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度论文_宣萍,马金强,杜飚,曹汉华,许艳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异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度,量变,液体,休克,容量,超声,静脉。

变异度论文文献综述

宣萍,马金强,杜飚,曹汉华,许艳丹[1](2019)在《血浆NT-proBNP联合血压变异度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动态检测透析过程中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动脉血压的变化,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负荷的准确性。方法选择140例MHD患者,以体质增长率(PIBWG)为标准评估容量负荷,检测透析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透析前、透析2 h和4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 140例患者平均PIBWG(4.33±1.26)%,将其分为高容量组(PIBWG≥4.33%)90例和低容量组(<4.33%)50例。高容量组透析前血浆NT-proBNP高于低容量组,两组透析后均比透析前降低,高容量组透析后NTpro BNP高于低容量组,变化差值小于低容量组(均<0.05)。高容量组透析前LVEDV值高于低容量组。高容量组透析前、透析2 h和4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低容量组,透析2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度大于低容量组(均<0.05)。PIBWG与透析前后血浆NT-proBNP及LVEDV值呈正相关,与透析2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度也呈正相关(均<0.05)。结论通过检测PIBWG、血浆NT-proBNP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可较好评估MHD患者的容量负荷,其中透析前血浆NT-proBNP和变化差值及透析2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度与PIBWG的相关性更好,可能评估容量负荷的准确性更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梅习平,刘际童,王亚平,魏来,谭素红[2](2019)在《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18~65岁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以SVV为指导的治疗组(S组)和以中心静脉压为指导的治疗组(C组),每组60例。记录入室(T_0)、切皮(T_1)、始切肝(T_2)、肝横断面完成(T_3)、术毕(T_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T_0~T_5(术后1 d)的乳酸值(lactic acid value,LAC),术中出入量及低血压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术后肝功能、血红蛋白等恢复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中低血压例数、出血量、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均明显降低(P<0.05),T_3和T_4时间点LAC升高不明显(P<0.05),术后1和2 d的AST,ALT,DBIL,TBIL升高幅度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1 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感染率和入住ICU率均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以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利于患者短期预后。切肝期采用高SVV值(13%~17%),横断面离断至术毕采用8%~12%SVV值可作为术中液体治疗策略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王伟芝,钟钰琦,赵亚娟,王彬彬,赵茂红[3](2019)在《开放性胃肠道手术中潮气量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及其评价患者容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现有研究表明,患者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患者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时,若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13%,患者容量不足,反之患者容量相对充足,且当潮气量(V_T)≤5 ml/kg时,SVV无法准确监测患者的容量状态和容量反应性。但是对于V_T与SVV的具体关系尚未有明确结论。目的探讨开放性胃肠道手术中不同V_T对SVV的影响,并分析不同V_T时使用SVV评价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择期行开放性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0例,机械通气后分别将V_T调整至6、8、10、12 ml/kg,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VV和心排血指数(CI),若V_T=8 ml/kg时测得SVV≥13%,则快速补液500 ml,再次测量并记录4个不同V_T时MAP、HR、SVV、CI。结果快速补液前4个不同V_T时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补液前4个不同V_T时SV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_T=8 ml/kg时SVV高于V_T=6 ml/kg时,V_T=10 ml/kg时SVV高于V_T=6 ml/kg和V_T=8 ml/kg时,V_T=12 ml/kg时SVV高于V_T=6 ml/kg、V_T=8 ml/kg和V_T=10 ml/kg时(P<0.05)。快速补液前后不同V_T时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补液前后不同V_T时SV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ΔCI≥15%为标准,V_T=6 ml/kg时,SVV判断容量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25,V_T=8 ml/kg、V_T=10 ml/kg、V_T=12 ml/kg时,SVV判断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84、0.873、0.856,4个不同V_T时SV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10%、13%、16%、19%。结论 V_T对SVV有影响,V_T越大,测得的SVV数值越大;V_T=6~12 ml/kg时监测的SVV均可以判断患者容量反应性;与V_T=6ml/kg相比,V_T=8、10、12 ml/kg时测得的SVV更能准确判断患者机械通气状态下的容量反应性;不同V_T时SVV临界值不同,V_T=6、8、10、12 ml/kg时SVV的临界值分别为10%、13%、16%、19%。(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35期)

侯慧蓉,方敬爱,孙艳艳[4](2019)在《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血磷变异度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血磷变异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0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16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指标。按照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Kt/V)≥1. 7且肌酐清除率(总Ccr)≥50 L·周~(-1)·1. 73 m~(-2)]分为两组,其中透析充分组87例,透析非充分组81例;血磷变异程度以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表示,根据血磷CV中位数,将患者分为血磷高变异和血磷低变异,分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血磷变异度的关系。结果:(1)与透析充分组相比,透析非充分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残肾Kt/V、残肾e GFR、尿量均降低,而血磷CV、iPTH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透析充分组和透析非充分组中血磷高变异分别为34例(39. 1%)和50例(61.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Pearson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r=0. 294,P <0. 001)(r=0. 262,P=0. 001)、残肾Kt/v(r=0. 421,P <0. 001)(r=0. 365,P <0. 001)、残肾e GFR(r=0. 294,P <0. 001)(r=0. 213,P=0. 006)、尿量(r=0. 168,P=0. 029)与总Kt/v、总Ccr成正相关,而血磷CV(r=-0. 334,P <0. 001)(r=-0. 285,P <0. 001)与总Kt/v、总Ccr成负相关。全因死亡做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全因死亡(r=-0. 183,P=0. 017)与透析充分性成负相关。(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CV(OR=2. 675,95%CI:1. 111~6. 446,P=0. 028)、白蛋白(OR=0. 827,95%CI:0. 961~1. 008,P <0. 001)、iPTH (OR=1. 005,95%CI:1. 001~1. 009,P=0. 027)、残肾Kt/V (OR=0. 001,95%CI:0. 000~0. 015,P <0. 001)和残肾e GFR (OR=0. 926,95%CI:0. 865~0. 991,P=0. 026)是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PD患者血磷变异度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提示加强血磷稳定性的管理,对提高透析充分性及改善心血管并发症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瞿敏,刘天琳,于丽丽,李婧,张秀青[5](2019)在《锁骨下静脉呼吸变异度对老年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锁骨下静脉呼吸变异度(SCV-CI)评估老年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男43例,女20例,年龄65~82岁,ASAⅠ或Ⅱ级,心功能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0.4 ml·kg~(-1)·min~(-1),输注总量7 ml/kg,将扩容后每搏量增加值(ΔSV)≥15%的患者纳入有反应组,<15%的患者纳入无反应组。分别于扩容即刻和扩容后3 min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超声测量吸气末与呼气末锁骨下静脉内径和下腔静脉内径,记录超声测量时间,并计算SCV-CI和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IVC-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有33例(52.4%)患者纳入有反应组。扩容前后SCV-CI与IVC-CI呈正相关(r=0.804,P<0.05),SCV-CI诊断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34,界值≥25.9%时,敏感度95.6%,特异度81.3%。IVC-CI诊断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93,界值≥33.7%时,敏感度93.7%,特异度88.7%。结论锁骨下静脉呼吸变异度诊断容量反应性的效能低于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但可作为下腔静脉超声检查不便时的替代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武宇辉,杨燕澜,马伟科,李莉,于芹[6](2019)在《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及呼吸变异度评估儿童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IVCD)及呼吸变异度(RVI)评估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3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休克组,在液体复苏前后床旁超声测定IVCD及RVI,记录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选取我院同期全麻气管插管的腹股沟斜疝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前超声测定下腔静脉上述指标。比较两组IVCD和RVI的差异,观察CVP和IVCD、CVP和RVI间的相关性。结果休克组患儿液体复苏前IVCDmax、IVCDmin均小于对照组[(0.75±0.09) vs (1.06±0.07);(0.57±0.10) vs (0.98±0.08)],RVI高于对照组[(24.35±6.88)vs (7.56±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后0 h和2 h,休克组患儿的CVP、IVCDmax、IVCDmin均比复苏前明显增加,HR和RVI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P与液体复苏后IVCDmax、IVCDmin呈正相关(r=0.634,0.657,P<0.05),与RVI呈负相关(r=-0.751,P<0.05)。结论 IVCD及RVI与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相关,床旁超声动态监测能够指导儿童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马建军,陈瑶,李亚梅,白杨娟,邹远高[7](2019)在《他克莫司个体内高变异度与肾移植受者移植结局的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个体内变异度(intra-patient variability,IPV)是否与肾移植受者慢性移植物失功密切相关。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移植中心进行肾移植且在术后长期随访的肾移植受者共1167人,用移植后7~12月期间的Tac全血浓度计算得到Tac IPV。设定的结局(含终点)包括:(1)移植物衰竭,再移植,(再)开始透析,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eGFR)≤15 ml/min,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biopsy-proven acute rejection,BPAR);(2)组织学确定的移植肾小球病;(3)移植后12个月到最后一次随访期间,血清肌酐浓度加倍;(4)最后一次随访。分析不同IPV组肾移植受者肾脏功能差异,生存时间差异以及出现慢性移植物失功的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1167位患者中,有79(6.8%)位到达了移植物失功的终点。肾移植受者移植后7~12月Tac IPV平均值为25.7%;高IPV组移植后第15个月血清肌酐显着高于低IPV组(P<0.05),第15、21、24个月eGFR显着低于低IPV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c IPV对肾移植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显着(P=0.051,Harzardsratio:1.015,95%CI:1.000-1.031)。而受者的年龄、性别、移植后6h的移植物功能,是移植物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Tac IPV与肾移植受者移植物失功有一定临床相关性,同时高Tac IPV是预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两年内肾脏功能的重要实验室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罗彦,黄建会,李兰兰[8](2019)在《每搏变异度在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每搏变异度(SVV)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双盲随机法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25例,SVV组25例。其中CVP组行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SVV组利用超声监测左室流出道内径(D),流速时间积分(VTI)。CVP组和SVV组分别以CVP 10~12mm Hg和SVV<10%为目标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时间,以及复苏前后乳酸、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氧合指数(PaO_2/FiO_2)、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变化,24h内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SVV组乳酸、HR、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明显低于CVP组,MAP明显高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VV组复苏时间、NT-proBNP水平、24h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C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能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液体治疗,减少液体复苏时间,优于CVP。(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5期)

谢文强,张强,李长科,唐盈[9](2019)在《基于每搏变异度的液体疗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基于每搏变异度的液体疗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2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中维持每搏变异度为3%~6%,观察组患者术中维持每搏变异度为7%~10%,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氧供指数DO_2I、氧耗指数VO_2I、氧摄取率ERO2)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d内炎症指标(CRP、IL-6)、术后5d内认知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手术中,两组患者的DO_2I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O_2I、ERO_2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VO_2I、ERO_2降低,对照组患者VO_2I、ERO_2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患者CRP、IL-6较术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中每搏变异度维持在7%~10%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快,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临床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9年15期)

黄云峰,周帆,徐晓林[10](2019)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预测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在预测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前后心排指数变化率(ΔCI)分为有反应组(44例,ΔCI≥15%)和无反应组(36例,ΔCI<15%)。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SVV、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排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分析液体复苏前SVV、ITBVI与ΔCI的相关性关系,并对SVV、ITBVI预测容量反应性予以ROC分析。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期间液体总量[(367. 1±70. 2) m L]与无反应组[(378. 4±75. 7) m 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心率明显快于无反应组(P <0. 05),SVV、CI、ITBVI均明显低于无反应组(P <0. 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Pearson法分析液体复苏前后SVV、ITBVI与ΔCI的相关性,ITBVI与ΔCI呈负相关性关系(r=-0. 461,P=0. 035),SVV与ΔCI呈正相关性关系(r=0. 752,P=0. 008),SVV与ΔCI的相关性比ITBVI与ΔCI的相关性更明显; SVV、ITBVI预测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SVV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P值均优于ITBVI。结论 SVV在预测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临床价值优于ITBVI。(本文来源于《西南军医》期刊2019年04期)

变异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18~65岁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以SVV为指导的治疗组(S组)和以中心静脉压为指导的治疗组(C组),每组60例。记录入室(T_0)、切皮(T_1)、始切肝(T_2)、肝横断面完成(T_3)、术毕(T_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T_0~T_5(术后1 d)的乳酸值(lactic acid value,LAC),术中出入量及低血压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术后肝功能、血红蛋白等恢复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中低血压例数、出血量、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均明显降低(P<0.05),T_3和T_4时间点LAC升高不明显(P<0.05),术后1和2 d的AST,ALT,DBIL,TBIL升高幅度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1 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感染率和入住ICU率均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以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利于患者短期预后。切肝期采用高SVV值(13%~17%),横断面离断至术毕采用8%~12%SVV值可作为术中液体治疗策略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异度论文参考文献

[1].宣萍,马金强,杜飚,曹汉华,许艳丹.血浆NT-proBNP联合血压变异度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9

[2].梅习平,刘际童,王亚平,魏来,谭素红.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王伟芝,钟钰琦,赵亚娟,王彬彬,赵茂红.开放性胃肠道手术中潮气量对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及其评价患者容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4].侯慧蓉,方敬爱,孙艳艳.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血磷变异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

[5].瞿敏,刘天琳,于丽丽,李婧,张秀青.锁骨下静脉呼吸变异度对老年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6].武宇辉,杨燕澜,马伟科,李莉,于芹.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及呼吸变异度评估儿童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9

[7].马建军,陈瑶,李亚梅,白杨娟,邹远高.他克莫司个体内高变异度与肾移植受者移植结局的关系探讨[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9

[8].罗彦,黄建会,李兰兰.每搏变异度在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9].谢文强,张强,李长科,唐盈.基于每搏变异度的液体疗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

[10].黄云峰,周帆,徐晓林.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在预测脓毒症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研究[J].西南军医.2019

论文知识图

:微球表面携带FITC和量子点荧光强度...‐5肘角变化规律图、EDAs和BFEA算法基本流程比较图原始数据正态分布图不同活性的玉米MuDR转座子的末端反向...不同目数Ni-AlLDHs样品的粒度分布

标签:;  ;  ;  ;  ;  ;  ;  

变异度论文_宣萍,马金强,杜飚,曹汉华,许艳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