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模实验论文_郑林,杨勇,张煜,张丽丽,白云坡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模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应器,多相,泰勒,性能,工艺,双氧水,射流。

冷模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郑林,杨勇,张煜,张丽丽,白云坡[1](2019)在《费托合成搅拌釜气含率的冷模实验与CFD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费托合成实验室气-液搅拌釜相分散的问题,冷模实验以轻柴油-空气为工作介质模拟费托合成工况。采用化学刻蚀法制备的光纤探针,考察不同表观气速、搅拌转速及气体分布器结构的搅拌釜内气含率分布。同时,采用双流体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搅拌釜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局部气含率随表观气速增大而增大、随搅拌转速增大而增大;改进入口气体分布器对气体均匀分布的作用明显;改变釜体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釜底物相分散。(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张文龙,詹晓北,陈荦,郑志永,朱莉[2](2019)在《模拟胃肠道反应器的参数建立与冷模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外消化和发酵实验紧密结合才能模拟完整消化道的功能,现有的模拟胃肠消化和大肠发酵的反应器结构各异且不通用,组合多个独立反应器则增加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和设备成本。集成了两类反应器的优势特征,开发了一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模拟胃肠道反应器(GSR),模拟了整体的胃肠道动态特征并与体内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胃肠道反应器既可准确模拟胃和小肠的蠕动、排空和混合等动态特征,又可提供肠道微生物的发酵环境。尾气排放和收集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尾气快速排出和尾气体积的准确计量。模拟胃肠道反应器可为体外探索益生元对肠道微生物作用等研究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硕磊[3](2018)在《双氧水生产中浆态床氢化反应器冷模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氧水作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聚合物引发剂和交联剂,被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化学品合成、医药、食品加工、化妆品、军工、环境保护、冶金等行业领域。目前我国双氧水年产超过千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3,且随国内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双氧水的生产将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氢化反应器是双氧水生产过程的关键装置之一,目前先进的氢化反应器为蒽醌法浆态床反应器,但是对该反应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生产状态下反应器内流体力学状况还不是很清楚,影响了浆态床氢化反应器的国产化和大型化。为此,本论文拟开展蒽醌法浆态床氢化反应器冷态模拟实验,对反应器内气泡大小、气含率和液速等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1)搭建了冷态浆态床中试实验装置。选用蒽醌法制双氧水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溶剂-磷酸叁辛酯作为液相,催化剂载体氧化铝粉末作为固相,设计并制作了新型内构件和浆态床氢化反应器冷模实验装置。2)开展了塔内轴向位置上气泡大小变化的测定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气泡尺寸随浆态床内轴向位置的升高而增大,气泡尺寸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表观气速的增加,气泡尺寸随之减小;在固含率ε_s≤2%的条件下,细微颗粒的加入并不能对气泡的大小产生影响;内构件可以加强气泡的径向扩散运动,其气泡的破碎效果主要体现在反应器中心区域,对边壁区域的气泡影响较小。3)开展了塔内轴向位置上局部气含率变化的测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气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径向位置r/R的增加而减小,中心区域气含率大,近壁区域气含率小,总体趋势呈抛物线型;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尤其对中心区域的气含率影响明显;内构件的加入使局部气含率在径向位置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整体平均气含率平增大。4)对反应器内液速分布情况进行了测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浆态床反应器内存在液体上升与液体下降两个区域,液体运动方向转折点在r/R=0.6~0.8之间,反应器壁面附近轴向液速最小,接近于0。表观气速的增加使轴向液速增大。随径向位置r/R的增大,表观气速对轴向液速的作用减弱。内构件的加入使轴向液速降低,液体运动方向转折点向反应边壁处偏移,液相循环尺度变小,液体返混程度降低。(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丙超,苏鲁书,张善鹤,祝晓琳,李春义[4](2018)在《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催化裂化平衡剂和常温空气为介质,在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固体循环量及颗粒浓度轴向、径向分布的影响,并描述了扩径段内的流动结构。结果表明:固体循环量随表观气速和伴床料位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改变进气比例时,循环量随预提升气占比的增加而增大;与传统提升管相比,该新型结构提升管内部存在多种流型且扩径段内固含率明显增加,底部扩径段内为密相湍流形态,固含率为0.30~0.40,上部等径段为稀相气力输送形态,固含率无明显变化,为0.05~0.10。新型变径提升管对从斜管下来的催化剂起到了重新分配的作用,抑制了传统的"环-核"流动,使颗粒浓度径向分布更加均匀。(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冯忠[5](2017)在《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冷模实验及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气液固叁相反应器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它们的缺点是能耗大、比表面积小等缺点,而结构化反应器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对结构化反应器的深入研究对推动气液固叁相反应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反应器床层中气液的分布和传递性质,同时采用了冷模实验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1)首先以水和空气为体系对两种目数下床层进行了冷模实验,以孔道中泰勒流为主要流型对体现床层冷模参数物理量进行研究,主要有床层总压降,不同气液速下结构化载体持液量及传质系数,重点考察了四种分布器(喷嘴、玻璃珠静态分布器、瓷环分布器和泡沫填料分布器)对床层内流动和气液传质影响。研究结果证明:瓷环分布器和泡沫分布器具有较大压降和持液量,玻璃珠居中喷嘴最小,但是玻璃珠持液量相近于瓷环和泡沫分布器,经过对各个分布器下摩擦因子分析,综合分析玻璃珠分布器性能最佳。根据对压降和持液量数据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预测关联式。测量了喷嘴和玻璃珠分布器下床层传质系数,由各个孔道集总的传质系数随表观气、液速变化情况是:气液速对于传质系数都是正向贡献,液速的增大对于传质系数的贡献大于气速。在400cpsi和600cpsi目数床层下,600cpsi下传质性能较400cpsi更加优良;对比于不同分布器影响,玻璃珠床下床层传质性能优于喷嘴。(2)根据实验中分布器具体模型和实验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考察了在不同表观气液速下玻璃珠分布器气液分布情况,划分区域并分析了气液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表观气液速下气液分布图均呈现良好的均匀性,与实验结果一致。将气液分布图划分为了5个环形区域,在不同表观气液速下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液相含量较大,大于其中间区域。五个区域气液含量随表观气速增大而减小,随表观液速增大而增大,表观液速对各个区域液相含量影响大于表观气速。(3)基于计算模拟的玻璃珠分布器下气液分布图和相关经验式得到400cpsi床层内泰勒气泡的几何结构,计算模拟了在不同表观气液速下床层轴向的液侧体积传质系数分布。结果表明,在液侧体积传质系数径向分布中,床层边缘和中心传质系数较小,其中间区域大于中心和边缘。径向各个区域在低表观液速下随表观气速变化较小;在较高表观液速下变化较大,且与整个床层的实验值拟合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5)

赵文斌[6](2017)在《气固旋流反应器冷模实验装置设计及关键设备内两相流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短时接触催化裂化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出了超短接触旋流反应器技术,利用器内组分间传质性能好、接触时间短、产物实时分离等优势来解决重油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在更接近工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旋流反应器放大规律,结合工业催化裂化装置的特点和操作要求,设计了一套气固旋流反应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设计包括装置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的确定,设备工艺计算、压力平衡计算、主要设备选型,详细施工图纸绘制,并对旋流反应器、汽提器和再生器这叁个关键设备内的两相流动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首先,通过工艺结构计算,确定旋流反应器柱段直径为Φ170×10mm,混合腔直径和高度分别为Φ400×10mm和320mm,切向和轴向入口直径分别为Φ80×5mm和Φ100×5mm,排气芯管直径为Φ100×5mm;汽提器和再生器均采用大小头设计,汽提器大、小头外径分别为500mm、300mm,高度均为3m;再生器大、小头外径分别为500mm、400mm,高度分别为8m、3m。通过压力平衡计算确定两器标高,装置总高为16.5m,再生滑阀和待生滑阀压降分别为12.38kPa和20.49kPa,说明冷模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其次,基于工艺结构计算结果,进行装置设计,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总图1张,零件图52张。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操作工况下装置关键设备内两相流动特性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气量增加,旋流反应器混合腔内固含率分布变均匀,分离腔内气固轴向滑移速度变化不大,切向滑移速度逐渐增大,进气量在280~290 m~3/h区间内,旋流反应器分离效率相对较高;剂油比增大,旋流反应器混合腔内气固混合程度高,分离腔内轴向气固滑移速度减小,切向滑移速度增大,分离效率逐渐降低;汽提器内固含率沿轴向呈下大上小不均匀分布,随着表观气速增大,上部空间固含率逐渐增大,不利于上部催化剂的进入,增大旋风分离器负荷;随着表观气速增大,再生器底部固含率逐渐减小,上部固含率逐渐增大,易增大旋风分离器负荷;依据压力分布模拟结果进行系统压力平衡核算,确定滑阀压降,其值与工艺计算值接近,说明装置设计合理。本文为开展气固旋流反应器冷模实验基础研究及放大规律探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5-01)

王钊,闫子涵,范怡平,卢春喜,王子健[7](2016)在《新型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内原料射流浓度分布的大型冷模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型冷模实验研究了喷嘴射流与催化剂逆向接触的新型提升管进料段内喷嘴射流浓度沿径向的分布,考察了喷嘴气速、预提升气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气速Uj?78.5 m/s和预提升气速Ur?4.1 m/s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油剂混合效果.与传统形式相比,新型结构可促进油剂混合,在轴向距离H?0.7 m内完成油剂混合,油剂初始接触区域内喷嘴射流相浓度分布更均匀.给出了新型进料段中不同区域喷嘴射流浓度沿径向分布的经验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张永民,禹淞元[8](2015)在《新型催化裂化槽式待生剂分配器的冷模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催化裂化再生强化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槽式待生剂分配器,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考察了操作条件和结构参数对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还与前期研究的两种传统分配器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该型分配器在操作气速大于临界表观气速的条件下即可达到很高的颗粒分配均匀性和颗粒输送能力,而其他因素对其性能影响不大。考虑到工业圆形再生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个修正的不均匀指数,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待生剂分配器设计的需要。和传统船型和管式分配器的性能对比,新型槽式待生剂分配器不仅具有更好的颗粒分配均匀性,而且在颗粒输送能力和操作弹性两方面也具有显着的优势,因为它更好地解决了分配器内颗粒的流动性问题。(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5年05期)

文尧顺,吴秀章,张永民,关丰忠,高文刚[9](2015)在《甲醇制烯烃SHMTO工艺反应器的大型冷模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76mm×3000mm的大型流化床冷模实验装置,对比了甲醇制烯烃SHMTO工艺反应器中设置格栅内构件前后流动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反应器内设置格栅内构件后,床层平均颗粒质量浓度降低,压力脉动显着降低,表明格栅可以有效地破碎气泡、改善气-固接触传质和提高床层操作的稳定性。增设格栅后反应器内气-固流动更趋均匀,还可以强烈抑制固体颗粒以及气体的轴向返混。借鉴已有流化床放大效应的研究可以推测,工业SHMTO反应器设置格栅后有利于稳定床层操作、改善气-固接触效果和防止气体返混,有利于改善反应产物的分布和产品选择性。但现有的格栅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满足工艺和工程设计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5年04期)

孙治谦,金有海,王建军,王振波[10](2015)在《旋风分离室内冷模实验装置的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非均相分离技术及设备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自主研制了一套旋风分离室内冷模实验装置,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实验装置由动力系统、加尘系统、通风管道系统、旋风分离单管、流场及浓度场测量系统、激光粒度测试系统等组成。旋风分离单管主体材质为有机玻璃,便于观察分散相颗粒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情况;单管为可拆卸式设计,便于更换内部构件以考察其对流场、浓度场及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该实验装置可用于开展不同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物性参数条件下旋风分离单管的分离性能、流场分布、浓度场分布特征以及相关可视化实验。实践表明,该装置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明确,并可开展多种教学实验,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5年06期)

冷模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体外消化和发酵实验紧密结合才能模拟完整消化道的功能,现有的模拟胃肠消化和大肠发酵的反应器结构各异且不通用,组合多个独立反应器则增加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和设备成本。集成了两类反应器的优势特征,开发了一种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模拟胃肠道反应器(GSR),模拟了整体的胃肠道动态特征并与体内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胃肠道反应器既可准确模拟胃和小肠的蠕动、排空和混合等动态特征,又可提供肠道微生物的发酵环境。尾气排放和收集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尾气快速排出和尾气体积的准确计量。模拟胃肠道反应器可为体外探索益生元对肠道微生物作用等研究提供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模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郑林,杨勇,张煜,张丽丽,白云坡.费托合成搅拌釜气含率的冷模实验与CFD模拟[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9

[2].张文龙,詹晓北,陈荦,郑志永,朱莉.模拟胃肠道反应器的参数建立与冷模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9

[3].刘硕磊.双氧水生产中浆态床氢化反应器冷模实验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

[4].刘丙超,苏鲁书,张善鹤,祝晓琳,李春义.新型变径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

[5].冯忠.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冷模实验及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6].赵文斌.气固旋流反应器冷模实验装置设计及关键设备内两相流动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7].王钊,闫子涵,范怡平,卢春喜,王子健.新型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内原料射流浓度分布的大型冷模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6

[8].张永民,禹淞元.新型催化裂化槽式待生剂分配器的冷模实验[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5

[9].文尧顺,吴秀章,张永民,关丰忠,高文刚.甲醇制烯烃SHMTO工艺反应器的大型冷模实验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5

[10].孙治谦,金有海,王建军,王振波.旋风分离室内冷模实验装置的开发及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论文知识图

3冷模实验搅拌釜内气体分布Fig...2FCC装置外取热器冷模实验模型...催化剂入口界面数值模拟与冷模实验冷模实验流程示意图冷模实验装置冷模实验中不同时刻声发射信号...

标签:;  ;  ;  ;  ;  ;  ;  

冷模实验论文_郑林,杨勇,张煜,张丽丽,白云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