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改进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内科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本组10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且不存在护理差错或者护患纠纷。结论:在心内科的护理中,及时地更新护理服务理念,转变护理服务思想,并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能够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能力,可以显著地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内科;改进;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并且患者的年龄跨度大,其自身的治疗依从性也普遍较差。此外,心血管疾病起病急,且患者的病情会出现多种变化,所以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这就使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的危险性因素较多,所以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整体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这一护理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可以显著地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我院于2012年开始对我院心内科的护理措施进行改进,以逐渐地实现整体护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4月~2013年6月,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新改进的护理措施,也即应用整体护理。100例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的年龄为61~87岁,平均年龄为(73.2+2.2)岁,其中,心律失常患者共计17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共计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计13例,心绞痛患者共计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34例;合并症情况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支气管哮喘、脑血管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别为21例、14例、9例、15例、25例、12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护理方法

1.2.1增强服务意识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其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地转变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关心患者,要对患者表示同情和理解,要保持态度的诚恳,在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亲切温和,要注意耐心地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在执行各项操作前,需要及时地为患者讲解清楚,以确保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全面地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姓名、病情特点、治疗方法、用药情况等,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2.2加强人员培训

近年来,伴随着临床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护理工作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压力和各种风险性因素[3]。所以,要借助于晨会提问、疾病护理查房以及业务讲课等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以确保护理人员可以全面地了解心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识,引导其全面地牢记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从而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新的医疗技术进行学习,并要加强相关的医疗方法的培训,教会其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输液泵、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以及心电图机等临床使用率较高的医疗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也要为其提供充足的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以及学历考试,以对其自身修养进行完善,这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1.2.3增强法律意识

在当下,医患关系往往比较紧张,各种医患、护患矛盾也比较多,所以需要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要注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医疗法规进行深入学习,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护士管理条例》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4],同时针对护理措施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及时地予以纠正和指导,要注意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尽量地避免医患、护患纠纷。

1.2.4掌握用药方法

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心内科常用药物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在心内科的治疗中,各种给药方案往往比较复杂,其原因就在于药物的品种往往比较繁多,再加上患者的用药过程也往往比较复杂,所以容易在用药环节出现失误,导致错服、漏服等情况较多,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此外,针对治疗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护理人员也需要全面地掌握,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特别要为其讲解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有效的预防方法,并要注意对患者用药后的生理反应情况进行监测,以及时地发现、尽早地处理[6]。

2.结果

经护理,本组10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且不存在护理差错或者护患纠纷。

3.讨论

本研究中,通过对100例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改进,已经基本实现了整体护理。在改进中,我们重点是要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思想,及时地对其服务理念进行更新,并注意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这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从而显著地减少了护患摩擦和各种护患纠纷,患者的满意度较高,这均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所以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冯佳,俞申妹.心内科病房二级护理站的管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12-514.

[2]金金花,陆琴,杨英等.SWOT分析法在心内科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62-63.

[3]李燕.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积极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8-10.

[4]罗晓辉.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16-118.

[5]吴小平,谭建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89-90.

[6]孙爱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4):126-127.

标签:;  ;  ;  

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