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带宽论文_朱少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路带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路,带宽,相位,接收机,频率,噪声,滤波器。

环路带宽论文文献综述

朱少华[1](2019)在《优化调制PLL斜坡波形的环路滤波器带宽》一文中研究指出简介雷达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探测其他汽车和跟踪飞行物体,它甚至用于医疗应用。一般概念是通过发出信号并测量该信号返回所花费的时间来检测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由于信号速度c和返回时间At是已知的,因此可以计算距离d,如公式1所示:d=c/2·Δt(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9-10-13)

许萧寒,王可东[2](2019)在《GPS/INS超紧组合载波跟踪环路最优带宽在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超紧耦合系统中,卫星信号的跟踪性能直接取决于载波跟踪环路的带宽。为提高最优带宽的计算精度,在对惯导辅助下载波跟踪环路跟踪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载波多普勒频率估计误差、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误差的计算方式,建立了惯导辅助下的环路跟踪误差模型;在实时估计跟踪载噪比的基础上,应用离散牛顿二阶梯度法迭代解算最优带宽,并进行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最优带宽迭代解算方法的计算精度能够在11次迭代内达到99.6%,以此作为环路的带宽,能够在弱信号、辅助信息精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环路的跟踪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王亮雁[3](2017)在《高非线性光纤环路镜对光反馈下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带宽及延时特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半导体激光器所产生的混沌光信号因在混沌保密通信、混沌雷达、真随机数的产生以及时域反射器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通常,半导体激光器主要通过引入光反馈、光电反馈、光注入和电流调制等外部扰动方式来获取混沌信号。其中,光反馈方式因结构简单、易于集成、成本较低、容易控制等特点而成为产生混沌光信号的主要方法。但基于光反馈方式获取的混沌信号带宽通常仅有几GHz且具有明显的延时特征(TDS)。这不仅限制了混沌保密通信的信息传输速率,且大大降低了系统通信的安全性。因此,研究获取TDS明显抑制的、频谱平坦的宽带混沌信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利用由高非线性光纤(HNLF)和光纤耦合器(FC)构成的高非线性光纤环路镜(HNFLM)获取TDS被明显抑制的宽带混沌信号的方法。利用标准带宽、自相关函数(ACF)的方法,理论研究了HNFLM对光反馈作用下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SL)输出的混沌信号的带宽及其TD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光反馈DFB-SL产生的混沌光信号通过由功分比(PSR)为7:3的FC以及长度为35 M的HNLF构成的HNFLM后,混沌信号带宽由12.3 GHz提高到41.2 GHz,且其时间序列的ACF在延迟时间附近的最大值σ从0.22减少至0.05。混沌信号带宽增强以及TDS抑制的效果与入射混沌信号的平均功率、高非线性光纤长度、光纤耦合器的PSR有关。其中,混沌信号延时特征主要受PSR的影响。此外,我们绘制了在光纤耦合器的PSR为7:3时,混沌信号带宽及TDS在混沌信号的平均功率、高非线性光纤长度构成的参数空间内的分布图谱,确定了利用高非线性光纤环路镜获取低TDS的宽带混沌信号的最佳参数空间。(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01)

张杰,马冠一[4](2015)在《GNSS接收机锁相环最佳环路带宽的选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锁相环环路带宽值的选取对于锁相环的跟踪误差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中常用锁相环结构与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锁相环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环路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然后分析了环路带宽的取值对锁相环两个最重要的误差源——环路热噪声误差和晶振阿伦偏差的影响,给出了低动态下使锁相环总的跟踪误差最小的最佳环路带宽的理论表达式。对基于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温补晶振和模/数接口电路构建的实际硬件接收机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根据最佳环路带宽的理论表达式取环路带宽值时,锁相环的跟踪误差最小。所推得的理论表达式不仅可以应用于GNSS接收机,也适用于一般的载波跟踪环设计。(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冯焱,罗阳,陈贵灿[5](2013)在《具有稳定环路带宽功能的多模分数频率综合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模式频率综合器在模式转换中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分频比校正电荷泵电流来稳定环路带宽的方法,使系统在各个模式下环路带宽的变化均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该电荷泵校正电路应用于一个多模式分数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3个定位系统的7个模式下均能稳定可靠工作.仿真结果表明:在7种模式下,归一化环路带宽ICP KVCOωVCO的变化范围为-3.3%~3.3%.该频率综合器在每种模式下的带内相位噪声均小于-93dBc/Hz,在带外频偏1MHz处,相位噪声均小于-119dBc/Hz.各个模式锁定时间均小于24μs,在1.8V电源电压下,功耗为15.21mW.(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李文联,雷玉洁,金璐,章振保[6](2013)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的跟踪环路带宽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软件接收机对卫星信号灵活稳定的跟踪,采用非相干延迟锁定环和科斯塔斯环来实现伪码跟踪和载波跟踪;选择环路的带宽,利用最优化的设计理念,设计了GPS软件接收机的最优环路带宽,并且根据所估计的信噪比来确定跟踪环路的最优带宽,以达到总的误差最小.采用GPS卫星中频信号采样器采集实际的GPS数据,并通过Visual C及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接收机成功地跟踪上了7路信号,并以通道1中的数据计算出了同相和正交相信号,所设计的搜索和跟踪方法灵活有效,为接收机能够快速地对GPS信号实现捕获和跟踪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也使得GPS软件接收机对信号处理改用软件来实现,拥有了极大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侯建刚,马振球,崔嵬,吴嗣亮[7](2010)在《距离跟踪环路的等效噪声带宽》一文中研究指出环路等效噪声带宽决定了环路对热噪声跟踪误差的抑制特性,是距离跟踪环路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使用α-β滤波器距离跟踪环的等效噪声带宽的分析较为成熟,但对于使用α-β-γ滤波器的距离跟踪环路,相关的分析则存在通用性不强以及推导过程不严谨的缺点。因此文中对该问题进行了严格的理论推导,所得公式具有通用性,适合于所有参数情况。对于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圆周积分,并未采用常用的查表法或留数定理,而是采用了另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将复杂的求解圆周积分问题转换为较为简单的求解线性方程组问题,得到了精确的等效噪声带宽闭式解。(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0年10期)

杨博,牛中奇,侯建强,王坤鹏[8](2010)在《分频器跳变周期及环路滤波器带宽对线性调频信号线性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产生方案中分频器跳变周期和环路滤波器带宽对其信号线性度的影响。该方案用于24GHz车载雷达系统,通过快速改变锁相环分频比来实现线性扫频,得到了线性度优于0.5%的线性扫频信号。本文使用ADS进行仿真,通过观察仿真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合适的跳变周期下,锁相环将产生一个近似线性的扫频信号,较大的环路带宽有助于减小每次扫频转折时产生的过冲,而较小的环路带宽则使扫频曲线更加平滑。(本文来源于《2010全国虚拟仪器大会暨MCMI2010’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8-15)

成诗伟[9](2010)在《2.4GHz宽环路带宽分数分频频率综合器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基于混频器的发射机相比,基于频率综合器闭环调制的发射机更适用于恒定包络调制的通信系统。该架构的发射机不需要混频器,同时可以使用非线性的功率放大器,大大降低了功耗,但数据传输率受到频率综合器环路带宽的限制。本论文针对频率综合器闭环调制发射机中的数据传输率和频率综合器环路带宽之间的矛盾,研究了宽环路带宽的分数分频频率综合器的设计,主要工作如下:回顾了基于开环相位裕度的环路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及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的相位噪声建模,阐述了△Σ调制器结构以及量化噪声。分析了由于鉴频鉴相器和电荷泵的非线性引起的高频量化噪声的折叠现象,采用偏移鉴频鉴相器使电荷泵工作在线性区域来减小高频量化噪声的折迭。在分数分频频率综合器中,为了抑制整形后的量化噪声,满足相位噪声的要求,通常选取较小的环路带宽。因此为了在满足相位噪声要求的前提下,增大环路带宽,必须要消除量化噪声的影响。回顾了量化噪声消除的方法,分析了高阶△Σ量化噪声的特性,在消除累加器量化噪声的PFD/DAC混合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高阶△Σ量化噪声的PFD/DAC混合结构。研究了片上全集成的LC型振荡器的设计,包括片上电感的设计,可变电容的选择以及增加输出频率范围和提高调谐增益线性度的开关电容阵列的设计。设计了一款带有4比特开关电容阵列的LC型压控振荡器。仿真的输出频率范围是4.2-5.4GHz,并当开关电容的控制比特位是1111时,在1M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是-119 dBc/Hz。同时还设计了闭环自动频率校正电路,在环路锁定的情况下,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在0.8-1.2V之间。设计并仿真了一个环路带宽为500KHz的带有量化噪声消除结构的宽环路带宽频率综合器的环路,包括了修改后的偏移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电流支路、环路滤波器、多模反馈分频电器、叁阶误差反馈△Σ调制器的设计。频率综合器的整体仿真表明:频率综合器可以输出2.1-2.7GHz的I/Q两路正交信号,最小频率步长约为16Hz。频率的切换时间小于8us,表明环路带宽约为500KHz。在1M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为—110.9dBc/Hz,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05-10)

李仲秋,曾全胜[10](2009)在《锁相环相位噪声与环路带宽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电荷泵锁相环系统的等效噪声模型,分析电荷泵锁相环相位噪声在不同频率段的功率谱密度。据此得到相位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与频率关系的模拟曲线。分析与模拟的结论指出环路噪声具有低通特性,而VCO噪声在低频区衰减明显,在设计锁相环路时需要综合考虑环路和VCO两种噪声的影响,然后才能确定环路带宽。该结论对于电荷泵锁相环的相位噪声与环路带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09年14期)

环路带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超紧耦合系统中,卫星信号的跟踪性能直接取决于载波跟踪环路的带宽。为提高最优带宽的计算精度,在对惯导辅助下载波跟踪环路跟踪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载波多普勒频率估计误差、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误差的计算方式,建立了惯导辅助下的环路跟踪误差模型;在实时估计跟踪载噪比的基础上,应用离散牛顿二阶梯度法迭代解算最优带宽,并进行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最优带宽迭代解算方法的计算精度能够在11次迭代内达到99.6%,以此作为环路的带宽,能够在弱信号、辅助信息精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环路的跟踪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路带宽论文参考文献

[1].朱少华.优化调制PLL斜坡波形的环路滤波器带宽[N].电子报.2019

[2].许萧寒,王可东.GPS/INS超紧组合载波跟踪环路最优带宽在线设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9

[3].王亮雁.高非线性光纤环路镜对光反馈下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带宽及延时特征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张杰,马冠一.GNSS接收机锁相环最佳环路带宽的选取[J].电讯技术.2015

[5].冯焱,罗阳,陈贵灿.具有稳定环路带宽功能的多模分数频率综合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

[6].李文联,雷玉洁,金璐,章振保.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的跟踪环路带宽设计[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

[7].侯建刚,马振球,崔嵬,吴嗣亮.距离跟踪环路的等效噪声带宽[J].现代雷达.2010

[8].杨博,牛中奇,侯建强,王坤鹏.分频器跳变周期及环路滤波器带宽对线性调频信号线性度的影响研究[C].2010全国虚拟仪器大会暨MCMI2010’会议论文集.2010

[9].成诗伟.2.4GHz宽环路带宽分数分频频率综合器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0

[10].李仲秋,曾全胜.锁相环相位噪声与环路带宽的关系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9

论文知识图

不同调制信号调制效果对比图集成一阶滤波器的D类功放电路载波跟踪环路结构双环负反馈架构线性模型环路带宽对锁定过程的影响不同环路带宽、电荷泵电流组合...

标签:;  ;  ;  ;  ;  ;  ;  

环路带宽论文_朱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