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真菌性食管炎37例临床分析

老年真菌性食管炎37例临床分析

杨建华李敏丽(通讯作者)(昆明医科大学附二院老年病科云南昆明650101)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87-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37例老年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真菌性食管炎症状不典型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和症状不明显者占48.65%。结论对症状不典型的老年患者应及早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关键词】食管炎真菌性老年人

Clinicalanalysisof37casesofelderlypatientswithfungalesophagitis

YangJianhuaLiMinliAuthorfor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ofGeriatrics,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YunnanKunming650101)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fungalesophagitis,tosummarizeitsdiagnosisandtreatmentexperience.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ourdepartmentfortreatmentof37casesofelderlyfungalesophagitisinpatientswithclinicaldata.Resultselderlyfungalesophagitissymptomsarenottypicalgastrointestinalsymptomsasthemainperformanceandobvioussymptomsaccountedfor48.65%.ConclusionsInelderlypatientswithatypicalsymptomsshouldbeearlygastroscopy,soasnottodelaytreatment.

【Keywords】wordsesophagitisfungalelderly

真菌性食管炎是指食管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引起的炎症,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正常菌群平衡被打破时,白色念珠菌就可能成为致病菌导致食管的侵袭性感染。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病隐袭,临床症状不典型,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常被原发病的症状掩盖,易导致诊治延误。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住我科37例确诊为老年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以胃食管返流病、肺部感染、COPD、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收住我科的老年患者,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37例,年龄60~85岁,平均70.5岁,其中男25例,女12例,男:女为2.08:1,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胃镜中心确诊的37例中青年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年龄22-59岁,平均35.5±10.5岁)

1.2诊断方法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1)念珠菌性食管炎诊断标准:1)内镜下具有典型表现,表现为粘膜表面散在乳白色豆腐渣样斑块,重度患者可表现为斑块融合;2)用内镜活检钳刮取斑块进行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镜检见真菌菌丝,培养证实为白色念珠菌。(2)霉菌性食管炎分级(Kodsi分级标准):I级为散在的斑块累及食管粘膜小于50%;II级为散在的斑块累及食管粘膜大于50%;III级为融合的斑块物质附着在食管四壁至少50%;IV级为III级表现加上斑块物质侵犯至食管腔内。

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进行描述,两组患者与真菌性食管炎分级的关系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37例老年患者中19例有胸骨后疼痛、吞咽梗阻感、吞咽痛、烧灼感、反酸等食管不适症状,占51.3%;有13例无明显食管不适症状,而表现为上腹饱闷、纳差、消瘦等(占35.14%)、无明显症状者5例(13.51%),两者共占48.65%。37例中青年患者中有食管不适症状者26例,占70.27%,无明显食管不适症状者9例(占24.31%),无症状者2例(占5.41%),两者共占29.72%。中青年组有食管症状者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无典型食管症状和无症状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2.2真菌性食管炎病变分布范围两组病例病变分布均以食管中下段最多,其次,老年组全食管病变较中青年组多见,见表1。

表1真菌性食管炎病变分布情况

部位老年组(百分比%)中青年组(百分比%)

下段7(18.9)9(24.3)

中下段21(56.76)23(62.2)

全食管9(24.32)5(13.5)

2.3病变严重程度分级病变严重程度胃镜下分级,两组均以Ⅱ、Ⅲ级较多,Ⅰ、Ⅳ级较少,真菌性食管炎严重程度与年龄无关,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真菌性食管炎分级比较

分组/分级ⅠⅡⅢⅣ

老年组612145

中青年组816103

合计1428248

2.4治疗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真菌性食管炎的治疗,国内文献并无统一的药物选择和疗程规定,多数文献[1]采用的是经验性给予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传统的经验治疗,对疗程和疗效并无大规模的统计。本组37例患者随机给予制霉素片(100万单位、3次/天),或氟康唑片(0.2、3次/天)治疗,疗程7~28天,均取得良好效果,对于中重度食管炎患者治疗后复查胃镜,食管粘膜糜烂和白色附着物基本消失。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3.讨论

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约35-50%的正常人和70%的住院患者口腔中可以培养出白色念珠菌,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不致病,只有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微生物群间拮抗作用,真菌便可致病[2]。如: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强抑酸剂、营养不良、或患多种慢性疾病者,均容易合并真菌感染。

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为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以及烧灼感等[3]。常出现较多上消化道症状,症状缺乏特异性,老年人因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症状易被合并疾病的临床表现所掩盖,使其临床表现更不典型。临床往往容易忽视,临床医生应警惕这部分病人,必要时行胃镜检查,以免漏诊,延误治疗。对部分病因不明确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排查结核、肿瘤、AIDS、糖尿病等[4]。

真菌性食管炎是多因素疾病,抑酸药的应用,特别是强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既改变了胃内环境,胃内PH值上升,也改变了食管的内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酸分泌量逐步减少,更易导致胃及食管的内环境紊乱,菌群失调;胃酸、胆汁反流等因素破坏食管粘膜屏障,导致真菌感染。有文献报道返流性食管炎合并霉菌感染率高达17.86%[5]。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NSAID等使用过程中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应及时行胃镜检查,明确是否发生真菌性食管炎,已确诊的患者应停用相关药物,加用抗真菌治疗和碳酸氢钠等处理,同时加强维生素的摄取,治疗效果良好,症状、病变常可好转[6]。为预防老年真菌性食管炎的发生,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避免重复、超期、过量使用,注意细胞毒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拴位霉菌性食管炎450例诊断与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1):28-31.

[2]田海荣,唐晓峰.真菌性食管炎3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2-83.

[3]李丕成.真菌性食管炎118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2):981-982.

[4]秦咏梅,张超贤,刘竹娥.念珠菌性食管炎76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5):437~438.

[5]涂银萍,张泰昌.念珠菌性食管炎[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2:1900.

[6]张明.真菌性食管炎124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9,29(8):50-51.

标签:;  ;  ;  

老年真菌性食管炎37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