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展览建筑的空间设计研究

中小型展览建筑的空间设计研究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城院,上海200092

摘要:本文以腾冲市城乡规划展示馆建筑设计为例,阐述了建筑形式的生成不仅取决于功能,而是对于人——建筑——环境所构成的空间关系的特有反应,同时强调空间对于文化展览类建筑表达深层内涵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型展览建筑新趋势空间设计

一.概念定义

1.展览建筑

展览建筑作为展出临时陈列品之用的公共建筑。按照展出的内容分综合性和专业性展览建筑两类。专业性展览建筑又可分为工业、农业、贸易、交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不同类型。

2.中小型展览建筑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展览建筑规模进行了划分:按基地以内的总建筑面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其中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小于等于30000㎡属于中型展览建筑,小于10000㎡属于小型展览建筑。

二.展览建筑发展新趋势

最近10年是展览建筑空前繁荣的时期,新建与改建的展览建筑遍及全世界,当代展览建筑的类型更加多样。传统的美术馆、历史文物博物馆在数量上仍占优势,鼓励公众参与的科技馆成为增长热点;

1.高科技智能化的趋势

21世纪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智能化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可谓巨大。高科技智能化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概念,构筑出新的空间类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展览建筑的功能空间虚化。人们对空间的直接感知变为媒体的感知,部分的真实空间将被电子空间所取代。

2.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展览空间的内涵是为信息的交流提供一个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展览活动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转变。新模式伴随着新概念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同时也带动了新建筑空间的产生。展览空间更加倾向于与其它功能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形成多元化文化综合体,衍生出新的空间概念。在展览活动的同时,围绕的旅游、购物、文化交流等诸多社会活动才能满足人们当下的社会需求及生活需求。

3.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能源的全球性紧缺,令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展览建筑的设计也应在其独特性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化技术和材料,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展览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1.与城市环境对话

展览建筑外部空间应与城市风貌、周边建筑形态产生关系。设计中可以降低单体建筑的独立个性,提高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从而达到展览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形态相呼应的设计目的。

2.多功能性

展览建筑外部空间兼具展示纪念和交流互动的功能。现代展览建筑外部空间不仅可以用于展品展示,更多需具有观众交流的功能,这决定了外部空间需要采用怎样的空间形态。

3.边界塑造

外部空间由展览建筑围合塑造而成,设计中注重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对话。不是简单的划分出外部空间的范围,而是通过建筑的走向与合理布置,在建筑之间“捏出”外部空间,使空间与建筑有机地融合。

4.细部体验

设计中需考虑使用者的空间体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细节设计,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从视野材质肌理诸多方面都要考虑到人的感受。

四.展览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手法

展览建筑的空间组成类型可以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空间各部分之间的组合都离不开交通联系部分。一般把入口、通道、过厅、门厅、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称为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交通联系部分要求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简单明确不曲折迂回,能对人流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

空间组合的联系又可以分为水平交通、竖向交通和交通枢纽。

水平交通的布局,应与整体空间密切联系,要通畅,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主要采用过道与厅堂的形式。建筑的通道以直线居多兼有弧线,有利于组织观众的欣赏活动。应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使得空间上尽量紧凑。垂直交通作为连接不同层面的交通方式,常用的手段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以及坡道等形式。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以及与通道、楼梯等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形式,起到交通枢纽与空间过渡的作用。在交通枢纽的处理上,除了要考虑门厅过厅的尺度以外,还应该考虑空间的导向作用。

为了满足参观路线的要求,展览类公共建筑在空间组合上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空间组合形态主要有放射式、串联式、通道式。

1.放射式

通常为向心式构图,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和一个主导功能的中心空间做向心式或对称式组合而成。处于中心的主导空间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状,有足够大的体量,以便使次要辅助空间能够集结在其周围;一般集中放射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其入口和引导部分多设置于某个次要空间。

2.串联式

由多个单一平面重复组合构成,其中重复元素为主要功能空间,辅助功能空间围绕主要空间,或者在重复平面的连接处衍生布置辅助次要空间。该类型组合设计手法有较明确的导向性,其重复空间的组合顺序一般与展览参观流线相呼应。

3.通道式

由一定数量的主要功能空间并列且通过通道连接而成。人流参观完一个展厅后需要回到通道,通过通道再进入下一个展厅进行浏览。由于贯通始末的通道作用,使整个的参观过程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较强的导向性,不易造成参观人流的迂回交叉和拥堵。由于各个展厅均可保持相对的单独性,自由地开放或者关闭,又增强了博物馆各展厅不展和开放的灵活性。

五.腾冲市城乡规划建设展览馆建筑设计

腾冲市城乡规划建设展览馆,项目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东湖生态湿地公园南侧,美域湖畔东南。用地面积22931㎡,总建筑面积11416㎡,主体建筑地上3层,附属设备用房地下1层,主体建筑高度23.60米。属于中型展览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展示功能:展示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就,展望城市未来规划发展前景;交流功能:专家、学者、市民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交流,提升市民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1,外部空间设计

与城市景观呼应:位于腾冲市东湖生态湿地公园南侧,周边为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湿地公园,与规划中的凤仪阁隔湖相望,可远眺球眸山,基地自然环境及景观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建筑的主要入口及展示面朝向这一方向,使建筑能够尽早进入观者的视野;建筑位置考虑了西侧规划建设中的居住区影响,通过保持一定距离及预留绿化带,保证了建筑的良好展示效果。

场地的围合:外部空间由建筑,湿地水面,道路围合,形成了建筑正面的展示场地和观众交流空间。利用外部场地毗邻湿地水域的优势设计出曲线叠水平台,创造出极具特征的展示背景和富有趣味的互动交流场所。

外部空间设计的亲民性:建筑屋顶作为重要的第五立面,既考虑其从周边高出的观赏性,也考虑游客观众游走其中观景的互动性。设计采用连续坡的屋面绿化景观,并预留出游人的步道,可登临建筑高处俯瞰东湖,与周边湿地景观形成良性互动。

可达性:项目主要通过西、东、南三个出入口与公园道路相接,场地内部设置一条环形道路。建筑主入口位于北侧面湖一侧,并分别在西侧、东侧和南侧设置次入口,其中,西侧次入口兼货运口,东侧次入口兼做贵宾出入口。参观人流主要来自北侧和东侧公园,利用公园设计的2.4米宽滨湖步道可直接到达建筑北侧入口广场,再通过室外大台阶直达平台上的建筑入口层。

2,内部设计

本设计内部功能包括规划展示区、会议区、公共服务区以及设备用房等功能。

对于这种体量的中型展览馆,业主对展览馆的功能要求并不单一,要求在同一层能布置多个展厅空间。所以设计中结合造型考虑,在空间设计上采用串联为主,放射为辅的方式,通过水平门厅走道和竖向楼电梯扶梯进行组合。

展览馆的一层采用放射串联式布置有三个展厅,集中在模型展示区周围,展厅及门厅主要布置在建筑西侧和南侧,形成连续的展示空间。东北侧布置辅助功能,通过通道与主要功能空间联系,既能服务于展示空间,又相对独立。普通观众由室外平台经门厅进入主体建筑,再经过门厅内的序厅后沿逆时针方向进入主展区,参观完本层展区后由自动扶梯上至二层展厅继续参观。

二层用同样采用放射串联式布置三个展厅。其中临时展厅结合规划信息服务中心位于通高入口中庭二层,面朝湖面,并形成上下层空间互动;数字沙盘展厅利用建筑局部坡屋顶下的高大空间实现虚拟展示;其余展厅位于建筑南侧,观众到达二层展厅后,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参观三个串联布置的展厅,结束后由自动扶梯上至三层展厅继续参观。

三层布置有两个展厅和一个会议区,会议区位于一二层模型展示区上空,成为三层平面的形心,展厅围绕会议区串联布置,观众从逆时针方向开始参观,结束后由自动扶梯下至二层,经由数字沙盘展厅出来参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以及临时展览,再由大台阶下至门厅结束参观。

六.结语

展览馆的设计既要体现环境对外部空间的限定,又要考虑内部功能与流线的合理设置,建筑是对人,环境,功能所构成空间的凝练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车元元.现代展览建筑功能演变及设计理论研究.工程科技Ⅱ辑.2011.S1.

[2]建筑设计资料集

[3]邹珊莹,等.博物馆建筑设计

[4]杨海荣,等.中型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功能分区的研究

标签:;  ;  ;  

中小型展览建筑的空间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