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防研究

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防研究

汪锐

(武汉市优抚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心理治疗对疾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为参照组、干预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认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依从性相比差距大,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认知心理疗法运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控制复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普及。

【关键词】复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心理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067-02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病,患者主要特征为精神活动分裂,若不及时干预,不仅会损害到患者的认知功能,还有可能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因此采取合理的方案治疗至关重要。现探究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76例患者均证实患有精神分裂症,入组时间由2016年1月开始,到2017年11月结束,两组例数一致,参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1~74岁,均值(34.85±8.91)岁;病程2~13年,均值(7.85±2.64)年。干预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2~72岁,均值(34.64±8.70)岁;病程3~12年,均值(7.94±2.82)年。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满足研究指征。

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符合DSM-5中的诊断标准;(2)可耐受本次治疗方法;(3)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明显躯体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2)严重器质性疾病;(3)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阿立哌唑口服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5mg/次,1次/d,治疗两周后调节为每次10~15mg,2次/d,六周为一个疗程,合计治疗两个疗程。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进而主动配合治疗。

干预组:在参照组治疗前提下实施认知心理疗法:每周对患者治疗一至两次,本次治疗合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于患者入院时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掌握患者的病史、家庭状况和心理状态,尽快获取其信任,在患者精神状况有所缓解时,便可激发患者用药的主动性;第二阶段,于患者病情好转明显时进行,引导患者比较发病前后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尽快了解自身的病情,并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逐渐纠正错误的认知及行为;第三阶段,于患者接近痊愈到随访时进行,将用药知识告知患者,使患者对用药治疗的偏见以及副反应的误解及时消除,着重告知患者坚持用药治疗的意义,包括向患者讲解坚持正确用药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与巩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与用药的认识,最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规范的用药行为。

1.3评价标准

评价用药依从性[1],通过四级评分法进行,0分提示完全依从:患者住院期间可主动遵医用药,并且出院后能长期遵医用药以及按时复诊;1分提示部分依从:住院时被动遵医用药,出院后无法完全遵医用药,偶尔需要监督,可定期复诊;2分提示依从性较差:住院期间偶尔拒绝用药,且出院后存在私自减量行为或漏服情况,无法定期复诊;3分提示不依从:住院时抗拒用药,出院后私自换药或停药,无法定期复诊。评分愈低提示患者依从性愈佳。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了解两组疾病复发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汇总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验算;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分析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2.2复发率分析

干预组出院后一年复发1例,复发率为2.63%;参照组出院后一年复发8例,复发率为21.05%。参照组复发率高于干预组,统计学意义形成(χ2=6.1758,P=0.013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中,患病率与复发率均较高,患病后患者会出现社会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下降等情况。当下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机制,资料显示其发生与神经免疫、内分泌[2]、社会心理以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意志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异常,用药依从性极差,因此极易中断治疗而导致病情复发。往常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常以药物控制为主,尽管能改善病症,但在控制复发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近些年有研究证实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作用积极,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接受认知心理治疗,结果显示干预组出院时的依从性评分(0.74±0.29)分,出院一年后的依从性评分(1.20±0.67)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04±0.26)分、(1.86±0.50)分,P<0.05,提示认知心理治疗可行性高,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另外,参照组复发率21.05%高于干预组的2.63%,P<0.05,再次证实干预组治疗方法实用性高,能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复发率。

总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认知心理疗法行之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配合度,积极预防病情复发,建议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茹.认知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185.

[2]曲万仁.探析认知心理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21):32-32,33.

标签:;  ;  ;  

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