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系统论文_白娜玲,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稻麦轮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秸秆,水稻,系统,土壤,陈化,产量,冬小麦。

稻麦轮作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白娜玲,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1](2019)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与碳氮调控对稻麦轮作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稻麦轮作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稻季施氮量为20 kg/hm~2时,相较于施氮量17 kg/hm~2处理,土壤全磷、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显着增加3. 60%、6. 25%、45. 54%、50. 00%,水稻产量提高3. 89%。麦季施氮量为17 kg/hm~2时,相较于施氮量14 kg/hm~2处理,土壤全钾、速效氮磷分别显着提高4. 38%、33. 43%、30. 03%,返青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显着增加,小麦产量增加2. 13%。随着基肥比例的增加,土壤养分、株高和产量均有显着增加。氮肥基追比例为7∶3和8∶2时,相较于常规5∶5处理,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增幅分别为12. 95%—13. 08%和20. 97%—21. 77%。综上,稻季和麦季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0 kg/hm~2和17 kg/hm~2,最佳氮肥基追比例为7∶3和8∶2。(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乃娟,陈倩,朱利群[2](2019)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以江苏南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稻麦主产区,辨析该区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效应,可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稻麦轮作典型生产区江苏南京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该系统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清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该稻-麦轮作体系中,水稻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富营养化、水体毒性、环境酸化和土壤毒性,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32、0.76、0.33和0.27;而小麦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富营养化、水体毒性、土壤毒性和环境酸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50、2.09、0.32和0.23。肥料、农药、柴油的生产和使用是引起能源消耗和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农户超量施用氮肥是造成潜在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关键;农药的使用是造成水体毒素和土壤毒素的最主要原因;而氮肥和农药投入对人类毒性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工业领域加快新型能源开发,实施清洁生产;在农业领域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如减少氮肥施用、研发多功能一体化农机及推广低毒高效农药)能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生产负面环境影响,提高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梁靖越,王昌全,李冰,龙思帆,陈兰[3](2019)在《猪粪配施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F优498’)-小麦(品种‘内麦863’)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成都平原稻麦种植体系常规施氮水平,设7个不同猪粪施用处理:对照(CK,无化学氮肥,无猪粪)、常规化肥(T_1,无猪粪)、化肥减量25%+猪粪2500 kg·hm~(-2)(T_2)、化肥减量50%+猪粪5000 kg·hm~(-2)(T_3)、猪粪10000 kg·hm~(-2)(T_4)、猪粪15000 kg·hm~(-2)(T_5)和猪粪20000 kg·hm~(-2)(T_6),研究添加猪粪对稻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及分配特征、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配施化肥对稻麦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稻麦成熟期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以高量猪粪施用处理(T_6)最高,但其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分配向茎叶富集,且籽粒干物质积累及氮积累分配率显着低于T_2处理;随着配施猪粪用量的增加,稻麦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籽粒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水稻季以T_3处理最优,较常规化肥处理提高11.4%、55.4%、11.4%,小麦季则以T_2处理最优,较常规化肥处理提高14.0%、29.1%、14.0%.本试验条件下,2500~5000 kg·hm~(-2)猪粪+化肥减量25%~50%处理,有利于促进稻麦干物质积累、氮素向籽粒运移,达到增产及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效果,超量施用猪粪(15000~20000 kg·hm~(-2))后,土壤氮素供应过量,干物质向经济器官运移受阻,氮素向茎秆富集,贪青晚熟现象严重,稻麦籽粒产量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从,李舒清,刘树伟,邹建文[4](2018)在《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响应规律,以期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为中国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托同步模拟自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温度升高的T-FACE试验平台,设置本底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Ambient)、500μmol·mol~(-1) CO_2+本底大气温度(C)、本底大气CO_2浓度+温度增加2℃(T)和500μmol·mol-1 CO_2+温度增加2℃(C+T)等4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通量,研究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规律。【结果】(1)CO_2浓度升高使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分别显着增加9.7%、11.3%和5.6%、5.7%(P<0.05);温度升高使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分别显着减少21.1%、18.0%和31.6%、17.7%(P<0.05);CO_2浓度和温度的同步升高使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分别显着降低13.5%、8.7%和26.0%、10.3%(P<0.05)。(2)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均未改变稻麦轮作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模式。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季和小麦季N_2O排放分别增加15.2%和39.9%,其中后者达显着水平(P<0.05);温度升高未显着影响水稻季N_2O排放,但显着增加小麦季N_2O排放20.5%(P<0.05);CO_2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对水稻季N_2O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年际差异,但总体上有促进N_2O排放的趋势;CO_2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极显着增加小麦季N_2O排放(46.0%,P<0.01)。(3)小麦季N_2O排放与小麦生物量密切相关,在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小麦季N_2O排放与小麦地下部生物量和ΔSOC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与对照组相比,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分别导致稻麦轮作系统单位产量的N_2O排放强度(GHGI)分别增加29.1%、66.3%和81.8%,其中温度升高和CO_2浓度和温度同步升高处理达显着水平(P<0.05)。【结论】CO_2浓度升高和温度升高均未改变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模式。CO_2浓度升高导致稻麦轮作系统N_2O排放显着增加;温度升高显着增加小麦季N_2O排放,但未显着影响水稻季N_2O排放。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导致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加,各处理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响应从大小依次为:C+T>T>C。可见,在未来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情境下,为保证现有粮食供应水平不变,由稻麦生产所导致的N_2O排放强度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3期)

赵峥,周德平,褚长彬,吴淑杭[5](2018)在《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碳氮流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过量施肥和秸秆的处理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并因此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采用DNDC模型对减量化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下稻麦轮作系统中碳氮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模拟,从而筛选适用于上海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的最佳农田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减量化施肥与秸秆还田均能显着影响稻麦轮作系统的氮素流失、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碳储量变化。75%CK+SR处理即减量25%施肥量同时采用秸秆还田是适用于上海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的最佳农田管理措施,能够在获得最佳水稻产量的同时有效减少41.67%的氮素流失量和51.85%的N_2O排放量。虽然秸秆还田会增加稻麦轮作系统的CH_4排放量,但同时也能显着增加土壤的碳储量。减量化施肥50%的处理(50%CK和50%CK+SR)则会导致水稻减产3.06%~9.90%。与目前上海地区传统的田间管理措施CK相比,75%CK+SR能够有效改善稻麦轮作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果为我国稻麦轮作系统碳氮流失的控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杭玉浩,王强盛,许国春,刘欣[6](2017)在《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是调节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受到广泛关注。为明确水稻季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全球增温潜势(GWP)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在传统灌溉(TI)和控制灌溉(CI)两种模式的基础上,设置麦秸还田(WS)、生物炭还田(BC)、不还田(NS)3种秸秆处理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进行CH_4和N_2O的排放监测以及作物产量的评估,以筛选出最佳的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组合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与NS处理相比,WS、BC处理年均CH_4排放分别增加106.02%、36.77%,年均N_2O排放分别降低27.25%、16.21%,稻麦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6.49%、5.90%,年均单位产量GWP(GWPyield-scaled)分别增加40.53%、8.07%。在整个轮作周期,CI系统的CH_4排放较TI降低79.63%,N_2O排放增加27.03%,稻麦年平均产量增加0.42%,单位产量GWP降低60.32%。各处理中,以控制灌溉加生物炭还田(CIB)的年均单位产量GWP最低,比传统灌溉不还田(TINS)、传统灌溉麦秸还田(TIS)、传统灌溉生物炭还田(TIB)、控制灌溉不还田(CINS)、控制灌溉麦秸还田(CIS)分别降低53.81%、70.49%、59.77%、4.46%、11.92%。水分管理和秸秆处理方式对全球增温潜势表现出强烈的交互作用,但对作物产量无明显交互作用。可见,控制灌溉加生物炭还田(CIB)是降低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吴震,董玉兵,熊正琴[7](2018)在《生物炭施用3年后对稻麦轮作系统CH_4和N_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比观测研究了在稻田土壤中经3年陈化后的生物炭(B_3)和新施入生物炭(B_0)对稻麦轮作系统CH_4和N_2O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旨在明确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用氮肥不施用生物炭(N)、施用氮肥和新生物炭(NB_0)以及施用氮肥和陈化生物炭(NB_3)处理.结果表明:NB_0和NB_3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pH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且显着影响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微生物潜在活性.与N处理相比,NB_3处理显着增加了作物产量,增幅14.1%,并且显着降低了CH_4和N_2O排放,降幅分别为9.0%和34.0%;而NB_0处理显着增加作物产量,增幅9.3%,显着降低N_2O排放,降幅38.6%,但增加了CH_4排放,增幅4.7%;同时NB_0和NB_3处理均能降低稻麦轮作系统的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且NB_3处理能更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提高作物产量.在土壤中经3年陈化后的生物炭仍然具有固碳减排能力,因此,施用生物炭对稻麦轮作系统固碳减排和改善作物生产具有长期效应.(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庆魁,金夏明,单建明[8](2017)在《稻麦轮作系统中不同养分资源管理方式对水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采取不同的养分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不施氮肥(CK)、NPK均施、NPK均施+秸秆还田、NPK均施+开花1周后控水,从轮作系统的角度运筹养分,探究稻麦轮作系统耕层水分与养分调控对地上部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稻季秸秆还田处理较常规NPK处理产量提高3.80%,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生物量分别提高3.41%、4.40%,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则分别提高9.61%、5.70%、3.80%、3.70%,说明秸秆还田能够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花后控水与常规NPK处理产量相当,但是花后控水处理下花前存储的干物质转运率增长5.96百分点,说明花后控水能够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减少灌溉次数,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因此,从水稻季来看,秸秆还田与花后控水可以作为提高稻麦轮作潜力的有效途径,但仍需继续从整个稻麦轮作周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9期)

纪洋,于海洋,Ralf,Conrad,徐华[9](2017)在《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耦合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间隙灌溉模式下控释肥施用可减缓稻麦轮作系统CH_4和N_2O排放交互排放效应,从而降低综合温室效应,然而有关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耦合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鲜有研究。通过采集稻麦轮作系统田间原位试验新鲜土样,采用核酸定量技术研究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耦合措施下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以探讨此耦合措施降低稻麦轮作系统降低CH_4和N_2O排放的微生物机理。结果发现,除古菌外,稻季土壤细菌、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群落丰度均高于麦季;间隙灌溉显着影响稻田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数量的季节变化;与尿素相比,施用控释肥增加了稻麦轮作系统细菌、古菌和产甲烷菌数量,降低了甲烷氧化菌、氨氧化菌、反硝化菌数量。稻季CH_4和N_2O的排放量与土壤微生物丰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CH_4排放量与古菌、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数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氨氧化菌数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N_2O排放量与氨氧化菌、甲烷氧化菌、nirK型和nosZ型反硝化菌数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nir S型反硝化菌无显着相关性。研究表明,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耦合措施通过影响稻麦轮作系统相关功能微生物的群落丰度进而减缓CH_4和N_2O气体的交互排放效应。(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黄晓磊[10](2017)在《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3.69亿公顷,而中国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大概有1.217亿公顷,用占世界9%的耕地供养超过世界21%的人口,采取有效的农业管理措施增加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量并提高其稳定性以提升土壤肥力和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已迫在眉睫。以稻麦轮作制度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之一。然而,该地区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土壤地力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最新的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而非有机碳本身的化学抗性。因此,将土壤有机碳整合到土壤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活性矿物结合,或者埋藏到深层土壤中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稳定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在土壤及沉积物中氧化铁矿物保存和稳定了超过20%的有机碳。然而,季节性干湿交替引起的氧化还原循环对土壤氧化铁的转化和累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其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稻麦轮作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监测土体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弱晶质氧化铁含量的变化,研究了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过程;氧化铁的转化和累积过程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周转过程。基于短期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土体及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稳定性。利用固体13C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土体及土壤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的化学结构组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质谱技术,研究了土体及土壤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单施化学肥料相比,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显着地(P<0.05)提高了 土壤有机碳和弱晶质氧化铁的含量,且水稻收获季土壤有机碳和弱晶质氧化铁的含量均显着地(P<0.05)高于小麦收获季,并随培肥时间而持续显着地(P<0.05)增加。稻麦轮作系统中季节性的干湿交替有利于氧化铁的氧化还原转化和弱晶质氧化铁的累积。施用有机肥显着地(P<0.05)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量,提高了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促进了水稻季淹水条件下微生物以更多的铁作为电子受体氧化土壤有机碳过程的发生,加速了氧化铁的还原转化。小麦季好氧条件下,有机碳与弱晶质氧化铁相互作用可能不利于弱晶质氧化铁的进一步结晶,因此,促进了弱晶质氧化铁的累积。土壤有机碳与弱晶质氧化铁在稻麦两季土体和团聚体水平均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在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变差分解分析表明,在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解释了 52.57%的土壤有机碳的变异,施肥处理和季节也显着地(P<0.001)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变化。2、与单施化学肥料相比,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显着地(P<0.05)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量和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且水稻收获季土壤微生物量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均显着地(P<0.05)低于小麦收获季。土壤微生物量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间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微生物在团聚体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变差分解分析表明,施肥处理和季节分别解释了 11.32%和7.05%的土壤团聚体的变异。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施肥时间的持续而显着地减小,且小麦收获季显着地(P<0.05)高于水稻收获季。单位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量与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间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单位土壤有机碳中微生物的量可能是反映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土壤微团聚体中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显着地(P<0.05)低于小团聚体和大团聚体,而粉砂粘粒组分中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最大。弱晶质氧化铁与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间存在显着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在稳定土壤有机碳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3、固体13C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表明小麦收获季土壤烷基碳与烷氧基碳的比值显着地高于水稻收获季,且随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然而,芳香碳的相对强度在水稻收获季显着地高于小麦收获季,且在微团聚体和小团聚体中的相对强度显着大于粉砂粘粒组分。有机碳的芳香性与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之间存在显着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芳香类有机化合物是13C丰度较低的有机化合物。弱晶质氧化铁与有机碳的芳香性间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而与δ13C之间存在显着的(P<0.001)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可能选择性保护13C丰度较低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4、不同土层弱晶质氧化铁与有机碳间均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在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而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矿化速率间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单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的百分含量与单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间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微生物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芳香碳的相对强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烷基碳与烷氧基碳的比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弱晶质氧化铁与有机碳的芳香性间存在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而与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间存在显着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弱晶质氧化铁可能选择性保护13C丰度较低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5、稻麦轮作系统中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地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浓度,也相应地提高了可溶性Fe、A1及Si并降低了可溶性Ca的浓度。可溶性Fe、Al及Si与土壤DOC呈显着的(P<0.001)正相关关系,而可溶性Ca与土壤DOC呈显着的(P<0.001)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DOC主要是与Fe、A1和Si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矿质复合胶体从而稳定了土壤有机碳。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能谱分析(SEM-EDS)表明单施化肥主要提高了 Ca键合的土壤胶体有机碳,而施用有机肥主要提高了 Fe、Al键合的土壤有机碳。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电子能谱分析(TEM-EDS)进一步表明施用有机肥降低了晶型Fe的纳米矿物(黑斑区),相应的提高了非晶型Al和Si的纳米矿物(灰斑区),而单施化肥提高了晶体Fe的纳米矿物(黑斑区)。因此,我们认为稻麦轮作系统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将与粘土矿物结合的晶体Fe纳米矿物氧化还原转化为弱晶型或非晶型Fe纳米矿物,从而增加稻麦轮作的水稻土土壤胶体有机碳的稳定性。综上所述,稻麦轮作季节性干湿交替引起的氧化还原循环有利于氧化铁的氧化还原转化和弱晶质氧化铁累积,施用有机肥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作用。稻麦轮作的水稻土土壤团聚体经历了季节性的团聚-分散-重团聚的动态变化。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相对稳定,而粉砂粘粒中的有机碳最不稳定。弱晶质氧化铁在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化学保护是土壤有机碳长期封存的内在机理,施用有机肥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保护作用。长期的稻麦轮作并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封存和稳定。小麦收获季土壤有机碳分解程度大于水稻收获季。弱晶质氧化铁在稻麦轮作的水稻土氧化还原表层优先选择性保护13C丰度相对较低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而土壤溶液中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可能随土壤水分向下迁移并在深层土壤中累积下来。土壤DOC主要与土壤可溶性Fe、Al、Si密切相关。施有机肥提高了与Fe、Al结合的稳定的有机碳,而降低了与Ca结合的有机碳。此外,与单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降低了胶体中晶型Fe纳米矿物的含量,相对增加了非晶型Al、Si纳米矿物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稻麦轮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稻麦主产区,辨析该区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效应,可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稻麦轮作典型生产区江苏南京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该系统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清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该稻-麦轮作体系中,水稻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富营养化、水体毒性、环境酸化和土壤毒性,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32、0.76、0.33和0.27;而小麦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富营养化、水体毒性、土壤毒性和环境酸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50、2.09、0.32和0.23。肥料、农药、柴油的生产和使用是引起能源消耗和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农户超量施用氮肥是造成潜在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关键;农药的使用是造成水体毒素和土壤毒素的最主要原因;而氮肥和农药投入对人类毒性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工业领域加快新型能源开发,实施清洁生产;在农业领域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如减少氮肥施用、研发多功能一体化农机及推广低毒高效农药)能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生产负面环境影响,提高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麦轮作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白娜玲,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与碳氮调控对稻麦轮作系统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9

[2].胡乃娟,陈倩,朱利群.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以江苏南京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3].梁靖越,王昌全,李冰,龙思帆,陈兰.猪粪配施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王从,李舒清,刘树伟,邹建文.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8

[5].赵峥,周德平,褚长彬,吴淑杭.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碳氮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

[6].杭玉浩,王强盛,许国春,刘欣.水分管理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7

[7].吴震,董玉兵,熊正琴.生物炭施用3年后对稻麦轮作系统CH_4和N_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8].李庆魁,金夏明,单建明.稻麦轮作系统中不同养分资源管理方式对水稻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9].纪洋,于海洋,Ralf,Conrad,徐华.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耦合措施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7

[10].黄晓磊.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基于生长模型的稻麦轮作生产管理决策...稻-麦(油)水旱轮作系统养分收支状况演...不同土壤不同氮肥水平下的N2O排放系数N2O季节变化模式奥暇污染对士搜全抓与有效氮含置的影响FACE平台示意图

标签:;  ;  ;  ;  ;  ;  ;  

稻麦轮作系统论文_白娜玲,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