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管理模式重建效果探讨

压疮管理模式重建效果探讨

屈红1,2王青丽2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430071)

(2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443000)

【摘要】目的通过重建压疮管理模式,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带入性压疮的治愈率。方法分析原压疮管理模式,于2011年12月重建并实施新的压疮管理模式:建立压疮相关评价量表、培训护理人员、建立压疮上报信息平台实施网络直报、建立监测评价系统实施可追溯持续改进。结果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带入性压疮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人员控制压疮发生的预防意识和护理措施效果提高。结论重建压疮管理模式能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缩短带入性压疮的愈合时间。

【关键词】压疮管理模式重建专科护理小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25-02

2008年卫生部推出的《2008年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中规定,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为患者安全目标之一。压疮的防治是一个长期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如何降低难免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的治愈率,是护理质控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院于2011年12月对原有压疮管理模式进行重建,制定出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实施一年来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原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1原管理模式

新入院或长期卧床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皮肤评估→对高危及带入性压疮患者建立床尾翻身卡→根据皮肤情况进行护理→报告护士长→各班交接皮肤情况→院内发生压疮报告护理部→护理部按压疮情况定性差错等级。

1.2分析存在的问题

1.2.1护士缺乏皮肤压疮高危因子的评估技能,对部分压疮高危患者不能准确识别。

1.2.2对压疮高危患者及带入性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效果缺乏评价。

1.2.3凡院内发生压疮即认定为差错,缺乏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2重建压疮管理模式

针对压疮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重建管理模式,注意强化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作用。

2.1建立压疮相关评价量表

根据Braden量表设计压疮评估上报表、不可避免压疮申报表和皮肤观察记录表。皮肤压疮评估上报告表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院外带入压疮部位、分期、范围、发生日期、患者皮肤情况、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护士长签名及患者或家属签字等内容;不可避免压疮申报表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申报理由、专科护理小组审核意见;皮肤观察记录表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压疮部位、分期、范围、采取的护理措施、压疮转归情况。

2.2建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

由组长、核心成员、联络员组成。组长1名由专科护士担任,核心成员3名由相关专业护士担任,联络员由全院各病区护理骨干担任。核心成员职责是对各科长期卧床、昏迷及皮肤高危病人进行防治压疮指导,评估皮肤状况并对已发生的压疮进行技术鉴定和等级评定,提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追踪观察护理效果和治愈情况。

2.3培训护理人员

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压疮评估上报告表”、“不可避免压疮申报表”和“皮肤观察记录表”应用的培训。压疮专科小组每月对全院护士提供专业的相关培训及技术指导,探讨和解决专科疾病护理中的疑难问题,如皮肤压疮高危因子的评估技能,科学的护理措施等,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支持。

2.4建立压疮上报信息平台实施网络直报

新入院或长期卧床患者由责任护士按压疮评估表上Braden评分进行皮肤评估,确认为压疮高危患者及带入性压疮患者填写分别选择填写“压疮评估上报告表”、“不可避免压疮申报表”和“皮肤观察记录表”,24小时内报告护士长和科室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联络员核实,核实后护士长签名将“压疮评估上报告表”或“不可避免压疮申报表”通过护理管理信息平台上传报护理部。对于申报不可避免压疮者,由护理部安排压疮专科小组成员于24小时内核实、会诊,提出会诊意见,指导护士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压疮的护理措施。患者出院或死亡时,科室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联络员要及时上报患者皮肤的转归。

2.5建立监测评价系统实施可追溯持续改进

2.5.1规范与完善相关压疮管理制度

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完善的压疮管理相关制度和护理规范,包括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压疮管理制度、压疮会诊制度、预防皮肤压疮流程、皮肤压疮处理流程和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操作规范。

2.5.2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压疮专科小组、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及时评价和考核[1]。实施三级监控体系定期开展压疮相关管理执行情况的督查和考核,护士长带领本科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联络员每月对全科进行检查,科护士长与压疮专科护理小组联络员每季对分管片区进行交叉检查,护理部带领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组长每季对全院进行检查。压疮专科小组每月对全院压疮上报情况、发生情况、院外带入压疮转归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进行连续监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效果

统计2012年12月重建压疮管理模式前后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和带入性压疮治愈率,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可见压疮管理模式重建后住院患者不可避免压疮上报的例数有所增加、预报的难免压疮院内发生率明显降低、带入性压疮治愈率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见表1。

表1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和带入性压疮治愈率比较

项目住院患者总数(n)院内压疮发生率(%)带入性压疮治愈率(%)

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11月)245980.21%32%

实施后(2011年12月—2012年11月)282170.13%61%

pp<0.05p<0.05

p<0.05与实施前比较有差异

4体会

4.1新的压疮管理模式使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

通过一系列压疮管理方法的改进,使我院的压疮护理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2]。通过压疮上报,改变了以前压疮发生后才上报的事后控制方式,管理者能及时得到信息,调动院内的综合技术与临床一线护士共同商讨护理措施,实现了压疮管理事前控制,使对压疮的监控成为一个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

4.2不可避免压疮申报制度使压疮管理更人性化、科学化

有些病人因制动或全身衰竭等因素,现有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发生,造成难免压疮。原模式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一旦发生压疮均算差错[2]。新的管理模式中护理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改变压疮定性方法,对于申报不可避免压疮患者,围绕原因进行管理和控制,管理者以建设性和帮助的姿态来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管理实效。

4.3压疮相关评价量表是降低压疮的基础

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运用有效的评分法可以帮助护士找出那些处于发生压疮的高度危险中,需要及时处理并采取措施的患者,经验证明,坚持分级评分对预测压疮危险的病例和老年人发生压疮,以及发展、恶化都有积极意义。“压疮评估上报告表”、“不可避免压疮申报表”和“皮肤观察记录表”,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3],使护士能够预见性地进行预防措施,同时各种量表使记录表格化,能够较完整反映病人相关信息,也缩短了护士的书写时间,节约了护士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4.4建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是准确识别与科学护理的关键

通过建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加强护士压疮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护士对肤压疮高危因子的评估技能,准确识别高危患者,对带入性压疮进行专业的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缩短带入性压疮的愈合时间。

4.5压疮监测评价系统是压疮持续质量改进的保证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压疮专科小组、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较好地实现了压疮的三级管理,有利于压疮的规范管理,有效预防了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缩短带入性压疮的愈合时间,建立压疮上报信息平台,实施网络直报,建立监测评价系统,实施可追溯持续改进,可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华卓君,杨淑洁.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中华护理管理.2008,8(4):51—52.

[2]钱瑞莲.如何发挥护理部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中国护理管理.2005,5(6):50—51.

[3]蔡雪华,易冬娟.改进压疮报告流程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494—495.

标签:;  ;  ;  

压疮管理模式重建效果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