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院外功能康复指导方法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院外功能康复指导方法及疗效

张英兰(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邳州221300)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074-02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院外功能康复指导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出院日期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在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实施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于患者出院半年后,分析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结果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实施康复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院外康复疗效

Lumbarintervertebralpostoperativeguide-of-hospitalrehabilitationmethodsandresults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oflumbarintervertebralpostoperativeguide-of-hospitalrehabilitationmethodsandcurativeeffect.MethodsTheJanuary2007-2009January89cases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surgerypatients,accordingtothepriorityofdischarge,inorderofnumber,p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experimentgrouphas46cases,andthecontrolgrouphas43cases.Experimentalgroupdischarged,follow-upoftheimplementationofnursing,rehabilitationinterventions;thecontrolgroup,routinecare.Inpatientswithhalfayearlater,analysisandassessmentof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complianceandrehabilitation.ResultDischargedfromthehospitalhalfayearlater,onthecomplianceof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withsignificantadvantagesover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are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Onlumbarintervertebralpostoperativerehabilitationinterventions,whichcanimprovethecompliance,Ishelpfultopatientsforgoodrehabilitation.

【Keywords】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clinical-of-hospitalrehabilitationcurativeeffect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是否有高质量的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是至关重要,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和社会职能是现代骨科护理的发展趋势[1]。由于平均住院日相对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拆线后就出院,绝大部分患者回到家庭、社区,在没有医护人员具体指导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受某些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及缺乏相关康复知识等问题的影响[2]。传统的出院护理指导方式容易忽视这些问题,很多患者预后顺其自然,达不到院外持续康复的目的。为此,笔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选择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组实施康复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骨科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均行椎板开窗减压术。按出院日期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3岁;病变间隙:L3~L4突出者1例,L4~L5突出者26例,L5~S1突出者1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初中以上21例;病程6~10年。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8.5岁;病变间隙:L3~L4突出者2例,L4~L5突出者23例,L5~S1突出者1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例,初中以上16例;病程4~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变间隙、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按常规处理,即出院时只做一般指导,包括服药、卧床、带腰围、日常活动注意事项等,不实施康复干预。

1.2.2实验组除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对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实施康复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2.1心理康复指导方法

术后的患者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惧,注意力集中在术后效果上,担心达不到预期的疗效。部分患者因长时间受下肢麻木、乏力的困扰,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猜疑等不良情绪[3]。上门访视的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原因和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家庭环境的不同予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将术后的各项护理要点,特别是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向患者详细说明和示范,并了解患者是否按制定的康复计划实施,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指导和协助完成锻炼,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树立其康复信心,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使其主观地参与机体康复的锻炼,正确愉快地接受和配合各种康复训练。

1.2.2.2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方法

(1)下肢肌力锻炼包括:①直腿抬高式,②踢腿式,③伸腿式,④展腿式,⑤局部关节锻炼。

(2)下床活动的时间与方法下床活动时间取决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5~7天可以带腰围下床活动;椎板切除减压或多节段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卧床时间可适当延长。早期离床应采用正确的卧位上下床方法,以减轻腰部用力。下床方法:患者平卧屈曲双腿双脚,轻抬腰臀部,带上腰围然后翻身侧卧,双下肢垂直于床缘,双上肢撑着床,使躯干慢慢离床而坐起,无自觉不适后站立行走,并防止突然起来出现体位性晕厥的发生。上床方法:患者站床一侧,双腿屈膝,两手扶床,上身俯卧床上,双腿先后上床。

(3)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方法对于采取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患者,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少,术后3天即可进行简单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术式患者,术后2周开始进行。开始时作五点式锻炼,待腰肌较有力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后行四点式或三点式,最后行飞燕式锻炼。

(4)腹肌锻炼包括:①抱膝式:仰卧位,主动屈膝屈髋至最大程度。②呼吸缩腹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吸气时尽量缩腹,呼气时放松。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应遵循个体化,渐进化,全面性三大原则[4]。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手术方法不同而灵活掌握,以锻炼部位有轻度疲劳感为度,不可强求,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锻炼后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联系,防止意外发生,并进一步调节功能锻炼的度和量,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5)日常生活活动指导术后1周~3月内下床活动应系腰围,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卧、立、行及姿势,以减少急、慢性损伤的机会。坐立时两脚平踏地面,背部平靠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背面;仰卧时,双膝下置一软枕;站立时应挺胸、脊背挺直、收缩小腹;活动时双手支撑腰部保持挺胸伸腰位,以保护腰部,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拣东西时应尽量保持腰背部平直,以下蹲弯曲膝部代替弯腰,物体应尽量靠近身体;取高处物体时,用矮凳垫高,勿踮脚取物;活动时应先有预备活动,避免腰背过伸,切忌活动突起突止。半年内禁止脊椎弯曲扭转、提重物等活动;大小便宜使用座厕凳。注意腰部及下肢的保暖、防寒、防潮。积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加强营养,使骨骼更强健。

每次上门家访由住院时的责任护士负责收集资料并做好记录。实验组患者从出院日起每月由专人负责采用上门家访、电话随访、定时回院随访等方式指导功能康复训练一次,对照组不具体指导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于出院后1周内即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回家后,对出院时给予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3评定指标

89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康复疗效进行评价。根据随访者的实际观察并结合调查表内容,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睡硬板床、戴腰围、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合理负重、提供家庭资源等6个方面进行评价。康复疗效根据改良Macbnab评价标准进行评价[5],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直腿抬高>70°,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肌力正常,腰腿痛消失;良:直腿抬高较术前增加30°,但<70°,肌力4级,偶有轻微腰腿疼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直腿抬高较术前增加15°,但<70°,肌力3级,腰腿痛较术前减轻,偶尔使用止痛药;差:手术前后无变化甚至加重,须使用止痛药。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过随访干预后,实验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实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的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时生活能力下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情况下,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为功能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而通过康复训练,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使临床收到最佳效果。有研究证实,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激活神经突触细胞,有利于神经功能重建和患者的整体恢复[6]。而系统的康复训练需要正确的康复指导,从本研究来看,实验组病人从出院日起每个月由专人负责给予相应的院外功能康复指导,而对照组未进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6个月后两组病人评分显示,实验组优良率为93.47%,对照组优良率为79.06%。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955,P<0.05)说明实验组的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本研究表明,定期进行患者出院后护理随访,并及时根据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康复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自身症状的改善。院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1)研究证明,人体平卧时腰椎负荷比站立时下降50%,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应卧硬板床,有利于脊椎平衡系统重建,避免脊椎侧弯[7]。在初次的随访中,发现有21例的患者睡席梦思床或床板上垫棉被,我们向患者与家属说明睡硬板床的重要性;对一些消瘦患者,可在床板上垫一张薄毛毯,增加舒适感。在第2次随访中,未睡硬板床人数下降至8例,第3次降至2例。

(2)应用腰围能制动腰部,可减少腰椎负荷30%[8]。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活动时,常规戴腰围1-2个月,戴腰围可以使腰椎制动,增加椎间盘稳定性。一些患者术后效果明显,认为已康复了,出院2W后就进行强度大的活动,也不戴腰围,这样腰椎容易受伤。经过随访干预,使患者认识到,在术后3个月内,即使手术效果良好,无明显自觉症状的患者,从事的工作和劳务仍受到一定限制,应以休息和进行轻度日常活动为宜。经过3次随访后,不戴腰围和过早负重患者分别减少至8例、4例。

3.2实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康复手术疗效的好坏不但与手术技术优劣有关,还直接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康复指导、患者的积极参与有关,只把手术成功单纯寄托于手术技术,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以及恢复应有的功能。患者的积极参与与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系统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影响术后的康复。实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可使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互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消除患者出院后因专业知识缺乏在康复过程中所处的盲目状态,及时了解存在问题,降低术后并发症;能针对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让患者得到连续的、系统的、全面的康复训练指导,使康复活动融于日常活动中,让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因此,作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实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及机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凤.中国骨伤科护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

[2]刘昱君,李恒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7.

[3]刘昱君.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探讨[J].中华临床外科杂志,2005,4(4):1602

[4]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5-227.

[5]黄建锋,刘飞,尹爱民,等.椎间盘镜手术辅以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7:1026.

[6]何玉琴,杨艺,黄玉宝,等.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7,6(1):23.

[7]曹伟新主编.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4.

[8]鲁玉来,孙其伟,王瑞臣,等.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与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1:1629.

标签:;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院外功能康复指导方法及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