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陈南雁[1]2003年在《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问题本身也受国际国内其它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都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当今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实际,结合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即民族政策的制定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要尊重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要充分考虑民族问题与其它问题的关系。同时也从民族政策的角度,对如何处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具体的措施,力求使本文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能在实践中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

丁咚[2]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1978-2009)》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历经严重曲折后,同样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运用、发展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通过系统研究,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有效的为党和国家今后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提供指导。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新时期民族理论与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历史进程为依据,归纳整理出了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指导思想、民族理论基本内容及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创新方向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由引文、正文、结束语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这是全文的引言部分,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写作着力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第一至七章。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包括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形成的历史依据、实施的历史进程、主要内容、以及总体分析评价等内容。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民族工作历经严重曲折后进入新时期,论文在回顾和总结1957-1966年的民族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民族工作在经过“拨乱反正”和重心转移的历史阶段后进入新时期,从而表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形成的历史依据。第二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的演变轨迹。对邓小平民族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民族理论、科学发展观中的民族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它们一起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指导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理论体系。第叁章至第六章是论述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侧重于1978-2009年间这些理论与政策的创新成果的总结概括。第叁章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与民族问题理论,包括民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途径等方面内容。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民族平等团结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核心。一是,从“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叁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民族平等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二是,从提出“叁个离不开”的重要观点、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基本举措叁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民族团结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政策。主要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新时期的发展及其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重要性、民族干部的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第六章主要概述了依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理论,通过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扶贫开发、对口支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举措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以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的政策,最终使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是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阐明了新时期民族工作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总结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叁部分,结束语。通过全文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全面梳理,在分析当今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总结出要不断推进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创新,概括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创新思路,并得出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的几点宝贵启示。

李贽[3]2005年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叁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探索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理论结晶,是被我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从容应对当代世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各种影响,对于我们不断与时俱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由导论和正文叁篇六章构成。导论主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背景和考察范围,从而说明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同时也阐明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状况,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重点和创新;导论还指出了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历史考察。主要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构成: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初步发展。主要是从理论源头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思想的发展进行历史回顾和系统梳理。通过这些理论考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理论关系。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考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纵向历史考察,理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各阶段的理论内容及创新贡献,从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叁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逐步与中国民族国情相结合,不断探求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说明其理论发展本身的继承性和连贯性。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体系建构和基本内容。这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全面的横向理论剖析和系统的体系建构,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章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于解决中国

青觉[4]2004年在《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文中认为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反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与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非常重视中国的民族问题,把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认识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革命实践中,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党的民族观。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解决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过程,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过程,是不断地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使各少数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的过程。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眼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内容的充实与完善,以历时的眼光考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了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拨乱反正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民族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的历史作用。 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关于民族观念的演变。本章着重从中国历史上关于“民族”概念的使用与内涵、20世纪初近代民族思想的兴起以及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形成与影响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及近代民族观念加以梳理,以阐明其内涵和对后者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诸影响因素。该章主要论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中国“五四”运动的冲击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传播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形成的影响和促进; 第叁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逐步形成。本章主要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时期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决议和纲领政策的提出和变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不断完善。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叁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发展完善过程,总结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深入发展。本章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业已形成的民族观。突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叁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以及解决这一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理论与实践。该章对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民族纲领与民族政策的社会原因,充实、完善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研究内容,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借鉴,制定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的民族纲领与民族政策,解袂好民族问题,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罗志佳[5]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多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奋斗的聚集之地,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重要部分。新疆因其在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复杂多变因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关注的重点地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实行有效治理,新疆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增长、政治变革、文化发展、社会建设、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新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新疆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21世纪以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潮流再次兴起,成为全球化时代以及现代化社会中一个新的生长要素,同时也引起社会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而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地带的新疆,多元文化既是新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显现出多种文明、多种思想、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撕裂与板结,对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冲击,成为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从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出发,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历史进程和特点,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基本经验,探讨进一步完善文化治理的路向和途径。本文以建构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文化治理整体结构为指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绪论。主要对本论文研究的缘起、选题和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为论文整体框架的设计提供整体思路和研究策略,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文化治理进行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的整体建构。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疆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文化治理思想分析了文化作为一种实践生活方式、一种生产力、一种意识形态对国家治理的作用。中西方传统文化在德治、人本及法治等方面都达到了一致。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疆借鉴了新疆历代王朝文化治理经验、民国时期新疆文化治理经验以及国外文化治理经验。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存在封建主义落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个性、泛突厥主义文化等挑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文化探索和实践已经具备了现代文化治理的某些因素和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初步探索分别为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提供了政党条件、制度条件、理论条件和实践条件。第叁章,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主要可以分为几个时段:新疆和平解放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自治区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等。中国共产党应对不同的时代要求和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文化治理理论、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文化治理实践。此阶段文化治理理念上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文化自觉,社会中残余封建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疆群众的生活,历史上错误的文化政策使社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作为先进文化全面领导了新疆各项事业。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文化治理借鉴了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文化治疆理论趋于完整、清晰、明朗,文化治疆实践趋于丰富、具体、可操作,符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和文化使命,彰显了党中央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殷切关怀。此阶段文化治理经历了恢复期、发展期以及深化期,文化治理理念走向自觉、文化治理主体越来越多元、文化治理手段逐渐丰富化,同时由于时代变化,文化治理局面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矛盾更加凸显、治理难度逐渐提高。第五章,新疆以文化治理为重点的地区发展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发展领域为横向主线,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文化治理成就并分析和彰显了文化治理的现实功能。建国以来的文化治理主要在建设全局、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民族宗教事业五个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与新疆文化领域中的五大矛盾相对应。但新疆文化治理中存在的由于历史问题和时代形势引发的多元文化冲突及矛盾也不容忽视,这成为新时期党文化治疆的严峻挑战。第六章,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基本经验与路径创新。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以来得到了诸多宝贵经验,文化治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使新疆从文化资源大区转变为文化发展大区进而迈向文化强区的历史新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文化治理的主体、对象及手段来分析党对文化治理的新思考,最后达到新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将是新时期新疆文化治理的思考方向。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疆文化治理方向。

赵金亮[6]2012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是人类历史演进的永恒主题,也是各民族和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民族发展依托于一定的时代和空间环境,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的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发展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稳定。综观世界各国,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边境线长,自然资源丰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时期,始终如一地从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高度,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发展问题的成功道路。在这90多年民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其发展内容、发展目标、发展的价值标准、发展原则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侧重。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确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起点。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侧重于民族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造,把民族社会制度改造的完成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引导中华各民族推翻了剥削压迫制度,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使各民族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解放,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立与形成阶段,它主要回答和指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的社会发展步划,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邓小平首次把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把民族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作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客观标准,把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在于进一步加快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为我们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提供了一个实践基础和理论框架。江泽民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这主要体现在指导发展角度的根本转变上,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步骤,坚持在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实践中,有重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先沿海后内陆的社会主义共富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民族发展进程。江泽民的民族发展理论蕴含在其“叁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阶段。时代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深刻把握前几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全面总结我党几十年来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成熟阶段。论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起点与基础一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分析为契入点,通过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的民族发展理论创新的内容做详尽叙述,探寻他们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创新的路径及其及重要特征。这种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历程、规律、特点、方向、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从而更科学、更协调、更全面地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分为叁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即是第一章,也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和重点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民族发展理论,具体阐述以上相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基本特征,说明这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为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作出贡献,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第叁部分为结论,也是最后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作出展望,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目标选择。

唐建兵[7]2012年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理与中国民族结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及其重要成员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是被民族工作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动因包括: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的历史背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碰撞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的阶级基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实践动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肥沃土壤、马列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处理民族问题失误的借鉴素材、长期民族工作实践的验证平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实践渊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探索与酝酿(1917—1921年)、奠基与初创(1921—1978年)、形成与确立(1978—1989年)、成熟与完善(1989—)等四个阶段。马列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优良种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斯大林给出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有民族就会有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实际上就是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压迫制度,实现民族的自由解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条件和基础。单一制共和国前提下的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政治结构的理想形式,联邦制仅是过渡形式。始终坚持民族自决、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纲领,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制定与各国民族实际相适应的民族政策,以调适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缩小民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阐释是论文的重中之重。历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实际,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内涵的界定、外延的分析;民族特征的综合描述,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及民族问题“六大特性”,民族问题实质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结构形式;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安全等系列问题的论述和阐释,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民族自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民族纲领,制定切合中国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民族纲领政策,不断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推进民族发展,最终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魅力,富有丰富哲理,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其进行逻辑总结以推广其主要经验、认识其历史地位、把握其基本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主要特点,即“五个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阶段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贯彻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丰富和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张德明[8]2016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分析梳理其理论来源、时代特征和创新内容,总结归纳其主要成果和经验启示,对于进一步推进新阶段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进而推进统一战线的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有着深厚的理论资源和历史基础。从理论资源看,理论资源是理论创新的既有基础所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统一战线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联合思想、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当然也是改革开放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资源;另一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统战思想的历史典故、中国传统的爱家爱国思想、传统辩证法思想、和合思想、大同思想、信义思想等等。从历史基础看,历史基础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上,改革开放以前,在长期组织领导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基本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等统一战线工作格局。这些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平台,蕴含着理论创新的积极构成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总体形势的科学判断,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统一战线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从国际上看,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致力于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在中国国内,在对文革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样的时代背景给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要求统一战线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实现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基本形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发展始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具有丰富的内容。关于统一战线基本思想理论方面,提出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地位是党执政兴国的法宝、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等;关于统一战线具体工作领域方面,形成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思想、重视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思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等。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发展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了执政党的建设,促进了国家建设与社会和谐,促进了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给我们以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国情和时代特征为客观前提,必须坚持以团结和民主为核心理念。中国共产党要从巩固执政基础的大局,高度重视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和谐、包容的执政理念;统一战线理论创新要在更好地关注民生、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上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刘源泉[9]2013年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并与汉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各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指示、宣言、决议等历史文献中,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中央领导人的报告、论着和讲话中,在党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法规文件中,都包含有大量关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落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正保护者和发展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就没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今天。因此,开展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和实践的研究,系统梳理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主要内容,总结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的基本经验,探索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五章构成:绪论,阐述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论述了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界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两个核心概念。第一章,重点论述了文化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进行了分类,归纳了它的特点。最后,从增强凝聚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任务,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体系,对于团结和教育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觉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第叁章,主要阐述新中国前30年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民主革命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优良传统,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和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维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益。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出现了一些失误,特别“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政策被彻底抛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遭受了惨痛浩劫。可以说,新中国前30年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艰辛的探索为新时期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第四章,主要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予以特别重视。不仅恢复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机构,重申了过去正确的少数民族文化纲领政策,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加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最好的、最成功的时期。第五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的经验,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制度创新,完善政策制定、运行与监督机制;坚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快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法制化的步伐、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科学有序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等角度,阐述了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对策与思考。

韩刚[10]2012年在《中国民族优惠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平等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政府在实现民族之间政治和法律地位平等的同时,也通过制定各项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缩小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差距。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作为国家调节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着眼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实现民族地区的较快发展,保障少数民族权利,始终作为民族政策的主线贯穿于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考察这一政策的发展脉络、实施效果和社会效应,是完善和发展中国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政治学的理论视野,依据民族平等和利益分析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民族优惠政策做出分析。论文的理论构架如下:民族平等作为一种理论和原则,具体指导中国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展开,民族识别工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以及其他的专门性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民族平等理论的指导;同时,基于利益分析的相关理论研究民族优惠政策的价值取向、实施效果,并对具体的案例做出解析。在上述理论框架之下,论文论述了我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教育与人口生育领域的民族优惠政策,对这些领域民族优惠政策的发展演变、具体内容、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论文选取俄罗斯、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叁个多民族国家,并对其民族政策及其变迁进行了分析,以总结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为完善与调整中国民族优惠政策提供借鉴。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民族优惠政策带有团体多元主义特征,在政策价值取向上具有潜在的“民族主义”倾向;(2)基于现实的利益考量,中国民族优惠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相关主体的“搭便车”现象;(3)中国民族优惠政策,应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以保障现代公民身份与公民权利为价值取向,循序渐进地加以调整与完善,针对不同领域的政策采取不同的调整策略。

参考文献:

[1]. 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D]. 陈南雁. 新疆大学. 2003

[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1978-2009)[D]. 丁咚. 南开大学. 2012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D]. 李贽.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4]. 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D]. 青觉.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5].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治理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罗志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D]. 赵金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D]. 唐建兵. 安徽大学. 2012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D]. 张德明. 辽宁大学. 2016

[9].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 刘源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 中国民族优惠政策研究[D]. 韩刚. 南开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新时期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