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分析

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分析

一、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的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丽,盛碧,熊婉娟,郭婷婷[1](2021)在《对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本院新型冠状病毒(COVID-9)的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该病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收集1566例COVID-19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情况和治疗用药情况。针对抗病毒药、抗菌药、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药和护肝药的使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析。结果:抗病毒药以阿比多尔、奥司他韦、更昔洛韦应用最为广泛;抗感染药主要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糖皮质激素主要应用甲泼尼龙;免疫调节药主要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和胸腺肽α1;护肝药主要使用甘草酸二铵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存在用药问题主要为遴选治疗药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使用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问题为奥司他韦和更昔洛韦的遴选不适宜;阿比多尔的用药疗程过长;不推荐3个以上抗病毒药同时使用;利巴韦林应限制使用。抗感染药无指征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关注抗感染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问题是无指征使用和疗程过长。免疫调节药使用较为合理,需注意普通轻型患者的不合理联合用药。护肝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临床合理用药。

尚圣兰[2](2020)在《青蒿琥酯对脓毒症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脓毒症(Sepsis)是因感染或感染因素而导致的宿主反应失调所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创/烧伤和感染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过度的炎症反应/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和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两个阶段,二者可能同时存在,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占据主要地位。脓毒症早期主要表现为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而后期主要为免疫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免疫抑制。目前认为,免疫抑制导致的二次感染及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脓毒症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在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脓毒症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细胞因子风暴及其造成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但是迄今为止尚无有效而安全的针的药物问世。近年来来自临床的报告显示,虽然病人度过前期的细胞因子风暴阶段,但是许多病人却因后期的免疫抑制导致的感染和MODS而死亡,因此人们将研究焦点又转向脓毒症免疫抑制阶段。基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我们认为,治疗脓毒症的理想药物应当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能够不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即在过度炎症(细胞因子风暴)阶段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能够逆转免疫抑制阶段,发挥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我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脓毒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研究和青蒿琥酯(artesunate,AS)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AS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多种小鼠、大鼠脓毒症模型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显着降低动物血清的致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提高动物的存活率。在LPS耐受小鼠接受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二次打击的小鼠模型上中,我们发现在AS对模型小鼠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推测AS可能是一种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调节药。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的脓毒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CLP二次打击小鼠模型,研究AS对CLP诱导的脓毒症免疫抑制小鼠的治疗作用。在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中,检测小鼠血液、脾脏及肺脏中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结果显示,AS显着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低水平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在CLP二次打击小鼠模型中,观察小鼠7天死亡率,检测小鼠血液、脾脏及肺脏中细菌负荷量以及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AS显着提高模型小鼠7天生存率,提高小鼠清除细菌的能力及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表明AS对CLP诱导的脓毒症免疫抑制小鼠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在识别病原微生物、清除病原微生物以及抗原的处理、提呈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其功能受到抑制,则机体清除细菌能力降低。在脓毒症免疫抑制阶段,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因此恢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正常功能对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LPS耐受单核/巨噬细胞模型,从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清除细菌的能力等两方面研究AS的药理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自噬激活剂和自噬抑制剂对LPS耐受状态的形成及AS作用的影响,并检测了AS对LPS耐受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AS对可提高LPS耐受细胞清除细菌的能力和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自噬激活剂可影响LPS耐受状态的形成,自噬抑制剂可抑制AS的作用,说明LPS耐受状态的形成与细胞自噬功能降低密切相关,而AS的作用与提高细胞的自噬功能有关。为探索参与AS作用的可能靶点与相互作用分子,本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预测了AS相互作用候选分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筛选出相互作用分子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通过改变Vdr(敲低和过表达)检测对LPS耐受状态及AS作用的影响,并在体外实验中采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再次确认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在LPS耐受细胞中Vdr m RNA及VDR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而AS可显着降低其表达;改变Vdr的表达将影响LPS耐受状态的形成及AS的作用,说明VDR与LPS耐受状态的形成及AS作用密切相关。VDR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作为核转录因子,VDR的靶基因约1千多个,涉及钙磷代谢以及免疫、炎症等众多基因。研究发现,自噬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Atg16l1为VDR的靶基因,抗菌肽Cathelicidins是VDR的直接靶基因。VDR可以通过调控Atg16l1、Cathelicidins的转录和表达从而调控细胞的自噬过程,发挥对自噬和清除细菌过程的调控作用。作为核转录因子,活化的VDR可迅速转位至细胞核,然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活性。此外,VDR也可与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发生相互作用,抑制NF-κB p65的核转位,从而抑制NF-κB p65对下游炎症因子的调控。因此,本研究从VDR对其下游靶基因的调控及其与NF-κB p65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WB、免疫荧光、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VDR核转位、Atg16l1的转录调控及对小鼠抗菌肽(m CRAMP)调控的进行研究;然后,通过WB法、免疫共沉淀法(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ELISA对VDR与NF-κB p65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S可抑制VDR对其靶基因Atg16l1的转录负调控作用、对m CRAMP的调控,进而调控自噬过程;AS可以与VDR结合,从而抑制VDR的核转位并增加NF-κB p65的核转位,提高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本研究明确了AS对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的保护作用,并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AS可显着降低CLP诱导的免疫抑制二次打击模型小鼠的死亡率,提高CLP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及CLP诱导的免疫抑制二次打击模型小鼠清除细菌的能力和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该作用与其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细胞自噬水平密切相关;AS通过与VDR相互作用,从两方面发挥逆转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1)AS与VDR相互作用,抑制VDR的核转位及其对下游靶基因Atg16l1、m Cramp的调控,增强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增强细胞自噬过程;(2)AS与VDR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DR与NF-κB p65在细胞胞浆中的相互作用,促进NF-κB p65入核,提高致炎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表达。结合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我们认为AS不仅可以在脓毒症细胞因子风暴阶段作为一个抗炎药物,发挥抗炎作用;而且能够在免疫抑制阶段作为一个免疫增强药,提高机体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清除细菌的能力,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因此,青蒿琥酯值得作为一种针对脓毒症全病程的双向免疫调节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汪艳[3](2020)在《青蒿琥酯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HC)建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连续5天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HC(5、10、20 mg/kg)建立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于第6天腹腔注射1.0×108 CFU/Kg的大肠埃希菌,通过观察小鼠7天死亡率、血清TNF-α水平、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来选择HC造模剂量。为进一步观察模型小鼠清除细菌的能力,采用最佳剂量的HC建立免疫抑制模型,然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1.0×107、5.0×107、1.0×108 CFU/Kg),通过检测小鼠血清TNF-α水平、血液细菌数量来评价模型小鼠清除细菌的能力。2.采用上述方法建立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在首次注射HC的同时腹腔注射AS(20 mg/kg),2次/天,在HC停止给予后继续给予AS 15天;在结束HC给予后的第15天分别腹腔注射5.0×107 CFU/Kg大肠埃希菌,通过检测小鼠脾脏指数、血清TNF-α、IL-6水平来评价AS不同给予时间对小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小鼠分为Control组、模型组、AS组、Th组、AS+Th组。分别给予AS腹腔注射(20 mg/kg),2次/天;Th肌肉注射(10 mg/kg),1次/天;给药结束后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5.0×107 CFU/Kg)6 h后处死动物,通过检测小鼠血液中细菌数量,血清TNF-α、IL-6水平,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血液里白细胞(WBC)数量来评价AS保护作用。3.HC免疫抑制细胞模型的建立:分离并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C预处理0.5 h后再加入100 ng/mL LPS,根据细胞上清中TNF-α释放情况选择建立合适的建立HC诱导的免疫抑制细胞模型。此后,在HC诱导的免疫抑制细胞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AS或在不同时相点加入AS,根据细胞上清中TNF-α水平选择的AS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确定AS给药方案。根据最佳给药方案处理HC细胞后加入LPS,通过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6水平及其mRNA表达情况,评价AS的作用。收集细胞,采用PCR技术检测AS对HC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leucine zipper,GILZ)mRNA、TLR4、NF-κB p65、NF-κB p50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AS对细胞总蛋白中NF-κB p65、胞浆蛋白NF-κB p65活化的影响。结果:1.随着HC剂量增大,HC给药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其脾脏指数逐渐减少;接受大肠埃希菌攻击后存活率逐渐降低,TNF-α水平逐渐减低。因此,选择20 mg/kg的HC剂量,连续5天注射、1次/天能建立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而且,随着大肠埃希菌攻击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液中大肠埃希菌载荷量明显增多、TNF-α水平降低,其清除细菌能力明显降低,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2、AS对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1).AS保护作用的确定:AS能够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增加血液中TNF-α、IL-6水平,其中AS 2增加炎症因子水平最显着。(2).AS能够增强小鼠清除细菌能力,增加小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增加小鼠血液里白细胞数量,增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对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体现出保护作用,与Th联合使用后保护效果最为明显。3、AS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1)采用HC 0.5μg/mL预处理0.5 h后再用100 ng/mL LPS处理细胞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模型细胞TNF-α释放较100 ng/mL LPS处理组细胞明显减少。(2)AS增加HC模型细胞TNF-α及IL-6的释放;(3)AS可增加免疫抑制模型细胞中TLR4、NF-κB p65、NF-κB p50 mRNA表达及NF-κB p65蛋白活化,减少GILZ mRNA表达。结论:采用连续5 d肌肉注射HC(20 mg/kg)成功建立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AS对HC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能提高小鼠清除细菌能力、提高血液中TNF-α、IL-6水平。采用HC 0.5μg/ml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细胞模型,AS可显着提高HC诱导的免疫抑制细胞释放TNF-α、IL-6能力,该作用与其可能与抑制GILZ mRNA高表达和上调TLR4/NF-κB通路密切相关。

李菁,朱凌云[4](2020)在《南京市79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合理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79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收集79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药物应用种类、药物应用例次、药物应用天数、用药规格等,并采用合理用药指标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79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共应用25大类、572种药物。25类药物中,用药例次数最多的是抗病毒化学药。用药时间和DDDs排序第一的是止咳化痰药。主要常用的药品中,用药例次数和用药时间排序第一的是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DDDs排序前20的药品中,乙酰半胱氨酸片排第一位。用药总金额和DDC最高的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胸腺法新(日达仙)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DUI大于2,提示用量较大。结论本院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以及乙酰半胱氨酸片等7种药品构成基本用药,剂量、方法大多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相符合。大部分药品应用合理,但存在抗病毒制剂、干扰素和止咳化痰药用量较大的情况;同时,普通型COVID-19患者存在超说明书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

张艳芳[5](2019)在《我国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用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之一,轻者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发生。儿童肝脏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不健全,对药物潜在肝毒性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不足,更易发生肝损伤。然而相对于成人DILI的大量研究,儿童DILI的研究还很薄弱。由于儿童的疾病构成、用药种类和药物的用法用量与成年患者不同,儿童DILI的诊疗与防控经验更加欠缺,因此亟需开展我国儿童D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损肝药物的研究。第一部分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儿童肝脏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目的:探讨我国儿童肝脏相关药物不良反应(Liver specific adverse drug reaction,LSADR)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可疑损肝药物,从中挖掘儿童DILI的潜在风险信号,以期为儿童DILI的防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整理和分析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5年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自发上报的014岁儿童LSADR病例报告的性别、年龄、可疑损肝药物、潜伏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等临床资料。采用WHO-UMC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方法将儿童LSADR病例报告分为西药致LSADR组(简称西药组)、中药致LSADR组(简称中药组)及中西药联用致LSADR组(简称中西药联用组)。分析近五年儿童LSADR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不同分组和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可疑损肝药物特征。从中挖掘儿童DILI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提出防控对策。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1Q3)表示,计数资料例数以率(%)表示。结果:1.2012年2016年我国自发上报的儿童LSADR有1518例,且每年上报数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儿童LSADR的男女比例为1.39:1(884/634例),1岁以下儿童占儿童整体人群的37%。2.儿童可疑损肝药物剂型以注射剂为主(61%),其中抗生素占注射剂的51%。儿童可疑损肝药物潜伏期主要集中在两周以内,占比84%。3.西药导致的肝损伤1404例,占比92%,以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等西药为主。抗感染药在儿童的各年龄段均排名第一,且新生儿期的抗感染药比重高达83.2%,远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儿童。新生儿期排名第一的可疑损肝药物是美罗培南;婴儿期和幼儿期排名第一的可疑损肝药物均是阿奇霉素;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排名第一的可疑损肝药物均是甲氨蝶呤。新生儿期,万古霉素导致的肝损伤排名第二,占新生儿期的10.7%,而其他年龄段儿童万古霉素导致的肝损伤的比重均低于3.1%。在学龄期儿童中,除了抗感染药和抗肿瘤药导致肝损伤较多外,内分泌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和精神用药也逐渐增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肠外肠内营养药(主要为脂肪乳)在新生儿期排名第二。4.中药导致的肝损伤29例,占比2%,儿童的可疑损肝中药以皮肤病用药为主,涉及既往报道的肝毒性中药有何首乌、补骨脂、白鲜皮等。5.中西药联用导致的肝损伤85例,占比6%,以抗感染药或(和)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清热类/止咳化痰类/镇惊止痉类中药联用导致肝损伤较为多见。结论:我国儿童LSADR病例报告男性多于女性。1岁以下儿童LSADR占比较高,应高度重视1岁以下儿童用药的肝损伤风险。需重点防控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等西药的肝损伤风险。另外也需关注新生儿应用维生素、矿物质、肠外肠内营养药以及学龄期儿童内分泌系统用药、神经系统和精神用药的肝损伤风险。中药导致肝损伤的比例较低,需重点防控皮肤病用药导致的肝损伤风险。中西药联用中的多药联用可能是儿童肝损伤的风险因素之一,联用的中药是否有肝毒性需进一步明确研究,也需进一步开展中西药联用的效益和风险评价研究。第二部分基于医院住院病例的儿童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再评价研究目的:探讨导致儿童DILI的可疑损肝药物及其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为儿童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出院诊断为DILI的儿童临床病历资料。将符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的儿童DILI病例纳入研究,并根据《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中整合证据链(Integrated evidence chain,IEC)法的判据(1)9对儿童DILI病例进行临床再评价,病例筛选均经由两名肝病专科临床医生协助完成。并采用IEC法将可获取用药信息的儿童DILI病例分为西药致DILI组(西药组)、中药致DILI组(中药组)及中西药联用致DILI组(中西药联用组)。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生化指标、症状体征、严重程度、临床分型、临床转归等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对不同分组患儿的用药原因、可疑损肝药物品种和分类、用药时间、潜伏期等信息进行用药特征分析,从中筛选、评估儿童DILI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特征:187例儿童DILI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1.63:1(116/71例)。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144例,77%),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分别有19例(10%)、24例(13%)。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144例DILI患儿(77%)出现黄疸的症状、86例(46%)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67例(36%)出现肝脾肿大、45例(24%)出现乏力、21例(11%)出现发热、19例(10%)出现皮疹,32例(17%)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在生化检查时提示肝功能异常。儿童DILI严重程度在重度肝损伤及重度以上的病例有116例,占全部病例的62%,45例(24%)发生慢性化,4例(2%)死亡和肝移植。2.用药特征:127例(68%)儿童DILI可以获取用药信息,其中,中西药联用组(n=37,占比20%)的可疑损肝药物以抗感染药和/或解热镇痛抗炎药等西药与解表类和/或清热类等中成药联用为主。西药组(n=75,占比40%)和中西药联用组的可疑损肝西药均以抗感染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主,分别占各组的42%和30%、56%和31%。中药组(n=15,占比8%)的可疑损肝药物以治疗皮肤病的中药为主,占中药组的47%,且主要为何首乌制剂(33%)。三组的用药时间(H=11.658,P=0.003)和潜伏期(H=10.945,P=0.0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后,中药组比其他两组的用药时间和潜伏期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种有肝毒性风险的药物联用和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联用以及违反说明书规定用药是儿童DILI的重要风险因素。结论:儿童DILI男性多于女性。多数儿童DILI比较严重,慢性化率高于成人,应高度重视儿童用药的肝损伤风险,尤其对抗感染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肝损伤风险应加以重点防控。儿童HILI的实际占比低于既往报道的比例,在HILI的防控方面,需重点防控皮肤病长期用药的肝损伤风险。中西药联用相关DILI的因果关系评价及效益与风险评价需进一步开展。此外,也需警惕多种有肝毒性风险的药物联用和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联用以及违反说明书规定用药的肝损伤风险。

贾海永[6](2017)在《新型杂环类乙肝病毒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重大传染性疾病,长期发展可导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肝代谢失常和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大约有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8.6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急、慢性肝炎及相关并发症。我国约有9000万HBV携带者,平均每年约28万人因感染乙肝病毒而死亡,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研究有效防治HBV的药物已成为我国药物研发的当务之急。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其复制过程主要包括:靶细胞的吸附、融合、脱壳、DNA的修补、转录、翻译、逆转录和DNA的复制、病毒颗粒的组装和出芽等过程。基于对HBV生命周期的认识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目前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主要有疫苗、干扰素、免疫调节药以及DNA聚合酶抑制剂。其中HBV疫苗只能预防而不能治疗HBV的感染;α干扰素(IFN-α)虽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但其只对30%~40%的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α1-胸腺肽(thymosin-α1,Tα1)等免疫调节药可以提高人体对HBV的特异性免疫,但是缺乏针对性,一般作为辅助用药或与其他HBV药物联合治疗;靶向于HBVDNA聚合酶的核苷(酸)类抑制剂,因其对HBV显着的抑制作用以及临床上良好的耐受性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HBV基因组的遗传异质性,病毒极易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且不能够根治。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和抗耐药的新型HBV抑制剂依然是当前抗乙肝药物研发的热点。核心蛋白是HBV核壳体组成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并且核心蛋白的组装在乙肝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第二章以核衣壳蛋白装配抑制剂AT-130及临床药物异噻氟啶(NZ-4)为先导化合物,基于骨架跃迁、电子等排和药效团杂合的原理设计合成了吡唑类、噻唑类、吡嗪类、嘧啶类和吡啶类共8个小系列的杂环化合物。其中,Series Ⅰ系列将噻唑环通过电子等排替换为吡唑环,同时在1位选择优势基团噻唑环,重点探讨了 4位取代基对抗病毒活性的影响;SeriesⅡ系列将噻唑环通过电子等排替换为吡唑环,同时探讨1位取代对抗病毒活性的影响,另外,讨论将1位噻唑环替换为3-氟苯环后对活性的影响;Series Ⅲ系列将噻唑环通过电子等排替换为吡唑环,并重点探讨3位取代基对抗病毒活性的影响;Series ⅣV系列依然采用并二噻唑优势骨架,对4位进行修饰,以期得到高效低毒的先导化合物;Series V-VⅦ系列将噻唑环分别换成吡嗪、嘧啶和吡啶等六元环,增加结构的多样性,同时初步探讨六元环骨架对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SeriesⅧ系列仍然采用噻唑环,但是取代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对2位和5位取代基进行了多样性修饰,探讨将氢键受体N和S置换后对活性的影响。体外细胞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噻唑环骨架优于吡唑类,优于嘧啶、吡嗪和吡啶骨架;化合物ⅣV-8c表现了最好的抑制HBVDNA复制活性,其IC50为2.2±1.1 μM,优于先导化合物ⅣV-8a(NZ-4, 2.3±0.5μM);化合物Ⅰ-8g抑制HBVDNA复制活性的IC50为3.8±0.3μM,与先导化合物活性相当,但是其抑制HBVDNA复制的选择性系数大于26.3,优于先导化合物的选择性系数(SI=25.7),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修饰。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验证了该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为HBV核心蛋白,且化合物Ⅰ-8g和ⅢV-8c与核心蛋白的亲和力常数分别为60.8μ 和60.0 μM,与先导化合物NZ-4 (KD=50.6μM)相当,其结果与细胞活性基本一致,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供进一步研究。本论文第三章基于文献报道的二氢嘧啶类HBV抑制剂的构效关系、CoMFA和CoMSIA的等势图以及核心蛋白与配体的晶体复合物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新颖的二氢嘧啶-三氮唑化合物。其中,将吗啉环替换为三氮唑基团提高其代谢稳定性;通过连接一些亲水基团与周围氨基酸残基Ser121形成氢键,较大的疏水基团可与氨基酸残基Pro138形成疏水作用力,增强其抗病毒活性;R基团为2-氨基苯目标化合物与先导化合物GLS4能够较好的叠合;2’-氟-4’-溴取代的苯环位于 Pro25、Asp29、Leu30、Thr33、Trp102、Ile105 和 Ser106 残基形成的疏水口袋,溴原子朝向蛋白且伸入疏水口袋内,氟原子与相邻蛋白的VaI124残基作用;噻唑基团位于Trp102、Phe23、Phe122和Tyr118残基形成的疏水口袋,氮原子与Leu140通过水桥形成氢键作用;酯基位于氨基酸残基Thr109、Phe110、Thr33和Leu37形成的腔穴顶端。活性结果表明,微小的取代基的改变可能会造成活性的显着变化,甚至消失;R基团中,邻位为极性基团有利于抑制HBVDNA复制活性;但是,R基团指向溶剂开口区,取代基的大小对活性影响很大,较大体积的酰胺和磺酰胺取代基导致活性的丧失。筛选的多个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化合物X-5a的细胞毒性比先导化合物小,且其抑制HBVDNA复制的活性(IC50为0.35±0.04μM)优于上市药物拉米夫定(0.54±0.18μM);另外,其抑制HBVDNA复制的选择性系数(SI)优于或相当于先导化合物GLS4和上市药物拉米夫定,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修饰。本论文第四章以噻唑尼特和天然产物修饰得到的高活性2-吡啶酮类衍生物为先导化合物,基于药效团模型,通过电子等排和分子杂合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3-芳基-5-酰胺取代2-吡啶酮类化合物,以期提高其水溶性和抗病毒活性。其中,2-吡啶酮骨架中引入NH基团提高其亲水性;同时,将右翼的C-C键替换C-N键,在左翼引入酰胺基团提高其抗病毒活性及其水溶性。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多个化合物表现了较好的抑制HBVDNA复制活性,其中化合物XⅫ-5u表现了最好的抑制HBVDNA复制活性,其IC50为4.5±2.3μM,与先导化合物XⅪ-6活性相当,稍弱于上市药物拉米夫定,且具有一定的抑制HBeAg分泌活性(IC50= 9.8 ±2.8 μM)。另外,通过HPLC方法测定了化合物XⅫ-5u的水溶性,在纯水和pH=7.4的PBS缓冲液中溶解度分别为13.26μg/mL和28.68μg/mL,提高了一定的水溶性,验证了实验设计思想,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修饰。本论文第五章通过对核苷(酸)类似物与HBV逆转录酶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以及抗耐药性策略的充分理解和认识,以上市药物替比夫定为先导,构建以新型苯并噻二嗪为碱基核苷酸类的HBV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中,碱基部分采用苯并噻二嗪杂环,由于碱基的羰基被具有更强吸电子能力的砜基取代,可增强其邻位NH在氢键形成中的供氢能力,同时本身作为氢键受体,可增强抑制剂与天然碱基之间氢键的结合能力,提高其在病毒DNA合成中的掺入率;核糖部分采用临床药物中活性较好的优势开环核糖,以提高其抗耐药性并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同时对核糖部分以各种磷酸酯修饰,提高其抗病毒活性,并改善其药动学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在50 μ浓度下,化合物ⅩⅣ-5、ⅩⅣ-7a和ⅩⅣ-7c表现了一定的抑制HBVDNA复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68.3%、64.1%和57.6%,弱低于上市药物拉米夫定(88.9%)。创新性总结:本论文基于骨架跃迁、电子等排、药效团杂合、前药和靶点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等原理设计合成了吡唑类、噻唑类、吡嗉类、嘧啶类、吡啶类、吡啶酮类、苯并唾二嗪类和二氢嘧啶类等共8类HBV抑制剂,其中,吡唑环、吡嗪环、嘧啶环、吡啶环和苯并噻二嗪环为全新骨架HBV抑制剂。基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文献调研和逆向合成分析设计了合理可行的合成路线,共设计合成了 14条合成路线,50个中间体和112个目标化合物,其中,超过130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对所合成的108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研究。通过CCK-8法测定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性,通过PCR法测定了化合物抑制HBVDNA复制活性,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HBsAg和HBeAg抗原的分泌抑制活性,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测定了目标化合物与核心蛋白的亲和力。其中,化合物Ⅳ-8c表现了较好的抑制HBVDNA复制活性,其IC50为2.2±1.1μM,优于先导化合物Ⅳ-8a (NZ-4, 2.3±0.5μM);化合物X-5a的细胞毒性比先导化合物小,且其抑制HBVDNA复制的活性(IC50为0.35±0.04 μM)优于上市药物拉米夫定(0.54±0.18 μM);化合物 Ⅻ-5u 抑制 HBV DNA 复制的 IC50 为 4.5±2.3 μM,与先导化合物活性相当,且水溶性有一定的提高,为抗HBV药物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李莹,陈中建[7](2017)在《上海地区22家医院2013-2015年带状疱疹患者药物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2家医院带状疱疹患者的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地区22家医院2013-2015年带状疱疹患者使用药物的人次占比、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带状疱疹多发于成人,集中于45岁以上人群(>75%)。神经营养药、抗疱疹病毒药、抗神经痛药使用人次占比排在前3位,局部治疗药、免疫调节药及糖皮质激素亦占一定比例。抗病毒药中,伐昔洛韦各年度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列第1位,溴夫定的DDC最高;抗神经痛药中,使用人次占比最高的是抗癫痫药(13.78%),其复合增长率也最高(30.77%),其中使用人次最多的药品为加巴喷丁;神经营养药中,使用人次占比最高的是甲钴胺(32.98%);免疫调节药中,胸腺法新的使用人次最多,可能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结论:上海地区带状疱疹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符合相关治疗指南,但免疫调节药的不合理应用等问题仍需引起关注并进行监管。

崔灿,赵丽娜,王琳[8](2017)在《抗慢性乙肝临床常用核苷类药物联合用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几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并介绍近2年来能够在体内外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候选药物,为研发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提供参考。

沈斌,蒋利亚,张小平,邓敏[9](2016)在《药物利用评价法和药物利用评估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建立适合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药物利用评价程序。方法:回顾性查阅嘉兴某医院2014-2015年CHB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法和药物利用评估(DUE)法,对患者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指标和诊断、治疗药物监测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纳入DUI分析药物26种,分别为抗炎保肝药18种,免疫调节药1种和抗病毒药5种;用药频度前3位的分别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恩替卡韦片;7种药物DUI>1,13种药物DUI=1,6种药物DUI<1。DUE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确定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仅有9例确定病理学分期;治疗过程监测指标中,肝功能监测率为67.20%;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乏力;165例(88.71%)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联合DUR和DUE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应根据相关指南规范诊疗。

冯美娜,陈玉华[10](2015)在《多发性硬化的联合治疗进展》文中认为免疫调节药物在治疗多发性硬化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延缓了残疾进展,减少了磁共振成像病灶数量或缩小了其体积。但仅部分有效,许多患者在服药期间疾病仍快速进展,故有学者提出联合用药方案。许多临床试验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机制的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患者,以此来评定其效果与安全性。该文就多发性硬化联合治疗的合理性及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

二、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的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OVID-19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住院情况
    2.2 COVID-19患者相关治疗用药的使用情况
    2.3 COVID-19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
        2.3.1 选用药品不适宜
        2.3.2 用药疗程过长
        2.3.3 药物使用无指征
        2.3.4 用法用量不适宜
        2.3.5 联合用药不合理
        2.3.6 出现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的情况
        2.3.7 溶媒配伍不合理
3 讨论
    3.1 抗病毒药物的治疗特点和问题
        3.1.1 奥司他韦和更昔洛韦的遴选不适宜
        3.1.2 阿比多尔的用药疗程过长
        3.1.3 不推荐3个以上抗病毒药同时使用
    3.2 抗感染药物的治疗特点和问题
        3.2.1 无指征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情况较为普遍
        3.2.2 莫西沙星的不合理问题凸显
        3.2.3 关注抗感染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3 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特点和问题
    3.4 免疫调节药物的治疗特点和问题
    3.5 护肝药物的治疗特点和问题
        3.5.1 多烯磷脂酰胆碱口服预防性保肝不合理
        3.5.2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维生素C片的辅助治疗方案

(2)青蒿琥酯对脓毒症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青蒿琥酯对CLP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青蒿琥酯逆转LPS耐受巨噬细胞的体外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与青蒿琥酯相互作用分子的预测、筛选及确认
    4.1 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青蒿琥酯通过VDR逆转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实验结果
    5.3 小结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维生素D与脓毒症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相关成果
致谢

(3)青蒿琥酯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结果
    1.3 小结
第二章 青蒿琥酯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青蒿琥酯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小结
全文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南京市79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合理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79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用药资料收集、分析及用药合理性评价
2 结果
    2.1 79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用药情况
    2.2 DDDs排序前20的药品用药合理性
3 讨论
    3.1 本院普通型COVID-19患者药物应用情况
    3.2 本院普通型COVID-19患者抗病毒药应用的合理性
    3.3 本院普通型COVID-19患者止咳祛痰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3.4 本院普通型COVID-19患者免疫调节药应用的合理性
    3.5 本院普通型COVID-19患者其他用药情况的合理性

(5)我国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儿童肝脏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院住院病例的儿童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再评价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型杂环类乙肝病毒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乙肝病毒及其结构特点
    第二节 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
    第三节 乙肝病毒生物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五项
        2 乙肝x抗原(HBxAg)
        3 HBV-DNA
        4 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5 前基因组RNA (pgRNA)
    第四节 药物筛选的细胞和动物模型
        1 细胞模型
        2 动物模型
    第五节 乙肝病毒抑制剂研究进展
        1. 批准的上市药物研究
        2. 临床药物研究
        3. 不同靶点的HBV抑制剂研究
        4. 其他HBV抑制剂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型杂环类HBV非核苷核衣壳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 合成实验讨论
        5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HBV细胞活性评价
        1 测试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测试方法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 分子模拟研究
    第四节 活性化合物与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1. 测试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测试方法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靶点结构的二氢嘧啶类乙肝病毒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 合成实验讨论
        5.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HBV活性评价
        1. 测试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测试方法
        4. 目标化合物体外抗HBV活性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吡啶酮HBV非核苷类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 合成实验讨论
        5.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HBV活性评价
        1. 测试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测试方法
        4. 目标化合物体外抗HBV活性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活性化合物Ⅻ-5u的水溶性测定
        1. 测试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测试方法
        4. 测试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苯并噻二嗪核苷类乙肝病毒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 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 合成实验讨论
        5.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HBV活性评价
        1. 测试原理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 测试方法
        4. 目标化合物体外抗HBV活性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1. 文献的综述
        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 生物活性评价
        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附录: 化合物的MS,~1H NMR和~(13)C NMR图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上海地区22家医院2013-2015年带状疱疹患者药物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带状疱疹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
    2.2 带状疱疹患者药物总体应用情况
    2.3 带状疱疹患者各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带状疱疹患者药物治疗方案
    3.2 抗疱疹病毒药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3.3 抗神经痛药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3.4 神经营养药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3.5 免疫调节药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8)抗慢性乙肝临床常用核苷类药物联合用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核苷类药物联合用药
    1.1 拉米夫定
    1.2 阿德福韦酯
    1.3 恩替卡韦
2 候选药物
    2.1 中药
    2.2 生物药
    2.3 合成的化学药及其衍生物
3 展望

(9)药物利用评价法和药物利用评估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数据采集
    1.3 评价指标
        1.3.1 DUR指标
        1.3.2 DUE指标
2 结果
    2.1 治疗方案统计
    2.2 治疗药物DUI统计
    2.3 评价指标和诊断
    2.4 治疗过程监测
    2.5 临床治疗结果
3 讨论

(10)多发性硬化的联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联合治疗的合理性
2研究现状
3小结

四、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的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治疗问题的探讨[J]. 朱丽,盛碧,熊婉娟,郭婷婷.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02)
  • [2]青蒿琥酯对脓毒症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 尚圣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青蒿琥酯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汪艳.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4]南京市79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合理性评价[J]. 李菁,朱凌云. 山东医药, 2020(15)
  • [5]我国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用药分析[D]. 张艳芳. 承德医学院, 2019(01)
  • [6]新型杂环类乙肝病毒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 贾海永. 山东大学, 2017(12)
  • [7]上海地区22家医院2013-2015年带状疱疹患者药物应用分析[J]. 李莹,陈中建. 中国药房, 2017(08)
  • [8]抗慢性乙肝临床常用核苷类药物联合用药研究进展[J]. 崔灿,赵丽娜,王琳. 药物评价研究, 2017(03)
  • [9]药物利用评价法和药物利用评估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沈斌,蒋利亚,张小平,邓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6(12)
  • [10]多发性硬化的联合治疗进展[J]. 冯美娜,陈玉华. 医学综述, 2015(18)

标签:;  ;  ;  ;  ;  

干扰素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