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生产论文_李龙,刘锁珠,王宏辉,张振仓

导读:本文包含了腹水生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腹水,肉鸡,性能,综合征,卵黄,肉碱,仔鸡。

腹水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李龙,刘锁珠,王宏辉,张振仓[1](2018)在《红景天提取物对西藏高海拔地区肉鸡生产性能和腹水敏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红景天提取物,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对西藏高海拔地区肉鸡生产性能和腹水敏感性的影响。试验选用900羽1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重复6个,每个重复30羽,分别在基础日粮(对照组)中添加0.10%、0.15%、0.20%、0.40%红景天水提物干粉,试验期42 d。研究表明,相比于对照组,0.20%、0.40%红景天提取物处理组明显提高了肉鸡的平均日增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但对饲料转化率无显着影响。添加0.20%、0.40%红景天提取物显着降低了肉鸡腹水死亡率,而添加0.15%、0.20%、0.40%红景天提取物显着降低了肉鸡非腹水死亡率。添加0.20%、0.40%红景天提取物在14、28、42 d显着提高了肉鸡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而添加0.10%、0.15%红景天提取物显着提高了42 d时肉鸡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提高高原缺氧环境下肉鸡的生产性能,减低死亡率和腹水敏感性,但存在剂量依赖性,以0.20%添加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7期)

陈芳,Mohammadalipour,R,Rahmani,H,R,Jahanian,R[2](2016)在《早期限饲对在常温和寒冷环境中的肉鸡生理反应、生产性能和腹水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选育技术一方面选育出快速生长和高饲料效率的肉鸡,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肉鸡对腹水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症的易感性。腹水综合征是肉鸡死亡和肉鸡工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寒冷环境是腹水综合征主要触发因素,而早期限饲能够显着缓解腹水综合征和死亡的发生。然而,早期限饲、寒冷环境温度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肉鸡生理的相互影响研究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320只1日龄肉仔公鸡被分为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两个处理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早期限饲组鸡限饲期为7日龄到14日龄。第21天时每个处理组一半的鸡(4个重复)在寒冷环境中饲养,另外一半鸡(4个重复)仍然在常温环境下饲养。在第7、14、21、28、35、42天后测定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第39和46日龄根据每个重复平均重挑选两只鸡进行屠宰并收集血样;然后计算内脏器官相对重量和右心室/总心室比率。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寒冷组28-42日龄肉鸡具有更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寒冷组累积的腹水综合症死亡率显着高于常温组(P<0.001);寒冷进行限饲组肉鸡与寒冷正常饲喂组的肉鸡的腹水综合征死亡率从8.75%显着降低到1.25%(P<0.001);寒冷组肉鸡右心室显着增厚,并且右心室的心脏相对重、血细胞容积和甲状腺浓度显着增高(P<0.05),但是进行限饲后,这些参数没有发生显着变化(P>0.05)。在冷应激的情况下,早期限饲显着降低了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P<0.05);环境温度和是否限饲对血清甘油叁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蛋白没有显着影响(P>0.05)。总之,研究结果表明,限饲通过促进内脏器官更好地发育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帮助缓解肉鸡代谢过快的压力和缓减损伤。(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6年12期)

李龙[3](2015)在《藏鸡源乳酸菌和红景天对肉鸡生产性能、腹水敏感性和肠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物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迫切的寻找新的替代品以取代抗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益生菌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抗生素替代品。在以往动物益生菌的筛选过程中,往往忽视益生菌菌株耐药性的检测,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潜在风险,本研究利用西藏传统散养条件下的藏鸡胃肠道作为菌源来筛选出益生特性好、无获得性抗性的益生菌菌株,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同时本试验还研究了西藏传统藏药红景天对高原条件下饲养肉鸡生长性能、健康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为益生菌和红景天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试验一以健康藏鸡胃肠道为样本,利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共分离出乳酸菌113株。首先通过耐酸和耐胆盐试验筛选出16株抗逆性好的菌株,再通过抑菌试验、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自凝集试验和耐热试验,对每一株菌株根据每一项测定指标指定的打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其中LTC-55(唾液乳杆菌)和LTC-113(植物乳杆菌)菌株评分最高,分别为21和23分,并且这2株乳酸菌无溶血特性和抗生素耐药性,因此选择这2株乳酸菌菌株用于后续的活体试验。试验二研究筛选菌株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饲养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36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处理组(金霉素,添加量为50mg/kg日粮)、LTC-55菌株处理组和LTC-113菌株处理组(2株乳酸菌的添加剂量均为109 CFU/kg日粮)。乳酸菌菌株制备成菌粉直接添加于饲料中。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益生菌对0-21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而22-42日龄、0-42日龄,抗生素处理组、LTC-55处理组和LTC-113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显着提高了42日龄肉鸡体重(P<0.05),且2株益生菌表现出与抗生素相似的促生长效果。28日龄时,益生菌LTC-55菌株处理组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组(P<0.05)。在14、28和42日龄时,抗生素处理组和益生菌处理组均显着促进了十二指肠的肠道发育(P<0.05)。试验叁研究益生菌对雏鸡沙门氏菌诱导的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理。8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阴性对照组、益生菌处理组(强饲109CFU植物乳酸杆菌LTC-113)、沙门氏菌处理组(强饲109CFU鼠伤寒沙门氏菌CVCC542)和益生菌沙门氏菌共处理组(强饲109CFU鼠伤寒沙门氏菌CVCC542和109CFU植物乳酸杆菌LTC-113)。结果显示沙门氏菌感染雏鸡8小时后,相比于阴性对照组雏鸡肠道通透性显着增加,盲肠ZO-1和CLDN-5基因m RNA表达量显着降低,CLDN-2基因m 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而益生菌与沙门氏菌共处理相比于沙门氏菌处理组显着降低了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定植数量,并显着降低了内部器官肝脏和脾脏的沙门氏菌定植数量(P<0.05),消除了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通透性升高和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相比于阴性对照组,益生菌LTC-113菌株处理提高了盲肠ZO-1基因m RNA表达量(P<0.05),但对雏鸡肠道通透性无显着影响。试验四从生产性能、健康和肠道发育3个角度研究大花红景天是否能够缓解西藏高原条件下肉鸡的缺氧应激。试验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低剂量红景天组(基础日粮+0.5%红景天)和高剂量红景天组(基础日粮+1.5%红景天)。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红景天组相比于对照组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但高剂量红景天组显着降低了肉鸡14、28和42日龄时的平均日采食量,28和42日龄体重和肠道发育(P<0.05)。所有处理组腹水死亡率无显着差异(P>0.05),而低剂量红景天组相比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红景天组显着降低了肉鸡非腹水死亡率和总死亡率(P<0.05)。高剂量红景天显着提高了肉鸡28日龄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从藏鸡胃肠道成功分离筛选到2株益生特性好,且安全的乳酸菌菌株,其能够通过改善肉鸡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发育,从而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并能通过稳定紧密连接基因的表达或减少沙门氏菌的定植保护雏鸡免受沙门氏菌感染造成的肠上皮屏障损伤。而日粮添加红景天可能通过缓解肉鸡的缺氧应激减少高原缺氧条件下肉鸡的死亡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4-15)

杨革玲,曾秋凤,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4](2014)在《饲粮添加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对828d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腹水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温及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L-HMTBA)对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心脏指数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800只7日龄艾维茵肉公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采用2×4因子设计,即高、低2个环境温度:低温组(舍内温度为12~14℃)和常温组(舍内温度为22~24℃),4个DL-HMTBA添加水平(0%、0.17%、0.34%和0.51%),其相应的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65%,0.80%及0.95%)。试验期为8~28 d。在试验的第14 d、21 d及28 d,称重并采集血液、心脏、肝脏及肺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1)低温显着降低肉鸡体重、体增重及阶段采食量(P<0.01),增加料肉比(P<0.01)和28 d心脏指数(P<0.01),并显着降低试验各阶段肉鸡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及21 d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P<0.05),显着增加肉鸡血清、肝脏及肺脏中蛋白羰基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2)DL-HMTBA添加显着降低肉鸡22~28 d料肉比(P<0.05),且最适添加量为0.23%;随着DL-HMTBA添加量的增加,28 d心脏指数呈线性下降(P<0.05),并显着降低肉鸡14 d MCH及21 d RBC、HCT及MCH(P<0.05),显着增加14 d血清中T-AOC和GSH-Px活力及肝脏中T-AOC,显着增加21 d血清中GSH-Px活力及肝脏中GSH含量,显着增加28 d血清中GSH含量、GSH-Px活力及肺脏GSH-Px活力(P<0.05),且21 d肉鸡血清、肝脏、肺脏中的MDA含量以及14 d肉鸡肝脏、肺脏及21 d肉鸡血清、肺脏中蛋白羰基的含量显着下降(P<0.05)。采用SPSS软件中一元二次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低温组:依据14 d RBC、肝脏中SOD活力,21 dRBC、肝脏MDA含量及28 d血清中GSH含量、GSH-Px活力评定饲粮中DL-HMTBA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29%、0.14%、0.18%、0.28%、0.33%及0.49%;常温组:依据14 d肝脏中MDA含量、21 d血清中蛋白羰基含量、28d血清T-AOC活力评定饲粮中DL-HMTBA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37%、0.29%、0.23%。(3)低温及DL-HMTBA添加对肉鸡22-28 d料肉比,14 d RBC以及血清中GSH-Px活性、蛋白羰基含量、SOD活性,以及肝脏中GSH含量、SOD活力、MDA含量及T-AOC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DL-HMTBA能够通过提高肉鸡机体抗氧化酶活力,改善血液参数而降低肉鸡腹水心脏指数,缓解低温条件下肉鸡腹水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6)

杨夏,曾秋凤,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5](2012)在《维生素C对低温诱导腹水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成功建立肉鸡腹水症低温诱导模型,研究正常或低温条件下,在肉鸡饲粮中添加维生素C对患腹水症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设正常与低温两种不同的饲养环境,维生素C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水平为0或10000mg/kg。400只1天科宝肉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28天,肉鸡自由采食与饮水。温度控制:正常温度圈舍0~7天为29~31℃,8~21天为24~26℃,22~28天为22~24℃;低温圈舍0~7天为24~26%,8~21天为9~11℃,22~28天为6~8℃。结果表明:(1)第21天,低温组肉鸡心脏指数显着高于常温组(P≤0.05),第28天低温组肉鸡心脏指数极显着高于常温组(P≤0.01),且低温组肉鸡心脏指数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增大的趋势,而常温组肉鸡其心脏指数随时间变化不大;维生素C对肉鸡心脏指数未产生显着性影响。(2)第7~21天和第21~28天低温组其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着低于常温组(P≤0.01),试验全期低温组其料肉比均极显着大于常温组(P≤0.01);0~7天添加维生素C组其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极显着大于未加维生素C组(P≤0.01),但7天后对生产性能影响不显着(P>0.05);维生素C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着,但有趋于显着的趋势。(3)第14天和第28天,低温组其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常温组(P≤0.05);第21天,添加维生素C组其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未添加维生素C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有增大的趋势,处理2、3和4的红细胞压积均有增大的趋势。(4)第21天,低温组胰腺和肌胃相对重量显着高于常温组(P≤0.05);第28天,低温组各段小肠相对长度均显着高于常温组(P≤0.05),维生素C对小肠发育未产生显着性影响。结果提示,低温对肉鸡心脏指数、体增重和料肉比有显着的影响,能使肉鸡心脏指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显着升高,表明成功建立了腹水症低温诱导模型。低温能刺激1~21天肉鸡胰腺和肌胃发育以及21~28天肉鸡小肠发育。维生素C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提高14~21天低温肉鸡的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诱导肉鸡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0-19)

王忠,宋弋,汪以真,王友明,呙于明[6](2008)在《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腹水症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指标和腹水症发生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4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试验肉鸡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但环境可控制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设计:0~3周龄分别为0、13、26mg/kg和52mg/kg;3~6周龄分别依次调整为0、26、52mg/kg和80mg/kg。结果表明:氨气浓度对0~3周龄肉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死亡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52mg/kg氨气组可显着降低饲料转化效率(P<0.05);在3~6周龄,80mg/kg氨气组可显着降低肉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在数值上随氨气浓度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氨气浓度对3周龄和6周龄肉鸡血常规,6周龄肉鸡心脏指数和腹水发生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平均体积随氨气浓度的提高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高浓度氨气(80mg/kg)有诱导肉鸡腹水症发生的趋势。综合考虑氨气浓度和肉鸡生产性能变化趋势,现代肉鸡在0~3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3mg/kg,在3~6周龄氨气浓度应不超过20mg/kg。(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08年23期)

郑轲,张克英,丁雪梅[7](2008)在《饲粮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和脲酶卵黄抗体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腹水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和脲酶卵黄抗体对正常或应激条件下肉鸡腹水症发生的影响。试验选用288 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在正常和应激(1.5mg/kgT_3)条件下,比较基础饲粮 (对照组)、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20mg/kg 脲酶抑制剂、100mg/kg 或200mg/kg 脲酶卵黄粉四种饲粮的效果。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饲养期42d,考察21和42日龄的心脏指数、腹水(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0-01)

耿爱莲,李保明,呙于明[8](2007)在《L-肉碱与辅酶Q_(10)添加对腹水症敏感肉鸡生产性能和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日粮L-肉碱与辅酶Q10(辅酶Q)添加对腹水症敏感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L-肉碱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00 mg/kg,辅酶Q添加水平分别为0、40 mg/kg。480只1日龄艾维茵公肉鸡随机分为12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持续6周。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L-肉碱或辅酶Q对肉鸡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可显着提高肉鸡0~3周的心脏指数(P<0.05),而对免疫器官的发育没有影响。日粮中单独添加L-肉碱能够显着降低红细胞压积(PCV)(P<0.05),而单独添加辅酶Q却没有显着效果。分别单独添加L-肉碱、辅酶Q以及二者同时添加时均可显着降低肉鸡的腹水心脏指数(AHI)以及腹水症死亡率(P<0.05)。单独添加L-肉碱显着提高肉鸡血清中IgG的含量(P<0.05),而单独添加辅酶Q以及二者同时添加时IgG含量没有显着变化;L-肉碱与辅酶Q共同添加时显着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单独添加辅酶Q以及二者同时添加时,刀豆素A(ConA)刺激丝裂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着降低(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肉鸡腹水症敏感性的降低,可能与日粮中L-肉碱和辅酶Q的共同添加改善了机体部分免疫功能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曾秋凤,陈代文,张克英[9](2006)在《实验性腹水综合征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肉鸡腹水综合征(ASC)又称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是肉鸡疾病、死亡和胴体淘汰的最主要因素,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报道,全球每年因肉鸡ASC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10亿美元,因ASC死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亿美元[1]。目前,从遗传育种和兽(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孙斌,张克英,曾秋凤,王彩容[10](2005)在《腹水症对肉鸡生产性能、能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1日龄艾维茵肉鸡12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研究低温(LAT)和日粮中添加叁碘甲状原氨酸(T3,1.5 mg/kg)诱导肉鸡腹水症(AS)时对肉鸡生产性能、能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肉鸡AS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66.7%和23.3%;能显着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P<0.05),提高心脏指数(P<0.05);第2周时试验组肉鸡对能量和粗脂肪的利用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粗蛋白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多数氨基酸也极显着低于对照组,精氨酸却高于对照组;第3周时除蛋白外,其他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而精氨酸差异不显着(P>0.05)。当肉鸡AS发病率高时,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使肉鸡对饲料能量及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除Arg外)的利用率降低。(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腹水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选育技术一方面选育出快速生长和高饲料效率的肉鸡,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肉鸡对腹水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症的易感性。腹水综合征是肉鸡死亡和肉鸡工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寒冷环境是腹水综合征主要触发因素,而早期限饲能够显着缓解腹水综合征和死亡的发生。然而,早期限饲、寒冷环境温度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肉鸡生理的相互影响研究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320只1日龄肉仔公鸡被分为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两个处理组(每个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早期限饲组鸡限饲期为7日龄到14日龄。第21天时每个处理组一半的鸡(4个重复)在寒冷环境中饲养,另外一半鸡(4个重复)仍然在常温环境下饲养。在第7、14、21、28、35、42天后测定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第39和46日龄根据每个重复平均重挑选两只鸡进行屠宰并收集血样;然后计算内脏器官相对重量和右心室/总心室比率。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寒冷组28-42日龄肉鸡具有更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寒冷组累积的腹水综合症死亡率显着高于常温组(P<0.001);寒冷进行限饲组肉鸡与寒冷正常饲喂组的肉鸡的腹水综合征死亡率从8.75%显着降低到1.25%(P<0.001);寒冷组肉鸡右心室显着增厚,并且右心室的心脏相对重、血细胞容积和甲状腺浓度显着增高(P<0.05),但是进行限饲后,这些参数没有发生显着变化(P>0.05)。在冷应激的情况下,早期限饲显着降低了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P<0.05);环境温度和是否限饲对血清甘油叁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蛋白没有显着影响(P>0.05)。总之,研究结果表明,限饲通过促进内脏器官更好地发育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帮助缓解肉鸡代谢过快的压力和缓减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水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1].李龙,刘锁珠,王宏辉,张振仓.红景天提取物对西藏高海拔地区肉鸡生产性能和腹水敏感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2].陈芳,Mohammadalipour,R,Rahmani,H,R,Jahanian,R.早期限饲对在常温和寒冷环境中的肉鸡生理反应、生产性能和腹水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广东饲料.2016

[3].李龙.藏鸡源乳酸菌和红景天对肉鸡生产性能、腹水敏感性和肠道功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4].杨革玲,曾秋凤,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饲粮添加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对828d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腹水发生率的影响[C].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5].杨夏,曾秋凤,张克英,丁雪梅,白世平.维生素C对低温诱导腹水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6].王忠,宋弋,汪以真,王友明,呙于明.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腹水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8

[7].郑轲,张克英,丁雪梅.饲粮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和脲酶卵黄抗体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腹水症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8].耿爱莲,李保明,呙于明.L-肉碱与辅酶Q_(10)添加对腹水症敏感肉鸡生产性能和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7

[9].曾秋凤,陈代文,张克英.实验性腹水综合征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参数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6

[10].孙斌,张克英,曾秋凤,王彩容.腹水症对肉鸡生产性能、能量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

论文知识图

一单抗IHnC4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单抗3E7对阳性和阴性筛选细胞的4-1BB...杂交瘤染色体众数(1000×)2-6中和活性评价结果Fig.2...4G8扩大培养上清的间接免疫胶体金照片...单克隆瘤细胞GPC3一9,GPC3一n复苏培养...

标签:;  ;  ;  ;  ;  ;  ;  

腹水生产论文_李龙,刘锁珠,王宏辉,张振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