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调节水库泥沙冲淤分析研究

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调节水库泥沙冲淤分析研究

吴存虎[1]2003年在《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调节水库泥沙冲淤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的泥沙淤积是多泥沙河流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其表现形式异常复杂。汾河水库作为引黄工程南干联接段的近期调节水库,也存在泥沙淤积问题;随着汾河水库泥沙淤积的加剧,兴利库容将逐年减少并逐渐失去对引黄水的调节能力,需要在上游修建新的调节水库,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调节水库泥沙冲淤分析研究,主要目的就是确定南干调节水库汛期运用方式、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好水沟水库联合运用的淤积形态,以及汾河水库异重流排沙规律和汾河水库的运行调度方式。 本研究采用“河流与水库统一冲淤模型”,利用1967年的实测资料对采用的模型、参数进行了验算,建立了调节水库的泥沙冲淤模型;同时根据汾河水库1977年7月6日~7日的实测异重流资料,参考官厅水库的部分资料,对汾河水库的异重流排沙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汾河水库的淤积形态呈明显的叁角洲形态,而汾河二库基本呈锥体分布,库尾有不明显的叁角洲形态,好水沟水库淤积形态基本呈带状分布。 对于水库运用方式,有如下结果:汾河水库死水位汛期应高于淤积高程6m,非汛期应高于4m。在2020年前汛期死水位不低于高程1122m。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了使汾河水库不形成浑水水库,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好水沟水库应进行联合调度运用,在排出大量泥沙同时,可满足城市生活及工业需水要求,对农业供水影响较小,而且采用该方式可减轻汾河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 经过本研究,建立了汾河水库的泥沙冲淤计算的数学模型,为以后汾河流域内大中型水库的泥沙冲淤分析计算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模型,同时研究了汾河水库汛期的异重流排沙问题,提出了叁库联合运用的运行方式,为水库以后的调度运行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成果对于万家寨引黄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提出了南干线调节水库的淤积形态以及水库运用方式,对于减缓汾河水库的淤积,延长引黄南干调节水库的寿命,保证引黄水的取水质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所建立的泥沙冲淤数学模型、异重流排沙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为以后汾河流域类似条件下的水库冲淤计算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杜保存, 薛金平, 邓安利[2]2001年在《“河流与水库冲淤计算模型”在万家寨引黄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将张启舜等人开发研制的“河流与水库冲淤计算模型”应用于万家寨引黄联接段工程中 ,成功地率定了模型参数 ,确定了不同水平年调节水库的库容及纵向淤积形态 ,为汾河水库坝前取水口进水塔设计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调节水库泥沙冲淤分析研究[D]. 吴存虎. 太原理工大学. 2003

[2]. “河流与水库冲淤计算模型”在万家寨引黄工程中的应用[J]. 杜保存, 薛金平, 邓安利. 山西水利科技. 2001

标签:;  ;  ;  ;  ;  

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调节水库泥沙冲淤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