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混凝土粘结论文_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老混凝土粘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新老,强度,性能,界面,新旧,重力坝。

新老混凝土粘结论文文献综述

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1](2019)在《带植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剪切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是混凝土修补成功的关键,提出在粘结面上植筋来增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通过采用剪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综合分析有无植筋的新老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特征及植筋率和不同植筋排布方式对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植筋试件的抗剪强度仅为整浇试件的30%左右,而植筋新老混凝土试件的抗剪强度将达到整浇试件的40%~70%;设置界面构造锚筋能够抑制裂缝的发展,使粘结面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增强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植筋率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剪强度;采用叁角形植筋排布方式的试件,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均高于方形排布试件,钢筋平均应变也相对提高5%~10%。(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3期)

易金明,梅迎军,陈龙杰,陈康[2](2019)在《早期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模拟桥梁桥面、墩柱及底梁叁个部位的修补,分别设置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上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侧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底面叁组实验。在初凝前、初凝至终凝期间、终凝后不同阶段进行轻微振动处理,进行钻芯及剪切试验,计算其界面粘结强度,分析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粘结面为正面和侧面时,轻微振动发生新混凝土初凝前,界面粘结性能有所提高,正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9%,剪切强度提高了7.5%。侧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组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剪切强度提高了0.4%;初凝之后的振动都会降低复合体的粘结性能,发生初凝至终凝期间,界面粘结性能降低程度最大;发生终凝之后,降低程度次之;连续振动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最为不利。(本文来源于《青海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金宇松[3](2019)在《混凝土重力坝加高新老混凝土粘结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国内外已建成数量众多的混凝土重力坝。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些大坝难以满足防洪、发电、灌溉、引水等功能的要求。对这些大坝重建或新建,往往面临资源浪费、施工工期长等问题。如对已修建的大坝进行加高或加固,使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则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节约经济成本等。混凝土重力坝加高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是混凝土重力坝加高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内外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以及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开展了许多研究,但在已有研究中,通常是从混凝土重力坝本身或单独从材料性能方面开展研究,少有从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方面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参考价值。论文通过ANSYS有限元双弹簧单元模拟新混凝土类型、老混凝土表面处理方式、界面剂类型等因素影响下的不同新旧混凝土粘结参数,考虑常温静载、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温度应力以及地震荷载作用几种工况,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后坝体基本力学性能及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高后坝体最大位移均位于坝顶处,坝体应力主要为压应力,个别部位主拉应力最大值低于大坝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坝踵处铅直方向的应力均为压应力;不同新混凝土类型、老混凝土表面处理方式、界面剂类型影响下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有所差异,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坝体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不同工况下,粘结性能变化对混凝土重力坝加高新旧混凝土界面受力有一定影响,在所选粘结性能参数范围内,界面受力不超过破坏强度;合适的界面粘结性能能改善混凝土重力坝加高坝体应力分布及坝体粘结面受力性能。(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吴吉昊,李志华,张聪[4](2018)在《硅灰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料与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硅灰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料(CGM)与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分别测试了不同硅灰掺量下的复合立方体试块1 d、3 d、7 d、28 d龄期的双面剪切强度和劈拉强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28 d龄期的界面微观形貌。研究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硅灰对粘结界面各龄期的剪切强度、劈拉强度均产生有利的影响。当硅灰掺量在4%~5%时,粘结界面28 d龄期的剪切强度和劈拉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4. 85 MPa、3. 78 MPa,较未掺硅灰组的剪切强度和劈拉强度分别提高了81%、60%。粘结界面的微观形貌表明,硅灰不仅能增加界面过渡区内C-SH凝胶的含量,降低Ca(OH)_2的取向性,还能填充老混凝土界面上的微裂缝和孔隙,改善区内的缺陷,增加机械咬合力,宏观上提高界面粘结强度。(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崔寒[5](2018)在《新型界面剂作用下新老混凝土粘结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混凝土结构的修补加固工程中,加大截面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式,但由于加大截面法关系到了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增强新老混凝土的粘结质量,在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便是在老混凝土表面涂刷界面剂后再进行新混凝土的浇筑~([1])。为了能够优选出一种粘结性能好,施工便捷,价格适中的新型界面剂,本文通过对无界面剂(不涂抹任何界面剂,直接浇筑)、水泥净浆界面剂、9种改性环氧界面剂共11种界面剂进行优选试验,从试验中选取一种最优界面剂应用在本次试验中。根据界面剂优选试验结果,采用无界面剂、水泥净浆界面剂和优选出的自制新型环氧界面剂,在考虑老混凝土龄期、老混凝土强度、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新混凝土浇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新老粘结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测试比较界面剂的粘结效果,分析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机理。结果表明:1、老混凝土龄期影响下,新老粘结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和斜剪强度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总体上来看,在同条件下使用新型环氧界面剂的新老混凝土粘结效果优于水泥净浆界面剂以及无界面剂时的使用效果。2、老混凝土强度影响下,新老粘结混凝土的强度随着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新型环氧界面剂的新老粘结混凝土的粘结效果要优于使用水泥净浆界面剂以及无界面剂时的使用效果。3、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以及新混凝土浇筑方式影响下,在同条件下,使用新型环氧界面剂的新老粘结混凝土的粘结效果要优于使用水泥净浆界面剂以及无界面剂时的使用效果。4、通过对使用水泥净浆和使用新型环氧界面剂的新老粘结混凝土试件切片进行电镜微观分析,可以看到,水泥净浆界面剂时缝隙较宽,缝宽约10μm,渗透层有明显的缝隙,强效应层质地非常的密实,使用新型环氧界面剂时缝隙较窄,几乎不明显,渗透层与强效应层紧密衔接,且粘结性能很好。(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8-06-01)

陈康,廖德扬[6](2018)在《早期微振动下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缓解桥面维修与交通运行的突出矛盾,目前经常采取边维修边通车的不断交施工方法,然而行车引起的桥梁振动对修补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成为确保桥面维修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混凝土是应用非常广的工程材料之一。研究均己表明:混凝土在受到振动影响前由于养护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其内部己存在许多微缺陷、微裂隙,随着龄期的增加,这些微缺陷不断发展演化,是导致混凝土理论强度和真实强度不同的重要因素,加之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非均匀性,使其在振动条件下强度形成的过程更加复杂,如何在振动条件下对新施工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一直是工程专家百余年为之奋斗而迄今尚未完全克服的难题。(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08期)

陈建国,吴光军,孙桂山,濮琦[7](2018)在《硅灰和聚丙烯纤维净浆界面剂对新老混凝土粘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试新老混凝土粘结的劈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研究了硅灰和聚丙烯纤维单掺、复掺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硅灰和聚丙烯纤维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硅灰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9%,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6 kg/m3,28 d龄期时,新老混凝土粘结效果最好,粘结劈裂抗拉强度为2.36 MPa、抗弯强度为5.79 MPa、抗剪强度为5.11MPa。硅灰聚丙烯纤维净浆界面剂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修补。(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4期)

柴敏[8](2018)在《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机理与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老化、病害,对既有混凝土结构进行修补加固具有很大的现实社会意义。对现有国内外新老混凝土加固技术机理和方法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和研究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8年04期)

崔寒,冯凌云,吕晨,卓飞,吕臣[9](2018)在《不同龄期老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不同的界面剂,不同的老混凝土断面粗糙度的情况下,研究老混凝土在初凝至28 d龄期与新混凝土粘结时的粘结劈拉强度与粘结斜剪强度。研究发现使用界面剂提高了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劈拉强度与粘结斜剪强度;新型界面剂的粘结劈拉强度与粘结斜剪强度要高于水泥净浆界面剂时的粘结劈拉强度和粘结斜剪强度;老混凝土的断面为毛面时的粘结劈拉强度要高于断面为光面时的粘结劈拉强度。(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04期)

田稳苓,朱瑞经,夏铭禹,肖成志,刘旭[10](2018)在《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抗剪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组16个Z形构件进行剪切试验,研究植筋率和所植钢筋排列方式对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植筋率可使钢筋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性能;采用叁角形植筋排列方式的试件,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均高于方形排布试件,所植钢筋的应变也相对均匀。在新老混凝土构件的实际维修加固中,应优先考虑叁角形植筋排布方式。(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新老混凝土粘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模拟桥梁桥面、墩柱及底梁叁个部位的修补,分别设置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上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侧面、新混凝土在老混凝土底面叁组实验。在初凝前、初凝至终凝期间、终凝后不同阶段进行轻微振动处理,进行钻芯及剪切试验,计算其界面粘结强度,分析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粘结面为正面和侧面时,轻微振动发生新混凝土初凝前,界面粘结性能有所提高,正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9%,剪切强度提高了7.5%。侧面粘结时,与不受振动组相比,拉拔强度提高了7%,剪切强度提高了0.4%;初凝之后的振动都会降低复合体的粘结性能,发生初凝至终凝期间,界面粘结性能降低程度最大;发生终凝之后,降低程度次之;连续振动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最为不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老混凝土粘结论文参考文献

[1].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带植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剪切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2019

[2].易金明,梅迎军,陈龙杰,陈康.早期微振动下不同粘结面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9

[3].金宇松.混凝土重力坝加高新老混凝土粘结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9

[4].吴吉昊,李志华,张聪.硅灰掺量对水泥基灌浆料与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8

[5].崔寒.新型界面剂作用下新老混凝土粘结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6].陈康,廖德扬.早期微振动下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J].南方农机.2018

[7].陈建国,吴光军,孙桂山,濮琦.硅灰和聚丙烯纤维净浆界面剂对新老混凝土粘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

[8].柴敏.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机理与强度分析[J].福建建材.2018

[9].崔寒,冯凌云,吕晨,卓飞,吕臣.不同龄期老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18

[10].田稳苓,朱瑞经,夏铭禹,肖成志,刘旭.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抗剪性能研究[J].建筑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新老混凝土粘结Z形试件剪切...新老混凝土粘结Z形试件制作示意图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直剪试件粗骨料粒径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新老混凝土粘结Z形试件打制示意1...结合面电镜扫描图片HV:20.00KVDET:SEDe...

标签:;  ;  ;  ;  ;  ;  ;  

新老混凝土粘结论文_田稳苓,宋昭,肖成志,朱瑞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