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论文_常钰炫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料库,学习者,英语,中国,概括性,型式,在线。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论文文献综述

常钰炫[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语型式和意义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化语学习尤其是其搭配用法对中国学生而言是英语学习中的重难点之一。针对这一现象,《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语型式和意义研究》该书系统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强化语型式与意义特征。此外,该书还将其与本族语者强化语使用特征进行对比,就对比结果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强化语学习提出教学上的建议和学习上的启示,促进了强化语研究及英语教学的发展。本文首先对该书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对该书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许家金[2](2019)在《iWriteBaby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创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学生已广泛使用在线写作系统。这给英语写作带来深刻变革,也滋生出海量作文语料。本文介绍的800万词iWriteBaby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采集自iWrite在线写作与评阅系统。该语料库是目前我国已公开的最大规模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其语料来源广泛、话题多样。本文还简介了该库的在线检索平台使用方法。(本文来源于《语料库语言学》期刊2019年01期)

刘应亮,柳加英[3](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学者学术写作立场概括性对比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立场方面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学生学术写作的确定性特点,但鲜有研究关注学生学术立场中的概括性特征。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与国际学者对比,旨在探讨中国学生学术写作立场中的概括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学术写作中使用的概括性标记显着多于国际学者,而国际学者明显使用了更多的限制性概括标记。此外,尽管对概括性特征的功能偏好相似,中国学生和国际学者在概括性标记的关注点和限制性概括标记的分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倾向于将主张概括至更大的范围以增强说服力,从而给人留下夸张的印象;而国际学者更倾向于限制学术写作的概括性,从而在学术立场方面建立起一种客观谨慎的形象。(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2019年03期)

苏妮娜[4](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习语性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为基础,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习语性从词汇语法形式和功能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从新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的习语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的习语性呈现出习语表达式使用形式单一、功能型习语表达式使用不足的特点,与本族语者的习惯表达范式存在显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语口语语篇的自然度、地道性和准确性均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希希[5](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的附加语使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限定小句在国内外一般分为现在分词小句、过去分词小句、不定式小句,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法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然而,很多语法书在提到非限定小句作附加语时,对小句以及其附加语属性未进一步阐述或描述不够全面。而且调查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书面写作中使用非限定小句,特别是-ing小句作附加语的使用频率远低于母语者。因此揭示我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存在的差异,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特征,设计符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及编纂基于母语者标准写作示例的语法词典,对非限定小句作附加语的使用频率进行量化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以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用法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TECCL)和英美大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为数据来源,其中TECCL中学生库抽取的文本数以及字符数分别为2761和389634,TECCL大学生库抽取的则为1800和354663,LOCNESS抽取全部14个文本文件,字符数为326838。再以AntConc3.5.0,Tree Tagger以及Chi-square test为研究工具,并结合二语习得因素,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用法使用特征。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叁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在“非限定-ing小句”的附加语使用上有无差异?如果有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2)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使用特征背后的原因有哪些?(3)研究“非限定小句(-ing小句)”作附加语有什么教学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子库中的非限定小句(-ing小句)标准频数依次为108.6、132.0、160.4,其中高频动词的附加语用法使用频数依次为28、69、32,因此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中国中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条件语义维度上“偏少使用”(卡方值为4.6,显着差异性为“-*”)、在原因语义维度上“过少使用”(12.5,“-***”),中国大学生相对于母语者在原因和伴随语义上“偏多使用”(4.1/3.9,“+*”),且根据数据,中学生比大学生少犯错误,而中国大学生比英美国家大学生过多犯错误(12.9,“+***”),但是在时间语义上,差异不显着。(2)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使用特征受多重因素影响,如L1迁移、L2输入、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石化。因英汉差异,所以母语迁移导致了使用频数差异。此外,中学生使用taking表原因的非限定小句频数说明其L2输入不够。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越高,在“非限定小句(-ing小句)”的附加语用法上越接近母语者。但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增高并未使得语误频数有明显的降低,体现了学习者学习非限定小句过程中的石化现象。(3)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应用现在分词的附加语语义用法,该用法是笔语写作中十分正式的书面语用法,且应基于真实的语料分析结果来指导教学。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非限定小句作附加语的认识,为学习者在写作中提供多样的句式示例,而且也对英语教学设计和语法词典编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刘丹丹[6](2019)在《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高中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说、读、看、写是2017年新课标高中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写作作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语言输出,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高中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英语占高考分值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英语成绩对于学生将来升学、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中学生的写作得分较低,然而学校往往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语料库对学生的写作错误进行分析,试图找到写作错误成因及应对策略,取得一定的成果。本研究以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高中生写作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错误分析的五个步骤来实施研究,旨在解决以下问题:(一)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都有哪些?(二)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叁)对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哪些可行性建议?首先,笔者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3.5.7对11种错误类型依次检索,得出检索结果。然后笔者结合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对错误频率最高的五种错误进行实例解析。最后,根据典型实例的错误解析,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写作错误的教学建议。笔者共计检索出错误达18021种,错误频率最高的五种错误依次为词形、句法、词汇、动词短语和名词短语。通过对五种错误实例的分析,笔者发现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来自母语的干扰和学习者未能掌握目的语规则,另外某些心理因素也是造成高中生写作错误的原因。最后,笔者结合自身实习经验和阅读文献,提出了四点帮助教师改进写作教学的建议。首先,重视英语和汉语的差异,降低母语对学生写作的负迁移影响;其次,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重视语言基础的学习;再次,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应及时纠正,让学生养成修改错误的习惯;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作文批阅方式,自建微型语料库,辅助英语写作教学。(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孟程程[7](2019)在《基于TECCL语料库对中国青少年学习者的英语关系从句习得情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30年来,英语关系从句作为英语其独特的句法结构以及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外许多学者对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最着名的就是Kuno(1974)的难度感知假设、Keenan和Comrie(1977)的名词短语可及性假设和Hamilton(1994)的SO层级假设。这叁个假设的理论基础各不相同,且对关系从句的习得难度顺序做了不同的预测。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致力于运用最新语料库(TECCL语料库),来探讨中国青少年学习者对于英语关系从句的习得情况,并且检验是否符合前人提出的关于关系从句习得顺序的相关理论假设。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学习者在五类关系代词引导的关系从句中偏向使用关系代词“which”引导的关系从句;在不同功能类型的关系从句中,学习者普遍偏向使用限定性关系从句;在非限定性关系从句的使用中学习者偏向使用句子性关系从句;在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中,以上这些现象从高中学习者到大学学习者逐渐减少。其次,作者得出了中国学习者在不同类型英语关系从句方面的习得顺序。若按照中心词在关系从句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的关系从句,整体学习者的习得顺序由高到底分别是:SU>DO>OPREP>GEN>IO>OCOMP,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支持名词短语可及性假设。若只考虑中心词在主句的位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关系从句,学习者的习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OS>SS/00>SO,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支持感知难度假设。若既考虑中心词在主句的位置,又考虑中心词在从句中所起的作用,学习者的习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OS>SS/00>SO,结果完全支持SO层级假设。最后,作者希望本论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且针对英语教学方面,作者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6-01)

洪琳[8](2019)在《基于语料库研究的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写作语用能力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颁布,重点突出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测试的一种题型,以其综合运用性,能反映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写作是以词汇经过英语学习者的逻辑整合形成篇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英语词汇和语法(本文来源于《2019年“多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首届“海上论坛”青年学者工作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5-31)

李慧[9](2019)在《商务英语演讲中的语用失误——基于对中国学习者的语料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建中国学习者的商务英语演讲语料库,结合定量统计法和定性分析法,运用Jenny Thomas的语用失误理论,分析了学习者商务英语演讲语料库中语用失误的种类和语用失误率,同时研究了学习者商务英语演讲中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以期对商务英语演讲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震[10](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式动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的方式表达。方式表达是指包含有方式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一般呈现叁种形式:方式动词、方式副词和方式描述(短语或短句)。语言类型学和语言对比研究发现汉英在编码方式信息时,会呈现不同的倾向。从类型学和对比研究的发现得知,英汉在表达方式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偏好。由此可以推测,母语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式表达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涉及两个子研究,分别是基于语料库和句子翻译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方式表达时,和英语母语者的异同是什么?2.在用汉语给出方式信息的情况下,中国英语学习者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关于英汉方式信息表达的语言差别意识会影响其使用吗?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英语母语者书面语料库(LOB)(对比语料库)进行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式表达有以下特点:1.中国英语学习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使用的英语方式动词都比母语者少。2.相对于方式动词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动副结构和方式副词的使用更接近英语母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似乎更倾向使用附属结构将方式信息单独表达。对方式副词的依赖导致方式信息的重复使用,而这一现象应该引起二语习得的重视。同时,我们注意到英语水平的提高会促使英语学习者使用更多的方式动词。句子翻译测试旨在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给出此类信息的情况下,如何表达方式信息。叁组学生被要求翻译15个句子(汉译英),每个句子的方式信息在汉语中是分裂式表达,而对应的英语翻译则是一个方式动词。前两组学生(44名大学本科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和40名大学本科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上学习过英汉关于方式信息表达的语言差别,第叁组学生共包含52名没有在课上学习过这种语言差别的大学本科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叁组学生使用方式动词的频率整体较低。正如基于语料库的发现,他们倾向使用副词或者其它描述方式来修饰基本方式动词。此外,通过统计发现,前两组和第叁组学生在方式动词的使用上有显着差别。该研究发现,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可能注意到了英语方式表达的典型特征,但是他们还是不能摆脱母语方式信息表达的影响。该研究把方式动词拓展到了运动动词以外的语义域,在理论和英语教学层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8)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大学生已广泛使用在线写作系统。这给英语写作带来深刻变革,也滋生出海量作文语料。本文介绍的800万词iWriteBaby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采集自iWrite在线写作与评阅系统。该语料库是目前我国已公开的最大规模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其语料来源广泛、话题多样。本文还简介了该库的在线检索平台使用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论文参考文献

[1].常钰炫.《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语型式和意义研究》述评[J].北方文学.2019

[2].许家金.iWriteBaby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创建[J].语料库语言学.2019

[3].刘应亮,柳加英.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学者学术写作立场概括性对比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2019

[4].苏妮娜.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习语性特征探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

[5].张希希.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非限定小句的附加语使用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19

[6].刘丹丹.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高中英语写作错误分析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7].孟程程.基于TECCL语料库对中国青少年学习者的英语关系从句习得情况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9

[8].洪琳.基于语料库研究的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写作语用能力调查[C].2019年“多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海上论坛”青年学者工作坊论文摘要集.2019

[9].李慧.商务英语演讲中的语用失误——基于对中国学习者的语料库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赵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式动词的实证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自动作文评分流程图中国英语学习者搭配错误分布图背诵思维导图示例中搭配强度等级不同的程式化序列对比语并库中不同裕配强度(t值)程式化序...各语料库中词块的位次频率分布拟合幂律...

标签:;  ;  ;  ;  ;  ;  ;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论文_常钰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