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上的情趣、热情和激情

浅谈数学课上的情趣、热情和激情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马桥小学钱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领域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领域。因此,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实践也证明:没有“情”的数学课堂是呆板的、枯燥的,只会让充满探索性和情韵的数学知识变得如“钢铁”一样难“啃”;没有“情”的数学课堂是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绝对不是完美的。现在笔者就谈谈数学课上的“情”。

一、充实自己,自我完善,做一个富有情趣的老师

教师的教学情趣对学生的影响立竿见影的、深刻的,甚至说是深远的。保持积极、真挚情趣的教师,在讲课时喜笑颜开、精神抖擞,给学生以亲切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安全”的氛围里学习,同样也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课堂气氛,他们也随之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专心听讲,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学习的有效性也渐进提升,这种情趣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外部推动力。相反情趣低落或消极的教师,面如死灰,讲课时无声无色,致使课堂教学气氛紧张、压抑、沉闷,导致学生的连锁反应,无心学习,消极怠学;即使学习的,也是高耗无效;就这样又导致教师情趣更是消沉,渐渐地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上都造成情趣障碍,恶性“对流”。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说:“我一直在努力读懂他们,真诚地和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使它进发出情感与智慧的火花。”所以,作为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潜心研读,不断充实自己,从做人和做事的各个方面完善自身,克服一切对教学不利的因素,同时多在脑海里记忆一些大师的幽默和教学策略,做个一个富有情趣的教师。如我是这样教学“求平均数”的。课始,我激情高昂的宣布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分组做拍球比赛。学生很激动(他们心里想的,数学课怎么上体育了呢),怎么比啊?学生们纷纷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4人进行拍球赛,并抽两名代表做记录。拍了一会儿,第一组的同学发现他们拍球的总数超过第二组,于是欢呼雀跃。此刻,我充满斗志的主动请缨参加比赛,并强烈要求讲我的成绩也记录在乙组中,显然第二组的总数迅速在提高。这时其他同学齐呼“不公平!”,异口同声说,第一组只有4个人,第二组连老师共计5个人呢!我于是顺水推舟,把学生推向学习的顶峰,追问“如何公平呀?”小明说,第一组也再加一人。于是我笑眯眯的说,不许加人哦!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豪情。有点的学生显得很激动,表现出学习的冲动,站起来就说:“把两个组拍球的总数分到他们每个人的头上。”边说还边用手做“平均”的手势。此时表明他们已从问题的冲突和迷茫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就此我引出了本课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在温馨、喜悦、竞争的学境里,展开求平均数的自我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这也应验了赞可夫说的,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也烘托出了数学的光彩魅力。

二、凸显主体,张扬个性,培养一群充满热情的学生

新课程视野下的学生:他们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责权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所当然的是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好奇好问,健康向上的;浑身上下透视出清纯、豪迈的学习气息。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表现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两面性,也就是有提升学习效益的一面,也有降低的一面。一般来说,高兴、快乐、喜悦、热情等积极情绪能有效的推动他们前行;焦虑、痛苦、忧伤、愤怒、冷漠等消极情绪往往会削减他们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时空,让他们尽可能的展现自我;教师不要过于压制学生,泯灭他们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他们才能对学习充满热情。如,这次我们教育局组织的“名师送陪团”中的南京的教育专家葛文君,就对培训期间的公开课,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做了观察、统计、调查和分析,结果只有10%左右的学生,是因为基础差或潜能没有发挥而没有举手;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老师的关注不够,或因一次老师给他们的思维约束,或因老师没有能让他们自由发挥,或因学生自己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更不善于发挥个性,或因他们对一些课中的某些问题或环节不感兴趣等等导致他们不想说、不敢说。所以我们教师应当定位好自己,相信学生,把课堂的镜头对准学生,把课堂的舞台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让敢说的说好,让善说的说美,让不敢说的自我创造机会开口。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一群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团队。

三、开发资源,拓宽途径,掀起师生教与学的激情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其实,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资源处处存在,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利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激情的课堂才能使数学的光芒四射。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时,例题:“一共有21人要坐船,每辆船限坐4人,需要租几辆船?”学习之后,知道至少要租6条船。然后进行了拓展,教师问学生:你们会怎么分配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我就提出了,我能不能就用5条船呢?当我刚说完,只见一个个小手举起,纷纷说道,老师不安全,……就这样,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的面,掀起了他们的激情。

标签:;  ;  ;  

浅谈数学课上的情趣、热情和激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