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区域环境梯度上阔叶林构建模式及分布成因

华北区域环境梯度上阔叶林构建模式及分布成因

论文摘要

森林群落的构建即多样性维持机制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群落构建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多在间接梯度上进行,而在水、热等影响物种在区域内定植的关键且直接的环境梯度上研究群落构建和多样性模式则鲜有报道。结合环境因子,基于物种组成和谱系方法探讨不同群落的分布成因,有助于解释群落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该研究基于华北森林群落调查数据和环境数据,涉及7个省市区的29个以壳斗科、桦木科为优势种的群落,探讨了直接环境梯度上的群落构建和多样性模式,同时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了不同群落分布的环境解释。结果发现,相似的群落具有相似的生境偏好,相似的生境条件会形成物种组成相同或相似的群落。环境热量主导了本区域的谱系关系,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群落构建主要表现为生境过滤的模式。此外,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生境过滤作用逐渐增加。在温度梯度上,谱系多样性表现为钟形模式,而降水量的增加能导致谱系多样性的增加。

论文目录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地点
  •   1.2 野外调查方法
  •   1.3 环境数据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群落类型与环境的关系
  •   2.2 影响区域内样方内谱系关系的主要环境因子
  •   2.3 水热梯度上群落谱系结构模式
  •   2.4 水热梯度上的谱系多样性模式
  • 3 讨论
  •   3.1 华北区域内相似的阔叶林群落具有相似的生态条件
  •   3.2 热量是影响华北区域阔叶林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
  •   3.3 华北区域阔叶林群落水热梯度上的群落构建模式
  •   3.4 华北区域阔叶林群落谱系多样性的水热格局
  • 4 结论
  • 附录I华北森林群落各样方中出现的物种及其所属科
  • 附录II华北森林群落样方间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许金石,柴永福,刘晓,岳明,郭垚鑫,康慕谊,刘全儒,郑成洋,吉成均,闫明,张峰,高贤明,王仁卿,石福臣,张钦弟,王茂

    关键词: 群落构建,谱系多样性,水热条件,物种组成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林业

    单位: 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3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37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348)~~

    分类号: S718.5

    页码: 732-741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280K

    下载量: 160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郊环境梯度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4)
    • [2].北京市城乡环境梯度下街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 2013(01)
    • [3].鄱阳湖湿地典型草洲主要植物种群在5个资源环境梯度上的生态位特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03)
    • [4].水分环境梯度下野鸭湖湿地典型植物光谱特征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3)
    • [5].珠江口颗粒附着微生物群落沿环境梯度的演替[J]. 渔业科学进展 2012(03)
    • [6].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7].GIS支持下的秦岭山地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2)
    • [8].积温分布的空间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6)
    • [9].南太行山区木本植物分布对环境梯度的响应[J]. 绿色科技 2020(14)
    • [10].类群划分方法对南亚热带水库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响应关系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0(11)
    • [11].不同环境梯度上群落优势种脯氨酸含量的变化[J]. 广东蚕业 2018(04)
    • [12].秦岭南坡中段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划分及环境梯度解释[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6)
    • [13].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9)
    • [14].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粗木质残体贮量及其环境梯度[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 [15].水栖性的棘胸蛙身体大小不随环境水热梯度及净初级生产力梯度而分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6].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环境梯度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8(16)
    • [17].荒漠环境梯度下联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珍珠(Salsola passerina)荧光特性[J]. 中国沙漠 2018(06)
    • [18].环境梯度对杉木公益纯林分布特征及生长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 2020(04)
    • [19].苏北盐沼环境梯度上甲苯通量变化特征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1)
    • [20].延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物种空间分布[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06)
    • [21].戴云山黄山松林森林群落类型分类及环境梯度解释[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6)
    • [22].珠江三角洲环境梯度上葫芦藓中硫、氮含量和δ~(13)C、δ~(15)N的差异及其环境指示[J]. 热带地理 2013(05)
    • [23].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环境梯度关系[J]. 山东林业科技 2011(01)
    • [24].沙质海岸黑松分枝格局特征及其抗风折能力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09)
    • [25].树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对环境梯度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0(14)
    • [26].人为干扰对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09(02)
    • [27].内蒙古某铁矿尾矿库生态修复区的植被恢复效果[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4)
    • [28].北京东灵山地区农耕干扰和环境梯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12)
    • [29].不同地下水位灰化薹草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与碳、氮、磷释放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20(09)
    • [30].排水造林对大兴安岭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05)

    标签:;  ;  ;  ;  

    华北区域环境梯度上阔叶林构建模式及分布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