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实践分析

人性化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实践分析

身份证号码:35012219860817XXXX

摘要: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源,人性化理念的渗透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打造交通系统、结合区域功能、关注细节设计等三个角度入手,探讨了人性化理念下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人性化理念

引言

据高德地图所出具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约有26%的城市在通勤高峰处于拥堵状态,其中有42%的城市较往年相比拥堵状况有所上升。城市交通运输压力的逐年攀升提高了城市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难度,如何依托人性化理念针对城市交通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当前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由往年的52.6%提高到58.5%,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许多大城市已经呈现出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的局面,然而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待完善,尚未达到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要求。同时,城市交通系统在规划设计上主要倾向于道路桥梁系统的建设,致力于满足小汽车交通的通行需求,却并未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建设与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绿色交通发展存在局限性。

此外,部分城市交通规划管理者仍然抱有定式思维,树立以小汽车为主的城市快速交通发展理念,并未考虑到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建设发展需求。以我国北方某城市为例,在该市的某条街上设有双向14条车道供机动车通行,仅留下2-3m的空间供步行与自行车通行,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流量压力,但却形成了定性的城市尺度,为人性化交通空间的建设增添了一定的阻碍[1]。

二、人性化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具体实践

(一)执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战略,打造统一城市交通系统

传统刻板观念认为自行车交通与公共交通是落后的、仅供低收入者采用的出行方式,然而伴随现如今人们教育水平与道德素养的提高,绿色、环保、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采用低碳出行方式,而步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建设水平恰恰也展现出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面貌,诸如深圳、重庆、三亚等城市均被评为交通示范城市,这些都离不开人性化交通空间规划理念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应当在现有城市交通设计的基础上着重打造有利于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的道路微环境,依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非隔离带、机动车道的顺序进行交通空间设计,利用机非隔离带起到隔断作用,还有助于优化整体城市环境。

在完成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当围绕地上、地下两个层面进行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着力将两部分空间打造成为一个整体,更好的为市民提供便捷的通行环境。以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的建设为例,该地下环道的建设工期为5年,以“一环六射N连通”为结构设计目标,致力于构建地下道路与地下车库的一体化网络系统,将CBD区域内的7个地下车库集中到一个网络架构中,形成重庆解放碑地下停车系统[2]。同时,在地下出入口的设计上采用模糊设计理念,利用假山石、园林绿植在出入口处塑造出微观风景区,更好的实现由地上至地下的自然过渡,又有利于减轻空间的封闭感,进一步践行了人性化设计理念。

(二)密切结合城市不同区域功能,构建协调交通体系

在人性化理念的指导下,城市交通空间设计还要着重考虑到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以此进行交通设施布局、等级与密度的规划设计,真正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建立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在进行步行通道与自行车交通设施建设时,应当依据实际通行需求与区域功能进行等级设计,例如针对次干路进行交通设施等级设计时,要确保两侧自行车道与步行道路的级别高于主干路,宽度、间距与隔离方式也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同时,还应当依据不同城市所处的区位条件与季节气候因素进行道路交通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真正依托城市当地实际情况为市民出行创设便捷条件。以呼和浩特市的慢行交通环境设计为例,受地理位置与气候的影响,该市具有显著的寒地城市特点,为克服不良气候的影响,该城市在中心区着重强化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将部分人流转入地下、室内等温暖环境中;在地面上沿处及重点路段设有慢行步道和封闭式过街天桥,还在公共空间位置处设有气候防护设施,真正为市民出行构建了完备的空间维护系统,实现对寒冷恶劣天气的良好防御。此外,呼和浩特市还在全市范围内设有完备的无障碍坡道及专供残障人士使用的基础设施,不仅丰富了城市交通系统的使用功能,也彰显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特点。

(三)关注细节方面交通规划设计,优化行人出行体验

在完成宏观意义上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还应当深入到细节层面完善交通规划设计效果,为市民出行与城市交通运行提供稳固保障。首先应当从交通设施布局入手,实现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与机动车道路之间的密切衔接,注重围绕公共交通站点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可以借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经验,依托轨道交通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其次应当从交通标识系统设计入手,借鉴北京地铁4号线在出口处设置指北针的经验,真正依据城市交通特征与行人出行习惯进行交通标识系统的完善。最后还应当从交通系统细节设计入手,借鉴北川新县城的交通设计经验,将缘石转弯半径减小,为行人与自行车提供更加充足的通行空间;还可以将公交车站设置在距道路交叉口停车线15m左右的位置,并结合右转车道进行展宽渠化设计,最大限度降低出租车、私家车与公交车通行之间的干扰,为市民出行创设更加便捷的条件。

结论:总而言之,党中央一再强调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交通系统设计也应当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借鉴成熟经验,着力解决城市规划、交通设计与行人出行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以此提高城市交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完备保障。

参考文献:

[1]平少华.城市步行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孙晓鲲.寒地慢行交通空间中的人性化实践研究——以《呼和浩特如意总部交通组织及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为例[J].科技资讯,2014,12,(22):58-59.

标签:;  ;  ;  

人性化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空间规划设计实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