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论文_杨满元,杨宁,吴磊,姜琳,万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生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生态,放线菌,盐渍,苹果园,土壤,弧菌。

微生物生态论文文献综述

杨满元,杨宁,吴磊,姜琳,万丽[1](2019)在《亚热带地区5种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研究亚热带地区5种土地利用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以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退化机理.【方法】以撂荒地(Abandoned land,AL)、纯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CLF)、纯樟树林(Cinnamomum camphora forest,CCF)、杉木樟树混交林(C.lanceolata-C.camphora,forest,CLCCF)及次生阔叶林(Secondary broad-leaved forest,SBF)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土地利用模式0~10、10~20、20~3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相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大小顺序为:次生阔叶林>纯樟树林(≈杉木樟树混交林)>纯杉木林>撂荒地(P<0.05),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减小(P<0.05);土壤微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且在5种土地利用模式中差异显着(P<0.05);纯杉木林、纯樟树林、杉木樟树混交林与次生阔叶林的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撂荒地的相关性最低(P<0.05).【结论】在亚热带地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量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可采用改变土地利用模式的手段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发育、改良土壤特征以促进亚热带地区土地质量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桂林[2](2019)在《复合微生物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1防治结合活性生物抗菌物、噬菌体、芽孢杆菌等复合有益菌,具有直接杀灭和间接抑制有害弧菌的作用。它对氧气而言,有的需氧、有的厌氧、有的兼性厌氧,在有氧或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既可预防鱼、虾、蟹、参等的弧菌病,又能控制弧菌病,可极大地提高养殖成功率。(本文来源于《当代水产》期刊2019年06期)

张彦军[3](2019)在《陕西盐渍土微生物生态及放线菌资源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下,人类对于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关注力度随之不断提高。我国盐渍土分布区域中,面积最大最多的6大区域中包括陕西省。该省盐渍土较为集中的分布于榆林、渭南区域。进行本次试验是为了探明陕西盐渍土里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微生物同土壤因子间内在联系,研究重点为放线菌,同时经筛选找到特殊形态放线菌菌株以及耐盐放线菌菌株。此项试验供涉及陕西省3个采样区:定边北、渭南、定边东。针对这3个采样区,从不同土壤层级、不同季节、不同地表植被标准下确定33个采样点,自这些采样点合计收集土样59个,接着对所有土样土壤盐分、酸碱度、酶以及养分进行测定,同时完成土样内分布的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的提取,接着对数量进行统计,并确定其中的优势菌株;所提取的放线菌共计1500株,对这些菌株实施耐盐性筛选以及初步分类,确定出其中的耐盐放线菌、特殊形态放线菌,并对这些病菌实施鉴定,调研确认主要工作如下:1陕西盐渍土内微生物的时空分布就陕西省3大盐渍土分布区域中,微生物量最多的为定边东,定边北次之,渭南则最少;含微生物量较多为苏打盐土、复合盐土,较少的是单一型盐土;在盐渍化程度方面,含微生物量较多的是微盐渍化土、轻度盐渍化土,较少的是中度盐渍化、重盐化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层次的加深呈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同时,微生物大部分在第一层与第二层分布。从时间角度分析,细菌与真菌数量的分布规律为:9月与11月均大于3月与6月;在放线菌数量呈现的分布规律为:3月最多,其后为11月,9月次之,6月最少。2揭示了土壤因子与微生物数量间关联性经对土壤因子进行分析,证实,正向作用于细菌量的诸因子中,作用最显着的是HCoO3-,然后为有机质,多酚氧化酶次之,影响最小的是速效磷;负向影响细菌数量的因子中,影响最大的是Co32-,其次是蔗糖酶,然后是总盐量,pH次之,最小的是磷酸酶。正向影响真菌数量的因子中,影响力从大至小顺次为总盐、Cl-、磷酸酶、K+、CO32 pH、蔗糖酶、Ca2+;负向影响真菌数量的因子中,影响力从大至小顺次是SO42-、HCO3有机质、速效氮、Mg2+、速效磷、脲酶。正向影响放线菌数量的因子中,影响力由大至小顺次为SO42-、磷酸酶、K+、Cl-、多酚氧化酶、速效氮、HCO3-。负向影响放线菌数量最显着的为总盐量3分析确认陕西盐渍土中放线菌的组成,并揭示了土壤因子同放线菌构成间关联性在陕西省盐渍土中,存在的非链霉菌主要属有小单孢菌、高温放线菌与小多孢菌存在的链霉菌几大类群有孢类群、金色类群、黄色类群、灰褐类群、烬灰类群与球孢类群。在分布上,5类盐渍土中的非链霉菌类型量与链霉菌类群量表现为:苏打盐土与复合盐土均大于单一型盐土。通过分析盐渍化程度不同的4类土壤证实,土壤盐渍化程度同土壤里非链霉菌属种类不存在明显关联,但前者的加深可导致链霉菌类群数向减少趋势发展通过研究季节因素同土壤里放线菌种类关系发现,双方无明显相关性。在正向作用非链霉菌属数因子中,影响力由大至小依次为Ca2+、有机质、脲酶、HCO3-、多酚氧化酶;在负向影响非链霉菌属数因子中,影响力由大至小顺次为蔗糖酶、Na+、SO42-、速效磷、CO32-。在正向影响链霉菌类群数因子中,影响力由大至小依次为Mg2+、速效钾Cl-、脲酶、速效磷;在负向影响链霉菌类群数因子中,影响力由大至小顺次为Na+、蔗糖酶、K+、速效氮、S042-、磷酸酶4成功实现耐盐放线菌的筛选,揭示了其生态分布规律用含不同NaCl浓度(10%至20%,期间以2%递增)的高氏1号培养基逐一对1500株供试菌实施筛选,发现陕西省盐渍土里很大部分放线菌可生长于5%~10%浓度的NaCl环境中,若NaCl浓度在12%以上,该菌菌株量大幅度下降。此项试验获取到耐18%NaCl的放线菌合计8株在含耐盐放线菌数量上,就陕西省3大盐渍土区域而言,最多的是渭南,定边东与定边北较少;就盐渍土类型而言,最多的为氯化物-硫酸盐土,其次为碱土,即苏打盐土,最少的为硫酸盐-氯化物盐土、氯化物盐土、硫酸盐土。就盐渍化程度而言,最多的为重盐化土壤,较少的为中度盐渍化土壤、微盐渍化土壤、轻度盐渍化土5完成了耐盐、特殊形态放线菌的初步鉴定以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为主要参照指标,并适当兼顾生理生化特征,从形态特殊放线菌(41株)与耐18%NaCl放线菌(8株)内挑出15株(含形态特殊放线菌10株耐18%NaCl放线菌5株),借助DPS数据处理软件对这15株开展分类鉴定,所得结果为:属于链霉菌属的菌株有11f23号、20f03号、22f02号与21f15号;属于小单孢菌属的菌株有1Of06号、10f09号;属于小多孢菌属的菌株为O1f10号;属于诺卡氏菌属的菌株是48f05号、40f02号;属于放线单孢菌属的菌株是07f10号;属于包囊菌属的菌株是62a11号;剩余4个(04f09号、17f02号、17f06号与46f03号)菌株则待定。(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高冲,谢蕾,闫煜[4](2019)在《微生物生态制剂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微生物生态制剂已成为重要的添加剂,而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显着改善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畜牧产品也提出新要求,使用安全无害的添加剂成为当前社会对肉类产品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05期)

王玉芳,蔡元锋,侯扶江,贾仲君,Saman,Bowatte[5](2019)在《典型草地土壤好氧甲烷氧化的微生物生态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我国甘肃叁个典型生态区草地土壤(玛曲MQ、临泽LZ和环县HX),研究其甲烷氧化潜力、甲烷氧化菌(methane-oxidizingbacteria,MOB)丰度及可能存在的群落分异规律。【方法】通过原位分析、室内高浓度甲烷模拟培养叁种典型土壤及实时荧光定量、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甲烷氧化菌标靶基因pmoA序列的组成及其丰度变化规律。【结果】叁种典型草地土壤的原位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MQ>HX>LZ,其数量范围为为0.18–6.86×107g/d.w.s.;甲烷氧化潜力也表现出类似规律,其通量为109–169mg/(m2·h);甲烷氧化潜力与原位土壤中甲烷氧化菌丰度有正相关。叁种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发现叁种草地原位土壤中的优势类群为USCγ(Upland Soil Cluster gamma,USCγ);然而,室内高浓度甲烷氧化过程中,传统的甲烷氧化菌均发生明显增加,MQ土壤中TypeⅡ的Methylocystis为优势类群,而LZ和HX土壤的优势类群均为TypeⅠ型Methylosarcina。【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甘肃典型草地土壤中也存在难培养的大气甲烷氧化菌和经典的可培养甲烷氧化菌,这些微生物极可能氧化极低浓度的大气甲烷,也可能利用闭蓄于土壤中的高浓度甲烷生长。未来应采用先进技术原位观测大气甲烷氧化过程并分离相应微生物类群,研究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地理分异规律及其环境驱动机制。(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喜洋[6](2019)在《华南及南秦岭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微生物岩: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地质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大规模火山喷发、温度急剧升高、海洋酸化和缺氧等相继出现,与此相伴生的是地质历史时期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嗣后,微生物岩在特提斯洋的浅海碳酸盐台地中大量出现。前人关于微生物岩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出现的时间、类型、群落结构,以及生态意义,但对于微生物岩代表的底栖微生物群落的关注较少,其矿化的机理和过程还不清楚。本文选取华南和南秦岭地区的二迭系-叁迭系微生物岩剖面,采用沉积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对微生物岩和其中的钙质微生物开展研究,还原从底栖微生物群落到微生物岩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微生物岩的控制因素。研究剖面中微生物岩的最低层位不低于Clarkina meishanensis牙形带。其中华南微生物岩段主要位于Hindeodusparvus牙形带。秦岭微地块中的迭层石时代属于Isarcicella isarcica牙形带,是迄今为止层位最高的界线微生物岩。华南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微生物岩自下而上依次发育迭层石-层状凝块石-斑块状凝块石-树枝状凝块石,反映水体逐渐加深,与早叁迭世最早期广泛的海侵有关;南秦岭地区仅发育迭层石,与该区的板块沉降有关。华南微生物岩中普遍可见蓝细菌化石Polybessurus。Polybessurus是球形蓝细菌胞外聚合物(EPS)的钙化残余,它们的排列方式和微生物岩的类型密切相关。迭层石中的Polybessurus保存完好,成层排列,组成暗色微晶纹层。凝块石中的Polybessurus成团出现,在成岩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囊泡,后者继续经成岩作用改造,形成凝块。指状凝块是Polybessurus在碳酸盐矿物过饱和的水体中形成的特殊结构,是有机和无机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Polybessurus的钙化方式有两种:(1)蓝细菌光合作用驱动的EPS的钙化,这种钙化方式在蓝细菌处于活体状态时进行,碳酸盐矿物在相对完整的EPS上沉淀,使得该生物结构得以保存;(2)硫酸盐还原作用驱动的钙化作用。硫酸盐还原菌将蓝细菌的EPS分解成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并诱导碳酸钙在其上沉淀,因而此种钙化方式只能形成微晶矿物而不能记录细菌的形态。微生物岩的形成受生物因素、海水化学条件和沉积环境条件的控制,这叁个因素缺一不可,共同决定了二迭纪-叁迭纪之交微生物岩的全球广布性。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微生物岩的开始受控于二迭纪末的广泛海退、灭绝事件导致的底栖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的锐减、以及过饱和的海水条件。其中海退为底栖微生物群落提供了宽阔的栖息地;灭绝导致的后生动物的锐减造成的捕食压力的减少有助于底栖微生物群落稳定的生长;饱和的海水有利于微生物的钙化。微生物岩上覆地层中生物和海水化学条件均没有明显变化,微生物岩的终止主要与水体深度的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10)

汪顺义,冯浩杰,王克英,高子登,胡树文[7](2019)在《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盐碱土遍布于全球100多国家,面积高达1×109 hm~2,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将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盐碱土壤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对土壤物质组分、理化性质和微环境表现出高度的响应特性,通过对土壤微生物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盐碱土的生物过程机制。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盐碱土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展,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土壤改良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功能性微生物土壤修复机制及资源利用等角度进行综述,以期为盐碱土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安然[8](2019)在《万州探索“高架床+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说起养猪场,一般人总是把它和"湿漉漉、臭烘烘"联系在一起,不过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养猪大户向成兵的养猪场却显得干净整洁,原因就在于他让猪儿们睡上了高架网床,同时添加消除臭味的益生菌,从而大幅度改善了养猪场环境。在甘宁镇楠桥村养猪大户向成兵的养殖场内看到,猪舍明亮透气,(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9年03期)

李鸿毅[9](2018)在《中国典型区域水稻土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其与溶解性有机质化学多样性的生态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介导了水稻土中的各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它们的群落组成对水稻田生境的碳循环、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消耗、金属矿物的形态、污染物的降解以及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地了解水稻土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物种和功能组成在大尺度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驱动因子。同时,溶解性有机质(DOM)在水稻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研究者对在空间尺度下DOM分子的化学多样性特征知之甚少,更不用说DOM分子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生态关联性。因此,有必要深入地了解水稻土中DOM分子组成在大尺度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此外,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微生物多样性与DOM分子化学多样性是否存在生态关联性。据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叁江平原、两湖平原、太湖平原和哈尼梯田四个典型的水稻种植区,采集水稻土和其他生境土壤样品,并借助扩增子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和高分辨质谱技术,探究了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环境因子响应规律;再基于网络分析,探究了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共现和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的驱动机制;最后,在表征DOM分子的地理学分布模式及其环境因子响应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并表征了 DOM化学多样性与微生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生态关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土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水稻土微生物与非水稻土相比具有显着更低αa多样性(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水稻土样品在(除非加权的PINA外)所有β多样性矩阵中,都显着区别于非水稻土样品。同区域或全区域的水稻土和非水稻土土壤中的绝大多数物种都表现出显着差异。在功能潜能(基因)组成上,水稻土的微生物组也与非水稻土显着不同。气候、地理学因子以及pH、电导率、实时气温、土温对水稻土菌群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在个体物种的水平上(OTUs),绝大多数微生物物种都受到其他物种的影响或影响着其他物种,而只有少数微生物物种受到环境因子的较强的直接影响。2)水稻土微生物共现网络中的大多数相互关系都是独特的;同时,水稻土微生物共现或互斥关系具有显着的区域性特征。在水稻土与非水稻土共现网络中,多数优势物种的拓扑指数都具有显着的差异。水稻土微生物共现网络,主要由两个菌群模块组成,且它们之间具有广泛的负相关。这两个模块的物种组成,拓扑学特征和功能潜能均具有显着差异;它们的中心节点(hubs)的物种分类学组成也具有显着差别。大空间尺度内,环境因子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可能主要是通过驱动网络中的hubs物种的丰度变化,进而改变其所在菌群模块的消长而实现。3)DOM分子组成与微生物群落一样,也具有显着的地理分布模式;且该模式亦由地理距离、月均降水、pH、年均温度、海拔高度等环境因子,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所驱动。其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对DOM分子组成的影响最大;同样的,DOM分子组成的β多样性特征也可解释最多的微生物β多样性变化。4)本研究验证并表征了 DOM分子组成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功能基因组成特征间的生态关联性。DOM分子中,多肽、糖类和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分子丰度的增加,以及多酚和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子丰度的减少,与一些微生物(如属 Syntrophobacterales、Thermoleophilia、Geobacter,所有产甲烷菌属等)的丰度变化显着相关。这些DOM分子的变化还与微生物代谢通路(如厌氧固碳、糖酵解、木质素分解、发酵和产甲烷等)的变化相关。本论文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质谱技术相结合,通过多种生物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我国由北至南四个典型水稻种植区域的淹水稻田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和驱动机制。本研究所得结果或结论为深入揭示长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建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与DOM分子组成的生态关联本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9-06)

宋希磊,王永丽[10](2018)在《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与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果园生态系统将直接影响果园的状态,其土壤的实际生物特征将直接影响果园的产出效率。本实验是为了评价苹果园种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选择不同种植年限的果园,利用平板培养和脂肪酸甲酯(FAME)图谱法研究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变化。(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8年14期)

微生物生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防治结合活性生物抗菌物、噬菌体、芽孢杆菌等复合有益菌,具有直接杀灭和间接抑制有害弧菌的作用。它对氧气而言,有的需氧、有的厌氧、有的兼性厌氧,在有氧或无氧的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既可预防鱼、虾、蟹、参等的弧菌病,又能控制弧菌病,可极大地提高养殖成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生态论文参考文献

[1].杨满元,杨宁,吴磊,姜琳,万丽.亚热带地区5种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比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2].赵桂林.复合微生物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功效[J].当代水产.2019

[3].张彦军.陕西盐渍土微生物生态及放线菌资源的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4].高冲,谢蕾,闫煜.微生物生态制剂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9

[5].王玉芳,蔡元锋,侯扶江,贾仲君,Saman,Bowatte.典型草地土壤好氧甲烷氧化的微生物生态过程[J].微生物学报.2019

[6].张喜洋.华南及南秦岭二迭系-叁迭系界线微生物岩: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地质过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汪顺义,冯浩杰,王克英,高子登,胡树文.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9

[8].安然.万州探索“高架床+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J].农业知识.2019

[9].李鸿毅.中国典型区域水稻土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其与溶解性有机质化学多样性的生态关联[D].浙江大学.2018

[10].宋希磊,王永丽.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与改善研究[J].吉林农业.2018

论文知识图

操作流程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目前用于复杂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分...种菌组成的人工合成微生物生态系...香蕉枯萎病区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生态目前用于复杂微生物生态研究的...

标签:;  ;  ;  ;  ;  ;  ;  

微生物生态论文_杨满元,杨宁,吴磊,姜琳,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