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地区论文_戈嘉璐,伍永秋,温仰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毛乌素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区,压实,政策,小叶杨,系数,人工林,细砂。

毛乌素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戈嘉璐,伍永秋,温仰磊[1](2019)在《毛乌素地区沟谷走向对基底断裂的响应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DEM数据和1∶10万地形图,对毛乌素地区的沟谷进行了提取,结合研究区的地貌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风成地貌区、干燥地貌区和黄土地貌区.通过绘制沟谷的频度和累积长度玫瑰花图,统计分析毛乌素地区不同地貌单元下的沟谷走向.结果表明,沟谷的最大优势方向在风成地貌区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在干燥地貌区为北北西—南南东和北东东—南西西向,在黄土地貌区则没有明显的优势方向.其中:风成地貌区的沟谷走向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控制,该组断裂控制下形成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格局是沟谷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北西向断裂和冬季风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干燥地貌区和黄土地貌区的沟谷走向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二者的区别在于:干燥地貌区地表物质以抗侵蚀能力较强的基岩为主,沟谷主要沿干燥剥蚀台地之间低地的延伸方向和分水岭的垂直方向发育,故沟谷走向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特征;而黄土地貌区地表物质以结构松散、易侵蚀的粉砂为主,沟谷走向更具随机性.此外,黄土地貌区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与无定河等黄河一级支流的方向与基底断裂对应较好,其影响因素与风成地貌区沟谷走向的影响因素一致.(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浩,李哲,折学森,杨鹏,鲁中举[2](2015)在《毛乌素地区不同级配风积沙的压实特性与压缩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筛分试验、干振试验、水振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压缩试验分析了六种不同级配风积沙样的压实特性与压缩特性。结果表明:毛乌素地区风积沙超过94%颗粒粒径集中在0.5~0.25mm范围内,不均匀系数Cu为1.32,细度模数Mx为1.74,曲率系数为1.05,属不良级配中沙。由叁种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情况为:水振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干振试验。水振试验达到最大干密度所用时间为1min左右,干振时间为7min。毛乌素地区风积沙的标准击实试验曲线形状呈先凹后凸形的S型曲线,风积沙在干燥状态下和含水量为w=10~12%情况下均可被压实。原始沙的压缩试验表明,砂性土也存在着对时间的滞后效应并且该沙样的压缩性较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08期)

刘佳[3](2012)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毛乌素地区农户资源利用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化问题日益成为引起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口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行为,直接引起土地退化,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毛乌素沙地是我国着名的四大沙区之一,位于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严重,当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可以较好地代表荒漠化地区的耕种方式和饲养习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研究是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成果,通过毛乌素地区(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和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的实地调查以及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整理,以家庭为单位,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家庭生命周期因素、个人因素、地区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对毛乌素沙区农户耕地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和薪柴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毛乌素地区家庭因素对农户资源利用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2)不同生命周期家庭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学习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其资源利用行为。根据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缓解毛乌素地区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1)控制家庭人口的自然增长数量;(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当地家庭人口文化素质;(3)积极扩宽就业渠道,加快青壮年农牧业剩余劳动力人口流转;(4)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移民政策;(5)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禁牧等其他一系列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的政策。(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18)

沈磊,崇六喜,丁国玺[4](2012)在《毛乌素地区风积粉细砂填料的改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建新街至恩格阿娄至陶利庙铁路(新恩陶铁路)由东向西逐步进入毛乌素沙漠腹地,路基填料设计中采用沿线储量丰富的风积粉细砂进行路基填筑。粉细砂粒径单一、级配不良,路基填筑时地基系数和压实系数不能达到规范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良。结合本线特点,采取化学改良和物理改良相结合,分别使用水泥改良、生石灰改良和掺砂岩的措施进行粉细砂的改良填筑试验,从经济、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得出适宜在全线范围、以至毛乌素地区推广采用的改良方案。(本文来源于《铁道勘察》期刊2012年02期)

郭婷[5](2010)在《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毛乌素地区禁牧政策执行偏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灾难,也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为了遏制荒漠化,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防治荒漠化的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荒漠化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是因为政策效果直接受政策执行的影响。从我国现有的土地荒漠化防治政策执行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选取了荒漠化问题较严重的毛乌素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希望在了解该地区禁牧政策执行情况及执行中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模型分析得出防止政策执行偏差,促进政策贯彻执行的方法。研究发现,对政策执行者而言,促进禁牧政策有效执行的方法有:(1)扩大政府对于正确、有效贯彻中央政策的奖励程度;(2)加大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力度;(3)加大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扭曲政策行为的惩罚力度。造成禁牧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有:(1)地方政府扭曲执行政策得到的收益更大;(2)贯彻禁牧政策成本较高。对于政策对象农牧民而言,抑制农牧民偷牧最好的方法不是增加偷牧罚款,而是减少禁牧成本,施行适度的禁牧补贴政策,弥补牧民因禁牧增加的成本。(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0-05-01)

杨林海,周杰[6](2008)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沙漠化过程的综合分析认为,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呈逐渐加速的趋势;唐朝之前本区沙漠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控制,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冷湿还是暖湿气候,良好的水分条件总是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而农业活动总是会造成沙漠化的扩展。今后本区的沙漠化是扩展还是逆转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变暖对毛乌素地区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农业和牧业所占的份额。(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8年12期)

刘鑫[7](2008)在《毛乌素地区梁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地土壤环境的改善是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根系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器官,其分布特征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土壤环境和根系分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是毛乌素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常见的造林树种之一,因此,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梁地小叶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小叶杨在不同混交方式、不同坡位条件下其生长状况、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小叶杨与柠条的混交林生长状况良好,土壤有机质、N、K含量均高于纯林,小叶杨与沙柳的混交林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均最差;坡底部位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和土壤养分优于坡顶部位。3种林型土壤养分垂直变化在0~40cm土层中较明显。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土壤含水量大于其它2种林型,但3种林型垂直变化趋势有差异,坡底部位随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坡顶部位则一直增加。(2)坡底部位林地土壤剖面比较均匀,坡顶有明显的分界线(40cm)。小叶杨与柠条的混交林在坡底部位的土壤容重较小,孔隙度较大,土壤持水量较高,土壤供水和保水均较好,小叶杨和沙柳的混交林土壤容重较大,孔隙度较小,土壤持水量较低,土壤供水和保水较差,纯林居中。坡顶部位在0~40cm土层中,小叶杨与沙柳的混交林土壤容重小,孔隙度较大,土壤持水量较高,土壤供水和保水较好,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土壤容重较大,孔隙度较小,土壤持水量较低,土壤供水和保水均较差。但是,整体上,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植株保存率高、覆盖度大、土壤结皮条件较好,小叶杨和沙柳的混交林相对较差。(3)小叶杨根系大部分分布在0~40cm土层中。小叶杨纯林根系分布对不同立地条件有明显的适应性,0~40cm土层内距树干1.0m和1.5m处,坡顶部位细根(D<3mm)和粗根(D>3mm)密度均明显大于坡底部位,而坡底部位细根分布则趋向深层土壤。坡底部位混交林中细根(D<3mm)分布的范围较广,粗根(D>3mm)差异不大。柠条对小叶杨的根系影响较小;沙柳对小叶杨根系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土壤中沙柳和小叶杨根系密度大小交替变化。坡底部位小叶杨根系对土壤环境的作用不强,而小叶杨纯林在坡顶部位根系对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有一定的作用(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综上所述,建议在该地区优先发展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其次是纯林,小叶杨与沙柳的混交林不提倡。(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8-04-01)

哈申格日乐,宋云民,李吉跃,周泽福[8](2006)在《水分胁迫对毛乌素地区4树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毛乌素地区4种树苗进行盆栽水分胁迫试验,研究了5种水分条件下4种树苗的水势、枝条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比较了各树苗的耐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4种树苗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从正常水分条件至严重干旱胁迫,樟子松、新疆杨、紫穗槐和乌柳的电导率分别为34.19%~39.25%、15.67%~49.77%、18.91%~56.27%和17.01%~77.26%;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6.47%~58.19%、87.02%~36.42%、90.08%~46.19%和90.67%~51.19%;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1.26~234.30、32.25~181.93、32.18~284.59、24.76~122.16μg.g-1(FW);叶绿素总量变化不大,阔叶树平均为3.27~1.82 mg.g-1,樟子松为2.25~1.05 mg.g-1;平均比正常水分条件相对含水量降低40.56%、叶绿素含量降低1.33 mg.g-1、相对电导率增加34.19%、脯氨酸含量增加178.14μg.g-1(FW)。研究结果还表明,樟子松和紫穗槐抗旱性较强,较适合在干旱地区栽培利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06年03期)

郝成元,吴绍洪,杨勤业[9](2005)在《毛乌素地区沙漠化与土地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对毛乌素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轻度以上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 98%和86 07%,沙漠化土地的总面积略有增加,总体趋于稳定;但沙漠化程度加重,重度以上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在总土地面积中增加了3 6%;沙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最后,根据毛乌素地区沙漠化过程与土地利用之关系,提出了研究区防治土地沙漠化应调整农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5年01期)

郝成元[10](2003)在《毛乌素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漠化即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沙漠化驱动力研究是当前沙漠化研究和沙漠化防治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对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环境质量评估、制定防治沙漠化宏观政策及治理技术措施等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对沙漠化的形成机制尤其是动力机制缺乏完整、客观的认识。毛乌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风,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对该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 本研究根据野外调查和现有的土地沙漠化的有关资料,分析总结了不同沙漠化程度的影像特征;并根据所得到的分类系统,选取分类的训练区,采用目视解译的办法,实现了对沙漠化土地的在专家系统支持下的人工解译。笔者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毛乌素地区两期沙漠化Landsat TM影像的解译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该地区沙漠化土地的总面积趋于稳定,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轻度以上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85.98%和86.07%;各旗县沙漠化程度均有所加重,全区沙漠化综合指数由80年代中期的0.107上升到90年代末的0.159,沙漠化程度已经由中度发展到重度;土地沙漠化稳定与发展并重、发展大于逆转,轻度发展的趋势较突出。呈现出“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恶化”的总态势。 笔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土地利用对沙漠化的驱动作用。 自然因素是毛乌素地区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环境基础和原动力。毛乌素地区地表植被稀疏、组成物质松散、沙源丰富,为沙漠化扩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干旱多风的气候是沙漠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化导致的区域明显干旱化,1961年2000年的40年内毛乌素地区气温约增高了1.12℃,远高于全球平均升温幅度(0.5℃),且降水量递减、蒸发量渐大,气候特征波动突出。研究表明,本地区主要旗县水分亏损量与区域的沙漠化现状及加重程度的关系密切,水分亏损量大的地区,不仅沙漠化程度重,而且加重趋势明显。研究还表明,一方面伴随着全区起沙风次数的逐渐减少,风对本区沙漠化影响力减弱;另一方面,起沙风尤其是春季起沙风次数与沙漠化现状及加重程度联系紧密,即沙漠化过程与春季起沙风次数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毛乌素地区沙漠化发生发展的诱发因素。由于人口增加,加大了粮食需求,从而必须扩大耕地面积,减少草场面积,牲畜占有草场下降必然导致超载,引起草场沙漠化;同时人口增加之后,为维持其生计,养畜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既是造成草原沙漠化的原因,也是草原地区沙漠化发生发展的普遍模式;同样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对燃料的需求增加,加速对牧草及灌木林等植被的破坏等。这其中就包含以人口增长为主体的滥垦、滥伐和过牧“叁位一体”式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其中尤以畜牧活动对沙漠化过程驱动显着:牧业强度大,沙漠化加重程度就高。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综合影响,造成对沙漠化的驱动作用显着。本文利用毛乌素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的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信息,比较了本地区的叁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土地作为牧业用地——草地的情况下,沙漠化稳定面积所占比例最高,达 48.4%,发展和逆转面积大体相当,分别为 26.5%和 25.l%,比例较低;而耕地和林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沙漠化稳定面积所占比例较低,发展与逆转面积大起大落,且发展面积比逆转面积大许多。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程度上,水域、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概率较大。这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同时也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应以草地为宜。 研究表明,沙漠化强烈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的基础上,人类高强度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有意识的改造活动,其中之一就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根据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区域特征、沙漠化现状、驱动因子以及沙漠化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了研究区土地沙漠化治理与恢复的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舍饲禁牧,保护和恢复植被;改变某些地区单一的以粮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提倡推广高效农业;调整现有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4-26)

毛乌素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筛分试验、干振试验、水振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压缩试验分析了六种不同级配风积沙样的压实特性与压缩特性。结果表明:毛乌素地区风积沙超过94%颗粒粒径集中在0.5~0.25mm范围内,不均匀系数Cu为1.32,细度模数Mx为1.74,曲率系数为1.05,属不良级配中沙。由叁种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情况为:水振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干振试验。水振试验达到最大干密度所用时间为1min左右,干振时间为7min。毛乌素地区风积沙的标准击实试验曲线形状呈先凹后凸形的S型曲线,风积沙在干燥状态下和含水量为w=10~12%情况下均可被压实。原始沙的压缩试验表明,砂性土也存在着对时间的滞后效应并且该沙样的压缩性较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毛乌素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戈嘉璐,伍永秋,温仰磊.毛乌素地区沟谷走向对基底断裂的响应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浩,李哲,折学森,杨鹏,鲁中举.毛乌素地区不同级配风积沙的压实特性与压缩特性试验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

[3].刘佳.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毛乌素地区农户资源利用影响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沈磊,崇六喜,丁国玺.毛乌素地区风积粉细砂填料的改良应用[J].铁道勘察.2012

[5].郭婷.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毛乌素地区禁牧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6].杨林海,周杰.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

[7].刘鑫.毛乌素地区梁地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环境及根系分布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08

[8].哈申格日乐,宋云民,李吉跃,周泽福.水分胁迫对毛乌素地区4树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6

[9].郝成元,吴绍洪,杨勤业.毛乌素地区沙漠化与土地利用研究[J].中国沙漠.2005

[10].郝成元.毛乌素地区沙漠化驱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保水开采研究的工程地质模型构成一1毛乌素地区位置图毛乌素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毛乌素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2011年EVI变化趋势斜率分布土地沙漠化反演结果

标签:;  ;  ;  ;  ;  ;  ;  

毛乌素地区论文_戈嘉璐,伍永秋,温仰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