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动员论文_黄潇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民经济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员,国民经济,国防,军民,队伍,能力,军工。

国民经济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黄潇蓉[1](2019)在《我市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开展冬季集训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我市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开展了为期3天的冬季集训,90名队员参加了这次训练演练活动。此次活动由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组织,定西军分区给予全方位指导和支持配合,是我市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首次开展的集中统一训练活动。定西(本文来源于《定西日报》期刊2019-11-26)

胡婷婷,徐立丽[2](2019)在《新形势下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度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家改革新变化新特点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聚焦重点方向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若干方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20期)

梅楚龙,胡小璠[3](2019)在《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必须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因此,从完善经济动员组织体系、健全经济动员法规体系、加快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3期)

雷庆[4](2019)在《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相关问题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当中,由不同的制度安排以及它们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动员的制度结构。其制度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复杂性、关联性、特殊性、层次性、演进性与稳定性等等。国民经济动员的制度结构也被分为了叁个层次,分别为主要制度、操作制度以及根本制度。本文将从国民经济动员的经济效率内涵出发,接而找到有关经济效率的衡量指标,以及总结出影响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最后提出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经营版)》期刊2019年10期)

李卫海,刘瑞强[5](2019)在《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以立法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已由传统应对战争的单一职能转变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工作格局,与应急管理共同构成政府危机管理的两大体系。随着国家安全委员会、军委国防动员部、国务院应急管理部等顶层机构的设立以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动员和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体制编制、职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参与应急管理的权限、时机、方式等内容还不够明确,尤其是法制化建设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动员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效能的发挥。为确保现代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其立法除坚持一般性立法原则外,还要遵循强制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比例原则和被动性原则。此外,科学衔接预案和计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制定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是当前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来源于《法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曹雨婷,徐莹清[6](2019)在《政府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的预案对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危机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军民融合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演绎推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政府应急管理预案角度出发,在社会资源有限条件下,为发挥最大的应急效力和资源配置,引入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发挥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应急"功能。拟从政府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对接形式,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为此,分析了预案对接的需求、可行性,借鉴西方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经验,提出对接方略,统筹调配资源,保障人民安全。(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13期)

刘永魁,张箐[7](2019)在《基于文献与网络分析的国民经济动员学作者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民经济动员学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理顺国民经济动员学的发展脉络,探索其未来研究趋势。汇总1994年至2017年国民经济动员主题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总结国民经济动员学的研究概况和分布。结论:国民经济动员学领域逐年累计作者投入数量与论文发表数量不具有正相关关系,论文合着率偏低;核心作者论文数量呈现高、中、低3个不同梯次,特定期刊承载较多的论文发表量;作者合作网络属于无标度网络类型,具有较强的派系特征和较低的稳定性。建议:为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学学科发展,应加强与不同机构、不同学科间的合作交流,并向军民融合和应急管理方向适当转轨。(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刘智明[8](2019)在《把握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国民经济动员是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活动,效果显现在战时,动员准备在平时。因而只有认清和把握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趋势,才能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不断增强动员准备的针对性计划性。第一个发展趋势是动员目标精确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防报》期刊2019-01-28)

朱华珍[9](2018)在《国民经济动员转型发展路径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动员资源重组经济动员资源重组是经济动员资源管理内涵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动员资源重组不是地简单对经济动员资源进行解构和迭加,而是立足于现有的经济动员资源基础,发挥动员系统的功能,综合战区主战的需求要点,对经济动员资源进行专项集成,优化结(本文来源于《企业家日报》期刊2018-12-17)

赵烨[10](2018)在《实施军地一体化建设行动 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绵阳已成为全国军民融合发展优势最明显、条件最适合、前景最广阔的地区之一。21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绵阳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叁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我(本文来源于《绵阳日报》期刊2018-11-30)

国民经济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国家改革新变化新特点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聚焦重点方向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的若干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民经济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黄潇蓉.我市国民经济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开展冬季集训活动[N].定西日报.2019

[2].胡婷婷,徐立丽.新形势下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深度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3].梅楚龙,胡小璠.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

[4].雷庆.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相关问题简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5].李卫海,刘瑞强.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以立法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9

[6].曹雨婷,徐莹清.政府应急管理与国民经济动员的预案对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

[7].刘永魁,张箐.基于文献与网络分析的国民经济动员学作者合作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8].刘智明.把握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趋势[N].中国国防报.2019

[9].朱华珍.国民经济动员转型发展路径探求[N].企业家日报.2018

[10].赵烨.实施军地一体化建设行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N].绵阳日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评价目的分析...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协调模式...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评价程序国民经济动员协调活动示意图基于神经网络的国民经济动员征...基于神经网络的国民经济动员征...

标签:;  ;  ;  ;  ;  ;  ;  

国民经济动员论文_黄潇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