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

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

李志辉[1]2004年在《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 研究龋活性试验(caries activity test)之一的刃天青纸片法(resazurin disc test,RD TEST)变色程度与牙菌斑中致龋细菌的相关性,为应用刃天青纸片法进行龋活性预测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方 法: 给56名受测试者分别使用定量唾液和直接浸润的刃天青纸片法,记录试纸变色程度以及龋失补牙数,取受测试者唾液和牙菌斑样本,经稀释后接种于相应选择性培养基,记录培养菌落的CFU/ml,分析刃天青试纸变色程度与龋失补牙数,唾液和菌斑中致龋细菌数的关系。结 果: 定量唾液和直接浸润刃天青纸片法试纸变色程度均与唾液和菌斑中的致龋细菌数呈正相关;定量唾液和直接浸润刃天青纸片法变色程度均与龋失补牙数呈正相关;唾液中的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分别与菌斑中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呈正相关关系; 定量唾液法和直接浸润法的预测龋活性的敏感度均为74%,定量唾液法特异度为62%,直接浸润法特异度为79%;定量唾液和直接浸润刃天青纸片法二者比较无差异。结 论: 通过刃天青纸片的变色程度可以预测牙菌斑中致龋细菌数,从而起到预测龋活性的目的;可以用更简便的直接浸润刃天青纸片法替代定量唾液刃天青纸片法。

刘志云, 阙国鹰[2]2011年在《高分子量唾液粘蛋白含量与乳牙患龋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检测儿童唾液中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MG1)含量,探讨其与乳牙患龋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唾液粘蛋白的研究及龋病病因的探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两所幼儿园3~5岁305名幼儿进行口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①无龋组:dmft=0;②低龋组:dmft=1~4;③高龋组:dmft≥5。随机抽取每组各20名儿童,用刃天青纸片法检测各组的龋活性,然后取所有儿童的非刺激性唾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MG1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刃天青纸片法显示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儿童的龋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龋组MG1平均含量为13.63 mg/L,低龋组MG1平均含量为12.96 mg/L,高龋组MG1平均含量为12.61 mg/L。经统计分析,无龋组与高龋组唾液MG1的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龋组与低龋组、低龋组与高龋组唾液MG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儿童男女比较唾液中MG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唾液中MG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dmft≥5的儿童龋活性高于dmft<5的儿童。②无龋组儿童唾液中MG1的含量高于高龋组,儿童唾液中MG1含量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

刘志云[3]2010年在《高分子量唾液粘蛋白含量与乳牙患龋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儿童唾液和菌斑中高相对分子质量唾液粘蛋白(MG1)含量,探讨其与乳牙患龋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唾液粘蛋白的研究及龋病病因的探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两所幼儿园3~5岁幼儿305名进行口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叁组:①无龋组:DMFT=0;②低龋组:DMFT=1~4;③高龋组:DMFT≥5。按年龄、性别大致相当的人数随机抽取每组各20名儿童,用刃天青纸片法对他们进行龋活性检测,然后取这些儿童唾液和菌斑,用ELISA试剂盒检测MG1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刃天青纸片法显示无龋组、低龋组、高龋组儿童的龋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龋组(DMFT≥5)儿童龋活性高于低龋组(DMFT=1~4)和无龋组(DMFT=0)。②唾液中MG1含量:无龋组(DMFT=0)MG1平均含量为13.63mg/L,低龋组(DMFT=1~4)MG1平均含量为12.96mg/L,高龋组(DMFT≥5)MG1平均含量为12.61mg/L。经统计分析,无龋组与高龋组唾液MG1的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龋组与低龋组、低龋组与高龋组唾液MG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儿童男女比较唾液中MG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唾液中MG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菌斑MG1含量:测10组菌斑MG1含量,得出结果有2组在检测范围之外(低于最低检测浓度0.6ng/mL),其余8组MG1含量平均为0.123μg/g。由于10组有2组低于最低检测浓度,故无法对儿童菌斑MG1含量与患龋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①DMFT≥5的儿童龋活性高于DMFT<5的儿童。②无龋组儿童唾液中MG1的含量高于高龋组,儿童唾液中MG1含量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③菌斑中MG1的含量约为0.123μg/g。

参考文献:

[1]. 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D]. 李志辉. 广西医科大学. 2004

[2]. 高分子量唾液粘蛋白含量与乳牙患龋相关性的研究[J]. 刘志云, 阙国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

[3]. 高分子量唾液粘蛋白含量与乳牙患龋相关性研究[D]. 刘志云. 中南大学. 2010

标签:;  ;  ;  ;  ;  

用刃天青纸片法预测龋活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