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电力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的应用与开发

“互联网+”在电力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的应用与开发

(国网冀北电力秦皇岛供电公司0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为了克服配网建设中的地理分布的无序性,信息互联互通中的信息孤岛,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方便的服务,详细阐述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配网系统的运维架构和应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配网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可以为配网运维优化、运行精细分析、运维效率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能力,提高了配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了最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GIS;“互联网+”;智能配网;APP;可靠性;信息孤岛

引言

随着电网加快建设推动带电作业技术发展,带电作业工作日趋繁多,带电作业面越来越广,将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在当前各种资源紧缺情况下,如何有条不紊地完成当下工作,同时实现新的突破,是当下面临的问题。带电作业开展时间比较短,历史数据欠缺、资料零散,缺少辅助决策支持,这不利于管理提升。开展系统性化的数据分析、带电作业信息化管理,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1智能配电网分析

智能配电网属于动态工程,采取集中管控大数据的方式,无法确保数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此缺陷,提升智能配电网大数据的应用作用。电力营销中,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减少网络损耗,实现智能用电。电力营销中,用电方案的制定,运用关联分析法,开展用电数据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基于用电习惯和行为等,制定用电方案,进而保证方案的质量,减少网络损耗,达到智能用电水平。②精准预估用电量,实现协同调度。基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用电量变化分析,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预测用电变化趋势。基于用电情况,进行结果预测,分析负荷电源优化,实现自动化分配以及有数错峰资源,进而实现协同调度。

2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

2.1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的电源类型不是通过传统的化石燃料来提供,而是依靠更加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分布式发电技术在发电的过程中不会消耗化石燃料,也就不会污染环境以及造成资源的浪费等问题。而且分布式发电更加靠近用户,这样一来就能大大的减少配电过程中对于电能的耗费;而且分布式发电每个机组之间互不干扰、相互独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调节,避免了大规模停电的情况发生。

2.2智能仪表

集成现代化技术以及设备的智能仪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构建双向信息传输路径,确保电力营销工作的高效开展。除此之外,应用的智能仪表,为电力企业和用电用户双向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增强了电力营销业务的透明度,能够为用电用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电力服务,并且促使电力营销工作人员实时更新服务理念。随着智能仪表技术的提升,仪表安装以及使用更加便捷,减少了传统仪表安装以及使用的麻烦,并且能够实现对配电系统运行的全面监控。

2.3自愈控制技术

自愈控制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是指智能电网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自行将故障隔离,而不需要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保护装置和自动开关装置等,并且能够将故障数据反馈给控制中心而恢复区域内的供电。除了继电保护装置之外,自愈控制技术还融合了控制技术,从而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预防控制以及自愈的能力。

3移动互联网的配网带电作业全过程精益化管理

(1)作业人员管理。用户以作业人员身份登录的,进入首页,需要展示用户个人的任务提醒,个人成绩以及班组成绩;个人成绩包含:各种带电作业项完成百分比,作业次数排名,参与作业次数(次),平均作业时间(小时),参加培训次数(次),掌握技能项目(项);班组成绩包含:各班组评分对比,全市作业排名,班组作业次数(次),平均作业时间(小时),参加培训次数(次),掌握技能项目(项);另外还有常用功能按钮栏,可自行配置常用的功能快捷按钮。(2)停电申请。要求可以按照月份,区局,班组以及模糊查询等条件查看停电申请任务,以列表的形式展示,需要支持下钻查看停电申请单的明细,可根据停电申请单生成勘查设计单;同时还可以新增停电申请单。(3)勘查设计。勘查单关联停电申请单,现场勘查的结果要反映到勘查单中,勘查单可分为符合、不符合带电作业环境,采用、不采用带电实施等情况;因此要求可分类查看符合、不符合带电作业环境的勘查单以及采用、不采用带电实施的勘查单;可以按照月份,区局,班组以及模糊查询等条件查询,还可以按照勘查单的流程状态进行筛选,以列表的形式展示,需要支持下钻查看勘查单明细;同时可新增勘查单,新增勘查单时需要手动关联停电申请单。(4)呈批表。呈批表必须关联符合带电作业条件的勘查单,并且需要走审批流程,要求可以按照月份,区局,班组,模糊查询以及呈批表流程状态等条件查看呈批表,以列表的形式展示,需要支持下钻查看呈批表明细以及审批流程状态。施工单位可填写呈批表来申请带电作业施工,填写呈批表时必须关联符合带电作业条件的勘查单,关联勘查单时,只需选择符合条件的勘查单进行关联即可,可以按勘查单的地点,名称等进行快速查询。流程审批人还可以进行呈批表审批,处理完后自动发送给下一流程节点负责人。(5)停电计划。要求可以按照月份,区局,班组以及模糊查询等条件查看停电计划,以列表的形式展示,需要支持下钻查看停电计划明细。(6)工作票。要求可以按照月份,区局,班组以及模糊查询等条件查看工作票,以列表的形式展示,需要支持下钻查看工作票明细。(7)安全技术交底单。安全技术交底单分线路安全技术交底单,项目级安全技术交底单和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单,需要按这三种类型分类查看,可以按区局,班组,时间条件进行查询,支持导出pdf格式文件。(8)工作许可。现场作业人员在实施带电作业前需要发送请求作业许可,经许可人许可后才能进行作业;作业完成后需要发送结束作业许可,经许可人许可后才能结束作业。因此,工作许可可以按照未许可和已许可分类查看。

4“互联网+”配网+GIS的应用

塔杆上的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设备(感知层)通过采集信息,将设备故障信息通过Internet(网络层)传送到云存储服务器,云存储服务器端接收杆塔设备传递过来的信息,转换为公共信息模型规定的标准格式,提供给GIS服务器,通过直观的地图模式呈现出来.然后服务器后台服务程序发送相关故障信息数据给移动终端APP,维修人员查阅移动终端的APP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去实地塔杆进行维修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开放、平等、透明的互联网使得工业社会成为了信息社会,使得信息/数据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网系统将GIS技术、云存储技术、信息采集技术、移动数据存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克服了配网建设中地理分布的无序性,信息互联互通中的信息孤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配网系统会不断的健全和完善。从而提高了用电可靠性,实现电网统一管理的理念,并提高用户满意度及新社会形态下的供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琦,刘曙元,沈毅,彭丹.基于构件的电力生产管理软件标准化.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2):260–265,228.

[2]罗庆,吴良良,寿挺,朱铁铭,黄民翔.基于CIM的电网规划管理决策辅助系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4):111–117.

[3]郑浩泉,刘士进,闫训超.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支撑平台.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23(2):227–229,234.

标签:;  ;  ;  

“互联网+”在电力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的应用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