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心动图论文_王艺儒,高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维超声心动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声,心动,功能,斑点,先天性,实时,筛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儒,高林[1](2019)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在评价冠心病合并房颤(CAD-AF)患者左心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03月经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30例为CAD-AF组,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71.2±5.6岁,冠心病病史平均8.9±3.6年,房颤病史平均9.8±4.2月。选取冠心病窦性心律患者30例为CAD-SR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70.5±8.4岁,冠心病病史平均6.7±2.5年。另选同时间段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9.7±7.5岁。前两组患者均除外高血压、心肌病、糖尿病、肺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对心脏有影响的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50%。应用Philips Epic 7c超声诊断仪,配备X5-1探头,频率为1~5Mhz,并配有QLAB工作站。测量指标包括:1.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MD)、左右径(LAAD)、上下径(LASD),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比(E/A),二尖瓣后叶瓣环峰值运动速度比(e/a),并计算(E/e)。2.应用RT-3DE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3.应用2D-STI技术,获得左心房整体应变-时间曲线,测量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左心房峰值应变(Ss、Se、Sa)及峰值应变率(SRs、SRe、SRa),并分别计算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mSs、mSe、mSa、mSRs、mSRe、mSRa),比较其绝对值。计算左心房僵硬度(LASI)。结果 1.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叁组间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常规超声参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CAD-SR组、CAD-AF组LAMD、LAAD、LASD均增大,且CAD-AF组改变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D-AF组E、e速度较对照组及CAD-SR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RT-3DE参数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CAD-SR组、CAD-AF组LAVImax、LAVImin增大,LATEF、LAEI减小,且CAD-AF组改变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D-SR组LAPEF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2D-STI参数及LASI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CAD-SR组与CAD-AF组mSs、mSe、mSRs、mSRe减低,LASI增加,且CAD-AF组改变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储存功能及管道功能减低,辅助泵功能消失,纤维化程度增加。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联合可综合并全面反映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及结构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陈迎春,李莉锦,尹静,李真,滑少华[2](2019)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探讨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男性青年(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率、右房左右径(RA-D1)、右房上下径(RA-D2)、右室基底段舒张末期左右径(RV-D1)、右室中间段舒张末期左右径(RV-D2)、右室舒张末期上下径(RV-D3)、肺动脉收缩压(PASP);应用2D-STE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应用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分析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运动员组较对照组RA-D1、RA-D2、RV-D2、PASP、RV-EDV、RV-ESV、RV-SV增高,心率、RVGLS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RV-D1、RV-D3、R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参加高强度训练的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收缩功能出现亚临床改变;RT-3DE及2D-STE可敏感检测这一变化,为临床评估运动员右心室功能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刘吉庆,苏静,孟秋霞[3](2019)在《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用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以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产检的15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活胎,胎儿均高度疑似先天性心脏畸形,接受二维彩超检查与四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仔细阅览孕产妇病历资料,记录其随访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将其作为金标准,判定并对比二维彩超及四维超声心动图单独及联合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结果经随访与病理诊断结果证实,150例高度疑似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31例确诊先天性心脏畸形,畸形率为20. 67%。心脏畸形诊断包括室间隔缺损8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左心发育不良4例、右心发育不良3例、主动脉弓狭窄3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2例、肺动脉发育不良2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其他1例。二维彩超、四维超声心动图单独、联合检测对心脏畸形诊断率分别为16. 67%(25/150)、19. 33%(29/150)、20. 00%(30/150),叁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 007,P=0. 082)。以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作为参照,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且联合检测Kappa值更高。结论二维彩超与四维超声心动图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筛查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筛查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率,与随访及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9期)

卢明,黄梅凤,赵启明,黄婷,白丽娟[4](2019)在《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广泛性筛查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采取二维超声心动图进行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984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门诊或住院的孕17w以上的中晚孕胎儿,采用GE-VolusonE10彩超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984例,阳性32例,发生率为3.25%,其中单纯室缺8例,单腔房室4例,心内膜垫缺损5例,法洛氏四联症3例,叁尖瓣闭锁1例,大动脉转位3例,左心发育不良3例,主动脉狭窄并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2例,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闭锁1例,大型室间隔缺损1例。所有病例均经彩超复诊、引产后病理检查或产后彩超检查确认。假阴性2例,其中1例为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为单纯性轻型先天性心脏病。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对于胎儿先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吴长东,侯铭,杨嵘,张静,范蕾[5](2019)在《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NP、6MWT、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型脑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6WMT)、呼吸困难量表(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临床确诊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进行BNP、6MWT、MMRC、二维超声心动图实验指标测定,统计学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与BNP、6MWT、MMRC联合检测对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差异。结果共收集AECOPD患者249例,以四项试验指标中任一项阳性结果判断入组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则阳性94例(37.8%),正常者155例(62.2%)。统计学分析,显示二维超声心动图与BNP、6MWT、MMRC判定AECOPD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与BNP、6MWT、MMRC中任一项联合检测,二维超声指标+BNP组合优于其他组合(同时阳性和同时阴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9%,42.6%,54.2%)。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BNP、6MWT、MMRC中任两项检测,BNP+6MWT+二维超声指标优于其他组合(结果同时阳性和同时阴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4.6%,36.1%,42.2%)。结论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NP、6WMT、MMRC对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诊断效果优于单一检测指标,其中BNP+超声指标组优于其他组合,可作为COPD患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诊断首选组合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雪兰,邓娟,陈娟,万曦,杜宜兰[6](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STE)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川崎病患儿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程情况分为急性期(n=11)、恢复期(n=12)及慢性期(n=24),以上3组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采用STE对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叁期患儿GLS、GCS、GCS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LVRWT指标高于恢复期和慢性期(P<0.05);恢复期二尖瓣环近游离壁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与慢性期近室间隔收缩期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KD患儿在不同阶段中心肌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STE对评估KD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魏小红,商鸿,高建步[7](2019)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单独及联合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价的可行性,找到理想的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估手段。方法选取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老年房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接受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对比两组入选者不同检查技术所得参数水平,分析不同参数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对房颤患者给予心功能分级,对比不同技术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对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左室收缩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PWD)、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左房舒张末期面积(LAA)、MRA/LAA、E/E′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心脏整体收缩期应变率(GSRs)、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左心室温体扭转度(RO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发现,二维超声心动图LVDd、LAA、MAR、MAR/LAA与房颤患者LVEF呈负相关(P<0.05);二维斑点追踪成像GCS、GLS、GSRs、GSRe、LAVImax、LAVImin与房颤患者LVEF呈负相关,ROT与LVEF呈正相关(P<0.05);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房颤患者心功能总体评估准确性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对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估准确率高于任一方法单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用于老年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单独使用仍有漏诊风险,故应将二者联合使用,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制定更为合理的房颤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杨利娟,金学蔚[8](2019)在《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评价及其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在原发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与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IDCM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RI、2DE检查。根据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Ⅱ级组(n=18)、Ⅲ级组(n=32)和Ⅳ级组(n=28),比较3组患者MRI、2DE检查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LVEF)]差异,分析上述参数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RI检查显示,Ⅰ-Ⅱ级组患者LVEDV、LVESV小于Ⅲ、Ⅳ级组,Ⅲ级组小于Ⅳ级组(P<0.05);Ⅰ-Ⅱ级组患者LVEF大于Ⅲ、Ⅳ级组,Ⅲ级组大于Ⅳ级组(P<0.05)。2DE检查显示,Ⅰ-Ⅱ级组患者LVEDV、LVESV小于Ⅲ、Ⅳ级组(P<0.05),Ⅲ级组、Ⅳ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组患者LVEF大于Ⅲ、Ⅳ级组,Ⅲ级组大于Ⅳ级组(P<0.05)。MRI与2DE检查均显示LVEDV、LVESV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LVEF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MRI、2DE评估IDCM患者心功能均与NYHA分级呈良好相关性,但MRI相关性优于2DE,且2DE易低估左心室容积,MRI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倪娜,魏义梅,李新军[9](2019)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衰患者右心功能测定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在右心衰患者中采取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实验分析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以及参与收治的30例右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右心功能检测,将同期本院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右心衰患者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面积(RVESA)、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实验组右心衰患者RVEDA(12.11±2.52)、RVESA(8.23±1.28)RVFAC(32.21±2.30)、RVEF(47.54±3.21)、对比参照组数据,P <0.05,统计学的数据检验差异有意义。结论 :在诊断在右心衰中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是有效的一种措施,可具体展现右心衰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判断预后。(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3期)

孟庆国,曾杰,卢聪,邓燕,严霜霜[10](2019)在《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应用二维及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应用二维及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3D-TEE)评估成年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差异性,并探讨3D-TE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行2D-TEE和3D-TEE检查,双盲状态下分别由高年资超声医师和低年资超声医师分析缺损边缘情况,并测量缺损最大径;同时对ASD最大径与封堵术中使用的封堵器型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年资超声医师应用2D-TEE和3D-TEE测得ASD最大径分别为(20.07+5.99)mm和(20.20+6.42)mm,均低于高年资超声医师的测值[(21.61+7.04)mm和(22.60+6.6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1、3.338,P=0.026、0.001)。低年资超声医师应用2D-TEE和3D-TEE测得ASD最大径与封堵器型号均呈正相关(r=0.847、0.862,P=0.000);高年资超声医师应用2D-TEE和3D-TEE测得ASD最大径与封堵器型号亦均呈正相关(r=0.870、0.878,P=0.000)。结论 3D-TEE更有利于低年资超声医师掌握ASD最大径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二维超声心动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探讨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男性青年(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率、右房左右径(RA-D1)、右房上下径(RA-D2)、右室基底段舒张末期左右径(RV-D1)、右室中间段舒张末期左右径(RV-D2)、右室舒张末期上下径(RV-D3)、肺动脉收缩压(PASP);应用2D-STE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应用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分析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运动员组较对照组RA-D1、RA-D2、RV-D2、PASP、RV-EDV、RV-ESV、RV-SV增高,心率、RVGLS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RV-D1、RV-D3、R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参加高强度训练的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收缩功能出现亚临床改变;RT-3DE及2D-STE可敏感检测这一变化,为临床评估运动员右心室功能提供可靠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维超声心动图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艺儒,高林.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2].陈迎春,李莉锦,尹静,李真,滑少华.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9

[3].刘吉庆,苏静,孟秋霞.四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彩超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9

[4].卢明,黄梅凤,赵启明,黄婷,白丽娟.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广泛性筛查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J].影像技术.2019

[5].吴长东,侯铭,杨嵘,张静,范蕾.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NP、6MWT、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

[6].张雪兰,邓娟,陈娟,万曦,杜宜兰.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病程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心肌运动功能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9

[7].魏小红,商鸿,高建步.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评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8].杨利娟,金学蔚.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评价及其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

[9].倪娜,魏义梅,李新军.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衰患者右心功能测定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9

[10].孟庆国,曾杰,卢聪,邓燕,严霜霜.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应用二维及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老年PI)A患者封堵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老年PDA患者封堵术后二维超声心动图型超声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方法一2一3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在基础...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常规二维超声心1-8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A和B:...

标签:;  ;  ;  ;  ;  ;  ;  

二维超声心动图论文_王艺儒,高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