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内审工作的应对策略张荣

新常态下企业内审工作的应对策略张荣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内部审计属于一种单独的、客观的确定和咨询活动,目的在于提升价值与优化企业的经营。其采用系统的、标准的方法,评估并改善风险预防、控制和治理的效果,帮助企业尽早实现战略目标。此外,因为现代企业发展快速,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其运营方式多元化,运营业务日益复杂化,生产运营场所的分散化与管理阶层的多极化,这些均决定管理层无法对复杂的生产运营结构进行严格管理,这就必须要创建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体制。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眼里的审计是指离职审计过程和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和经营活动和相关决策执行情况审计,或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与违法经营审计,对审计缺乏全面认识。有些组织和个人对内审流于形式,内审机构是应要求而建,完全把内审看作是应对国家审计机关对单位审计的一个应对策略。正确理解和运行内审机构应是发挥内审工作效能的重点。

1内审的目的和作用

内审是在单位和经营组织内部进行的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通过鉴证结论,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运行情况结论,目的是改进组织的经营管理和增加价值。内审依靠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预防经营违法和预防职务犯罪、专业科学客观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的作用。内审可达到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目的,内审本身是组织、经营和管理的一部分,是内部先察先觉,避免犯错和失误。

2企业内部审计常见的问题

2.1内审机构设置不完善,内审工作独立性不强

企业内审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具体业务缺乏指导,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的情况是较普遍现象。在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独立性较强。而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隶属关系有隶属董事会、也有直接对企业总经理负责,还有由经营层某一副职分管以及审计监察合署办公的,实质上受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独立性不强,监督乏力。

2.2审计思维观念未转变

一般而言,防范比事后核实认定更重要,但企业往往在建立有效机制方面缺乏。一是对审计的定位。在当前体系下,内审本身是维护所有者利益,为企业经营提供保障的,审计的定位、审计的架构以及审计工作如何开展,不仅仅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需要去努力,去转变自身的专业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个企业赋予的职责以及管理层、决策层的重视程度。发生重大问题,才发现缺乏审计监督或者审计未发挥作用,审计作为企业的监督机构、守护者,客观上在企业事后审要向事前审计监督把关。其二是目前个别企业内审还局限于财务审计,局限于业务环节及业务点的审计,内审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同时问题及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也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内审如何与具体业务结合,嵌入到业务的全过程,如何实现全覆盖,不仅仅是简单的范围扩大,还需要建立相关配套的体系和工作机制。

2.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

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是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保证。第一,内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由于内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知识熟悉和掌握,同时,也要了解生产、审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以便应对各类审计项目工作。第二,为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求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质。多数的审计人员来源于会计行业,较少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尚浅。加之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部分人员对审计工作不甚了解,将审计工作理解成财务审查,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提高。第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需要加强,个别人员缺乏正确的认知。利益驱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阻碍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缺失以及素质培养的缺乏,都使得审计工作举步维艰,审计结果饱受质疑。

3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出同现代企业制度相统一的内审模式,使用信息化审计手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让企业真正辩证变成自我管束、自负盈亏以及自我发展的社会竞争主体,企业必须努力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统一的内审模式,进一步更新审计体系,逐步从以往的账项基础审查、制度基础审查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把风险评价贯穿在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控制水平,而且还需全面发挥出内部审计的咨询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子技术的大力发展,对内审信息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国家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内部审核信息化建设程序,开发更先进的审计软件,提高内审信息化水平,所以内审信息化建设由传统的报表账目检查向统计抽样、数学模型、数理统计等最新成果的方向发展;审计处理手段上应由手工操作逐步转移到电算化处理。这就要求内审人员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功能的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3.2夯实审计基础工作,推进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结果的质量。客观、可靠、及时和专业性的审计工作成果能够为最高管理当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并建立和保持它们对内部审计部门的信任。为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内部审计部门都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经济新常态给企业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三个方面的规定及制度指引为提升内审工作确定了标准。企业内审工作应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细化本企业审计实施细则,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审计基础工作。推进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审计行为,建立审计工作规范,建立企业内审工作评估体系。严把审计人员入门关,招收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全面有效评价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审计的整体实效性。做好审计项目事前立项,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建立审计项目制并建立评价标准,强化审计现场监督指导,明确内部审计复核范围和责任,实施审计质量的内部考核与评价,规范审计报告内容,重点突出,认定客观,开展审计报告使用效果评估。

3.3增强素质,提升价值

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建立独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客观需要。内部审计不仅要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决策执行者进行审计监督,同时也应将企业决策层的重大决策活动纳入审计监督范畴。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使内部审计不再隶属于企业,可从根本上理顺内部审计的领导与监督关系,避免审计委托人又是被审计入的尴尬局面,内部审计方能超然地站在企业出资人的高度对企业重大决策、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健全完善组织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已基本建立起了以企业董事长为核心,包括以董事长为代表的企业最高决策层、以总经理为代表的企业经营管理层和以监事长为代表的企业监督层三位一体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从形式上看,这种监督制约机制是健全和有效的,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决策层和企业经营管理层可能会在某些非法个人利益面前一拍即合,直接导致监督制衡机制瞬间失灵;二是企业监督层专业知识不精,其监督能力具有非专业性,使其很难胜任对决策层重大决策和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活动的有效监督。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可以使决策层的职能由决策和监督的双重职能变为单一的决策职能,从而使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更为合理、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审计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规模的扩大,离不开企业管理的高效规范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是内部审计的根源,有了它内部审计的发展就有了动力,就像树木有了土地,才能不断生长壮大。把企业经济效益当作核心,摆正内部审计的位置,确立其向内性,确保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相对独立,在公开公正的客观环境下,保证内部审计的实效性是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唯一途径,也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结果,对审计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措施,帮助企业不断完善经营理念与模式,达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目的,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石海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12).

[2]郭宁.浅谈企业内控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2(2).

[3]南顺女.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5(12):57-59+67.

标签:;  ;  ;  

新常态下企业内审工作的应对策略张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