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

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

骆翔[1]2017年在《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临床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二维超声组和多普勒超声组。分析患者病理症状,及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行分析。结果:(1)经病理学诊断,有59例患者为良性肿块,共有177个病灶;有25例患者为恶性肿块,总有51个病灶。(2)二维超声诊断出24例恶性肿块患者,其诊断的敏感度为96.0%(24/25);有57例患者为良性肿块,其诊断的特异度为96.61%(57/59)。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诊断出23例恶性肿块患者,其诊断的敏感度为92.0%(24/25),有56例患者为良性肿块,其诊断的特异度为94.92%(56/59)。(3)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阳性率、误诊率和漏诊率上均不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均表现出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组之间差异不显着,通过血流和声像图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鉴别出良恶性乳腺肿块。

景香香[2]2003年在《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旨在评价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手术切除前进行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良性30例,恶性30例。全部病例术前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边缘轮廓,包膜,侧方声影,内部回声,后壁回声,肿物后回声,皮肤浸润,组织浸润及纵横比;再作CDFI检查,观察有无血流信号及血流信号的特征,将血流信号多少主观地分为0~Ⅲ级,检测脉冲多普勒血流信号,并计算相应的PSV、RI及PI;最后作PDI检查,观察PDI分型,将PDI分型主观地分为Ⅰ~Ⅳ型,并用photoshop软件计算出CPD值。结果:二维超声检查肿块的边缘轮廓、包膜、侧方声影、内部回声、后壁回声、肿物后回声、组织浸润及纵横比等特征,良、恶性肿块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CDFI检查血流信号检出率恶性96.67%、良山冠『医科大学2003届周灭d二学位论文性53.33ry0,无显着差异(p>0.05),血流信号分级恶性多属11一111级(90%)、良性多属O一I级(63.34%),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11级血流信号在良、恶性肿块之间交叉很大。CDFI的多普勒频谱检测PSV无统计学意义,R1及PI分别以)0.7及)1 .1为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有统计学意义。PDI检查PDI分型,恶性多为111一W型(96.67%),良胜多为I一11型(70ry0),有显着差异(p<O,01).。CPD.值恶性为25.831士18.3082,良性为13.584王11.5818(p<0 .01),计学意义。以CPD)21%为界鉴别诊断乳腺良、,有显着差异恶性肿块有统二维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96.7ry0,特异度为60%,准确度为78.3%。CDF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0%,准确度为78.3ry0。PD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6.7ry0,准确度为81.6%。二维超声联合cDFI和PD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93.3ry0,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58.4%。二维超声与叁者综合比较,特异度有显着性差异(p<0.02),敏感度和准确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CDFI和PDI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既保证了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即不降低恶性乳腺肿块的漏诊率,又可明显提高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特异度,提高恶性病例早期诊断的正确率。

崔岩[3]2016年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此疾病对女性身心健康均可造成极大的损伤和影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癌发病率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始终处于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首位,且每年呈0.2%-8%的概率逐渐升高,而患者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发展。相关研究也证实,中国发病率处于第一位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也为乳腺癌,已经成为目前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急需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影像学检测乳腺组织的方法主要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钼靶X线检查、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增强、PECT、多普勒超声,而临床应用较多的检测方法为钼靶X线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近些年,MRI、CT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乳腺组织的检查,其独特的检查优势也被医务人员所认可,但是由于存在基层医院无法购置高昂的仪器设备,检测方式的普及程度,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庭无法负担较高的检查费用等情况,因此MRI、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程度远远不及多普勒超声这么广泛。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等检测仪器的不断进步及诊断技术的逐渐提高,已逐渐成为乳腺组织检查的首选方法,且目前也不单一局限于检查乳腺肿块病灶的存在,以及鉴别诊断囊性肿块病灶组织的物理性质。因而,乳腺病灶体积较小组织的超声检出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目前,有关研究人员已分别对MRI及CEUS诊断乳腺肿瘤病灶组织的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评价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后认为,乳腺病灶组织经CEUS后出现的典型增强模式可协助医务人员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组织的良恶性。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是检测肿瘤病灶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的方法,也是目前研究人员均认可的评估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的可靠性实验室指标。新生血管与恶性肿瘤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情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MVD是鉴别诊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肿瘤MVD可定量反映肿瘤病灶组织内血管的生成状态,也是判断肿瘤疾病发展和肿瘤组织向远处脏器组织转移潜力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还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目前MVD已被广大研究人员作为评估肿瘤病灶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金标准”。实时CEUS检查技术不但可准确反映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和微循环血流灌注过程,而且还可在某种程度上评价肿瘤病灶组织内微血管生成的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不同影像诊断技术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CEUS与动态增强MRI均为评估肿瘤病灶组织内血管化程度的无创性检测方法,相关研究证实,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乳腺肿瘤病理改变的结果均有较高的一致性。但由于二者对比增强的作用原理存在本质方面的区别,故直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增强方式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钼靶X线影像学诊断技术可较好的分辨乳房内软组织的解剖结构,检查期间可取得清晰的影像资料,可为临床诊断乳腺肿瘤性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与常规X线检查、多普勒超声、MRI等检查方式比较,钼靶X线对钙化性病理征象的敏感度较高,其特异性可高达95%。但是钼靶X线机的支架及压迫器缺乏操作的灵活性,由于患者体位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对乳腺部位进行深度的投照,故对处于乳腺腺体尾部或胸壁外病灶的诊断能力受到明显的限制。此外,行钼靶X线检查时还需对乳房施加一定压力,重迭的腺体组织可能遮盖部分疾病征象,进而导致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化疗或诱导化疗,是指对未发生远处脏器组织转移的肿瘤病灶,在行局部手术治疗前实施系统性辅助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与既往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相比较,其最大优势是尽量保留了患者的乳房,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原发灶,使病灶体积明显缩小、期别显着性降低,刺激其免疫活性功能作用,最终明显延长生存期。新辅助化疗已逐渐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其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和乳腺癌保守手术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临床上医务人员评估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主要仍依靠触诊、患者身体状况、钼靶X线摄影等方法。其中触诊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很大程度上需依赖主治医生的工作经验,且有较大的主观性,且缺乏严格和统一的量化指标,故其可靠性相对较低[17]。钼靶X线影像学技术虽然可清晰显示乳腺癌病灶组织,但腺体密度过高会对病灶范围的判断造成明显的影响,而持续存在微钙化灶也极易误诊为恶性病灶组织,这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准确度会造成较大的影响。CEUS是利用以气体为主要成分的声学造影剂作为超声增强对比剂,经周围静脉途径注入机体后直接到达乳腺组织,由于气体与血液、软组织之间存在较大的声阻抗差异性,故使得含有丰富新生血管组织的癌肿病灶回声显着性增强,从而达到检测病灶组织的最终目的。此外,由于乳腺癌微血管与肿瘤病灶组织分级、远处脏器组织转移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CEUS还可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以及评估非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其在乳腺癌诊断临床应用中提供研究基础:探讨乳腺癌CEUS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病灶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比较CEUS与增强磁共振、钼靶X线等叁种不同影像学技术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为以后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最佳的诊断方法;分析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其在乳腺癌诊断临床应用中提供研究基础;探讨乳腺癌CEUS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病灶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乳腺癌及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比较CEUS与增强磁共振、钼靶X线等叁种不同影像学技术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为以后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最佳的诊断方法;分析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7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乳腺组织经予以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CD34表达水平以测定MVD,比较乳腺癌肿瘤边缘、中心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血流灌注参数,按照48个/高倍视野为标准将本组70个乳腺癌分为高MVD组和低MVD组,比较不同MVD组间乳腺癌增强特征和乳腺癌血流灌注参数;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152例乳腺肿块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乳腺组织经予以病理检查,其中恶性70例,良性8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CEUS检查,观察乳腺病灶组织的CEUS表现,比较乳腺良、恶性病灶造影时间-强度参数,并分析CEUS的检查结果;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152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EUS、MRI、钼靶X线检查及病理检查。比较超声造影与MRI内部增强特征,CEUS与MRI时间-强度曲线,以及超声造影、钼靶X线、MRI对乳腺癌的诊断能力相关参数;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完成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常规超声表现,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原发灶内超声对比剂的灌注区域,对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TIC)软件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的增强方式主要为不均匀增强及周边增强,乳腺良性肿瘤的增强方式主要为无增强和均匀增强为主;乳腺良性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主要为快进快出型及慢进快出型,而乳腺恶性肿瘤的时间-强度曲线主要为以快进慢出型为主,但乳腺良、恶性肿瘤间存在部分重迭现象;乳腺恶性肿瘤增强开始时间快于乳腺良性肿瘤,但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乳腺恶性肿瘤达峰时间明显快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峰值强度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而明显减退时间显着性慢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以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诊断为金标准,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01%(64/81)、91.55%(65/71)及84.87%(64+65/152);与周围正常组织比较,肿瘤中心RI、TTP明显缩短(P<0.05),PI明显增高(P<0.05),WIS明显增大(P<0.05),而两者MTT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与肿瘤中心比较,肿瘤边缘PI明显增高(P<0.05),TTP明显缩短(P<0.05),WIS明显增大(P<0.05),而两者RT、MTT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高MVD组乳腺癌不均匀增强、血流灌注缺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MVD组乳腺癌(P<0.05),而两组肿瘤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及穿支血管等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MVD组乳腺癌PI明显高于低MVD组乳腺癌(P<0.05),而RT、TTP、WIS等血流灌注参数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 CEUS与MRI对152例乳腺肿块患者增强后面积的评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0.876,P=0.000),经配对t检验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t=0.152,P=0.794)。超声造影与MRI对72例乳腺病变增强均匀性的评价不完全一致(Kappa=-0.176, P=0.057),其中130例(85.5%)结果一致,22例(14.5%)结果不一致(见表7),超声造影较MRI更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将均匀增强的灌注缺损面积计为0 cm2, CEUS灌注缺损面积明显大于MRI同切面灌注缺损面积(P<0.01); CEUS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慢出型72例,快出型80例,MRI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渐增型57例,平台型23例,流出型72例。CEUS与MRI时间-强度曲线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超声造影、MRI对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P<0.05),而超声造影、MRI在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显示50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体积在新辅助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9.675,P<0.05);5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CEUS检查,发现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内超声对比剂的灌注区域(长径×横径)较化疗前明显缩小(t=6.324,P<0.05);乳腺癌原发灶内对比剂增强强度在化疗后较新辅助化疗前明显减弱,差异具有显着性(t=15.392,P<0.05)。结论:CEU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乳腺癌超声造影具有典型的增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微血管分布特征,有可能作为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依据之一;超声造影、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钼靶X线,虽然MRI对各类乳腺癌的诊断能力较强,但由于其检测费用高,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时应将超声造影作为初诊较为可行;超声造影技术不仅能够体现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还能够安全、无创、直观地评价肿瘤内新生血管网的特征,其参数可能对疗效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黄丽真[4]2015年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病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7月华安县医院收治的124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并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124例患者进行良恶性分组,分析二维图像特征与血流信号检出率。结果:124例乳腺肿块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中,94例良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诊断率为94.68%,二维超声表现为:78例形态规则,占82.98%,85例边缘光滑,占90.43%,75例内部回声均匀,占79.79%,85例超声显示后方回声正常或有增强现象,占90.42%,91例纵横比<1,占96.81%;(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多数肿块血流信号稀少甚至没有,较大的乳腺纤维瘤内部或周边可见细条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超声可测及低速、低阻动脉血流,中心与周边相差不大)。30例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检出率为93.33%,二维超声表现为:25例形态不规则,占83.33%,23例边缘不光滑,占76.67%,内部回声不均匀共18例,占60%,26例后方回声衰减,占86.67%,28例出现微钙化,占93.33%,24例纵横比>1,占80%,(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大的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流信号形态不规则,分布杂乱,可见穿支性血流,从周边穿入到肿块内部,走行弯曲,缺乏正常末梢血管渐细的特点,阻力指数较高,肿块内部>0.7,周边相对较低)。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鉴别结果比较,差异性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辨别度、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慧宇[5]2018年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275例,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5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良性肿块者218例,恶性肿块者57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准确率为97.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不仅准确率高,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无创伤、价格低廉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才莉, 冯敏, 罗志远, 宋朝芳, 邹正霖[6]2017年在《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对比评价超声造影(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及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以CEUS与UE技术分别鉴别诊断同一组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研究,由2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检测异质性;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对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进行合并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图,计算曲线下面积(AUROC);绘制Fagan图和似然比点状图,进行敏感性和漏斗图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共计2460个乳腺肿块。CEUS与UE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的合并敏感性和合并特异性分别为0.85(95%CI:0.81~0.89)、0.83(95%CI:0.79~0.86)和0.87(95%CI:0.83~0.90)、0.86(95%CI:0.81~0.90);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5%CI:0.90~0.95)、0.90(95%CI:0.87~0.93),二者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研究稳定性较好,未见明显发表偏倚(P>0.05)。结论 CEUS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较UE高,但两者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将成为乳腺超声诊断的重要发展方向。

韩鄂辉, 黄娅娟, 胡小娟, 吕志红[7]2011年在《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可触及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运用二维、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127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多普勒的血流特征,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超声、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上结果均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127例经过病理证实,85例恶性,42例良性。根据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8%、81.0%和88.2%,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病理诊断符合率(98.0%)高于无超声引导的诊断符合率(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显像、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乳腺肿块性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李晓达[8]2013年在《X线摄影、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诊断的比较目的:1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早期乳腺肿瘤定性上的诊断价值。2研究钼靶X线检查中描述肿块的“形边征”在肿块定性上的诊断价值。3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血流阻力指数(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1临床上收集63例患有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术前常规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切除肿块进行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肿块41例,良性肿块22例,两项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结果分别与病理相对照。2对63例病灶的形态、边界、密度、内部钙化等进行归类分析。3测量63例病灶内部及其周围血流的阻力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1经过病理证实:恶性肿块41例,其中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8例,浸润小叶癌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导管和小叶混合性癌2例。良性肿块22例,包括乳腺增生腺病13例,乳腺纤维瘤5例,脂肪瘤1例,乳腺囊肿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0.48%(33/41),特异性为63.64%(14/22),准确性为74.6%(47/63)。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78.05%(32/41),特异性为72.72%(16/22),准确性为76.2%(48/63)。两项检查方法联合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56%(40/41)、95.45%(21/22)、96.8%(61/63)。2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观察肿块形态和边界及内部微小钙化较超声具有优势,“形边征”在区分肿块良恶性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血流阻力指数(RI值)为0.7来区分肿块的良恶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单独应用对于乳腺肿瘤的定性的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者联合应用却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第二部分3.0T MRI与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目的:1比较常规MRI与动态增强MRI在诊断乳腺病变上的价值。2研究动态增强MRI中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意义。3比较并评价动态增强MRI与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在鉴别乳腺肿块性质上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共76个病灶术前同时进行乳腺超声,乳腺钼靶X线摄影两项检查,对诊断不明确需要行穿刺活检的、临床触诊不满意的、肿块不明确的再进一步行乳腺常规MRI、动态增强MRI,并对强化明显的病灶绘制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并与超声和X线联合检查作比较,所有肿块常规切除送病理并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例32例,恶性病例48例。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恶性病例48例,但只有44个病灶,其中3例患者为左乳腺癌术后复查,局部无复发,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病例无原发灶,但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活检为考虑乳腺来源。44例病灶中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4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髓样癌6例,原位癌4例,混合性癌2例。良性病灶32例,包括乳腺增生腺病14例,纤维腺瘤8例,乳腺囊肿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4例,脂肪瘤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2例。2动态增强MRI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上较常规MRI准确性高。动态增强MRI对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40/44)、87.5%(28/32)、89.4%(68/76)、90.9%(40/44)、87.5%(28/32)。3动态增强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上具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一项重要的指标。4两者联合检查和动态增强MRI对乳腺恶性病变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良性病变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MRI在诊断临床上那些肿块不明确、触诊不满意、X线和超声难以检出的原位癌、小乳腺癌、隐匿性乳腺癌、监测乳癌术后复查等较超声和X线准确率高。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比较适用于乳腺疾病的普查,而对于前两者检查方法难以确定的恶性病灶需进一步选用乳腺动态增强MRI。

于翠玲[9]2007年在《乳腺肿块的超声鉴别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旨在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及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研究98例乳腺肿块的超声改变,与其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总结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特征,提出超声诊断要点。结果:98例乳腺肿块,经术后证实良性58例,恶性40例。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强回声晕征,边缘毛刺,内部回声不均匀,微小钙化,后方声衰减;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血流丰富,以内部和周边均有血流为主,Ⅱ、Ⅲ级血流信号多见,分支状血流、穿入型血流所占比例大。良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形态规则,为类圆形或类椭圆形,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声衰减,后方回声增强,偶有钙化,多为粗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血流不丰富,以周边血流为主,Ⅰ、Ⅱ级血流信号多见,点状血流、线状血流所占比例大。恶性肿块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值高于良性肿块组,两者间具有显着性差异,对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的意义。恶性肿块组加速时间明显低于良性肿块组,两者间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与肿块的二维超声征象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尤其可以明显提高二维超声征象不典型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袁志宏[10]2016年在《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确诊的3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学效能。结果恶性病灶和良性病灶的形态、边界、包膜、蟹足样改变、内部回声、钙化、后部回声增强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的2+3级Adler分级率71.43%显着的高于良性肿块的9.52%(P<0.05);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71.40%、特异度为80.95%、漏诊率为28.60%、误诊率为19.05%(P<0.05)。结论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应用价值[J]. 骆翔.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

[2]. 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D]. 景香香. 山西医科大学. 2003

[3].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崔岩. 南方医科大学. 2016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分析[J]. 黄丽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J]. 李慧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6]. 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唐才莉, 冯敏, 罗志远, 宋朝芳, 邹正霖.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

[7]. 多普勒超声显像及其引导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 韩鄂辉, 黄娅娟, 胡小娟, 吕志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8]. X线摄影、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 李晓达. 河北医科大学. 2013

[9]. 乳腺肿块的超声鉴别诊断研究[D]. 于翠玲. 吉林大学. 2007

[10]. 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 袁志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