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剂论文_于红妍,侯秀敏,白重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药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药剂,微生物,黄萎病,食心虫,农药,棉花,可湿性。

微生物药剂论文文献综述

于红妍,侯秀敏,白重庆[1](2019)在《高寒牧区微生物药剂防控草原毛虫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微生物药剂对草原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草原毛虫3龄期,选用微生物药剂防控草原毛虫,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优良牧草安全,因此,微生物药剂适宜在青海省大面积防治草原毛虫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青海草业》期刊2019年04期)

王忠兴,魏芸娜,顾沛雯[2](2019)在《几种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药剂对葡萄灰霉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6种生防农药和"威代尔"葡萄为试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离体果粒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这6种生防农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均能有效的抑制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其EC_(50)值分别为4.64μL·mL~(-1)和1.21 mg·mL~(-1);丁子香芹酚(120μL·mL~(-1))和寡雄腐霉菌(1.8 mg·mL~(-1))对葡萄灰霉病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防治效果和化学农药嘧啶胺(0.2μL·mL~(-1))防效相当,同时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都没有影响。试验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葡萄生产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5期)

吕宁,石磊,刘海燕,司爱君,李全胜[3](2019)在《生物药剂滴施对棉花黄萎病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农药是当前棉花黄萎病绿色防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药剂不同滴施用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5、30、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5、18、24 kg·hm~(-2),渝峰"99植保"15、22.5、30 kg·hm~(-2),中农绿康30、45和60 kg·hm~(-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全生育期平均防病效果达到50.0%~77.4%;木霉菌剂施药量18 kg·hm~(-2)的防效显着高于15和24 kg·hm~(-2),其他3种药剂防病效果均与施药量呈正相关.施药后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且与防病效果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细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施药后土壤放线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也显着增加,但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施药量间相差较大.土壤真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除木霉菌剂随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外,其他3种药剂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减少.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施药组的防病效果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真菌数量呈显着负相关;与放线菌、硝化螺旋菌门细菌、子囊菌门真菌、壶菌门真菌丰度呈现显着正相关,而与半知菌门真菌丰度呈显着负相关.建议在滴施用量上渝峰"99植保"30 kg·hm~(-2)、中农绿康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剂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8 kg·hm~(-2).(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吕宁,周光海,陈云,石磊,李全胜[4](2018)在《滴施生物药剂对棉花生长、黄萎病防治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开展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5.0、30.0和45.0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5.0、18.0和24.0kg/hm~2)和渝峰"99植保"(15.0、22.5和30.0kg/hm~2)不同的滴施用量对棉花黄萎病、生长发育及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3种施药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指,防病效果随着枯草芽孢杆菌剂施药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木霉菌剂施药量18.0kg/hm~2防效显着高于15.0和24.0kg/hm~2,全生育期达到61.86%;"99植保"不同的用量处理平均防效达到72.46%,但22.5和30.0kg/hm~2防效增幅差异不大。(2)3种施药处理对棉花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棉花的株高、果枝数和蕾铃数随枯草芽孢杆菌剂施药量增加显着增加;木霉菌剂、"99植保"施药量的增加对株高影响不大,但果枝数和蕾铃数基本上随施药量增加而增加,中、高施药量之间的结蕾数差异较小。(3)3种药剂滴施后对棉田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具有显着影响,细菌数量均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枯草芽孢杆菌剂和"99植保"处理后放线菌数量表现为随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真菌数量随施药量增加依次降低,木霉菌剂施药量18.0kg/hm~2的放线菌数量高出15.0和24.0kg/hm~2近2倍。综合棉花防病效果及生长表现,"99植保"滴施用量建议22.5kg/hm~2、木霉菌剂18.0kg/hm~2、枯草芽孢杆菌45.0kg/hm~2。(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曹国兵[5](2018)在《2种微生物药剂防治草原蝗虫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不同剂型金龟子绿僵菌对青海地区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开展绿僵菌油悬浮剂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试验。绿僵菌油悬浮剂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各设置3个试验小区,分别为A_1、A_2、A_3区和B_1、B_2、B_3区,A_1和B_1区为平地,A_2和B_2区为上坡地,A_3和B_3区为下坡地,同时设CK对照区;于施药前及施药后第5、10、15、30天对各试验区进行草原蝗虫虫口密度调查,计算施药后第5、10、15、30天的虫口减退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试验区的草原蝗虫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药前各试验处理区的虫口密度与CK对照区差异均不显着(P>0.05),绿僵菌2种剂型施药后第5、10、15、30天,各处理区的虫口密度均显着低于CK对照区(P<0.05);施药后第10天,A_2、A_3区的虫口减退率显着高于B_1、B_2、B_3区(P<0.05);施药后第15天,A_1、A_2、A_3区的虫口减退率显着高于B_1、B_2、B_3区(P<0.05);施药后第30天,6个处理区的虫口减退率均高于65%,绿僵菌油悬浮剂在下坡地施药效果最佳,虫口减退率达到71.86%。总体来看,绿僵菌油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略优于绿僵菌可湿性粉剂,且施药于下坡地时防治效果更佳。金龟子绿僵菌2种剂型都具有一定的水平扩散能力,施药当年控制草原蝗虫持续效果较显着。(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袁丽峰[6](2017)在《中职药剂专业微生物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基础是医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受课程难度和中职生学习特殊性的影响,要将微生物的微观世界清楚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做到,且课堂效果差。在前人大量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体验,主要从优化重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理论课堂教学效果以及重视实验课的校本研究叁个方面对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进行了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26期)

郑庆伟[7](2016)在《微生物药剂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明显》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专家,在河南省宁陵县张弓镇,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产品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进行现场观摩。会上,河南省农业厅植保站站长韩世平表示,小麦全蚀病作为一种检疫性土传病害,从今天的各类防治效果的观摩结果来看,河南省农科院植(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6年16期)

林海,周义华,董颖博,徐卫娟,徐锦模[8](2015)在《浮选药剂对铅锌尾矿中重金属微生物溶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海某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试验模拟研究了4种浮选药剂对尾矿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协同作用下重金属铅锌溶出的影响.结果发现,除丁胺黑药外,与未添加药剂相比,随溶出时间延长,其他3种黄药的存在均导致溶出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而p H值降低,影响顺序均为异丁基黄药>乙基黄药≈戊基黄药>丁胺黑药.黄药体系Pb、Zn累积溶出量远大于黑药体系且Zn更易溶.50d时,Pb、Zn最大溶出浓度分别为77.60、167.00mg/L,其中异丁基黄药最有利于重金属铅锌的溶出.原电池效应、Cu2+对闪锌矿的活化以及浮选药剂的水解能力差异是导致不同浮选药剂对重金属溶出差异的主要原因.尾矿残渣XRD分析表明不同浮选药剂存在体系溶出过程中生成的新物质含量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魏治国,许尔文,汪永洋,陈大庆,温源[9](2015)在《2种微生物源药剂对临泽红枣食心虫的防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临泽红枣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16 000IU/mg菜颗苏云菌(Bt)生物药剂质量浓度为50、65、75mL/L;碧拓质量浓度为75、110、150mL/L,2种微生物源药剂对红枣食心虫的防效进行试验,在临泽红枣成熟期调查红枣食心虫防效,其结果表明16 000IU/mg菜颗苏云菌(Bt)生物药剂质量浓度65mL/L喷雾处理60d后,其虫口减退率达97.5%,防治效果97.45%;2亿/mL碧拓150mL/L质量浓度对临泽红枣食心虫虫口减退率达93.88%,防治效果93.75%;根据漳州市英格尔诱捕器预测预报,分析确定7月25日至8月10日为红枣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为本市红枣食心虫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5年11期)

于建军,葛伟明,叶坚,蔡徇,李莉[10](2015)在《油田注水系统中微生物菌膜抑制药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田注水中新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特点,通过改进并应用微生物菌膜的室内评价方法,筛选研制出能够快速剥离系统内菌膜兼有杀菌效果的杀菌剂BI-1001,并评价了其适宜的加药量和加药周期。实验证实,该抑制药剂在加药浓度为200 mg/L时,能够有效剥离微生物菌膜,并能抑制细菌滋生,其适宜的加药周期为5~7 d。(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5年08期)

微生物药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6种生防农药和"威代尔"葡萄为试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离体果粒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这6种生防农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均能有效的抑制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其EC_(50)值分别为4.64μL·mL~(-1)和1.21 mg·mL~(-1);丁子香芹酚(120μL·mL~(-1))和寡雄腐霉菌(1.8 mg·mL~(-1))对葡萄灰霉病都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防治效果和化学农药嘧啶胺(0.2μL·mL~(-1))防效相当,同时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都没有影响。试验表明植物源药剂丁子香芹酚和微生物源药剂寡雄腐霉菌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葡萄生产上推广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药剂论文参考文献

[1].于红妍,侯秀敏,白重庆.高寒牧区微生物药剂防控草原毛虫药效试验[J].青海草业.2019

[2].王忠兴,魏芸娜,顾沛雯.几种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药剂对葡萄灰霉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J].北方园艺.2019

[3].吕宁,石磊,刘海燕,司爱君,李全胜.生物药剂滴施对棉花黄萎病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吕宁,周光海,陈云,石磊,李全胜.滴施生物药剂对棉花生长、黄萎病防治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8

[5].曹国兵.2种微生物药剂防治草原蝗虫的应用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

[6].袁丽峰.中职药剂专业微生物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

[7].郑庆伟.微生物药剂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明显[J].农药市场信息.2016

[8].林海,周义华,董颖博,徐卫娟,徐锦模.浮选药剂对铅锌尾矿中重金属微生物溶出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5

[9].魏治国,许尔文,汪永洋,陈大庆,温源.2种微生物源药剂对临泽红枣食心虫的防效试验[J].林业科技通讯.2015

[10].于建军,葛伟明,叶坚,蔡徇,李莉.油田注水系统中微生物菌膜抑制药剂的研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

论文知识图

制药工程专业叁大课程群一3一l滤纸法贴带药制片示意图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甜瓜根围土坡水样采集点酸洗、碱洗3DEEM图王维谦

标签:;  ;  ;  ;  ;  ;  ;  

微生物药剂论文_于红妍,侯秀敏,白重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