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论中国画中的色墨关系

关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论中国画中的色墨关系

孟张龙[1]2004年在《关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的国画创作中,在色彩的处理上有一些特点:一是追求强烈刺激;二是追求层次丰富。但是,如果色墨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得色彩杂而不纯,艳俗过火。如何调整好色墨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从色墨关系入手,引证了色彩学的科学知识以及中国画自身的特点,从而提出了在文人画中对色墨的认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可以延伸到工笔画和没骨画领域,以在绘画中追求和谐为出发点,解决好色和墨的关系为主线,从色的墨的比例、色相、明度、冷暖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中国画不同技法领域之中,“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表现特点又有所不同,本文从各不同技法领域分析了色和墨的特点。 在具体绘画之中,色墨关系的处理要服从于表达主题的需要的,根据画面整体构思的需要来解决色墨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思考方式,在调节色墨关系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才能避免色彩上的艳俗过火,以及其它不和谐的因素。

刘旭光[2]2018年在《在“国画”与“彩墨”之间:色彩与中国画之审美精神的变迁》文中指出中国画之中的色彩应用和对色彩属性的审美表现,受其文化传统与材质性质制约。在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中,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受到了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两种风潮的影响,并产生了"彩墨"这种艺术形式。色彩在现代美学中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及其形式美感上的表现性,被接纳为国画的一部分,中国画的美感经验发生了历史转型。在这个转型中,需要在国画和彩墨之间找到那么一个支点,在视觉的惊艳和视觉的古意之间,建立起一种张力性关系,从而保证中国画色彩的审美品格是高雅的,做到艳雅兼收。

陈敏[3]2010年在《民间美术色彩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叁个部分进行分析与论述,民间美术色彩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启示。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代中国人物画色彩语言探索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中国画色彩演变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的规律性,探询中国人物画设色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将随时代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与创新;分析民间美术色彩对于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影响,进而讨论对于民间美术色彩资源运用的深度与广度的不足,从而提出民间美术色彩对中国人物画发展所具有的可开拓性与延展性。第二部分,探析民间美术色彩对当代中国人物画色彩语言的可借鉴因素,主要结合当代画家对民间美术色彩借鉴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探索当代中国人物画对于民间美术色彩借鉴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总结他们较为理想的借鉴经验,同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具有指导性的运用方法。第叁部分,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与论述,阐释民间美术色彩对于中国人物画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并提出由于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性与地域性的特点,其为表现不同地域画风与个性化的时代要求,提供了丰富的探索资源与开拓空间。最后,以自身的创作实践体验为例进一步论证,研究民间美术色彩资源对于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具有的实践意义与探索价值。通过对中国画尤其是中国人物画的色彩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归纳总结,试图探析出中国人物画色彩发展与演变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将此规律引入到当代中国人物画色彩运用的探索中。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色彩语言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出民间美术色彩可供借鉴的开阔探索空间。本文不但能够认识到当代中国人物画借鉴民间美术色彩的重要性,并以不同区域的代表画家的作品为案例来证实这一借鉴的可行性。同时,本文还提供了有效的关于创作实践的参考方法与借鉴思路。最后明确提出了民间美术色彩所能赋予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鲁潍[4]2014年在《中西绘画艺术用色理念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发展主要存在两条线索:“丹青”与“水墨”。中国绘画色彩在唐宋以前用色丰富,集中反映在壁画、帛画、漆画、青绿山水和重彩人物画中,其中青绿山水画在唐宋时期占主导地位。到唐宋以后水墨山水画(淡彩的浅绛画)为主流。“文人画”从唐王维始,到宋元发展壮大。画面用色不再重彩浓艳,而是“山水之中,水墨最为上”①,画面主要是以水墨去体现。情感上侧重主观意识的表达,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往往是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想象与加工改造,将艺术形象再现在画面上,在具有平面性的画面效果中,展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自然生命之美。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类型化、平面化、意象化、装饰化的艺术特征。西方绘画的用色理念与方法经历了古典主义绘画的固有色概念、印象派的光源色、环境色原理,后经过印象派及马蒂斯等具有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主观意识等演变与发展,其形式特征逐渐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具象”走向“抽象”。从某种角度讲,西方写实性绘画注重客观物象的再现,其用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存在于客观物象中的各种色彩关系的观察和分析,运用写实的表现方法,在一个只有二维空间的画面上,创造出符合人的视觉真实、具有叁度空间感的艺术形象,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精确化、个体化、立体化、自然化的艺术特征。19世纪照相技术发明后,写实绘画受到冲击和影响。画家的艺术实践也逐渐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再现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到表现画家内在的精神世界,色彩更多的是表现自己的感情和主观愿望,用色大胆、个性、张扬。本文以中西绘画不同的色彩观为依托,深入分析和研究两种绘画各自的用色特点和表现规律,这将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两种绘画不同的审美理念的认识和艺术形式的理解,在艺术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创新。第一章,中西绘画色彩渊源与进程。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差异巨大。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色彩观:中国绘画中的哲学色彩观与西方绘画中的科学色彩观为依托,论述中西绘画各自的色彩进程。第二章,中西绘画各自的用色理念。因中西方绘画色彩观存在差异,从而使两大绘画体系的用色理念截然相反。笔者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中西绘画各自的用色理念。第叁章,中西绘画不同的色彩观察方法与分析方法。结合两者各自的用色理念与特点,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中西绘画在用色理念与方法上的交融。分析研究中西绘画相互交融的方法与途径,结合笔者自身所学专业,分析探讨当代中国油画色彩语言如何向中西绘画不同的用色理念进行借鉴与吸收,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油画艺术。

参考文献:

[1]. 关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D]. 孟张龙. 中央美术学院. 2004

[2]. 在“国画”与“彩墨”之间:色彩与中国画之审美精神的变迁[J]. 刘旭光. 上海文化. 2018

[3]. 民间美术色彩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启示[D]. 陈敏.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4]. 中西绘画艺术用色理念与方法研究[D]. 鲁潍. 山东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关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论中国画中的色墨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