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灭佛论文_葛瑶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魏太武帝灭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武帝,北魏,性格,佛教,佛教徒,石窟,统治者。

北魏太武帝灭佛论文文献综述

葛瑶瑶[1](2016)在《浅析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法难",北魏太武帝灭佛以政治因素为首要原因和主要根源;其灭佛政策的推行,对中国佛教的整体发展格局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6年04期)

他维宏[2](2014)在《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免遭破坏原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首次"法难",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毁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中西秦时期所开凿的洞窟却保存完好,至今还未发现有被破坏的痕迹。此中原因,史语不详,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4年12期)

王继训[3](2012)在《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认为太武灭佛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太武帝傲慢自负、飞扬跋扈、缺乏包容之心、好暴怒;做事野蛮、冲动,一意孤行,变本加厉,好杀掠;事后又多反悔,充满矛盾。从太武的性格、精神来分析这场灭佛事件,不仅是合乎史实的,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王继训[4](2011)在《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北魏太武帝灭佛,史学界众说纷纭。太武灭佛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太武帝傲慢自负、飞扬跋扈,缺乏包容之心、好暴怒;做事野蛮、冲动,一意孤行,变本加厉,好杀掠;事后又多反悔,充满矛盾。从太武的性格、精神来分析这场灭佛事件,不仅是合乎史实的,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12期)

李玉芳[5](2004)在《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是中国古代史上“叁武一宗”灭佛的第一次。此次法难主要是由于佛教与儒、道二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自身的腐化堕落以及佛教与主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李春祥[6](2001)在《北魏太武帝与周武帝灭佛之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灭佛的成因、经过及结果的比较研究,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为大武帝灭佛的主观动因主要是以强制手段改变太子的信仰,以利于北魏统治,但以失败告终,而周武帝灭佛则经过精心策划,收效显着。(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栾贵川[7](1997)在《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新论栾贵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以诏书号令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笔者通过对此次灭佛原因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一事件具有它独自的特性,通过它对认识拓跋部封建化进程中诸理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部原是居住在我国北方鲜卑...(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期刊1997年02期)

房芸芳[8](1996)在《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二世纪末起,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历时数百年的统一封建王朝,第一次经历了分裂、割据与纷争的社会大动乱。这一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社会痛苦、政治混乱的悲剧时代。然而,它又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精的一个时代。佛教作为一(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1996年01期)

向燕南[9](1984)在《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关于太武灭佛原因的两种观点及分析关于北魏太武灭佛的原因,史学界目前存在着两种说法。一是佛道之争说。如侯外庐先生认为:“其发动太武毁佛则是土箸宗教对于外来宗教的联合进攻”。王仲荦先生也认为:灭佛是由于“搀入了佛道之争的因素”才发生的。二是经济原因说。如金家瑞同志在《北朝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期刊1984年02期)

北魏太武帝灭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首次"法难",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毁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中西秦时期所开凿的洞窟却保存完好,至今还未发现有被破坏的痕迹。此中原因,史语不详,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魏太武帝灭佛论文参考文献

[1].葛瑶瑶.浅析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及影响[J].科学经济社会.2016

[2].他维宏.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中炳灵寺石窟免遭破坏原因初探[J].丝绸之路.2014

[3].王继训.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王继训.北魏太武其人及灭佛其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李玉芳.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4

[6].李春祥.北魏太武帝与周武帝灭佛之异同[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

[7].栾贵川.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新论[J].中国史研究.1997

[8].房芸芳.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J].历史教学问题.1996

[9].向燕南.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

论文知识图

云冈石窟的佛像样式对北魏单尊佛像的影响-...云冈石窟的佛像样式对北魏单尊佛像的影响-...云冈石窟的佛像样式对北魏单尊佛像的影响-...云冈石窟的佛像样式对北魏单尊佛像的影响-...云冈石窟的佛像样式对北魏单尊佛像的影响-...云冈石窟的佛像样式对北魏单尊佛像的影响-...

标签:;  ;  ;  ;  ;  ;  ;  

北魏太武帝灭佛论文_葛瑶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