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损标准论文_邓庆军,王佳,李自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套损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套管,标准,防控,岩心,油页岩,油藏,方法。

套损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邓庆军,王佳,李自平[1](2019)在《嫩二底油页岩标准层套损成因与防控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嫩二底标准层集中套损导致注采关系极不完整,地质储量难以有效动用,套损井治理修复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嫩二底套损层位岩性力学特征、油页岩进水影响和地层压力差异等情况,揭示出嫩二底油页岩标准层因注水导致的地层不均匀沉降或隆起,诱发顶部嫩二底标准层剪切破坏套管。据此制定并实施了调整区域间压力平衡、控制地层孔隙压力骤变、防止标准层高压进水的防控措施。2014年以来,萨中开发区嫩二底油页岩标准层套损井数降幅达到72. 6%,嫩二底油页岩标准层套损防控措施成效显着。(本文来源于《复杂油气藏》期刊2019年01期)

孙萌萌[2](2017)在《A区块标准层套损治理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套损井数越来越多,导致油水井利用率降低,给油田开发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标准层套损,由于其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涉及井数多,已成为影响油田开发的一大难题。因此,深入分析套损原因、合理调整压力系统,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套损。总结了A区块套损成因,针对标准层套损防控及油藏开发相应进行治理,累计节约注入水79.01×104m3,日产液增加198.9 t,含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按目前油价1812元/t计算,原油产值每天增加1.2万元,节能降耗的同时增加了收益,为相关区块套损治理提供了依据,有效控制套损,节约开发成本。(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节能》期刊2017年10期)

张淑娟,姜雪岩,卢继源,刘庆红,朱丽红[3](2017)在《长垣油田嫩二底标准层集中套损的防控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后大庆油田套损形势日趋严重,发生多个区块的嫩二底标准层大规模集中套损,造成大量生产井关停,严重影响油田产量,导致生产成本激增,因此嫩二底标准层是套损防控的重点。为了预防集中套损的发生,从地质、开发、工程因素方面对嫩二底标准层套损原因开展研究,确定了预警方法,并制定了防控对策。嫩二底标准层是大庆油田全油田范围内稳定发育的一套油页岩,位于主产层的上部。首先开展地质特征研究,对嫩二底标准层的岩性特征及力学参数进行实验分析,研究了嫩二底标准层在油藏纵向、平面的力学性质差异;进而应用开发预警指标建立套损预警模型,筛选套损高风险区块、高风险指标,实现套损风险的实时预警;另外应用工程和监测信息,确定判断注水异常风险井、注水上窜风险井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出套损高风险井。应用上述方法,实现了嫩二底标准层套损风险预警,可以提前发现集中套损风险并及时调控,为集中套损的预防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7)论文集》期刊2017-09-21)

郑志超[4](2017)在《大庆油田南一区西部标准层套损与断层关系的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南一区西部是大庆油田标准层套损重灾区。截至2013年底,累计套损率高达48.8%。130号断层贯穿南一区西部。通过对该断层周围套损井的分析得出:钻遇断层井套损比例小,该区域套损与断层滑移无关;标准层发生套损的时间和位置与断层有关,套损范围沿垂直于断层方向扩大。结合对研究区域岩性、注水压力等其他因素的分析,认为断层导水是导致南一区标准层套损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7年16期)

刘亚珍[5](2016)在《标准层套损区进水域形成的判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套管损坏问题始终存在于油田开发的过程,对油田正常生产有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标准层套管损坏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套管损坏主要层位之一,严重制约油田的发展。针对标准层套管损坏问题,现场检测资料表明标准层套损区大都存在进水现象,这说明标准层进水与该层位套管损坏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开展标准层进水域形成方面的研究具有必要性。针对北叁东307队区块标准层套损区进水域的形成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开展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揭示标准层进水域的形成机理,为制定有效的标准层套损防控措施提供借鉴。论文首先开展了标准层套损区标准层泥岩和页岩的岩石力学实验。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测定了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的泥岩和页岩的单轴和叁轴抗压强度、内聚力、抗拉伸强度及抗剪切强度等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泥岩和页岩在垂直、平行层理方向上的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平行层理方向的抗拉伸强度、内聚力和抗剪切强度较小,因此标准层易沿层理方向发生拉伸和剪切破坏,形成水平缝。然后,从力学角度分析了标准层进水域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力学机理。标准层形成进水域的前提条件是存在进水通道,对叁种可能存在的进水通道进行了分析说明;根据标准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的井壁围岩应力计算模型,推导出不同形成方式下进水域形成的临界压力计算模型,分析认为地层拉伸破坏形成进水域的过程中标准层进水域一直沿井周角为π/2和3π/2的方向延伸,地层剪切破坏形成进水域的过程中标准层进水域的延伸方向发生改变。接着,根据标准层岩石的结构和力学参数,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的地质模型。基于进水域形成的力学机理,得到数值模拟计算时进水域面积的判定原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2010~2012年标准层套损区进水域面积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2年标准层套损区地层压力呈增加趋势,标准层进水域面积也随之增加,两者变化情况存在一致性。最后,应用已建立的地质模型,分析了断层、注水压力、孔隙度、内聚力及抗拉伸强度对形成的标准层进水域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断层的阻隔作用,在相同地层压力条件下,存在断层的区域,标准层形成的进水域面积更大;随着注水压力增大进水域面积迅速增加;随着孔隙度的增加,标准层形成的进水域面积先增加最后趋于不变;随着内聚力的增大,进水域面积先迅速减小后趋于不变;岩石抗拉强度的增加,标准层形成的进水域面积减小最后趋于不变。(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5-01)

艾池,胡超洋,崔月明[6](2015)在《延缓大庆油田标准层套损的套管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部分区域集中出现标准层套管剪切损坏,虽已采用标准层不固井工艺延缓套管损坏,但除此之外,套管壁厚、钢级等参数对标准层套管剪切损坏的临界条件也有影响。为此,考虑套管和地层弹塑性力学特征,针对标准层不固井的工程条件,应用考虑大变形后应力平衡状态的拉格朗日格式有限元方程,提出了地层整体移动剪切套管过程的叁维有限元计算方法。考虑套管变形和套管断裂的2种失效条件,计算并对比不同壁厚和钢级套管失效的临界值。结果表明:考虑套管断裂的地层剪切套管临界滑移量明显小于考虑套管变形的临界滑移量;同规格、同钢级套管损坏的临界滑移量随套管壁厚增大呈线性减小,随其延伸率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因此,在满足强度校核的前提下,大庆油田标准层宜采用低钢级小壁厚套管以延缓套管损坏。(本文来源于《石油钻探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李连平[7](2008)在《杏北地区嫩二段标准层成片套损与地质特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杏北地区嫩二段底部成片套损的特点及目前状况,分析对比了嫩二段底部成片套损部位的岩芯资料、2.5米视电阻率曲线和多臂井径曲线资料,指出了杏北地区嫩二段底部成片套损的具体位置是化石含量较高和视电阻率值最高的部位,力学作用形式为剪切套损。同时,还总结了杏北地区依据嫩二段底部套损成因的新认识,开展嫩二段底部浸水域普查以及分类防治的做法和效果,进而提出了嫩二段底部成片套损的防治方法,为油田控制套损速度,提高油水井利用率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学院》期刊2008-04-10)

套损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套损井数越来越多,导致油水井利用率降低,给油田开发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标准层套损,由于其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涉及井数多,已成为影响油田开发的一大难题。因此,深入分析套损原因、合理调整压力系统,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套损。总结了A区块套损成因,针对标准层套损防控及油藏开发相应进行治理,累计节约注入水79.01×104m3,日产液增加198.9 t,含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按目前油价1812元/t计算,原油产值每天增加1.2万元,节能降耗的同时增加了收益,为相关区块套损治理提供了依据,有效控制套损,节约开发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套损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邓庆军,王佳,李自平.嫩二底油页岩标准层套损成因与防控方法[J].复杂油气藏.2019

[2].孙萌萌.A区块标准层套损治理效果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2017

[3].张淑娟,姜雪岩,卢继源,刘庆红,朱丽红.长垣油田嫩二底标准层集中套损的防控对策[C].2017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7)论文集.2017

[4].郑志超.大庆油田南一区西部标准层套损与断层关系的新认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

[5].刘亚珍.标准层套损区进水域形成的判定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6].艾池,胡超洋,崔月明.延缓大庆油田标准层套损的套管优选[J].石油钻探技术.2015

[7].李连平.杏北地区嫩二段标准层成片套损与地质特征关系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

论文知识图

电测曲线与多臂井径测试曲线对比萨中开发区套损井分层位变化曲线套损形态铅模资料标准层临界应变程序多元线性回归残差...(一) 勘察设计咨询业建设部关于颁发《海洋...(一) 勘察设计咨询业建设部关于颁发《海洋...

标签:;  ;  ;  ;  ;  ;  ;  

套损标准论文_邓庆军,王佳,李自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