现,它弥补了传统学习的某些缺憾,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学习者可随时随地学习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通过调查研究许多学者发现虚拟学习社区却并没有达到人们对其的期望值,随着新的网络教育模式及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对虚拟学习社区该如何管理更能保持其健康发展予以高度重视。这样,学者们便从环境可持续发展联想到生态学这个熟悉的名词,并随之将其应用到了教育行业,从而使得教育生态学也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而虚拟学习社区便可看作是在线学习者和虚拟学习环境构成的学习生态系统。在此,笔者选择从教育生态学观念出发,以这种新的视角审视虚拟学习社区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借鉴教育生态学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开始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内容方法,接下来便阐述了虚拟学习社区及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再就是笔者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到的我院的《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分析得出:影响虚拟学习社区管理的因素包含主体,资源,互动及规范四个因素,通过针对这四个影响因素的实证调查,深入剖析所得数据,笔者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具有一定适用性和操作性的生态管理策略,以实现促进虚拟学习社区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及学习者的多元化发展目标。文章的最后,笔者对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及展望,以期后续的研究者能加以监督及完善。

兰岚[9]2017年在《中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文中认为终身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由于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对公民强大的塑造作用而广受重视。目前,国际社会已有许多国家将终身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理念来变革本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其推进方式和举措亦成为一个备受瞩目且值得研究的领域。不言而喻,法律由于其规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是国家机器中最有利的制度推行工具。近年来,国际社会终身教育法制化的进程亦在逐步加快,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相继在终身教育领域进行立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终身教育的思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很快得到推广和普及。追随国际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终身教育的立法构想和规划也一再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仍停留在"研究"和"构想"阶段,立法工作进展缓慢、举步维艰。我国终身教育立法为何陷入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困顿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2015年修订之后增加了多项条款对终身教育的规定予以充实,可见,终身教育立法的推进工作从未停止。国家层面立法之所以迟迟难以出台,既有立法实践方面存在的诸多内部问题,也有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不足,以及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空泛无序、实践推动浮于表面等外部因素。这些问题导致了立法规范难以准确定位,调整对象无法严密界定的尴尬局面,而立法的滞后无疑又阻碍了终身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立法已然陷入困境,我们应该如何积极作为?国际上已有成功立法经验,文章对已有成熟终身教育立法体系的国家的终身教育立法演进及目前的法律文本做出分析,通过探讨他们立法中的利弊得失来吸取有益经验并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借鉴发达国家终身教育发展及立法成功经验不能仅仅进行"法律移植",充分的"本土化"才能构建一部适合本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良法"。我国当下出台《终身教育法》是否确有必要?立法的时机是否成熟?文章将结合我国国情做出终身教育的"立法可行性"分析。为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世俗、功利的教育观念,回归教育的生命本质,同时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弥补现有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断层,《终身教育法》的制定不仅必要而且迫切。此外,基于我国公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增长,加之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经济基础的保障,以及现有的政策法律基础,《终身教育法》的制定在我国已经达到条件相对成熟的阶段。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即本文的四、五、六、七章,为破解长久以来困扰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难题,拟对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要素、立法赖以推行的制度基础,以及国家终身教育立法的核心理念——"学习权"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与论述。目的在于从理论层面和操作角度为我国的终身教育立法提供可资参考的建议。《终身教育法》的产生使教育法律体系中又多了一部单行法,它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该如何处理与现有法律体系的冲突?文章的第叁部分,即第八章,意在明晰《终身教育法》与其他教育法律的边界与联系。这一探讨将为现有教育法律体系和未来终身教育法律体系的协调与统一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日后《终身教育法》的顺利推行理清思路。

王洋[10]2016年在《社区教育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活动,开展好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走进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受到社区环境、管理制度、资金投入以及人们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影响,信息化社区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方便学习等特点风靡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微课短小的学习模式同样适合社区居民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而目前微课应用于社区教育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故本研究立足于教育信息化和社区教育大发展的背景,首先从分析社区教育微课的可行性入手,系统地研究并开发社区教育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以期促进社区教育良好持续发展。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社区教育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中首先对微课的属性特征、社区教育的特点进行总结,对微课应用于社区教育的可行性做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定社区对社区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社区教育微课的需求做了调查分析。第叁章对社区教育微课的开发做了系统的研究论述,提出社区教育微课开发应遵循的原则,设计开发流程并进行相应分析,包括前端分析、教学设计、微课的制作与实施等过程,并提出社区教育微课开发注意要点,为下一步微课案例的开发打下基础。第四章中笔者针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并结合微课类型及制作方式,设计开发了五个社区教育微课案例,分别是录屏型微课“白内障的治疗与防治”、“用Flash制作七巧板”,拍摄型微课“信息及其特征”、“用彩泥制作玫瑰花”和软件合成型微课“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结合实例具体阐述微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为以后开发其它社区教育内容的微课提供借鉴。第五章中介绍了社区教育微课的推送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将微课案例通过此平台发布给社区居民使用,并对微课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出创新点,阐明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对社区教育微课的研究和发展提出展望。

参考文献:

[1]. 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模式探讨[D]. 王永辉.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D]. 徐庆. 南昌大学. 2010

[3]. 城市低龄女性老人的社区学习成效研究[D]. 贾红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 共建共享视域下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D]. 曾本伟. 吉林大学. 2017

[5]. 信息化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褚媛媛. 长春工业大学. 2018

[6]. 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 刘亚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7]. Web2.0环境下小学班级主题学习社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袁蓉蓉. 西南大学. 2009

[8].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虚拟学习社区管理策略研究[D]. 张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14

[9]. 中国终身教育立法研究[D]. 兰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0]. 社区教育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D]. 王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信息化时代的社区学习及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