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摇运动论文_袁心怡,苏焱

导读:本文包含了横摇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下,系数,立轴,水轮机,阻尼,神经网络,航向。

横摇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袁心怡,苏焱[1](2019)在《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横摇运动响应快速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一艘含有两个矩形液舱的驳船,基于频域势流理论研究不同充液比下浮体横摇运动。利用晃荡模态的线性化迭加,对内部液体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特征函数展开法计算驳船在外流场中的水动力系数,横摇运动方程中引入了二次阻尼项。不同充液比下的横摇运动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22)

Konstantin,I.Matveev[2](2019)在《非均匀表面上移动的冲翼艇的横摇-垂荡-纵摇运动建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Ground-effect vehicles flying close to water or ground often employ ram wings which generate aerodynamic lift primarily on their lower surfaces.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3-DOF modeling of roll, heave, and pitch motions of such a wing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e waves and other ground non-uniformities. The potential-flow extreme-ground-effect theory is applied for calculating unsteady pressure distribution under the wing which defines instantaneous lift force and moments. Dynamic simulations of a selected ram wing configur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e waves of various headings and wavelengths,as well as for transient flights over a ground obstacle. The largest amplitudes of the vehicle motions are observed in beam waves when the periods of the encounter are long. Nonlinear effects are more pronounced for pitch angles than for roll and heave. The present method can be adapted for modeling of air-supported lifting surfaces on fast marine vehicle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9年02期)

周光耀,唐友刚,王丽元,李妍[3](2019)在《随机纵浪中多自由度耦合的船舶横摇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地运用瞬时等效转换矩阵描述船舶多自由度耦合的参数横摇运动,并考虑坐标轴瞬变建立多自由度耦合运动方程。以某C11集装箱船为例计算其在各波高下的随机纵浪中的运动响应,并通过非线性力学的分析方法对其运动特性进行分析。亦对实船下的不同波高进行多组计算,通过概率统计其幅值。引入风险评估的思路对其分布进行拟合和推导概率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对波高进行拟合得到其叁维的概率分布函数,可估算随机纵浪中任意波高横摇角发生的概率。(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王洪安,王红星[4](2019)在《船舶横摇首摇耦合运动前向智能模型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发生的各种事故原因中,最为常见的船舶受海上大风浪影响,产生剧烈的摇摆和振荡导致船舶受损甚至倾覆。因此,研究船舶的减摇成为迫切的需要。船舶在海面上航行时,主要受到的作用力形式包括海浪作用力及力矩、海风力及力矩和洋流扰动作用力,当船舶受到的摇荡载荷超过船舶所能承受的载荷强度时,就会导致船体结构损坏。此外,当船体产生大幅度的横摇时,可能导致船舶的航向控制失灵,引发事故。本文充分结合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一种船舶横摇首摇耦合运动的前向智能控制模型,并介绍该控制模型的原理。(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于兴雷[5](2019)在《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虚拟现实视景仿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控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是一种复杂的控制问题,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才能给出满意的船舶操纵性能。而控制策略的仿真、试验和实践在实际工程中必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建立良好的仿真环境是检验各种控制算法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以Unreal Engine 4为基础,研究、设计并实现了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3D平台式视景仿真系统和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VR虚拟现实系统,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3D虚拟现实视景仿真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叁维静态网格体建模、二维贴图绘制、叁维仿真环境搭建以及光照、材质处理,并且还有负责逻辑控制的蓝图系统。其次,提出了3D平台式视景仿真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法,设计了VR虚拟现实系统的器件配置方案,并且完成了系统功能设计;两个系统均实现了离线数据包驱动的仿真模式和在线实时数据驱动的仿真模式。然后,针对3D平台式视景仿真系统和VR虚拟现实系统对碰撞检测速度和精度的要求,主要是凸体间的碰撞检测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出了基于AABB-MPSO的碰撞检测算法,通过搭建实验环境进行了验证和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效率和实时性。同时针对以上两个系统有着海量数据特征的叁维空间环境,要保持视觉效果和较高的屏幕刷新率,提出了一种叁维空间环境TIN模型的多分辨率表示算法,主要是一个基于顶点删除的有序过程,利用该算法成功搭建了3D平台式视景仿真系统和VR虚拟现实系统的实时叁维空间环境,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完成了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3D平台式视景仿真系统和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VR虚拟现实系统的开发。3D平台式视景仿真系统中,主要包括:叁维场景的可视化过程、漫游系统的设计、固定观察视角的实现、HUD技术的分屏设计、UI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实时叁维曲线的绘制等。VR虚拟现实系统中,主要包括:VR头盔显示器与VR手柄的定位实现、VR虚拟现实场景的搭建、实时渲染的实现和VR虚拟现实场景中人机交互的设计与实现等。两套系统以不同的显示方式与交互方式组成了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综合实验平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9-01-01)

赵威[6](2018)在《AUV下潜过程中横摇运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下机器人从水面开始下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海浪、洋流等海洋环境的干扰,其运动姿态将会有明显的变化,剧烈的横摇运动将严重影响水下机器人的正常下潜,甚至能损坏水下机器人的结构。因此,在水下机器人下潜过程中有必要对其横摇姿态进行控制。为研究水下机器人在近水面受海浪扰动时横摇运动的问题,本文以“NPS AUV II”型水下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一种多翼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分别建立了水下机器人在静水中运动模型和随机海浪的干扰模型。计算水下机器人在近水面低速航行时所受随机海浪干扰力和干扰力矩,发现按照传统的减横摇方法控制水下机器人自带的水平舵时,很难产生足够的扶正力矩来减小随机海浪的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零航速减摇鳍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横摇角进行控制,利用势流理论和漩涡作用力理论分析了零航速减摇鳍产生的升力,在对零航速减摇鳍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将“NPS AUV II”型水下机器人的一对水平舵代替零航速减摇鳍,以实现减横摇的目的。由于水下机器人在近水面下潜过程中运动模型的非线性、外界扰动的时变性和控制系统的强耦合性等特点,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变结构滑模控制理论控制水平舵,采用了趋近律的方法来削弱滑模控制被控系统的抖振现象,在快速幂次趋近率和双幂次趋近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双幂次组合函数趋近率,并应用在水下机器人横摇运动的综合变结构控制器中。在水下机器人水动力模型、水平舵减摇升力模型和基于变结构滑模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基于水平舵主动拍动的水下机器人在近水面横摇控制系统进行MTATLAB仿真,与未加减摇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作对比,发现在不同海浪干扰下减摇效果明显,并且对水下机器人下潜时的其他参数影响不大,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变结构滑模控制的水下机器人横摇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1)

张钰,刘忠乐,张志强[7](2018)在《高海况下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横摇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高海况下海况等级对无人水下航行器横摇运动的影响,得出满足某型无人水下航行器安全回收的海况条件,对高海况下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横摇运动进行分析。运用频率响应法,分别在4级、5级和6级海况下,根据海浪谱密度函数和该型航行器的横摇频率响应函数,求得其横摇运动谱密度函数。再运用公式推导,得到其横摇运动的时域函数。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该型航行器进行横摇运动仿真,得到3种海况条件下,其横摇运动的时域函数图像,并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仿真结论:高海况下的海况等级对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横摇幅度有较大影响,满足其安全回收的海况条件为5级海况。(本文来源于《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2018年02期)

张万超,王凯,王树齐,国威[8](2018)在《受迫横摇运动浮式立轴叶轮的水动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浮式垂直轴叶轮在波浪中运动的水动力学问题简化为其在均匀流中受到强迫摇荡运动.通过二次开发ANSYS-CFX软件建立了这种强迫摇荡的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垂直轴叶轮绕自身主轴旋转的同时发生单自由度受迫横摇运动时的水动力性能,分析了不同受迫横摇运动频率对叶轮推力和侧向力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的推力和侧向力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并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与水轮机受迫横摇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相关的阻尼和附加质量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受迫横摇运动下的叶轮效率、推力和侧向力曲线的上下包络线明显按照横摇频率发生周期性波动;随着横摇频率的增加,推力和侧向力系数包络线波动幅值会随之增大,但平均值几乎不变;不同横摇频率下,在推力中阻尼项有较大的占比,而在侧向力中阻尼力和附加质量力几乎相当.浮式立轴叶轮在波流作用下的摇荡运动对潮流能装置的结构强度和疲劳特性有很大影响.研究结果对波流作用下的浮式潮流能装置水动力特性的研究有较大的工程和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杨震,王岩,原新[9](2018)在《一种分解策略的船舶横摇运动姿态在线预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单一预报模型对复杂的船舶横摇运动姿态时间序列建模预报困难以及支持向量机预报方法离线训练导致实时性差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分解域船舶运动姿态在线预报方法。采用经验模式分解法对时序的不同特征信息进行分解;应用游程法将分量重构为高、中、低频叁个分量;针对每个分量建立在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对各分量的预报结果累加得出最终预报值。对某船横摇角时序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报10s的相对均方误差在13%以内,相比于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预报精度和效率。(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晓君,周然,朱乐群,刘雪宜,闫斌[10](2018)在《半潜船在风浪中的横摇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半潜船在风浪中航行产生的横摇运动,对船舶的安全造成影响。确定半潜船的横摇角对其运输的重大件捆扎系固意义重大。本文在确定不同风速下半潜船横摇角的大小时运用了不同的理论方法。对低风速小倾角横摇,采用了线性理论来计算,对高风速大倾角横摇,采用非线性方法,通过绘制不同风速下波能谱计算图谱,来求得不同风速对应的横摇角。本文的计算结果,为现实半潜船运输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8年08期)

横摇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Ground-effect vehicles flying close to water or ground often employ ram wings which generate aerodynamic lift primarily on their lower surfaces.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3-DOF modeling of roll, heave, and pitch motions of such a wing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e waves and other ground non-uniformities. The potential-flow extreme-ground-effect theory is applied for calculating unsteady pressure distribution under the wing which defines instantaneous lift force and moments. Dynamic simulations of a selected ram wing configur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e waves of various headings and wavelengths,as well as for transient flights over a ground obstacle. The largest amplitudes of the vehicle motions are observed in beam waves when the periods of the encounter are long. Nonlinear effects are more pronounced for pitch angles than for roll and heave. The present method can be adapted for modeling of air-supported lifting surfaces on fast marine vehicle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横摇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袁心怡,苏焱.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的横摇运动响应快速预报[C].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Konstantin,I.Matveev.非均匀表面上移动的冲翼艇的横摇-垂荡-纵摇运动建模(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9

[3].周光耀,唐友刚,王丽元,李妍.随机纵浪中多自由度耦合的船舶横摇运动研究[J].港工技术.2019

[4].王洪安,王红星.船舶横摇首摇耦合运动前向智能模型的仿真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

[5].于兴雷.船舶航向/横摇运动姿态的虚拟现实视景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6].赵威.AUV下潜过程中横摇运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7].张钰,刘忠乐,张志强.高海况下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横摇运动分析[J].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18

[8].张万超,王凯,王树齐,国威.受迫横摇运动浮式立轴叶轮的水动力性能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杨震,王岩,原新.一种分解策略的船舶横摇运动姿态在线预报方法[J].船舶力学.2018

[10].李晓君,周然,朱乐群,刘雪宜,闫斌.半潜船在风浪中的横摇运动分析[J].中国水运.2018

论文知识图

最大Lyapunov指数与外激励参数的关系马蹄映射示意图%H装载高度下,单自由度和耦合运动...纵浪中的船舶Fig6.1Shipinthelongitu...时间历程图(Ω=1.55)的固定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Fig.3.1...

标签:;  ;  ;  ;  ;  ;  ;  

横摇运动论文_袁心怡,苏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