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线性显式分层壳单元及其GPU并行计算实现

一种非线性显式分层壳单元及其GPU并行计算实现

论文摘要

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的钢筋混凝土显式分层壳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但存在两个缺陷:①只能得到混凝土受压损伤和受拉损伤,无法反映混凝土剪切损坏,因此不易根据损伤类型对结构进行优化;②基于CPU并行计算,大规模计算效率较低。基于平面应力条件下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根据混凝土损伤发展时的受力状态和工程实践需要将损伤分为受拉损伤、受压损伤和受剪损伤。结合可损伤分类的塑性损伤模型,给出了非线性壳元物理沙漏力和面内旋转力的构造方法,进而得到一种含面内旋转自由度的4节点24自由度四边形非线性显式分层壳单元。将该研究壳元在自主研发的基于CPU+GPU异构并行计算的非线性分析软件中完成开发实现;通过与ABAQUS benchmark算例结果对比,验证了开发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与剪力墙单调加载试验对比,验证了该研究壳元的合理性。分别采用自主研发软件和ABAQUS对上海地区某框架核心筒体系的超高层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①自主研发软件与ABAQUS结果基本一致,而计算效率为ABAQUS计算效率的5.69倍;②自主研发软件得到的受拉损伤、受压损伤和受剪损伤损伤可更清晰地揭示核心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损坏演化规律和破坏模式。

论文目录

  • 1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损伤分类
  • 2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非线性显式分层壳单元
  • 3 本文壳元的开发实现及验证
  • 4 单片剪力墙损伤与破坏分析
  • 5 框架核心筒结构动力损伤和破坏分析
  •   5.1 罕遇地震非线性计算结果
  •   5.2 核心筒损伤演化分析
  •   5.3 典型楼层核心筒的损伤和破坏分析
  • 6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曹胜涛,李志山,杨志勇

    关键词: 弹塑性损伤模型,混凝土损伤类型,非线性显式分层壳单元,剪力墙损坏模式,并行计算

    来源: 振动与冲击 2019年2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信息科技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硬件技术

    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 十三五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2016YFB0200605)

    分类号: TP332;TU375

    DOI: 10.13465/j.cnki.jvs.2019.22.009

    页码: 60-69+84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6405K

    下载量: 77

    相关论文文献

    • [1].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模型与性能优化探析[J]. 信息通信 2020(09)
    •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行计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 2016(02)
    • [3].MPI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J]. 科学中国人 2017(12)
    • [4].困扰并行计算的三大问题[J]. 中国教育网络 2008(11)
    • [5].大数据分析与并行计算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介绍[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0(06)
    • [6].高性能计算,高兴能计算[J]. 中国教育网络 2010(06)
    • [7].并行计算六十年[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2(08)
    • [8].测控系统的集群并行计算的实现[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2(04)
    • [9].MATLAB并行计算:让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J]. 电子技术应用 2009(01)
    • [10].网络并行计算中的负载平衡[J]. 光盘技术 2008(12)
    • [11].并行计算中简易调度算法的探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1)
    • [12].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模型及性能优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0)
    • [13].并行计算实验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12)
    • [14].岩土工程亿级单元有限元模型可扩展并行计算[J]. 岩土力学 2016(11)
    • [15].一种并行计算相关课程实验平台设计[J].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0(00)
    • [16].并行计算基础和实际应用[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7].流体动力并行计算研究应用前景广阔[J]. 国际学术动态 2014(02)
    • [18].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模型及性能优化[J]. 无线互联科技 2015(21)
    • [19].并行计算在动态模式识别中的实现和应用[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03)
    • [20].并行计算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08(15)
    • [21].并行计算在多核平台上的实现与应用研究[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3(12)
    • [22].二维5/3小波变换在并行计算单元中的设计实现[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3(07)
    • [23].探索Visual Studio 2010对并行计算的支持[J]. 金融科技时代 2012(01)
    • [24].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大数据自助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软件 2018(12)
    • [25].《并行计算》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19(62)
    • [26].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旋转网球空气动力学模拟[J]. 计算机工程 2017(12)
    • [27].影像数据分布并行计算处理平台体系架构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17(05)
    • [28].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模型及性能优化[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4)
    • [29].并行计算集群在经济学实验室中的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03)
    • [30].外测实时数据处理并行计算模式[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0(12)

    标签:;  ;  ;  ;  ;  

    一种非线性显式分层壳单元及其GPU并行计算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