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行为论文_张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屈服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各向异性,应力,加载,高温,准则,板料,试样。

屈服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19)在《泡沫铝合金尺寸效应及屈服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泡沫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吸能降噪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安全防护等行业。由于泡沫铝合金材料服役工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无论是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是针对材料进行的优化设计,都需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泡沫铝合金试样尺寸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泡沫铝合金材料进行了简单应力状态和复杂应力状态加载实验,得到了泡沫铝合金的实验屈服轨迹,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泡沫铝合金材料的初始屈服准则,并基于此建立了针对体积可压缩固体相对密度相关的宏观唯象本构方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唯象本构方程的有效性。为了探究泡沫铝合金试样尺寸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能够表征泡沫铝合金材料性能的最小试样尺寸,本文首先建立了3D Voronoi有限元随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对建立的模型和数值计算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探究了泡沫铝合金材料在准静态单轴压缩、剪切和弯曲叁种不同工况下力学性能的试样尺寸效应,并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叁种不同工况下试样尺寸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单轴压缩和弯曲工况,两者产生试样尺寸效应的原因类似,均在于试样边界处存在约束水平较低的“弱胞元层”,从而导致了较小尺寸试样的力学性能弱于大尺寸试样;对于剪切加载,试样尺寸效应则是由试样的上下表面与加载刚性板粘结在一起形成的“强边界层”和与单轴压缩、弯曲工况中类似的“弱胞元层”共同作用导致的。根据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确定能够表征材料自身性能的最小边长为L/d?7,为进一步实验方案的确定提供了设计基础。同时,保证了实验所测得的材料力学性能不受尺寸效应影响,从而确保了所建立的针对泡沫铝合金材料的宏观唯象本构方程的准确性。由于泡沫铝合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服役工况多为复杂应力状态,本文对叁种不同相对密度(10%,15%,20%)的泡沫铝合金材料进行了简单应力状态——单轴压缩、单轴拉伸、剪切实验和复杂应力状态——压缩-剪切复合加载、叁轴围压加载实验,得到了泡沫铝合金的实验屈服轨迹,并与现有的叁个屈服准则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泡沫铝合金材料在压缩-剪切复合加载条件下加载速率对材料屈服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3~300 mm/min),加载速率对材料的屈服强度影响不大。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与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应力偏张量第二、叁不变量相关的初始屈服准则,并与本文中的实验结果和具有不同单轴压缩拉伸屈服强度不对称性的泡沫铝合金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出屈服准则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对材料在不同工况下力学性能的预测能力,以及为材料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及优化提供基础和指导,本文基于经典塑性力学一维率无关弹-塑性本构,引入功共轭的特征应力和特征应变,构建了一个能够表征体积可压缩固体的宏观唯象本构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材料参数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引入材料相对密度的影响,建立了能够预测泡沫铝合金这类体积可压缩固体弹性阶段和平台阶段力学行为的相对密度相关的宏观唯象本构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本构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万敏,程诚,孟宝,吴向东,蔡正阳[2](2019)在《金属板材屈服行为与塑性失稳力学模型在微尺度下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材屈服准则与塑性失稳模型是精准描述高性能构件成形或服役过程的基础与前提。在板材塑性成形过程中,试样几何尺寸、材料晶粒大小、自由表面粗化和织构分布等都会对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导致单一尺度下的本构模型和断裂准则不能有效预测微观尺度下的材料变形行为和各种缺陷,大大限制了合金板材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工业上的应用。对现有屈服准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从Hill、Hershey-Hosford和Drucker这3个系列出发,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用于验证屈服准则的金属板材双向拉伸实验机发展状况。基于不同的破裂失稳机理,将失稳模型分为宏观失稳准则、韧性断裂准则和耦合材料损伤演化的韧性断裂准则,并分别进行了归纳和阐述。此外,随着微成形技术的逐步推广,也对宏观塑性成形理论在微尺度下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说明,指出了宏观屈服准则和失稳模型在微尺度下的不足和缺陷。最后讨论了宏观屈服准则和失稳模型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宏观塑性成形理论在微尺度下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陈建云[3](2019)在《拉扭组合加载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行为与各向异性屈服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构件的破坏经常是由金属材料的失效引起的,为确保金属构件的安全服役,需透彻了解构件和结构在各种复杂加载历史作用下的塑性变形的规律。材料的塑性变形由后继屈服面和硬化过程决定,后继屈服面演化分析是研究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最有效手段,合理的屈服面函数是塑性屈服和流动研究的基础。塑性变形诱导金属材料产生的各向异性特征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HRB400E钢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壁圆管试样对比例和非比例拉扭组合加载路径下材料的后继屈服特性和塑性流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各向异性屈服面理论模型,并考察分析了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对T2纯铜和45号钢后继屈服面行为的描述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0.3%、0.4%、0.5%、0.6%、0.7%、0.8%、0.9%和1%八种应变幅下的循环试验分析表明,HRB400E钢呈现循环软化和循环稳定特性,较低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慢,较高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快。循环后的拉伸弹性模量略有下降,拉伸强度、断裂应变和断裂模式无明显变化,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循环后HRB400E钢在较低应变幅下屈服极限降低,较高应变幅下屈服极限升高。2.经历预拉伸、预扭转和预拉扭叁种比例加载历史下基于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HRB400E钢后继屈服面形状相似,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加拉剪应力平面上屈服面尺寸逐渐增大。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后继屈服面形状与预加载方向相关,沿预加载方向后继屈服面呈现“前后平坦,前小后大”特征。预拉伸加载下的后继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外凸;预扭转、预拉扭后的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内凹。3.在六种拉扭应变组合折线预加载作用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面呈现显着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而屈服面不断膨胀,形状基本不变。不同平移应变定义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与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呈现非线性硬化特征。先拉后拉扭路径下的后继屈服面,沿预加载方向呈现“前尖后平”特征;其他五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后继屈服面形状呈现“卵石”特征。4.六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试验塑性应变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均有一定偏离,两方向夹角的大小在屈服面不同屈服点处具有显着的分散性。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后继屈服面的塑性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偏离角整体上减小。5.在Chaboche循环塑性理论基础上,考虑加载历史和重新加载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通过在Chaboche循环塑性模型的等向硬化项中引入各向异性畸变屈服函数,发展了一个新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并推导了率相关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和切线刚度矩阵。通过ABAQUS的UMAT材料用户子程序接口,对HRB400E钢、T2纯铜和45号钢在预比例加载下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描述叁种金属材料比例预加载条件下后继屈服面的各向异性特征,而且能够模拟再加载时各向异性屈服面逐渐向各向同性屈服面的演化过程。本文发展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叁种金属材料在预比例加载后的各向异性屈服特征,为研究其他金属材料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行为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海峰[4](2019)在《表征镁合金各向异性屈服行为和应变率影响的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对AZ31B镁合金材料的力学特性尤其是屈服行为开展研究,通过进行准静态下单轴拉伸、压缩和圆盘压缩(等双拉)力学试验研究,获取了与轧制方向成五个不同角度的屈服应力和各向异性系数随应变变化的曲线,分析了材料的各向异性特征,同时对比拉伸、压缩状态下屈服应力和各向异性系数,研究了材料的拉压非对称特性。此外,为了研究材料的应变率效应,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轧制方向试件的动态拉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具有明显正应变率效应。基于CPB06屈服准则提出了能够同时准确预测拉伸和压缩工况下不同角度的屈服应力和各向异性系数的新的屈服准则,相比具有相同数量系数的CPB06ex2屈服准则,新提出的屈服准则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为了描述AZ31B镁合金屈服面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加发生形状的变化这一各向异性硬化特征,基于插值的思想,将新发展的屈服准则的系数使用塑性应变的方程来表示以捕捉屈服面随塑性应变发生的变化。标定结果显示改进之后的模型可以对材料不同应变下屈服面进行很好的预测。使用Hi111948,Barlat1989和YLD2000-2D屈服准则对AZ31B镁合金材料在不同应变下进行了模型的标定研究,验证了非关联流动准则对当前研究镁合金的适用性,通过将非关联流动准则这一思想应用到具有非对称屈服面的CPB06屈服准则提出了非关联流动CPB06屈服准则。相比原关联流动CPB06屈服准则,提出的非关联流动CPB06屈服准则在描述AZ31B镁合金拉伸和压缩工况下的屈服应力和各向异性系数准确度上有了明显提高。为了准确描述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对Johnson-Cook硬化模型进行改进,改进之后的硬化准则相比原硬化准则对研究的AZ31B镁合金的应变率效应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准确表征不同应变率下材料的硬化曲线。最后,通过LS-DYNA软件的UMAT子程序实现了改进之后的塑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并通过开发的材料子程序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轧制方向单轴拉伸仿真和与轧制方向成0度和90度的准静态单轴拉伸和压缩仿真,发现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保持较高一致性,验证了开发的子程序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郑航,唐志平[5](2019)在《压剪复合加载下聚丙烯屈服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聚丙烯在压剪复合加载下的变形行为和屈服规律,设计了一种压剪复合加载的试件(Shear-Compression Specimen,SCS),分析其构型参数对变形行为的影响,并分别对倾斜角度为5°,15°,30°,45°,60°的SCS进行了准静态加载实验,对SCS压缩变形过程中测量区的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聚丙烯在压剪复合加载下屈服规律受静水压影响明显,偏离von-Mises屈服准则;而Hu-Pae屈服准则可较好地描述聚丙烯在不同压剪复合加载条件下的屈服规律。此外,对加载速率影响屈服的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聚丙烯在压剪复合加载下的屈服行为具有应变率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Shoaib,Ahmed[6](2019)在《天然软黏土的屈服行为与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许多大型的城市和邻近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都是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软黏土往往是在复杂的沉积和后沉积过程中形成土结构性,研究应力状态、应力历史及其加卸载路径之间的关系具有挑战性。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研究土体的本构模型,是确定土体受力变形特性的必要步骤,但是目前开展试验研究软黏土土的屈服行并建立精确描述的本构模型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对典型的软黏土试样开展了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软黏土屈服行为并建立了相应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来准确描述其受力变形特性。高质量的原状土样取自中国连云港地区,采用全自动TKA型应力路径叁轴仪对原状土样进行了测试。通过开展一系列应力路径试验,研究了软黏土的屈服行为并详细揭示了应力路径对其屈服特性的影响。试验获得原状土的初始屈服面与重塑土的屈服面显着不同。原状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屈服特性,初始屈服轨迹为沿着K_0线对称的倾斜椭圆,可以描述土体沉积过程中产生的原生组构各向异性。将所得的屈服面与现有的Nakano模型进行了比较,表明Nakano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试验确定的初始屈服特性。由于Nakano模型并不能反映土体后继屈服过程屈服面的旋转。因此,本文基于应力路径试验提出了修正的屈服面方程,以描述结构性软土的初始屈服特性以及结构性逐渐屈服引起的屈服面旋转。基于修正的屈服面方程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主要包含七个独立参数(M,k,n,η_K _0,p¢_y,l~u,_0e或e_y),其中M,k,n为原修正剑桥模型的参数;p¢_y表征初始结构屈服面的大小,反映结构性的影响;η_K _0表示受到初始各向异性影响的天然土初始屈服面的对称轴所对应的应力比;参数l~u,p¢_y,_ye描述初始屈服后天然土的压缩特性。通过对比模型计算值与已发表的Bothkennar黏土试验实测值,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李炜,吴青原,连斌,杨迅,张建国[7](2018)在《笼养食蟹猴攻击-屈服行为下的自然抑郁模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自然抑郁模型是否与攻击-屈服行为有关。方法·模拟野生环境,组建2个食蟹猴群体(G_1和G_2),分别由19和14只食蟹猴个体组成。人为观察法记录2个群体内攻击-屈服行为的有效次数,分析并利用攻击-屈服行为矩阵,分别计算出每个个体在群体中David得分(David's score,DS)。根据个体DS得分的高低,将每个群体划分为攻击组和屈服组;焦点观察法记录个体7个时段行为变化,并对所观察到的11类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建群体后食蟹猴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2个群体分别记录到1 122和1 409次攻击-屈服行为。每个群体的攻击组和屈服组的日常行为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的不同组别在焦虑行为(t_1=-4.053,P_1=0.005;t_2=-3.041;P_2=0.012)、冲突行为(t_1=8.478,P_1=0.018;t_2=7.651;P_2=0.002)、抑郁行为(t_1=-3.691,P_1=0.006;t_2=-2.431;P_2=0.045)、运动行为(t_1=9.639,P_1=0.007;t_2=3.568;P_2=0.002)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笼养食蟹猴的自然抑郁模型是一种由群体攻击-屈服行为所引发的社会挫败模型。(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邱吉,金涛,树学峰[8](2018)在《有机玻璃动态屈服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Hopkinson压杆测定了有机玻璃在动态条件下的单轴和多轴屈服行为。材料的多轴屈服行为通过复合压剪试样获得。将实验结果与现有的Mises,D-P,Ghorbel屈服准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现有的屈服准则并不能很好的描述有机玻璃在复合压剪应力状态下的屈服行为。本文通过晶像显微镜对复合压剪试样的断口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综合考虑了有机玻璃的静水压力敏感性,罗德角的影响以及拉压不对称性,基于此,提出了一个屈服准则,且该准则仅有一个参数。该参数被用来描述材料拉压不对称的强弱。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屈服准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屈服函数可以很好的描述有机玻璃在动态多轴下的屈服行为。此外,本研究也为类聚合物材料屈服准则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于菲菲[9](2018)在《医用Ti-Cu合金屈服行为及高温变形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及钛合金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亦优于不锈钢和钴基合金,是人工关节、骨创伤产品、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牙种植体、牙托等医用植入产品的首选材料。在钛合金中引入Cu元素不仅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还可以提高合金的耐磨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等。近年来,钛铜合金(Ti-Cu合金)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钛合金中铜的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如伸长率、模量和硬度等。目前对Ti-Cu合金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微观结构、抗菌性能、压缩或拉伸强度等方面,然而作为牙齿、骨骼或关节的替代品,在咀嚼食物或者人体运动过程中,亦或是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医用Ti-Cu合金往往处于复杂环境下或受到复杂的应力状态。因此,对Ti-Cu合金组分设计、耐磨性及各种工况下力学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考虑到Ti-Cu合金的加工和使用环境,本文拟对Ti-Cu合金不同加载条件和温度工况下的力学响应进行深入分析,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海绵钛和金属铜制备Ti-Cu合金,利用XRD、SEM对Ti-Cu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纳米压入法分析加载方式和加、卸载参数对合金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i-Cu合金由α'相与Ti_2Cu相组成;与循环加载和恒载荷速率加载方式相比,连续刚度法测得的弹性模量与硬度值相对较高;加载速率对测量值的影响较小,但卸载速率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随着卸载速率的增加,测得的弹性模量有所降低,而硬度则有所增加;析出的Ti_2Cu相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2)对Ti-Cu合金的单轴压缩、拉伸以及纯剪切加载条件下的静动态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着重研究其在压剪复合加载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分析了Ti-Cu合金在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并得到了其实验屈服轨迹,探究了应变率对Ti-Cu合金屈服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Ti-Cu合金屈服强度拉压不对称,表明了其屈服行为正应力方向相关性;随着应变率的增加,Ti-Cu合金的屈服轨迹呈各向同性膨胀趋势。(3)通过对比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实验结果与相关理论屈服准则的吻合度,发现考虑拉压不对称效应的Cazacu-Barlat准则能够很好地描述Ti-Cu合金的屈服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Cazacu-Barlat准则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率相关的Cazacu-Barlat屈服准则,拓展了该屈服准则的应用范围。(4)开展了Ti-Cu合金的高温压缩测试,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而增加;应变率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同时基于双曲正弦形式的Arrhenius本构方程构建了Ti-Cu合金的高温本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了该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及其变形行为。(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彩军[10](2018)在《QP1180超高强钢局部加热的屈服行为研究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轻量化是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先进高强钢变截面构件,可以在载荷一定的条件下减轻质量。Q&P钢作为第叁代先进高强钢种,具备高强度、高塑性的特点。本课题以QP1180超高强钢为对象,针对超高强钢板材在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减小成形试件的残余应力、优化金属板材成形工艺、提高试件的成形质量为目标,提出适合QP1180高强钢在高温加热下的屈服准则。通过准静态单向拉伸试验,获得了 QP1180超高强钢板在常温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在0.002s-1的应变速率下进行不同温度的单向拉伸试验,通过对塑性应变比、屈强比、强屈差、延伸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P1180超高强钢材料在高温350℃时塑性成形较好。基于课题组开发的热双向拉伸试验机,在350℃下,对QP1180十字形试件进行不同加载路径的双向拉伸试验,获得该温度下1:4、2:4、3:4、4:4、4:3、42、4:1不同加载路径的双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为探索QP1180在该温度下的屈服行为,针对Mises、Hill48、Gotoh、Hosford屈服准则,根据单位体积塑性功相等的原理,通过理论屈服轨迹与实验塑性功等高线比较,计算平均误差,结果表明QP1180超高强钢在350℃下,Hill48屈服准则符合较好,平均误差43.76%。进一步探索温度相关的屈服准则,以降低误差值,选择Yld2000-2D屈服准则,拟合各应变点等效应力的关于温度的五次多项式的曲线,与不同加载比例下的各应变点吻合度高,误差值降低在10%以内。因此建立温度相关的Yld2000-2D屈服准则可以准确描述QP1180在高温下的屈服行为。将QP1180超高强钢耦合变形抗力与温度的本构模型和屈服准则嵌入到ABAQUS软件中,建立QP1180超高强钢热力耦合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成形件腹板平整,未出现边波、翘曲、拱起等缺陷;最大应力916Mpa,比常温下QP1180板材成形后的最大应力减小了 25.71%;回弹角度最大为3.7°,最小为1.7°,成形回弹的角度减小了 84.61%,所以QP1180超强钢板材在在局部加热条件下可以降低成形件的内应力,提高成形质量。(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8-05-30)

屈服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板材屈服准则与塑性失稳模型是精准描述高性能构件成形或服役过程的基础与前提。在板材塑性成形过程中,试样几何尺寸、材料晶粒大小、自由表面粗化和织构分布等都会对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导致单一尺度下的本构模型和断裂准则不能有效预测微观尺度下的材料变形行为和各种缺陷,大大限制了合金板材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工业上的应用。对现有屈服准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从Hill、Hershey-Hosford和Drucker这3个系列出发,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用于验证屈服准则的金属板材双向拉伸实验机发展状况。基于不同的破裂失稳机理,将失稳模型分为宏观失稳准则、韧性断裂准则和耦合材料损伤演化的韧性断裂准则,并分别进行了归纳和阐述。此外,随着微成形技术的逐步推广,也对宏观塑性成形理论在微尺度下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说明,指出了宏观屈服准则和失稳模型在微尺度下的不足和缺陷。最后讨论了宏观屈服准则和失稳模型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宏观塑性成形理论在微尺度下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屈服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张越.泡沫铝合金尺寸效应及屈服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万敏,程诚,孟宝,吴向东,蔡正阳.金属板材屈服行为与塑性失稳力学模型在微尺度下的应用[J].精密成形工程.2019

[3].陈建云.拉扭组合加载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行为与各向异性屈服面模型[D].广西大学.2019

[4].杨海峰.表征镁合金各向异性屈服行为和应变率影响的本构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5].郑航,唐志平.压剪复合加载下聚丙烯屈服行为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9

[6].Shoaib,Ahmed.天然软黏土的屈服行为与本构模型研究[D].江苏大学.2019

[7].李炜,吴青原,连斌,杨迅,张建国.笼养食蟹猴攻击-屈服行为下的自然抑郁模型探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8].邱吉,金涛,树学峰.有机玻璃动态屈服行为[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9].于菲菲.医用Ti-Cu合金屈服行为及高温变形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10].李彩军.QP1180超高强钢局部加热的屈服行为研究及仿真[D].北方工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和Gibson建立的泡沫材料模型复合材料压缩后...试件破坏形态℃镀锌时间对TRIP钢力学性能的影响...7-12 460℃镀锌时间对双相钢应力应变曲...技术路线图

标签:;  ;  ;  ;  ;  ;  ;  

屈服行为论文_张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