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目前,金融创新不仅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和风险,而且改变了金融总量、结构和运行机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货币政策。本文将探讨当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

一、金融创新的四个主要特点

1.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1.增加流动性创新。包括所有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性或可转让性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技术,如CD存款,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2.信用创造性创新。能使借款人的信贷资金来源更为广泛,或者使借款人以传统的信用资金来源转向新的来源如票据发行便利;3.股权创造型创新。包括使各类经济机构股权资金来源更为广泛的金融创新如可转换债券,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能使金融工具由债权变为股权;4.风险转移创新。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所有新工具和新技术如期权、期货交易、货币与利率互换交易。

2.企业融资方式证券化。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方面的优势在弱化,而逐步向筹集资金方便、成本低、选择强、流动性高的证券融资方式转化。一般讲,融资方式证券化包含两个方面:1.金融工具证券化即通过创新工具来筹措资金;2.金融体系的证券化。尽管银行和金融机构借款比重下降,可通过提高可转让金融工具(对第三方发行)的相对比重来实现金融体系的证券化。

3.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日趋增强。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以提供担保服务收取佣金和服务费的业务活动。表外业务的种类包含:1.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如票据承兑、跟单信用证等;2.贷款与投资的承诺业务如票据发行便利、循环贷款承诺;3.外汇买卖与投资业务如互换业务、期权业务、远期利率协议等;4.利用现有银行的人力、技术设备为客户提供中介服务如代收费业务等。

4.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

由于资讯的进步,使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体,形成全球营业一体化。同时离岸金融市场、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使资本与货币市场呈现“无边界的扩张”,金融市场日趋国际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外汇市场已成为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营运的市场。2.欧洲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壮大。3.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产生变小的趋势。

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证券化趋势,使得介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它们提高了持币的机会成本,从而人们增加非货币性的金融资产,银行甚至出现“脱媒”现象,由此,人们对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

2.金融创新使利率弹性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证券化促进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市场效率提高、资产流动性增大,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人们会缩小交易需求量,扩大闲置余额,从而使机会成本变量发挥作用的空间扩大,增强了货币利率弹性的作用,利率和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之间联系日趋紧密。

3.金融创新使货币内生性增强

金融创新产生了各种具有高流动性的短期金融票据、权证,这些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货币的职能,由此,对货币的需求能够催生各种与货币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的金融资产来满足需求,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不再是有中央银行唯一控制的外生变量。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公众和金融机构通过派生的信用扩张满足其日益扩大的需求,加大了货币政策主体控制货币的难度,使中央银行难以判断既定货币增长率的实际运行结果,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金融衍生工具出现之后,原有的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需要修正货币总量的定义以反映金融衍生交易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创新,使得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信息收集、储存和传递的技术进步推进了金融创新的过程,都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的效率有所降低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1.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不断下降。

首先,金融创新使得银行间资产的替代弹性大大提高。例如,当中央银行想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减少准备金供给以压缩货币供应量时,银行可以通过负债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资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减少贷款来满足存款准备金的要求。所以,要达到增减某一货币量的目的,必须使利率经常波动,利率调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相对缩小;其次金融创新以后,银行越来越多地把资金转向纯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不断增加,利润总额对利差的变化反映灵敏度降低;另外,金融创新与金融国际化互为因果,跨国银行国外利润的比重不断上升,它对国内利率的变化反映越来越迟钝。

2.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计算困难。金融创新后的产品往往兼有交易和投机的功能,在利率波动情况下,资金往往在支票帐户和储蓄帐户之间不断转移,这是要计算狭义和广义货币十分不易,造成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总量目标范围与实际经济增长经常不符。金融创新削弱了干扰了对货币乘数的准确预测,由于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都可以看作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这两类集合变量的乘积,因此,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既定时,货币乘数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变量。

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金融创新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证券化趋势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有利于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金融创新为政府融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为政府债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不仅满足了政府融资的需要,而且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了大量可供买卖的工具,使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大增。

第二,金融创新引起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政府债券因兼备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成为各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储备,也是最主要的流动资产。

第三,金融市场创新和工具创新,使证券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重要资产。人们对各种经济信息、动态和金融市场行情十分关注,并据此作出预期,采取经济行动。

2.金融创新削弱了再贴现率的效力。

在调整再贴现率的操作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因为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后,只能坐等金融机构来申请再贴现时才能发挥作用。金融创新使这种被动性更为明显。在创新活跃的国家中,再贴现只是金融机构众多弥补流动性的途径之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证券化、同业拆借、发行短期存单,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等多种方式满足其流动性需要。除了拓展多种借入途径之外,金融创新还可以降低借入成本、提高借入便利度,其结果是金融机构对贴现的依赖程度下降,这就削弱了中央银行再贴现窗口的重要性,调整再贴现率的效力因此被打了折扣。

3.金融创新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力。

金融创新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因为第一,金融创新使融资证券化趋势日益增强,它一方面使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另一方面,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尤其是商业银行,存款在其负债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通过国内外货币市场,如同业拆借、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借款等短期借入款和其他较长期负债如发行金融债券等的比重却稳步增加。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大为减少,因此降低了提缴的准备金。第二,商业银行通过创造出的介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之间或逃避计提法定准备金的新型负债种类来减少实际提缴额。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额减少,所以其作用力必然被削弱。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具有多方面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加大了中央银行决策与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各国中央银行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困难并没有完全迎刃而解,在金融创新日益深化的趋势下寻求卓有成效的货币控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崔云,1988年生人,武汉大学金融工程学士,现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标签:;  ;  ;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