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生殖论文_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性生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性生殖,黑斑病,马铃薯,表型,晚疫病,赤霉病,子囊。

有性生殖论文文献综述

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1](2019)在《交配型基因在真菌有性生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生殖方式可分为无性和有性两大类,其中有性生殖在真菌遗传物质重组和生物进化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真菌有性生殖方式分为异宗配合,同宗配合和假同宗配合。真菌有性生殖主要由交配型基因MAT控制。交配型基因的结构是实现有性生殖的关键要素,交配型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具有活性的转录因子,其在营养生长时期就发挥着作用且对真菌有性生殖的调控体现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本文着重阐述了对真菌有性生殖起决定性作用的交配型基因的结构、分子功能及其对有性生殖的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栾巧巧,宋真真,江聪,许金荣,刘慧泉[2](2019)在《禾谷镰刀菌Cdc2A有性生殖阶段特异性磷酸化底物的鉴定与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穗部真菌病害。禾谷镰刀菌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孢子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有性发育过程受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c2是细胞周期调控中最重要的因子。大多数真菌只编码一个CDC2基因,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禾谷镰刀菌编码两个CDC2基因(CDC2A和CDC2B),只有CDC2A特异性调控有性生殖。为了明确CDC2A特异性调控有性生殖的机制,本研究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到40个在cdc2A突变体有性生殖阶段相比cdc2B突变体磷酸化水平下降的蛋白,包括前期研究发现的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的重要基因PUK1和AMD1。通过基因敲除对部分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研究发现FgATG20缺失后突变体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壳数量减少,部分子囊中子囊孢子数目不足8个,且子囊孢子发育后期隔膜处会出现缢裂现象。目前正在通过磷酸化抗体杂交实验验证Amd1、FgAtg20和Puk1是否为Cdc2A磷酸化底物,并对鉴定到的磷酸化位点进行突变以验证其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雍明丽,于俊杰,俞咪娜,曹慧娟,刘永锋[3](2019)在《交配型基因MAT1-1-3对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和有性生殖具有重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稻曲病菌引起的稻曲病,在全世界水稻种植区成为重要水稻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食用安全,研究稻曲病菌的生活史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菌核在生活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交配型基因对有性生殖起着关键性作用。稻曲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1-3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中表达具有差异,MAT1-1-3具有HMG-box功能域,而且MAT1-1-3仅在少数真菌中存在。本文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交配型基因MAT1-1-3进行靶向敲除,通过qRT-PCR和测序确定转化子。突变体△mat1-1-3生长速度下降,形态变化较大,与MAT1-2型菌株混合接种后无法形成菌核,对水稻致病性影响不明显。敲除突变体对渗透、氧化应激适应和细胞壁完整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MAT1-1-3既能够定位到细胞质中也能够定位到细胞核中,而且还能和交配型基因MAT1-1-1进行较强的互作,敲除MAT1-1-3基因导致交配型基因MAT1-1-1、MAT1-1-2及信息素基因UvPpg1的表达下调,但是信息素受体基因UvPre1和UvPre2却上调表达。上述结果说明交配型基因MAT1-1-3对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和有性生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梁静思,张荣英,陶宇,汤淑丽,唐唯[4](2019)在《自育型致病疫霉菌株有性生殖发生及后代分离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云南省马铃薯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探讨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后代群体遗传特点,本研究通过从昆明市嵩明县采集致病疫霉菌株C88SM和昆明市寻甸县采集127P,经单孢分离及纯化后,通过对峙培养确定其交配型为自育型并通过流式细胞仪确定其染色体倍性为二倍体。随后,利用前期探索的卵孢子培养和诱导萌发条件,以C88SM为亲本利用卵孢子萌发得到F_1,在F_1代中随机选取1株交配型为自育型的菌株,诱导得到F_2,以此类推得到F_3-F_5后代群体共93株,包括F_1代(12株),F_2代(12株),F_3代(24株),F_4代(19株)和F_5代(26株);以127P菌株为亲本做相同处理,共得到自育后代共83株,包括F_1代(11株),F_2代(12株),F_3代(16株),F_4代(20株)和F_5代(24株)。倍性检测结果表明,176株后代染色体倍性和亲本一致,均为二倍体,没有发生分离。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C88SM的自育后代F_1-F_4代交配型均为自育型,F_5代交配型发生分离,发现了3株A0交配型;127P的自育后代中,F_1、F_2、F_4代后代群体交配型均为自育型,没有发生分离,在F_3代群体及F_5代群体共发现2株A0交配型。本研究可为解析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分离特点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预测云南省致病疫霉群体结构动态变化和病害流行趋势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戴冬青,王绍新,刘宁,贾慧,曹志艳[5](2019)在《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鉴定及其有性生殖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究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有性生殖规律,自我国12个省区采集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大斑病样,分离后获得664株菌,采用PCR分子检测方法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在室内对影响该病原菌有性生殖的诱导介质、Fe~(3+)浓度、碳源、光照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玉米大斑病菌存在A交配型(携带StMAT1-1基因)、a交配型(携带StMAT1-2基因)和Aa交配型(同时携带StMAT1-1基因和StMAT1-2基因)菌株,其中A、a、Aa交配型菌株数量分别为46、585和33株,所占比例分别为6.93%、88.10%和4.97%;在温度25℃、相对湿度55%、玉米叶片为诱导介质、外源添加0.12 g/L FeCl_3和0.85 g/L CaCO_3、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利于有性态子囊壳的产生,同等条件下黑暗培养更利于有性态子囊壳成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君[6](2019)在《基于5E教学模式的“植物有性生殖”校本研修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活动背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课堂要求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等。这就要求生物课堂进行改革,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课堂更应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内(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学》期刊2019年06期)

曾一冰[7](2019)在《中国柑橘黑斑病菌与柚黑斑病菌的有性生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橘黑斑病(Citrus Black Spot,CBS)和柚黑斑病(Pomelo Black Spot,PBS)分别是柑橘和柚上重要的真菌病害,病原分为柑橘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citricarpa(McAlpine)van der Aa)亚洲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citriasiana Wulandari,Crous&Gruyter).同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iaceae),叶点霉属(Phyllosticta)。CBS和PBS均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导致染病果实早期脱落,不脱落的带病果实在鲜销市场上的商品性大幅下降,甚至丧失。另外,柑橘黑斑病菌还是欧盟与美国均列入严禁入境的有害生物,CBS的发生成为我国柑橘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之一。明确病菌繁殖方式、遗传变异等基础生物学特性可为我们对这两个病害循环和防治制定策略提供理论依据。1.柑橘黑斑病菌中国群体的有性生殖情况与群体多样性研究首先是用已发表文献(Wang et al.,2016)的交配型引物(Gcmat156f/Gcmat1686r:;Gcmat2686/Gmat21186rf)对来自我国的 191 个柑橘黑斑病菌菌株的交配型进行鉴定,明确我国柑橘黑斑病菌的群体存在两种不同交配型的菌株,MAT1-1:MAT1-2比例分布为69:69。χ2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群体间两种交配型的比例接近1:1。此外,在极小的尺度空间(单个果园,单株树,单张叶片,单个果实)均存在两种不同交配型的菌株。其中,在同一个果园能检测到两种不同菌株的概率为,85.71%;同一株树能分离到两种不同交配型菌株的比例为33%,在同一个果实或同一张叶片能分离到不同交配型菌株的比例为82.35%。两种交配型在细小的空间的共存,为有性生殖提供了基础。采用连锁指数,修正连锁指数,系统发育兼容性与UPGMA系统发育树对柑橘黑斑病菌群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评价,结果显示,整个群体的IA指数为0.734(P<0.001),Rd指数为0.0582(P<0.001),系统发育兼容性为0.229(P<0.001),这些结果都表明不能拒绝有性生殖存在这个零假设。基于交配类型的柑橘黑斑病菌群体构建的UPGMA系统发育树中两种交配型的菌株非单独聚类也佐证了这个结果。综合上述结果,推测尽管子囊孢子在柑橘斑病的病害循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本研究采用已发表的115对SSR引物(Wano et al.,2015;Carstens et al.,2017)去扩增来自我国的191个菌株,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以确定每个菌株在1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的大小。结果表明,1)柑橘黑斑病菌中国群体在PC37位点不具有多态性(在中国种群的结构分析中删去该位点),这一点区别于全球其它群体。另外,从测得的中国群体的等位基因的数量,私有等位基因的数量,基因型多样性与Nei多样性指数来看,柑橘黑斑病菌中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与中国群体在中联地区演化时间较长及存在有性生殖相关,也从侧而反映了柑橘黑斑病菌的起源地可能在亚洲;2)根据AMOVA分析,FsT指数和最小生成网络结果显示,中国各地理与寄主亚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极低,推测这与带菌柑橘繁殖材料频繁在中国柑橘各产区流动导致群体间的基因流频繁相关;3)由STRUCTURE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柑橘黑斑病菌群体一共具有四个遗传分化群体(K=4),种群兼有无性与有性扩繁;中国的群体结构的相似性,反映出各地理群体的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4)鉴于尤力克柠檬引入中国地区种植不过百年,本研究特地对来源于柠檬的柑橘黑斑病菌与其他它寄主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尤力克柠檬上柑橘黑斑病菌与中国江西的南丰蜜橘聚为一类,未发现存在独立分支的情况。2.柚黑斑病菌有性生殖方式与群体多样性研究柚黑斑病(Phyllosticta citriasiana)是2009年建立的新种,其有性态尚未报道,有性生殖方式和病害循环尚无研究。为了明确柚黑斑病菌的有性生殖方式,我们将柚黑斑病菌代表性菌株ZJUCC 200914进行全基因组从头测序,然后利用已研究的姐妹种(sibling species)柑橘黑斑病菌上不同交配型基因座及其保守的侧翼基因与P.citriasiana进行本地比对(BLASTN),结果只比对到交配型M4T1-2基因座,表明一个柚黑斑病菌的一个细胞里仅有MAT1-1或MAT1-2交配型基因,柚黑斑病菌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异宗配合,为二极交配系统;采用柑橘黑斑病菌的AMT1-1-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MAT1-1的交配型菌株,利用染色体步移(chromosomewalking)的方法扩增出整个交配型基因座。柑橘黑斑病菌,柚黑斑病菌和首都叶点霉菌进行共线性比对,结果表明,柚黑斑病菌的交配型基因座结构与柑橘叶点霉菌的交配型基因座结构高度一致,而与首都叶点霉菌的相似度点霉菌的相似度较低;根据柚黑斑病菌两种不同交配型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了检测柚黑斑病菌两种交配型的特异性引物,来检测来自福建、广东和广西94个柚黑斑病菌的交配型,结果显示各地理与寄主亚群体内两种交配型菌株的比例均接近1:1;两种不同交配型的菌株均可在单株树,单张叶片或单个果实的细小空间尺度上存在,在单株树分离到两种不同交配型菌株所占比例为44%,在单个果实或单张叶片分离到两种不同交配类型的菌株所占比例为44%。极小的尺度空间存在不同交配类型的菌株为有性生殖提供了物质基础,暗示着有性生殖在果园中的存在和子囊孢子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IA指数为1.103(P<0.001),Rd指数为0.0855(P<0.001),系统发育兼容性指数为0.022(P<0.001),构建基于Bruvo遗传距离构建交配类型的群体的UPGMA系统发育树,两类交配型群体非单独聚为一支,结果显示中国柚黑斑病菌群体不能拒绝有性生殖存在这个零假设。综上结果表明柚黑斑病菌的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果园内存在频繁生有性繁殖,子囊孢子在病害循环中发挥作用。基于柚黑斑病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开发了 14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对来自中国福建、广东和广西的94个菌株进行PCR扩增,毛细管电泳以确定每个菌株在14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的大小,结果表明:1)通过测得的等位基因数量,私有等位基因数量,基因型多样性与Nei多样性指数来看,柚黑斑病菌的中国群体多样性很高;2)根据AMOVA分析,FST指数和最小生成网络结果显示,有18%的差异来源于种内,82%的差异来源于种间,广东与广西亚群体的FsT指数仅为0.0306,广东群体与福建群体的FsST指数为0.262,广西与福建亚群体的FST指数为0.348,PCA分析显示广东与广西亚群体相似性极高而,都与福建群体存在显着的分化:3)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柚黑斑病菌群体一共分为七个遗传分化群体(K=7),在福建地区,无性扩繁的频率较高,在广东与广西地区,无性扩繁的频率较低;广东与广西群体间的种群结构相似度较高,与福建的相似度较低,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地理群体间的分化程度。综上所述,柑橘黑斑病菌与柚黑斑病菌的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都在病害流行中有着重要作用,病害循环为二元循环系统;柑橘黑斑病菌与柚黑斑病菌中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很高,加上有性生殖的存在,变异潜力大,突破各种自然或人工胁迫的潜力很大,容易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单作用位点杀菌剂的有限制使用和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两种病原真菌群体在不同的地理间都存在基因流,暗示着柑橘黑斑病菌与柚黑斑病菌都会随着寄主无性繁殖材料的传播进行扩散,提示无病苗木的培育和推广对阻断病害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伟伟[8](2019)在《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生殖后代群体结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P.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PLB)是世界范围内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本研究采集并分离、纯化来自于云南省昆明市马铃薯主产区的PLB病样,利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定种后,确定其染色体倍性、交配型、线粒体单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选取其中5株菌株,利用改良的卵孢子萌发方法得到有性生殖F_1代群体;然后对F_1代群体的表型(交配型、致病性、甲霜灵敏感性)和基因型(染色体倍性、线粒体单倍型、SSR标记)进行测定并用相关性分析解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联系。在得到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利用1对P.infestans亲本诱导有性生殖得到的F_1代交配型分离群体(A1、A2、A1A2、自育型)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和比较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2017年7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和嵩明县不同马铃薯品种上采集晚疫病发病叶片,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共19株P.infestans。对峙培养后鉴定出A1交配型3株,A2交配型12株,A1A2交配型1株,自育型3株。对19株P.infestans线粒体DNA单倍型进行测定,发现19株P.infestans线粒体DNA单倍型均为Ⅰa型,为云南省的优势群体。2.实验采用低温诱导卵孢子萌发的实验方法,利用6对亲本组合,得到冷冻处理24 h为最佳条件,卵孢子的平均萌发率达5.80%±0.20%。在萌发的F_1代群体中,所有菌株染色体都为二倍体,所有线粒体单倍型都没有发生重组,均和亲本一致。结果还发现,F_1代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和毒性都发生了分离,其中交配型分离比为A1:A2:A1A2:自育=16:5:17:22,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分离比为抗:感=1:14,毒性分离比为抗:感=5:19,叁个表型的分离均明显偏离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特点。利用8对SSR多态性引物对有性生殖F_1代群体的基因型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时,可将所有菌株分为14个基因型;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5时,可将有性生殖F_1代群体分为6个分支,其中优势群体为S1,占分离群体的61.67%;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8对SSR所代表的基因型和几个重要表型有较好相关性(R2=0.6667)。3.利用Illumina PE150二代测序技术对4种交配型的分离群体(BSA1、BSA2、BSA3和BSA4)做全基因组10X重测序,利用CLC genomic workbench 11.0.1,以NCBI中A1交配型菌株T30-4为参考基因组进行拼接、注释及混合分组法分析,结果发现在4个BSA分离群体中总共存在528712个SNP;InDels数量最多的是BSA4,为20849,最少的是BSA2,为17746;SV数量最多的是BSA4,为6613,最少的是BSA2,为5097;两两比较发现,BSA1和BSA2之间的SNP数量最多,达到了38551个,最少的为BSA2和BSA4,仅有19630个。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和嵩明县采集的19株马铃薯晚疫病菌中4种(A1、A2、A1A2、自育型)交配型都有,但A1交配型的菌株相对其他交配型的较少,并且这19株菌株的线粒体DNA单倍型都为Ⅰa型;采用低温处理的方法诱导卵孢子的萌发,通过对有性生殖F_1代群体的表型和基因型的研究分析,解析了有性生殖的遗传规律;还通过对有性生殖F_1代的4个和交配型连锁的分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组装,进一步可以利用比较基因组法解析控制交配型这一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或紧密连锁的相关决定位点。(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王伟伟,梁静思,段晓艳,陶宇,汤淑丽[9](2019)在《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诱导及F1代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病原菌。通过从昆明市寻甸县采集110P和H-6两株致病疫霉,明确其染色体倍性、交配型、线粒体单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经对峙培养,利用改良的卵孢子萌发方法获得有性生殖F1代群体POP1(60株),并对POP1进行表型和基因型测定。结果表明:冷冻处理24h为最佳条件,卵孢子萌发率达5.09%±0.15%;POP1的交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均发生了分离,其中交配型分离比为A1:A2:A1A2:自育型(SF)=16:5:17:22,毒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11:49,甲霜灵敏感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2:58;3个表型的分离均偏离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特点。基于8对SSR多态性引物对POP1基因型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时,可将所有菌株分为14个基因型;遗传相似系数为0.95时,可将POP1分为6个分支,其中优势群体为S1,占分离群体的61.67%。关联分析进一步表明,8对SSR所代表的基因型和几个重要表型有显着相关性(R2=0.6667)。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致病疫霉卵孢子萌发体系,解析了有性生殖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特点,为深入探索致病疫霉的变异规律及病害流行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庞瑞萍[10](2019)在《豌豆蚜孤雌生殖期RNAi效率比较及有性生殖期的产卵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是一类属于半翅目的小型昆虫,其通过刺吸式口器直接取食植物汁液并传播各种植物病毒对作物生产造成损失,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豌豆蚜具有蚜虫类的许多典型特征,如翅型和体色分化、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等多型现象;豌豆蚜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许多个转录组数据也已经公布,是开展蚜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对象。RNAi作为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在昆虫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目前的研究表明RNAi效率在不同昆虫中变化很大,多种主要类群昆虫之中RNAi效率相对较低,严重阻碍了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豌豆蚜中已利用RNAi研究了多个基因的功能,然而不同研究结果之间RNAi效率差异很大,有些结果甚至存在冲突,考虑到蚜虫在自然存在的种群多样以及多型情况,我们还不清楚蚜虫RNAi效率的变化是否与其不同多型存在关联。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选择了在果蝇等多种昆虫之中被普遍用作表型标记的yellow和white基因,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在豌豆蚜不同多型组合之中(绿色有翅/无翅型、红色有翅/无翅型)的效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靶标基因的dsRNA仅在绿色型无翅蚜之中诱导了靶标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且在导入48小时后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即恢复正常,而在其它多型组合的蚜虫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未受到影响;同时我们还检测了注射上述基因的dsRNA后虫体内相关RNAi作用通路之中关键分子(Sid-1、Ago-2、R2D2、DcR-1)的表达情况,仅Sid-1和Ago-2基因的表达水平被上调,其它基因的表达并未有显着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RNAi效率在不同多型豌豆蚜之中存在差异,但是与体色和翅型组合的多型之间并无显着的相关性,且RNAi通路分子之中仅有部分基因的表达与目标基因抑制相关。综合不同多型中这两个基因的RNAi效率,可以发现RNAi效率在豌豆蚜各多型之中普遍较低,这提示存在于血淋巴之中的一些核酸酶可能参与了细胞外dsRNA的降解。我们以绿色型豌豆蚜为对象,又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翅型中血淋巴在体外对不同基因dsRNA的降解能力,研究发现dsRNA的降解效率与血淋巴之中相关酶的含量密切相关,高浓度的血淋巴提取液均能快速的降解dsRNA,无翅蚜与有翅蚜相比,其血淋巴降解dsRNA的速率稍慢一些。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豌豆蚜中RNAi效率较低是一种在各多型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血淋巴之中的相关核酸酶类可能是影响RNAi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通过转录组分析比较导入dsRNA不同时间之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豌豆蚜全基因组筛选的方法,试图找到可能影响豌豆蚜RNAi效率的相关核酸酶。然而转录组分析结果并未发现任何相关核酸酶的基因,但是通过全基因组筛选的方法我们找到了5个潜在的核酸酶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在血淋巴中初步确定了两个潜在的核酸酶基因的表达,其具体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上述两项研究表明,RNAi效率虽然在不同多型豌豆蚜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而言RNAi效率均相对较低,这极大地阻碍了利用此项技术对豌豆蚜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基于DNA编辑的CRISPR/Cas9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在多种昆虫之中已经应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了成功的基因编辑,已有的实验表明昆虫CRISPR/Cas9成功的关键点之一是要将sgRNA和Cas9蛋白在囊胚期之前注射入卵内。而实验室的豌豆蚜种群一般都是孤雌生殖,因此要开展蚜虫的基因编辑实验,首先需要诱导孤雌蚜产生有性蚜,有性蚜交配后产卵,而蚜虫卵一般必须要经过3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孵化出来干母蚜,因此明确豌豆蚜产卵规律是开展CRISPR/Cas9实验的关键之一。对孤雌蚜分别进行不同的低温短光照处理,在第叁代诱导得到雄蚜和性雌蚜,不同性比(1雌1雄和2雌1雄)交配后,我们发现从产第一粒卵开始,1雌1雄比例每日单雌产卵数均高于2雌1雄比例单雌产卵数,但单雌每日产卵量均较低。因此,获得足够的雄蚜和性雌蚜是收集大量早期胚胎的关键。另外,1雌1雄交配后每天日间的产卵数要高于夜间,而2雌1雄交配后每日昼夜产卵出无差异。然后,我们检测了4℃滞育不同时期后的卵孵化率,结果表明,卵在4℃分别滞育90天、100天和110天后孵化率分别为52.3%,49.2%和57.6%,孵化率间无显着差异,考虑到实验周期和卵在滞育时的消耗,低温滞育90天可作为CRISPR实验应用时卵滞育的时间。综上所述,不同多型间的豌豆蚜RNAi效率的确存在差异,但普遍表现出RNAi效率较低的特性。血淋巴之中存在的能够快速降解dsRNA的核酸酶可能是影响豌豆蚜RNAi效率的关键之一,对相关酶类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这一问题。采用CRISPR/Cas9技术为研究蚜虫基因功能的关键之一是要获取囊胚期的卵,豌豆蚜较低的日均产卵量表明获取充足的雌性蚜和雄性蚜是获得充足卵的关键。本研究为准确评估RNAi技术在蚜虫基因功能研究和促进新型CRISPR/Cas9技术在蚜虫功能基因解析方面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有性生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穗部真菌病害。禾谷镰刀菌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孢子是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有性发育过程受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c2是细胞周期调控中最重要的因子。大多数真菌只编码一个CDC2基因,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禾谷镰刀菌编码两个CDC2基因(CDC2A和CDC2B),只有CDC2A特异性调控有性生殖。为了明确CDC2A特异性调控有性生殖的机制,本研究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到40个在cdc2A突变体有性生殖阶段相比cdc2B突变体磷酸化水平下降的蛋白,包括前期研究发现的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的重要基因PUK1和AMD1。通过基因敲除对部分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研究发现FgATG20缺失后突变体有性生殖产生的子囊壳数量减少,部分子囊中子囊孢子数目不足8个,且子囊孢子发育后期隔膜处会出现缢裂现象。目前正在通过磷酸化抗体杂交实验验证Amd1、FgAtg20和Puk1是否为Cdc2A磷酸化底物,并对鉴定到的磷酸化位点进行突变以验证其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性生殖论文参考文献

[1].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交配型基因在真菌有性生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19

[2].栾巧巧,宋真真,江聪,许金荣,刘慧泉.禾谷镰刀菌Cdc2A有性生殖阶段特异性磷酸化底物的鉴定与功能验证[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雍明丽,于俊杰,俞咪娜,曹慧娟,刘永锋.交配型基因MAT1-1-3对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和有性生殖具有重要作用[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梁静思,张荣英,陶宇,汤淑丽,唐唯.自育型致病疫霉菌株有性生殖发生及后代分离特点[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戴冬青,王绍新,刘宁,贾慧,曹志艳.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鉴定及其有性生殖条件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9

[6].徐君.基于5E教学模式的“植物有性生殖”校本研修案例[J].中学生物学.2019

[7].曾一冰.中国柑橘黑斑病菌与柚黑斑病菌的有性生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9

[8].王伟伟.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生殖后代群体结构比较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9

[9].王伟伟,梁静思,段晓艳,陶宇,汤淑丽.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诱导及F1代遗传多样性[J].菌物学报.2019

[10].庞瑞萍.豌豆蚜孤雌生殖期RNAi效率比较及有性生殖期的产卵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硅藻的生活史:a-g有性生殖过程...#1胚与胚乳的相对DNA含量重建生殖路径"...核盘菌完整生活史Fig.1.1Lifecycleof...八肋游仆虫种有性生殖模式菌株B25-I-1的活性物质对致病疫霉有一7不同传粉环境下的有性生殖大小

标签:;  ;  ;  ;  ;  ;  ;  

有性生殖论文_雍明丽,于俊杰,刘永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