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阻设计论文_王泽亚,王金昊,刘柏旭,严祥鑫,陈凤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减阻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力,刚性,声速,防热,模型,运输船,水线。

减阻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亚,王金昊,刘柏旭,严祥鑫,陈凤娇[1](2019)在《水线面结构帆船的兴波分析与减阻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传统遥控帆船改进为具有水线面结构的双体船,以降低帆船的航行阻力。采用有限体积法,实现帆船行进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水线面结构船型行进时的水面兴波分布及流场特点,研究不同水线结构参数对水面兴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柱角度的增大,首波峰的位置向船后移动,水面兴波云图的散波角逐渐减小;同时为降低帆船行进的总阻力,通过安排正交模拟试验,采用响应面法结合粒子群算法,对水线面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潜体直径为35 mm,支柱间距为110 mm,支柱角度为90°,支柱长度为170 mm的最优水线面结构,总阻力系数降低至0.9601。(本文来源于《船舶物资与市场》期刊2019年10期)

房庆龙[2](2019)在《一种侧推减阻降噪装置的研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侧推减阻降噪液压装置在侧推阀门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大型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时间,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论述了一种侧推减阻降噪装置的机械特性,同时系统阐述了一种侧推减阻降噪液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性能设置。(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08期)

张婉卿,李成,李安桂[3](2019)在《分水器叁通管路减阻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供热工程、流体输配中常用的分水器叁通管路存在流量分配不均、水力失调等问题,以分水器管路优化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分水器各支管叁通的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不同形式的导流片进行了分水器结构优化设计,对比了导流片在垂直与平行于主管流动方向2种安装方式下的减阻效果,获得了导流片减阻与流量分配均匀性的协同优化作用。研究发现,在流场中存在二次流的区域安装导流片可有效切割二次涡旋,垂直于主管流动方向安插长度为2倍支管直径的直插式导流片,单支管减阻率最大可达12.60%。本研究对优化T形叁通结构设计以降低流动阻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08期)

何天琦,罗世彬[4](2019)在《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非设计点减阻防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在非设计点状态下对钝头体的减阻防热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叁维Navier-Stokes方程,并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不同迎角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钝头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0°~6°迎角范围以及不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均能起到较好的减阻效果,改善了驻点区域热环境,但随着迎角的增大,逆向喷流激波针对钝头体肩部区域的防热能力减弱。(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许慧洋[5](2019)在《基于CFD的船舶球首减阻线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探索了阻力精确预报的方法和球首参数对船舶阻力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船舶阻力的预报精度,在设计航速下研究了网格尺寸、棱柱层参数和湍流模型叁类因素对阻力的影响,并开展了相关的船模试验进行分析评估,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确定了合理的网格划分参数和湍流模型后,研究了直角型、上翘型和水滴型叁种不同球首几何参数对CNG运输船总阻力性能的影响,最终获得减阻效果显着的球首线型,为今后同类船型球首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造船》期刊2019年03期)

王安,马跃进,赵建国,李建昌,郝建军[6](2019)在《凸圆滑切式减阻深松铲尖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深松作业阻力大、功耗高的问题,基于滑切理论设计了1种具有凸圆弧形滑切刃的深松铲尖,建立了深松作业过程中,铲尖上表面滑切刃与土壤的切削模型,分析了刀片受力情况,并依据滑切产生因素,推导出刀片刃口曲线表达式。田间试验表明:拖拉机前进速度为4.1 km/h,深松铲耕作深度为250 mm时,凸圆弧形滑切刃深松铲牵引阻力较国标深松铲的牵引阻力平均下降12.08%,达到了降低深松作业阻力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郝建军,于海杰,赵建国,李建昌,马志凯[7](2019)在《楔形减阻旋耕刀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旋耕整地作业阻力大、能耗高等问题,该文基于旋耕刀理论受力模型设计了一种楔形减阻旋耕刀。采用Inventor和HyperMesh软件分别创建国标旋耕刀及楔形减阻旋耕刀的叁维模型和切削土壤模型,分析了楔形减阻旋耕刀的应力强度,对比了国标旋耕刀与楔形减阻旋耕刀的切削阻力。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了国标旋耕刀与楔形减阻旋耕刀的扭矩、功耗与碎土率。结果表明:楔形减阻旋耕刀所受最大应力为29.49 MPa,远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430 MPa,在保证刀身强度的前提下,与国标旋耕刀相比,楔形减阻旋耕刀质量减轻8.3%;平均切削阻力较国标旋耕刀下降10.65%。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楔形减阻旋耕刀的平均扭矩为648.916 N·m,较国标旋耕刀下降11.35%;楔形减阻旋耕刀的平均功耗为67.3kW,较国标旋耕刀下降9.29%,碎土率提高4%,耐磨性能与国标旋耕刀持平,能够达到在降低作业功耗的同时,提高耕作质量并保证刀具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解望,吴裕平,陈笑天[8](2019)在《共轴刚性旋翼桨毂减阻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共轴刚性旋翼桨毂阻力全机占比较大的特征,开展桨毂减阻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首先分析了共轴刚性旋翼桨毂外形特点,确定减阻整流罩基本型式,建立了减阻整流罩参数化模型。分析了整流罩参数对桨毂阻力的影响,进行参数样本选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代理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代理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设计,最终建立了适用于共轴刚性旋翼桨毂的减阻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结果、试验结果以及优化结果对比验证,结果相差小于2%,说明了建立的共轴刚性旋翼桨毂减阻优化设计方法有效、可信。(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龙海斌,吴裕平,解望[9](2019)在《共轴刚性旋翼桨毂中间轴涡流发生器设计与减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最大程度地降低共轴刚性旋翼桨毂的气动阻力,在其减阻设计方案中间轴处加装翼型截面的涡流分割器。首先设计了不同展长、弦长、安装位置和数量的涡流发生器加装方案,之后采用求解N-S方程的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加装涡流发生器之后的桨毂阻力特性、表面压力和空间流动情况等。结果表明加装涡流发生器能使桨毂减阻方案的阻力降低约5%,弦长增大、涡流发生器位置向下桨毂方向移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阻力。研究结果可为涡流发生器的应用和桨毂减阻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袁志群,谷正气[10](2019)在《基于多孔介质材料和仿生设计的汽车阻流板减阻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阻流板自身气动阻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多孔介质阻流板和仿生阻流板两种新结构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案在不同横摆角工况下的气动阻力变化规律,揭示了两种新结构的减阻机理;相比传统阻流板,两种新结构的气动阻力峰值分别减小了3.3%和4.7%。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生阻流板和侧裙的组合结构方案,解决了传统阻流板中大横摆角时整车气动阻力增大的问题;相比传统阻流板,组合结构的气动阻力峰值减小了10.7%。比例模型风洞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减阻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侧推减阻降噪液压装置在侧推阀门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大型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时间,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论述了一种侧推减阻降噪装置的机械特性,同时系统阐述了一种侧推减阻降噪液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性能设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减阻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泽亚,王金昊,刘柏旭,严祥鑫,陈凤娇.水线面结构帆船的兴波分析与减阻优化设计[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2].房庆龙.一种侧推减阻降噪装置的研究设计[J].技术与市场.2019

[3].张婉卿,李成,李安桂.分水器叁通管路减阻及优化设计[J].暖通空调.2019

[4].何天琦,罗世彬.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非设计点减阻防热性能研究[J].飞行力学.2019

[5].许慧洋.基于CFD的船舶球首减阻线型设计[J].广东造船.2019

[6].王安,马跃进,赵建国,李建昌,郝建军.凸圆滑切式减阻深松铲尖设计与试验[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7].郝建军,于海杰,赵建国,李建昌,马志凯.楔形减阻旋耕刀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9

[8].解望,吴裕平,陈笑天.共轴刚性旋翼桨毂减阻优化设计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9].龙海斌,吴裕平,解望.共轴刚性旋翼桨毂中间轴涡流发生器设计与减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10].袁志群,谷正气.基于多孔介质材料和仿生设计的汽车阻流板减阻机理[J].中国机械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ZW-F-PU...模尾部纵剖图19 减阻设计外形比较 表 1 翼型优...优化前后NASACRM模型无配平减阻设计20 减阻设计压力分布比较

标签:;  ;  ;  ;  ;  ;  ;  

减阻设计论文_王泽亚,王金昊,刘柏旭,严祥鑫,陈凤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