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论文_姚天泓,陈艳梅,刘革,鲁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张学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安事变,台安,事变,蒋介石,周恩来,夏威夷,将军。

张学良论文文献综述

姚天泓,陈艳梅,刘革,鲁超[1](2019)在《基于CIDOC-CRM的数字人文史料资源语义化知识组织研究——以张学良史料资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数字人文研究理念和方法,以张学良史料数据资源为例,基于CIDOC-CRM概念框架模型,从数据描述规范、语义标注等角度进行史料数据资源的语义化知识组织研究。从而使研究者通过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转变对数据资源的研究视角,得出超出一般传统阅读、理解、辨析处理的能力范畴,获取不同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观察、领悟深度和范围。(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19年07期)

朱宇[2](2019)在《东北抗日义勇军与张学良的西安事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一八事变激起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此产生,并得到了东北民众的大力支持。东北的行政长官张学良也受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影响,有力地支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发动了西安事变,促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思想观念的变化及东北抗日义勇军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影响与作用。(本文来源于《“九一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张艳茜[3](2019)在《西安事变的见证:“张学良公馆”》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后来人称为“张学良公馆”的建筑,位于西安市建国路上,由西安通济信托公司于1932年投资修建,是西安一处较为现代的公馆式住宅,主要的建筑物是由东向西排列的叁幢精巧别致的叁层西式楼房。叁幢楼的形态类似,底层为地下室,楼门北开,沿着楼外的砖石台阶可直接进入二(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08-14)

王春林[4](2019)在《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宣传善后——以蒋介石、张学良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安事变损害了蒋介石的领袖形象与国家权威。为维护政府纲纪,蒋介石延续了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叛变"认定,并策划了对张学良的军法审判。同时,蒋介石还发表了《对张杨训词》《西安半月记》以及宋美龄的《西安事变回忆录》,试图垄断对事变的话语权。但这些官方动作和宣传存在不少争议和矛盾之处,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对领袖形象与国家权威的修复,然而社会各界对这些善后作为并不完全认同,他们多报以怀疑、否定等态度。在其后的民国政治中,关于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的说辞已趋于标签化,但这种宣传善后是得失参半的,国民党的官方话语在迁台后方渐趋松动。(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金秋[5](2019)在《张学良避暑葫芦岛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1930年7月2日至8月10日,张学良在渤海岸边的葫芦岛避暑长达40天,通过保存下来的档案资料可以看出,张学良此次名为"避暑",实则"避战",避免中原大战各方代表之拉拢。张学良在这些看似"休闲"的日子里,始终关注中原大战局势发展,并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1930年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后,张学良于当年3月发表通电,主张和平救国。由于张学良所部东北军叁十余万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地方军事力量,张学良(本文来源于《侨园》期刊2019年07期)

杨竞[6](2019)在《60件珍贵遗物讲述张学良晚年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与东北大学联合主办,张氏帅府博物馆承办的“繁华落尽——张学良将军晚年遗物展”正在张氏帅府博物馆举行。此展共展出张学良夫妇晚年的生活用品、日常服饰、祝寿用品、童趣用品、医疗用品等60多件,除了可以看到张学良将军晚年生活使用的物(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19-07-10)

孙奇[7](2019)在《炎黄子孙中华魂(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张学良将军百岁寿辰活动之际2000年,迎来张学良将军百岁华诞。张将军出生于1901年6月4日,农历4月17日,以往都是按农历过生日。6月4日是他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火车站被日军炸死的忌日。从此,凡是农历4月17日与公历6月4日相碰时,他的祝寿活(本文来源于《友报》期刊2019-07-06)

康蚂,申易[8](2019)在《张学良故居 少帅在天津的婚姻和社交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学良故居,又称"少帅府",坐落于天津和平区赤峰道78号,民国时期位于法租界,是一栋具有西方集仿式风格的楼房。1925年至1932年间,张学良在此居住,经历了其军政生涯的高光时刻:一度升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还与我国近代教育家张伯苓结为忘年交,助力南开大学的发展壮大,又在其父张作霖被炸身亡(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9年13期)

王慧捷[9](2019)在《“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态度及行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中的所思所想及所作所为,多年以来人们均有各自的看法和理解。通过讨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在态度及行动方面的各种不同和转变,力图还原历史真相,并从笔者个人的视角解析这两大历史事件中张学良的心态及抉择动机。(本文来源于《滨州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Z1期)

崔显山[10](2019)在《做好“张学良与台安”这篇文史大文章》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有人说:“老崔头没啥嗜好,就爱鼓捣地方掌故方面的事。”这是对我未盖棺的“定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便投入到地方文史资料的挖掘与整理。从事政协文史资料工作30多年,我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协媒体发表文章和主编刊物达160多万字。通过这些涉及台安境内(本文来源于《友报》期刊2019-05-31)

张学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此产生,并得到了东北民众的大力支持。东北的行政长官张学良也受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影响,有力地支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发动了西安事变,促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思想观念的变化及东北抗日义勇军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影响与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学良论文参考文献

[1].姚天泓,陈艳梅,刘革,鲁超.基于CIDOC-CRM的数字人文史料资源语义化知识组织研究——以张学良史料资源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9

[2].朱宇.东北抗日义勇军与张学良的西安事变[J].“九一八”研究.2019

[3].张艳茜.西安事变的见证:“张学良公馆”[N].中华读书报.2019

[4].王春林.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宣传善后——以蒋介石、张学良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金秋.张学良避暑葫芦岛始末[J].侨园.2019

[6].杨竞.60件珍贵遗物讲述张学良晚年生活[N].辽宁日报.2019

[7].孙奇.炎黄子孙中华魂(下)[N].友报.2019

[8].康蚂,申易.张学良故居少帅在天津的婚姻和社交生活[J].城市地理.2019

[9].王慧捷.“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态度及行动对比[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9

[10].崔显山.做好“张学良与台安”这篇文史大文章[N].友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张学良-张学良发动兵谏前和蒋介石在...),其中有张学良手写的文字以及...年的张学良少将——郭维城-郭维城少将:建国路历史文化街区区位示意图来源:...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

标签:;  ;  ;  ;  ;  ;  ;  

张学良论文_姚天泓,陈艳梅,刘革,鲁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