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肝硬化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浅析

60例肝硬化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浅析

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大庆163316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肝硬化患者主要致病原因及有关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60例肝硬化患者的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相关检查结果探讨患者主要致病原因及有关特点。结果:6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为单纯乙肝病毒感染(占35%),5例患者为单纯丙肝病毒感染(占8.4%),2例患者为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占3.3%),12例患者为单纯饮酒造成的肝硬化(占20%),8例患者为酒精与肝炎病毒共同造成的肝硬化(占13.3%),3例患者为其它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占5%),9例患者肝硬化原因不明(占15%)。比较引发肝硬化的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中毒因素的患者,在产生症状和体征的比例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为,有24例产生消化道出血、21例产生原发性肝癌、12例产生继发感染及3例产生肝性脑病,分布比例分别为40%、35%、2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还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病因,临床中单纯病毒感染引发肝硬化的表现主要是患者门脉压力增高,酒精中毒患者主要是损伤肝功能,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病毒感染与嗜酒同时存在易引发肝癌。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致病原因;临床特点

1.前言

大部分患者慢性肝病发展终末期都存在肝硬化阶段,不同致病原因,产生肝硬化时间、临床症状表现、疗效及患者预后等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肝脏先后受到两种病因作用或同时作用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肝硬化。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经过10年左右就会向肝硬化发展,这普遍早于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对肝硬化患者加强随访,对诸如肝细胞癌等严重并发症能够在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患者提高生存率。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水平,肝硬化病因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及时对这种变化准确了解和干预,能够对肝硬化患者及其病情的发展进行有效预防。

2.资料与方法

2.1患者资料

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的60例肝硬化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有42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男女患者之比为2.33:1,患者年龄在22—81岁之间,平均年龄(54.7±8.5)岁。

2.2方法

收集的60例患者采取采集病史、观察临床症状表现、检查血生化、腹部彩超及增强CT等有关检查,分析上述结果并结合相关诊断标准,分析研究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特点。

2.3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处理软件对患者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应用X2检验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P<0.05表明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结果

6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为单纯乙肝病毒感染(占35%),5例患者为单纯丙肝病毒感染(占8.4%),2例患者为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占3.3%),12例患者为单纯饮酒造成的肝硬化(占20%),8例患者为酒精与肝炎病毒共同造成的肝硬化(占13.3%),3例患者为其它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占5%),9例患者肝硬化原因不明(占15%)。比较引发肝硬化的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中毒因素的患者,在产生症状和体征的比例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为,有24例产生消化道出血、21例产生原发性肝癌、12例产生继发感染及3例产生肝性脑病,分布比例分别为40%、35%、20%、5%。

4.讨论

很多复杂的因素都将导致肝硬化,对肝硬化患者致病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在其发病机制、病情延缓及预后改善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在肝硬化的各种致病原因中,只有30%患者是单纯肝炎病毒感染,40%患者都是饮酒与肝炎病毒一起引发的损伤,没有病例显示单纯酒精中毒引发肝硬化。本研究结果中前者比例为46.7%,后者为13.3%,这与全国酒精性肝病协作组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乙肝感染在引发肝硬化中是一个主要病因,但嗜酒病因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与肝炎病毒一起引发的损伤也是造成肝硬化的重要病因。

我国乙肝感染比例较高,结合全国乙肝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超过3岁的群体约有9.1%HBsAg阳性,慢性乙肝感染患者中,约有3%患者产生肝硬化失代偿,其中约有10%左右可向肝细胞癌发展,高病毒负荷的长期持续使肝硬化肝癌患者明显增加死亡危险性,将乙肝病毒感染源切断对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患者降低发病率具有重大作用。另外,随着不断改变的饮食习惯及增多的社会交往,饮酒机会明显增多,并呈现年轻化和女性化趋势,饮酒夸大了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作用,将使酒精肝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嗜酒对于肝炎病毒而言属于一个易感因素,而肝炎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更高,对于损伤肝细胞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酒精合并丙肝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相对于单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而言,将延长住院时间并提高死亡率。所以,乙肝及丙肝感染患者应戒酒,才能有效避免产生酒精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肝病。在临床中,肝硬化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不包括脾大、腹水、腹胀等症状表现,门静脉高压症在肝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中相对较多,长期嗜酒具有肝功能减退比较明显的症状。嗜酒患者比较常见的就是乏力、黄疸等,在酒精与肝炎病毒感染同时存在时不只是严重损伤肝功能,还具有较高的比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硬化患者产生并发症中,腹水是一个高危因素,对腹水治疗的高度重视能够有效避免食管胃静脉曲张引发的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自发性腹膜炎等疾病,进而使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我国属于乙肝感染大国,随着不断普及的医学知识及广泛接种乙肝疫苗,更多的人对防范乙肝提高了重视程度,但也不能忽视传播及扩散其它病毒类型的肝炎。本研究中就有5例患者为单纯丙肝病毒感染(占8.4%),2例患者为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占3.3%),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有关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产生肝癌最高的危险因素就是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本研究中2例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引发肝硬化的患者也证实了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能够对肝脏疾病的进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肝硬化在临床中作为一种常见疾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病因,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的持续对肝炎病毒长期抑制或进行清除,能够使患者细胞炎症坏死及引发的肝纤维化等症状得到明显减轻。另外,对肝脏因嗜酒这一单独或联合因素导致的损伤提高重视程度,进而才能有效减轻患者产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16

[2]李庚元,刘福臣,彭国琴等.饮酒对病毒性肝炎病程及转归影响的临床调查[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7

[3]姚桢,姚宗歌,姚月歌等.饮酒对乙型肝炎病程影响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6.5

[4]白宪光,张丽环,何文革等.5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4.7

[5]刘阳,刘德东,迟宝荣等.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J],吉林医学,2015.11

标签:;  ;  ;  

60例肝硬化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