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因素论文-李小军,郭伟明

情景因素论文-李小军,郭伟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情景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转课堂,权变理论,情景因素,实施路径

情景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军,郭伟明[1](2019)在《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效果的提升:情景因素与权变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以知识单向灌输为主要表征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严进严出"的政策背景和"互联网+"的技术背景共同表明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窗口已经打开,翻转课堂将成为变革的趋势之一。众多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与效果检验后发现:虽然其在理论上具有可操作性,但实施效果呈现出了一定差异。系统论认为,"现象不能分解为局部的事件",即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与多种情景因素有关,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为翻转课堂本身存在问题。从管理学的学科角度可以把这些有关的情景因素划分和归类为实施主体(教师)、实施对象(学生)、实施内容(教学材料)和实施环境(教学环境)等四类。权变理论认为,并不存在可以应用于所有情景因素的理论,因此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应遵循权变路径:即结合"结构良好""结构一般"和"结构不良"叁类情形,分别采取直接实施翻转课堂、半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微创新等行动策略。(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浩,王国辉[2](2019)在《组织情景因素对反生产行为影响的SEM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组织情景因素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关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对组织情景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有效因子,引入反生产行为意向作为中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组织情景因素对反生产行为意向及其行为关系的SEM。结果表明:领导风格、薪酬体系、组织公平感、组织结构和心理契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意向具有显着影响;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组织公平感、企业伦理氛围和心理契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反生产行为意向在薪酬体系、组织结构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反生产行为意向在领导风格、组织公平感、企业伦理氛围和心理契约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范公广,孟飞[3](2018)在《区域形象、区域文化认同与农产品区域品牌购买行为——情景因素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农产品区域品牌购买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框架,加入区域形象和区域文化认同作为自变量,并在消费者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引入情景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拟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购买行为形成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SPSS 23. 0和AMOS 23. 0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区域形象、区域文化认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情景因素在消费者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其中物理因素、互动因素起正向调节作用,时间因素、目的因素及促销因素起负向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余莉[4](2018)在《浅谈社会因素或情景因素对高职院校就业压力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从办学规模,招生人数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焦点问题,也阻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压力的社会因素、情境因素视角,探讨应对措施,寻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21期)

王连海[5](2017)在《基于船舶情景因素法的《2006海事劳工公约》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2006)》全面实施。因MLC2006执行不到位,导致船舶滞留现象发生。MLC2006是法律化、条文性的国际法规,教学相对枯燥。本文解析了MLC2006相关背景和现状,对山东交通学院在校生,引入情景意识感念实施情景因素法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09期)

戚威[6](2017)在《情景因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作为一门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几个方面简单介绍情景教学法,以供各位教师参考。(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7年08期)

李永斌[7](2017)在《藏汉语码混用的情景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汉语码混用在具体交际过程中,会受到相关情景因素的影响。在话题方面,涉及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的表述或争论时,汉语语码混用的频率会更高,并较多出现于日常生活诸多话题中;在场合方面,藏汉语码混用较多出现在正式或较正式的场合,存在用词、频率、语用等差异;在参与者方面,会因语言能力、情感、角色、职业等的不同而有变化。(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阳长征[8](2017)在《品牌危机信息微博分享行为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品牌危机信息微博分享行为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且相关的研究多数主要集中于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用户态度、行为特征描述以及静态路径分析等方面,但过去从情景因素及动态研究视角对微博信息行为影响机制进行具体性研究的文献依然缺乏,且在信息行为特征、冲击响应、边际影响力、扰动贡献率以及行为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粗糙,其精准度有待提高,同时,关于用户信息行为具体性监控策略的研究也依然很少。根据信息情境理论、信息场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场理论、信息行为理论,以及结合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用户信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景因素的影响,从而在信息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中更需要从情景因素视角对信息行为进行探索,才能得出更为全面的研究结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情景因素视角对品牌危机中微博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叁章危机信息转发及评论行为波动特征分析;第四章危机信息转发及评论行为情景影响因素探析;第五章危机信息转发及评论行为静态影响机制研究;第六章危机信息转发及评论行为动态影响机制研究;第七章危机信息转发及评论行为监控策略研究;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本文以新浪微博作为微博平台样本,以2010年至2016年间所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66个品牌危机事件作为品牌危机样本,通过官方API、网络爬虫以及问卷调查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时间序列趋势分解、ARIMA分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向量自回归、状态空间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并借助SPSS22.0、AMOS22.0、Stata13.0及Eviews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本文获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品牌危机中微博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自相关性分析及ARIMA模型构建,实现了对转发及评论行为的整体传播过程、一周及一日的趋势特征、周期特征、集群特征及不规则特征进行了精确分离和分析;(2)分析和挖掘品牌危机中微博用户信息分享行为静态及动态情景影响因素,发现其中具有显着影响的静态情景因素主要有信息可视化、信息情感性及信源权威性,具有显着影响的动态情景因素主要有信息转发总数、信息评论总数、自身粉丝数、自身关注数、信源粉丝数、信源关注数以及信息时间距离;(3)构建品牌危机中微博用户信息分享行为静态情景因素影响机制模型,揭示了信息可视化、信息情感性、信源权威性分别对转发及评论行为的影响路径,比较分析了各影响路径在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群组间的具体差异;(4)对品牌危机中微博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动态情景因素影响机制进行研究,通过VAR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揭示了信息转发总数和评论总数、自身关注数和粉丝数、信源关注数和粉丝数、信息时间距离等动态情景因素对转发和评论影响的时滞特征、脉冲扰动、边际影响力及贡献率等动态特征及规律;(5)以上述各章研究结论为基础,提炼了本研究在理论上的贡献,并分别从监控时段定位、静态情景指标及动态情景指标叁方面提出了品牌危机中微博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具体性监控策略。本文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危机信息分享行为波动特征进行精确分析,并从情景因素视角对信息分享行为的动态机制及静态机制进行研究,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危机信息分享行为的具体性监控策略。具体体现为:(1)过去关于情景因素对信息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依然缺乏,而本文则从情景因素视角对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展开了具体性研究;(2)过去对信息行为动态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很少,而本文则从动态分解视角研究了各情景因素对信息分享行为影响的时滞特征、脉冲扰动、边际影响力及波动贡献率等动态影响过程;(3)过去关于信息行为的自相关性分析尚未涉及,关于波动特征的分析也只是给出粗略的研究结论,而本文则分别对信息分享行为波动的自相关性、趋势特征、周期特征及集群特征进行了精确分析;(4)过去研究多从宏观及中观层面提出信息行为的监管方案,而关于具体性、精确化的监控策略仍然很少,而本文则从监控时段定位、静态情景指标及动态情景指标叁方面提出了危机信息分享行为的具体性监控策略。最后,本文还从信息行为类型、情景因素类型以及现实问卷调查等方面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代君,郭世新[9](2016)在《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触发情景因素探析——基于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搜索失败情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目的是从"个人信息搜索失败后的弥补策略"视角来研究触发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情景因素。论文首先构建了个人信息搜索失败后的弥补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在对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信息源视域、搜索策略分布、搜索策略变化幅度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重点探析了主体对搜索失败类型的感知、主体的信息源视域类型、时间紧急程度、信息重要程度等情景因素与搜索策略变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协同信息搜索行为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知识》期刊2016年05期)

张玉格[10](2016)在《利用课文情景因素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语交际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语文基本功。语文教师应在课内创设多样的交际情景,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各种情景因素,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6年03期)

情景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组织情景因素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关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对组织情景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有效因子,引入反生产行为意向作为中介变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组织情景因素对反生产行为意向及其行为关系的SEM。结果表明:领导风格、薪酬体系、组织公平感、组织结构和心理契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意向具有显着影响;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组织公平感、企业伦理氛围和心理契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反生产行为意向在薪酬体系、组织结构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反生产行为意向在领导风格、组织公平感、企业伦理氛围和心理契约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景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军,郭伟明.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效果的提升:情景因素与权变路径[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

[2].孙浩,王国辉.组织情景因素对反生产行为影响的SEM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范公广,孟飞.区域形象、区域文化认同与农产品区域品牌购买行为——情景因素的调节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8

[4].余莉.浅谈社会因素或情景因素对高职院校就业压力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8

[5].王连海.基于船舶情景因素法的《2006海事劳工公约》教学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6].戚威.情景因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设[J].新课程(中学).2017

[7].李永斌.藏汉语码混用的情景因素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阳长征.品牌危机信息微博分享行为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9].代君,郭世新.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触发情景因素探析——基于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搜索失败情景[J].图书情报知识.2016

[10].张玉格.利用课文情景因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J].学苑教育.2016

标签:;  ;  ;  ;  

情景因素论文-李小军,郭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