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避免因故障出现电能损失等问题,减少供电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配网自动化主要功能是故障快速定位和检修,这就使得供电企业的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综合效益。本文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概述入手,分析了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优势,并进一步对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情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1、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概述

我国配电网起步相对较晚,针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相较于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使配电网可靠性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配电网系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配电网网络结构和设备陈旧落后。因此对于电网公司而言,还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为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2、配网自动化技术及其现阶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电网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监控,一旦配电网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完成配电线路检查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提升供电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工程作为一项较为系统的电力工程,具有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及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需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

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中,有效的将多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集中为一体,通过统筹协调,构建完善的控制体系,实现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系统的全面监管,优化电力配送,并基于社会经济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对于高原地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与原有配电网的地区分布情况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出一次设备分散风险的作用,有效的降低配网自动化技术系统受电力故障的不良影响,在较短时间内对故障区域进行准确定位,具体分析故障原因,从而为检修人员开展相应的维修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配网自动化系统组成

3.1配电系统

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电压的设备,这种设备既能够降低电力系统的电压,启动低压装置,又能够提高发电机的电压,实现电力能源的有效传输,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同时,配网线路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是应用宽带技术,在大范围频率或独立频道中,传输差异化较大的电力资源,以构成宽带电信线路,其主要包括ISDN线路、缆线调制解调器、DSL线路。

3.2故障定位系统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网故障定位系统是主要功能系统,其主要是针对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故障问题,应用故障定位系统,准确地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并将故障信息及时传递给电力工作人员,这样电力工作人员就能够及时地了解故障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降低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控制故障的范围,避免扩散,进而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3馈线自动化系统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是主要故障处理系统之一,其主要是自动地处理电力系统故障问题,这种系统和故障定位系统息息相关,主要是反馈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定位和故障信息,这种系统能够根据故障定位系统的故障区域,实现智能判定和自动化隔离。除此之外,在故障区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情况下,馈线自动化系统会自动闭合开关,为供配电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4调配自动化系统

调配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地调度供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根据相关数据支持,统计各个区域的用电量,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调整供电系统和供电量,实现各个区域科学配电。

4、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于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情况分析

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达到较好的控制和管理效果。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当其运行过程中内部没有配备配网自动化设备时,一旦发生电力故障,则整条线路都会处于停电的状态,在后续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检修人员也无法快速发展问题,对于故障区域无法准确进行判断,检修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电力企业通过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准确地对电力故障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对故障进行隔离,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4.1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随着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可以合理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线路,全面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通用运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缩小故障范围,实现对线路运行中各个开关的智能化管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是发生故障,针对具体区域断电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点,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对于常用线路,当配电网中一个馈线出现开关跳闸现象时,负荷其他线路则能够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作用下保持良好的供电状态。这与各个线路与监控终端相连,同时监控终端又与后台计算机连接具有直接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全程管控,当线路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即能够将电力故障进行隔离,以此来保证供电工作的可持续性。高原地区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受低气压密度的影响,电力设备空气绝缘耐压性会降低,因此在实际运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时需要对这一因素进行充分考量,可以通过专门设置故障检修参数,重点观测电气设备绝缘耐压性,有效地缩小故障的查找范围。

4.2缩短故障处理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在传统电力系统供电故障发生后,对于线路故障需要进行逐一排查,会需要大量的检修人员,存在劳动力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同时还无法及时进行供电,供电时间存在延误的情况,这必然会给电力用户带来较大的影响。但基于配网自动化技术下电力系统进行供电时,一旦线路发生故障,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向非故障区域进行送电,同时还能够为检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判断区域,这样检修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故障的处理,并恢复故障区域供电工作。相较于平面地区,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昼夜温差相对较大,而且不良天气情况经常会发生,地域面积广阔且人烟稀少,在配电网系统建设过程中,线路供电半径较长,同时载流量较小,需要设置较多的分布点,因此在针对高原地区供电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技术需要与其小容量多布点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样才能实现人力、物力资源的节约,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保障人们用电的安全。

4.3维护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的实现,需要以良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维护作为基础,并通过延长电力保护设备使用寿命来确保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对配电系统进行优化,有效地降低系统运行的电力损耗,并以保证电力资源稳定和持续供电的基础上实现配电线路的合理设计。具体技术人员在对变压器进行实际组装过程中,缠绕线圈需要在闭合的铁芯上进行,线圈圈数要存在差别,并连通电流,对原线圈中通过的交流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实现对线路电压的有效调整,实现远距离输电成本的节约,而且经过的电流越小,配电系统产生的电力损耗相对也越小。

5、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有效管控,而且确保了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同时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效地解决了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能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需要加大对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合理规划配网自动化系统,全面提高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测和检修功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持续性,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廖颂文.浅析配电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9):27-29.

[2]谢成勇.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7-8.

[3]王宗耀,苏浩益.配网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6):98-103.

标签:;  ;  ;  

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