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影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上中)

现代影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上中)

一、现代图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上)(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惠盛健[3](2021)在《宋元界画中建筑形象的样式谱系与绘制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界画属性为何,是“画”,是“图”(工程图),还是介于其间。界画中建筑形象真实、准确与否,这涉及构件样式、构造细节及深层算法的表达。界画映射其本体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为何,咸用工匠本法严格遵循一定的制度,还是对其构型元素进行拆解、分类并另行拼贴、重构,意在制造一种美术语境下的“虚拟建筑”,使其成为一种推动情节发展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本质是叙述性的特殊“道具”,作为“工具”服务于表达主题,而非成为表达主题自身。界画中建筑之形象与其时大木作技术系统间是否同步,也即,形象重构是否进入一种自足状态从而获得彻底的“形式自律性”。上述疑问最终汇合为一个宏观命题,也即如何“以图证史”。其内涵两点要义,其一,“图”之“置信度”需借助量化分析对其进行相对精确的界定与分级;其二,利用图反向补充建筑史的缺失,则需首先借助既有建筑制度对上述形式分析结论进行比对、验证,“图”、“史”二者相互支持、互为注脚。研究对象为宋元时期之界画并少量涉及其它时代之重要作品。基本研究手段为图像“形式分析”与“大木作制度比对”,两项工作相伴始终,并无主次、先后之差,需对案例逐一展开分析并最终汇总提炼。并得到以下五点重要结论,其一,界画以蕴含于铺作内之“材模数”控制画中各处物型之尺度比例与真实营造中大木设计步骤基本一致(反思整数尺制);其二,界画流派与大木技术流派存在紧密对应关系,宋元时期前者对后者变动的“捕捉”与“再呈现”极为敏锐;其三,法式之“大小三间”、“小亭殿”与殿宇规模挂钩且与其空间的展拓方式有关;其四,榆林窟型、法式型交替为宋元各代之官式技术系统;其五,南宋初期官式建筑檐下比例变异即已发生,铺作用材趋小、补间数目激增的现象并非迟至明清才突现。

殷超[4](2021)在《瞿昙寺壁画中的汉藏艺术交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于明代早期的瞿昙寺,是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产物。瞿昙寺的壁画所表现的内容融合了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两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方式上结合了汉地艺术特征,如人物的形象、衣饰以及画面背景上的汉地山水画等。这种交融的方式不仅是艺术风格上的简单结合,它更是汉藏两种文化在不停的吸纳、修正、包容的过程。同时它也成为明清期间汉藏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典型案例,是跨文化交流、交融的反映,也是接受多元化艺术要素的体现,对后世汉藏艺术融合以及周边地区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瞿昙寺壁画艺术的深入研究,以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为主要研究目标,以瞿昙寺壁画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瞿昙寺的历史背景、建筑及壁画艺术特点,深入分析比较瞿昙寺壁画在构图、人物造型、表现形式、绘制技法、装饰纹样、色彩表现、时空观念等艺术方面体现出的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交融的印迹。揭示瞿昙寺作为皇家寺院对于周边寺院的影响、对周围艺术流派的影响、以及工匠之间的交流促成的汉藏文化艺术交融,从而进一步探讨多元一体文化特征在壁画中的体现。

丁俊[5](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孙茂宁[6](2021)在《纸上的城市:《永安月刊》图像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想象》文中认为随着摄影、印刷技术的成熟与发达,图像开始在上海的印刷出版物中大量出现,成为记录和反映上海都市社会和市民生活的常用媒介载体。在民国末期连续发行十年的《永安月刊》就将图像作为办刊的一大特色,其刊载的各类图像记录下民国末期“光怪陆离”的上海社会的同时,也建构了上海市民对“摩登都市”的现代想象。本文以118期《永安月刊》中的图像史料等原始文献为主要分析依据,以封面图像、电影剧照、艺术摄影、讽刺漫画、广告画等图像文本为研究对象。在图像与现代性二者的关系这一研究视角下,通过对上述类型的图像史料进行归纳和解读,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永安月刊》的产生环境、《永安月刊》中图像对现代都市娱乐和消费生活的想象和建构、图像被《永安月刊》选择的原因及意义、《永安月刊》中被赋予都市现代想象意涵的图像所具有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文发现,出版于盛世之后的乱世的《永安月刊》,背靠四大百货之首的永安百货,以一贯的版式、栏目,扎实的内容,严谨的排版坚持出版10年之久。《永安月刊》基于永安百货的商业基因,生来就带有娱乐、消费等都市特质,而这种都市特质也恰如其分地符合风行现代生活方式的上海。自创刊开始,《永安月刊》就将“消闲”作为办刊宗旨,使其通过图像大力倡导正当娱乐休闲的同时,亦揭示其美学价值,推进现代都市的建设和健康唯美生活态度的养成,从而营造符合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及审美价值的时尚。除此之外,《永安月刊》还通过图像所表达的有关女性消费和商品广告的内容,引导读者和都市市民朝着现代消费观念及行为改变,并使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认可和广泛传播。本文认为,《永安月刊》利用图像作为传达永安百货消费理念的方式,不但呈现了有形的消费品,更帮助读者想象了消费生活的氛围,使其成为营造上海都市现代想象的镜像呈现。此外,《永安月刊》的编者们把抚慰都市市民的焦虑精神作为自我调适之道,将《永安月刊》塑造成为深受生存压力困扰的读者们的精神家园,引导读者对未来现代生活的想象产生追求与热望。但在这一过程中,《永安月刊》中的图像并未将“孤岛”时期上海都市市民的战时娱乐和消费生活的全貌完全表现出来,而是迎合了那些隐藏在畸形繁荣的社会环境背后的异质的社会阶层和矛盾的市民心理,有意无意地造成了读者和都市市民对国难的“忽视”并宣扬了“孤岛”的殖民属性。因此,当时上海存在的种种意象昭示着上海的都市现代性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距离都市市民想象中的图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永安月刊》图像中呈现的上海现代都市形象可以认为仅仅是想象中的纸上的城市。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7](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木森[8](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葛俊芳[9](2020)在《空间·视觉·互动:拉卜楞及周边地区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研究》文中提出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普遍的文化景观与文化表达,其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图像逐渐成为文化主因,并被作为基本表意符号和主导方式来传递信息和解释这个世界。置身图像时代的语境下,图像似乎早已高度世俗化、审美化乃至娱乐化。然而,这远不是当下中国所有社会成员视觉实践的全部。在宗教信仰活动于日常生活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的藏族群体中,围绕着图像与观看的一系列视觉实践还渗透着神圣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拉卜楞及其周边地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热贡地区作为田野点,因其二者在安多藏区可谓是藏传佛教艺术诸如塑像、唐卡、壁画等主要的生产地和流通地,且社会交往频繁。本文把此地域内信奉格鲁派的藏族家庭佛堂作为研究的特定空间场域,将其中的视觉图像如塑像、唐卡、照片作为主要的视觉分析文本,尝试以视觉文化理论为基础,以阐释人类学理论和仪式理论为辅,来构建一种分析的框架坐标,将传播学、宗教学和艺术学三种学科视角进行融合交叉,来达到跨学科多维度研究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目的。本文依循人类学“自下而上”研究路径,尝试从普通的藏族家庭和个人入手,通过田野作业来参与并观察普通藏族群众围绕家庭佛堂图像而展开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考察他们如何使用、活化塑像、唐卡、图片等图像,发掘藏族普通群众作为佛堂图像运用的主体,在图像观看实践中隐藏的视觉模式,以及在图像意义赋予和与图像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图像的意义和观看的方式。所以本文首先从空间入手,阐述藏族家庭佛堂在藏族日常居住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呈现形式,逐层剥析其空间意义,并强调这一特定空间的神圣之处。然后对藏族家庭佛堂里常见的图像按照介质的不同,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逐次加以分析、探讨了不同介质的图像在藏族群众宗教生活中的定位。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分类的表层之下,更值得挖掘和思考的是这些纷繁复杂的图像如何按照隐藏的供奉格局共同寓居于佛堂这个空间,这些图像究竟在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什么样的功能。这种功能认定不是从宏观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简单赋能,而是来自对藏族群众日常生活微观视角的洞察。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存在着多重的内涵,既可作为圣物在日常宗教仪式中进行展演、膜拜,又可充任视觉媒介,促成各种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还兼具艺术的美感,涵养着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并且,这三种特质在藏族群众的图像运用中和谐共存,融为一体。图像的命运就在于观看,观看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深受特定文化的塑造与建构。视觉文化的关键就在于探究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图像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对应关系。不同的视觉观念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视觉经验、视觉传统和视觉惯例。特定的文化语境必然会形成一套稳定支配性的观看模式。藏族群众在家庭佛堂图像的视觉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观看范式,包括见即解脱、凝视和观想,与此同时也相应发展出了对观看的诸多规训,形成了种种观看的禁忌。视觉文化研究不仅关注具体的视觉形象,还要求审视身处具体文化的群体,如何以主体的身份和视角赋予他们所见之物以意义。本文将图像从静态存在还原到活态行为中,进一步分析藏族群众在佛堂视觉实践中,对图像进行意义的生产、解读、活化,并如何与这些图像进行交流、互动。最后,本文试图将空间延伸开来,因为佛堂并不是封闭隔绝的,而那些图像也不是只封存在这一空间,它们还随着社会交往和文化互动,流转到了佛堂以外的空间。这些以唐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像,当它们走出原本容身的家庭佛堂、寺院这些神圣空间,进入展厅这类现代公共空间后,其观看机制包括观看空间、观看主体、观看模式以及图像内涵,也随之发生了重构。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三个结论。首先,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具有宗教圣物、交流媒介和审美艺术这三面融合为一体的特质。虽然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在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其供奉格局也在普遍性上基础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但概括而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是美学意义的,而且也是宗教学以及传播学意义的。其次,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观看带有神圣性。藏族群众对佛堂图像的观看更切近于“观瞻”这种带有神圣性质的视觉行为,这种观看不仅可以作为理解当下各种世俗观看的参照物,更是可以将其形成“地方性”的“观看知识”,在不同观看实践之间展开对话。最后,藏族作为家庭佛堂图像仪式和阐释的主体,并不是固态的刻板的角色。相反,充满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多样性。在遵循主导性的宗教义理外,他们也以自己的经验解释、激活眼前的图像,赋予它们个人化的意义解读,是佛堂图像意义的再生产者。

赵蕊[10](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二、现代图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图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上)(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宋元界画中建筑形象的样式谱系与绘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方法、路线、技术手段等)
    1.7 论文结构框架
2 宋元界画绘制规律研究
    2.1 既有形式分析方法的缺陷与不足
    2.2 界画形式分析对象的特殊性
    2.3 宋元界画视角表达研究
        2.3.1 界画“再现”技法概论
        2.3.2 界画视角研究
        2.3.3 小结
    2.4 宋元界画“铺作”绘制规律探析
        2.4.1 唐辽型铺作绘制规律探析
        2.4.2 榆林窟型铺作绘制规律探析
        2.4.3 法式型铺作绘制规律探析
        2.4.4 斜垂构件的表达
        2.4.5 小结
    2.5 宋元界画开间、柱高绘制规律探析
        2.5.1 铺作形制与檐下比例设定
        2.5.2 比例真实类型
        2.5.3 折算后比例真实类型
        2.5.4 √2 重构类型
        2.5.5 小结
    2.6 宋元界画“构型”表达研究
        2.6.1 界画“构型”技法概论
        2.6.2 尺度层面的形式自律现象
        2.6.3 样式层面的形式自律现象
        2.6.4 结论
3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补遗
    3.1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探析一——“大小三间”与“重檐”形制
        3.1.1 “大小三间”概念简述
        3.1.2 “大小三间”与“重檐”概念再探析
        3.1.3 现存遗构中“大小三间”与“重檐”建筑
        3.1.4 界画中之“大小三间”殿宇与“重檐”建筑
        3.1.5 结论
    3.2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探析二——“小亭殿”与“方殿”
        3.2.1 “小亭殿”概念简述
        3.2.3 界画中之“小亭殿”与“方殿”
        3.2.4 小结
4 “榆林窟型”铺作与檐下比例设定探析
    4.1 “榆林窟型”的典范——北宋官式的铺作与檐下比例探析
        4.1.1 北宋官式的技术选择
        4.1.2 汴京与洛阳宫室制度渊源
        4.1.3 斜垂下昂类型探析
        4.1.4 平置下昂类型探析
        4.1.5 小结
    4.2 “榆林窟型”的异变——金官式的铺作与檐下比例探析
        4.2.1 金官式的技术选择
        4.2.2 岩山寺壁画中铺作绘制规律与构造类型探析
        4.2.3 大型殿宇檐下比例的设定
        4.2.4 小型殿宇檐下比例的设定
        4.2.5 小结
5 “法式型”铺作与檐下比例探析
    5.1 “法式型”的异变一——南宋官式的铺作与檐下比例探析
        5.1.1 南宋官式的技术选择
        5.1.2 本节研究思路
        5.1.3 檐下比例的两类衍化模式
        5.1.4 临安大内与太庙殿宇的形式构成解析
        5.1.5 永思陵殿宇的形式构成解析
        5.1.6 初祖庵与永乐宫的形式构成解析
        5.1.7 小结
    5.2 “法式型”的异变二——元官式的铺作与檐下比例探析
        5.2.1 元官式的技术选择
        5.2.2 本节研究思路
        5.2.3 元代界画体现的铺作与檐下比例
        5.2.4 元大都大内殿宇的形式构成解析
        5.2.5 元上都大安阁的形式构成解析
        5.2.6 小结
6 结论
    6.1 解决的关键问题
    6.2 研究方法的突破
    6.3 中世官式建筑檐下形式构成法则的解明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4)瞿昙寺壁画中的汉藏艺术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藏文化艺术交流管窥
    一、汉藏艺术交流概述
    二、建筑艺术的交流
    三、工艺美术的交流
    四、绘画及壁画艺术的交流
第二章 瞿昙寺概述
    一、瞿昙寺建寺背景及历史沿革
    二、瞿昙寺的建筑及壁画艺术
        (一)瞿昙寺的建筑
        (二)瞿昙寺的壁画艺术
第三章 瞿昙寺汉藏壁画艺术交融特点
    一、瞿昙寺壁画表现内容中的汉藏艺术交融
        (一)瞿昙寺三大殿内表现内容中的汉藏艺术
        (二)瞿昙寺回廊内表现内容的汉藏艺术交融
    二、瞿昙寺壁画绘制技法
    三、瞿昙寺壁画装饰纹样
    四、瞿昙寺壁画中的艺术语言
        (一)瞿昙寺壁画中色彩表现
        (二)瞿昙寺壁画构图中的时空观念
        (三)瞿昙寺壁画中的造型分析
第四章 汉藏艺术交融的文化影响
    一、皇家寺院艺术对周边艺术的影响
    二、源远流长的民间交流融合
        (一)民众间的文化传播融合
        (二)民间工匠(画师)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在壁画中的完美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纸上的城市:《永安月刊》图像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1.2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2.1 关于《永安月刊》的相关着述
        1.2.2 关于《永安月刊》的相关论文
        1.2.3 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相关着述
        1.2.4 关于“上海都市现代性”的相关论文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基于图像文本的研究
        1.3.2 对上海都市现代想象的关注
    1.4 文章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具体设想
第二章 生于“孤岛”:畸形繁荣下的上海和《永安月刊》
    2.1 繁荣与落寞同在:孤岛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2.1.1 畸形繁荣的社会环境
        2.1.2 崇尚消闲的文化环境
    2.2 自带永安基因:源于永安百货的《永安月刊》
        2.2.1 永安百货公司的创办和发展
        2.2.2 企业办刊风潮下的《永安月刊》
    2.3 小结:“孤岛”之不孤与《永安》之现代
第三章 消闲“使命”:《永安月刊》图像中的都市娱乐
    3.1 传播“现代”的都市映像
        3.1.1 电影剧照中的现代意涵
        3.1.2 艺术摄影中的现代元素
    3.2 融合“传统”的审美旨趣
        3.2.1 传统中国元素的勃发
        3.2.2 多元文化观念的交融
    3.3 小结:重新发现“美”的现代都市娱乐
第四章 “摩登”范儿:《永安月刊》图像中的现代消费
    4.1 “描绘”未来的图像广告
        4.1.1 被广告“定义”的市民消费
        4.1.2 被广告“描绘”的消费都市
    4.2 “推动”消费的女性形象
        4.2.1 利用女性形象
        4.2.2 营造女性空间
    4.3 小结:被女性和广告“包围”的都市现代消费
第五章 “选”与被选:图像与《永安月刊》的互动关系
    5.1 潜移默化:作为营销策略的《永安月刊》图像
        5.1.1 配合永安经营方针
        5.1.2 体现编者理念认同
    5.2 都会镜像:作为想象现代的《永安月刊》图像
        5.2.1 融入都会摩登风潮
        5.2.2 建构读者精神家园
    5.3 小结:图像的都市归属与现代想象
第六章 逃离与迎合:基于上海都市现代想象的图像特征
    6.1 主动逃离:对国难的“忽视”
        6.1.1 异质性的社会阶层
        6.1.2 矛盾性的市民心理
    6.2 被动迎合:对殖民性的“默许”
        6.2.1 时代浪潮的影响
        6.2.2 商业利益的追求
    6.3 小结:未完成的都市现代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一)史前医学时期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一、心脏主题展
        二、大脑主题展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与致谢
附件

(8)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空间·视觉·互动:拉卜楞及周边地区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选题因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田野描述
第一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空间呈现
    第一节 图像与空间
        一、图像与空间的关系
        二、藏族家庭佛堂样貌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空间形式
        一、牧区——帐篷上首的供案
        二、农区——正房、耳房
        三、城市——书房、客厅、阳台
    第三节 家庭佛堂在藏族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意义
        一、神佛寓居的空间
        二、个体宗教信仰实践的空间
        三、家庭宗教活动的场所
        四、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代际传承的场所
    第四节 藏族家庭佛堂空间的神圣及其禁忌
        一、宗教空间的场所精神
        二、藏族家庭佛堂的神圣
        三、藏族家庭佛堂的空间禁忌
第二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类别
    第一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体系
        一、藏族家庭佛堂神灵体系来源
        二、藏族家庭佛堂神灵系统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构成
        一、塑像——佛堂中主导性的图像
        二、唐卡——佛堂中民族性的图像
        三、照片——佛堂中现代性的图像
    第三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变迁
        一、新旧并存
        二、功能互补
        三、形态创新
第三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供奉格局及功能
    第一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特征及象征物
        一、共性与个性并存
        二、图像的开光
        三、藏族家庭佛堂的其他宗教象征物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现有的供奉格局与禁忌
        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常见的供奉格局
        二、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禁忌
    第三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功能
        一、礼敬与供养——精神信仰
        二、尊师与忆亲——世俗伦理
        三、记忆与传承——民族文化
        四、认同与区隔——身份标识
        五、唯乐与唯实——现实观照
第四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多重内涵
    第一节 作为圣物的家庭佛堂图像
        一、佛堂图像作为精神皈依的对象
        二、佛堂图像作为日常修行的对象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家庭佛堂图像
        一、佛堂图像是藏传佛教传播的媒介
        二、佛堂图像是信众与神灵之间的象征性媒介
    第三节 作为艺术的家庭佛堂图像
        一、佛堂唐卡艺术的特点分析
        二、匿名的唐卡画师
        三、从圣物到商品
        四、佛堂图像三面一体的特性
第五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视觉实践
    第一节 视觉文化里的观看
        一、观看的本质
        二、空间与观看模式
        三、藏族家庭佛堂图像观看的思维基础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视觉范式
        一、见即解脱
        二、凝视
        三、观想
    第三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观看的禁忌
        一、隐秘的图像——被遮蔽的唐卡
        二、他者、女人——被禁止的观看者
第六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意义阐释与人神互动
    第一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意义阐释
        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象征涵义
        二、藏族家庭佛堂图像意义的活化
    第二节 藏族和家庭佛堂图像的互动
        一、图像与人类的交流
        二、以灵赋像
        三、藏族和家庭佛堂图像的互动方式
    第三节 空间转换下佛堂图像观看机制的重构
        一、从神圣空间到世俗空间——观看空间的流转
        二、从信众到观众——观看主体的置换
        三、从圣物到艺术——图像内涵的变相
结语
    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特性
    二、藏族群众家庭佛堂图像观看的神圣性
    三、藏族群众作为家庭佛堂图像仪式和阐释的主体性
    四、研究反思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3.4 论文框架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2.1.1 地位从属阶段
        2.1.2 自我独立阶段
        2.1.3 主动表达阶段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2.3.1 生态美学
        2.3.2 构成美学
        2.3.3 意象美学
        2.3.4 感知美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3.2.1 仿生叙事语言
        3.2.2 自然叙事语言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3.3.1 适应性原则
        3.3.2 高效原则
        3.3.3 生态审美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4.1.1 分层构建
        4.1.2 体块穿插
        4.1.3 肌理塑造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4.3.1 中心消隐秩序
        4.3.2 逆抽象秩序
        4.3.3 无序的有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5.1.1 人文为根
        5.1.2 艺术为邻
        5.1.3 自然为居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5.3.1 相似性机制
        5.3.2 聚合性机制
        5.3.3 延续性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现代图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宋元界画中建筑形象的样式谱系与绘制规律研究[D]. 惠盛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瞿昙寺壁画中的汉藏艺术交融研究[D]. 殷超.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5]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6]纸上的城市:《永安月刊》图像中的上海都市现代想象[D]. 孙茂宁. 兰州大学, 2021(02)
  • [7]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9]空间·视觉·互动:拉卜楞及周边地区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研究[D]. 葛俊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现代影像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上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