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归因论文_陈璐,王喜梅,万媛,丁凤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际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回族,文化,群体,族群,信息,维度,慈善。

群际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王喜梅,万媛,丁凤琴[1](2017)在《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的内隐群际归因及其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框架转换模型(cultural frame switch, CFS)认为,多元文化信念对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是动态的,双文化认同群体((BiculturalIdentityIntegration,BII))可以根据不同文化线索做出与文化情境相一致的行为归因,表现出行为归因的文化适应性特点(Hong, Morris, Chiu,&Benet-Martínez, 2000; Wyer, Chiu,&Hong,2009)。我国西部的回族是典型的双文化群体,既受伊斯兰教文化(Islamicculture)的影响,又深受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的影响。当两种文化相互碰撞时,就会表现出双文化的认同差异(Sacharin, Lee,&Gonzalez,2009)。而研究具有双文化认同整合经验的少数民族群体的归因偏向,对于解决民族冲突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曹慧,张妙清,2010)。此外,交叉分类法由于可以避免或降低群体身份凸显性、模糊群体身份界限,因此被认为是消除群际认知偏好的有效干预策略(Dovidio, Gaertner,&Saguy, 2009; Gonzalez&Brown,2006)。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双文化认同整合(BII)量表筛选了高BII和低BII两类回族双文化被试群体,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偏向的特点及其干预效果。实验1采用Go/No-go联想任务测验(GNAT),探究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慈善捐助内隐群际归因偏向的特征,结果发现,回族高双文化认同(BII)群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慈善捐助的归因偏向不同,对内群体倾向于文化归因,对外群体倾向于特质归因,表现出群际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特点;而回族低双文化认同(BII)群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慈善捐助均倾向于文化归因,表现出群际归因文化情境的不适应性。实验2采用交叉分类法(crossed-categorization)对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的内隐归因偏向进行干预,结果发现,交叉分类法(crossed-categorization)可有效干预回族低BII群体慈善捐助的文化归因偏向,表明通过模糊群际边界或削弱群体显着性可以有效降低回族低BII群体对内外群体慈善捐助的文化归因偏向。结论:文化转化框架模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适用的,回族双文化认同整合高低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具有文化一致性和差异性,交叉分类干预方法可有效降回族低双文化认同群体的群际归因偏向。(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马燕妮[2](2017)在《以非住院患者为核心的医患关系事件中的群际归因偏好及其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群际归因偏好意为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的内群体偏袒和外群体贬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群际关系。而群际信任作为较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对群际关系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患关系却显示出愈加紧张的状态。医生和患者作为两种富有社会身份的群体,探索医患之间的群际归因偏好和群际信任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运用间接接触的方法改善群际信任,它可以有效减少群际归因偏好从而改善群际关系。本研究选取非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和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叁个研究探索医生、患者之间在医患关系事件归因中群际归因偏好以及群际信任,并以非住院患者为核心对非住院患者进行实验干预,通过间接接触的方法提高非住院患者的医生信任来降低非住院患者的群际归因偏好,研究方法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结果显示:非住院患者被试、住院患者被试以及医生被试在医患关系事件归因中均表现出显着的群际归因偏好,且非住院患者的外群信任能够显着降低群际归因偏好,而住院患者的接触质量与时间能够降低其群际归因偏好。想象性接触组和拓展性接触组对群际归因偏好具有一定的减轻效果,且通过间接接触提高医生信任能够显着预测群际归因偏好的降低。(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陆朝晖,丁凤琴[3](2016)在《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慈善捐助的群际归因偏好》一文中研究指出群际归因偏好是个体在行为归因时表现出的偏袒内群体、贬低外群体的现象。文化框架转换(CFS)模型强调,双文化认同群体可以依据不同线索做出与文化信念相一致的群际归因(Hong,et al.,2000;Wyer,Chiu,&Hong,2009)。回族群体由于既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是典型的双文化认同群体。那么,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对内外群体慈善捐助进行归因时是否也会表现出群际归因偏好还不得而知。为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语义词判断偏好和解释偏好。实验一选取16名双文化认同低的回族被试(低BII)和16名汉族被试(M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被试类型:低BII、MI)×2(捐助主体类型:BII、MI)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低BII被试和MI被试对内外群体慈善捐助归因词判断的反应时差异;实验二选取33名双文化认同低(低BII)和33名双文化认同高(高BII)的回族被试以及33名汉族被试(M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被试类型:高BII、低BII、MI)×2(捐助主体类型:BII、MI)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高BII、低BII、MI被试对内外群体慈善捐助内外归因的解释偏好。结果发现:(1)MI被试群体存在慈善捐助特质归因词加工偏好,低BII被试群体存在慈善捐助文化词加工偏好;(2)MI被试群体对MI群体(内群体)慈善捐助特质归因词判断的反应时显着低于BII群体(外群体),表现出内群体的特质归因词判断偏好,低BII被试群体对BII群体(内群体)慈善捐助文化归因词判断的反应时显着低于MI群体(外群体),表现出内群体的文化归因词判断偏好;(3)MI被试群体慈善捐助内归因解释偏好显着高于高低BII群体,而高低BII被试群体慈善捐助的内归因解释偏好差异不显着;(4)MI被试群体对MI群体(内群体)慈善捐助内归因解释偏好显着高于高低BII群体,低BII被试群体对BII群体(内群体)慈善捐助外归因解释偏好显着高于MI群体(外群体),尤其在因果报应外归因偏好方面更为突出。(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丁凤琴[4](2013)在《共变信息中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群际归因的认知加工偏好》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因(attribution)是指个体通过分析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以推论和解释其原因的心理过程。归因是个体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理表征的中介和桥梁,也是行为预测和干预的前提与基础。近年来,慈善捐助行为(donor behavior)作为一种积极的无偿赠予他人财物和帮助的利他性道德行为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慈善捐助行为背后的归因机制值得我们关注。关于人类行为归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偏逻辑信息的理性归因和偏主观信念的归因偏好方面。理性归因强调行为信息的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等共变信息对归因的影响,归因偏好(attribution bias)则强调个体主观信念的影响。而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差异是影响行为归因偏好的重要佐证。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文化框架转换模型(CFS),从文化的动态通达性和多元文化的适应性视角对双文化认同群体(BII)的行为归因偏好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尽管提出了理性归因与利己归因偏好是并存的,然而缺乏中国文化背景下群体视角的实证研究,更缺乏行为归因文化框架转换在双文化认同群体中的本土化验证。本研究基于文化框架动态转换视角,以共变信息与双文化认同对捐助行为归因的交互影响为出发点,以受伊斯兰教文化与儒家文化双重影响的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为研究对象,并以单文化认同(MI)群体的汉族为对照组,通过四个系列研究探讨共变信息中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群际归因的认知加工偏好,以扩展行为归因的多元文化动态建构理论,提高行为归因研究的本土契合性,为加强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和谐提供参考价值。研究一基于外显视角探讨共变信息中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的群际归因偏好,由2个实验组成。实验1验证了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叁种共变信息中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的联合推断。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操纵一致性信息的高低程度以考察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的群际归因偏好,发现了理性归因与群际归因偏好的并存以及在中国少数民族双文化认同群体中的适用性。由于研究一发现,双文化认同群体存在捐助行为外显群际归因偏好,原因可能在于内隐文化构念的不同,基于此,研究二继续操纵一致性信息高低程度,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群际归因的启动效应。实验3采用单一文化启动范式(Cultural Priming Study)发现了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的启动效应以及低双文化认同群体高低一致性信息条件下内群体的外归因偏好,说明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受文化线索的影响,而低双文化认同群体由于受内隐文化信念的监控,很难在文化线索之间进行转换。实验4采用两种文化线索混合启动进一步证实了低双文化认同群体内隐文化信念与行为归因无意识加工的一致性以及高双文化认同群体在平衡混合启动条件下行为归因文化框架转换的特点,说明文化线索激活了高双文化认同群体不同的潜在文化构念。此外,实验3与实验4继续验证了理性归因与群际归因偏好的并存。然而,前两个实验都是在积极条件下进行的,实验5采用情感错误归因范式(AMP)分别在积极与消极条件下进行高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了高双文化认同群体行为归因文化框架转换的情境依赖性。研究二发现了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的启动效应,但由于启动效应仅仅停留在无意识知觉加工水平,研究叁在语义和解释加工水平研究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的认知加工偏好。实验6采用词汇判断反应时范式发现了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群际归因的语义加工偏好,但实验6并未发现理性归因与群际归因偏好的并存,可能是快速的词汇判断任务简化了双文化认同群体对行为信息的加工。而实验7基于解释偏向(EB)发现了理性归因与群际归因偏好的并存。研究一、研究二和研究叁发现了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外显与内隐群际归因偏好。研究四对前叁个研究进行了整合,以探讨双文化认同群体外显和内隐群际归因偏好对内外群体捐助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内隐人格和社会价值取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四发现了双文化认同群体外显群际归因偏好对捐助行为的中介作用和社会价值取向对捐助行为的调节作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双文化认同群体在不同信息类型与程度条件下均表现出了捐助行为对应偏差,但双文化认同群体群际归因倾向不同,具有文化内部一致性和差异性特点。(2)双文化认同群体能依据文化线索对内外群体做出与文化线索相一致的行为归因,行为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特点在中国少数民族双文化认同群体中得到验证,但少数民族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归因的文化动态转换具有情境依赖性。(3)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理性归因与群际归因偏好的并存在情境判断任务和解释偏向(EB)中得到了证明,但在基于反应时范式的词汇判断任务中理性归因消失,可能的原因是词汇判断任务简化了双文化认同群体对捐助行为信息的认知加工。(4)双文化认同群体均存在捐助行为群际归因偏好,低双文化认同群体倾向于内群体的外归因偏好以及捐助行为文化词的加工偏好和解释偏好,MI群体倾向于内群体的内归因偏好以及捐助行为特质词的加工偏好和解释偏好,结果符合群际归因偏好的文化差异性。(5)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外显群际归因对捐助行为是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并且双文化认同群体的社会价值取向对捐助行为具有调节作用,说明对外显群际归因和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干预可提高双文化认同群体的捐助行为。(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马伟军[5](2009)在《群际归因偏好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群际归因偏好是一种在归因中偏袒内群、贬低外群的现象,是群际偏好在归因中的一种表现。本文首先探讨了其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随后讨论了内群认同强度和群体显着性等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许红建,佐斌[6](2008)在《内群认同、群际归因和内群体偏爱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群偏爱就是个体在对待不同群体的成员时,倾向于偏爱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研究表明内群体偏爱受到内群体认同的影响。Colin(2008)等人从概念化和可测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内群体认同的两维度五因素模(本文来源于《“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许红建,佐斌[7](2008)在《内群认同对群际归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群偏爱就是个体在对待不同群体的成员时,倾向于偏爱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研究表明内群体偏爱受到内群体认同的影响。Colin(2008)等人从概念化和可测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内群体认同的两维度五因素模型,模型认为内群体认同包含自我定义(self-definition)和自我投入(self-investment)两个维度,其中自我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0-01)

马伟军[8](2008)在《共变信息对群际归因偏好的影响—1种理性归因模式LHL对减轻群际归因偏好的效果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群际归因偏好是一种在归因中偏袒内群体、贬低外群体的现象。群际归因偏好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归因,可以预测给予人们一些能够促进理性归因的背景情报和线索时,群际归因偏好有所削弱。本文验证了作为一种理性归因模式的共变信息组合LHL(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对群际归(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0-01)

李继利[9](2002)在《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的跨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是当前学术界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问题。近20年来,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几乎还还没有实证性的研究。结合访谈,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和《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群际归因问卷》对204名汉族、193名藏族和166名回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群际归因的现状以及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藏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比汉族和回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更明显也更容易表露,而汉族和回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则更隐蔽,也不易表露。 2、不论从总体还是从各个族群间来看,女大学生对族群的认同总比男大学生更强,尤其在情感方面。 3、从总体上讲,来自牧区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得分高,并达到了显着性;而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牧区的大学生在情感上的得分高,也达到了显着性。 从各个族群来看,除了来自城市的汉族大学生在认知上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的得分高,来自牧区的大学生在行为上比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大学生得分高之外,各个族群内部不存在差异。 4、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各族群的认同不存在任何影响。 5、在成功方面,汉族和回族大学生更倾向于内部归因,而藏族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外部归因,都达到了显着性;在失败方面,藏族大学生虽然在内因上的得分高于汉族和回族大学生,但不显着,而在外部的归因上则达到了显着性。 6、从总体上讲,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大学生比牧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对成功进行内部归因,而牧区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外部归因,同时牧区的大学生也更倾向于对失败进行外部归因。这些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性。 从各个族群来看,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汉族大学生对成功更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城市的大学生对失败更倾向于作外部归因;藏族和回族大学生在成功方面的得分不存在差异,但在失败方面,来自牧区的藏族大学生更倾向于作出外部归因,来自城镇的回族大学生来自比农村的大学更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虽然城市的回族大学生虽然在得分比农村大学生高,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 7、在总体性别归因的成功方面,女大学生在内部因素上的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并达到了 显着性的水平,而男大学生在外部因素上的得分则高于女大学生,但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 在失败方面,女大学生在内部因素上的得分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在外部因素上的得分 高于女大学生,但都未达到显着性。 在各个族群的性别归因上,除了回族男大学生在成功的外因方面得分比女大学生高,并达 到了显着性水平外,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在归因上不存在性别上的内部差异。8、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各族群归因上不存在任何影响。9、汉族、藏族和回族无论其对各自族群的认同如何,但在归因上都达到了显着性的一致,即 他们都表现出了对各自族群利益的维护,都做出了有利于本族群的归因。(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群际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群际归因偏好意为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的内群体偏袒和外群体贬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群际关系。而群际信任作为较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对群际关系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患关系却显示出愈加紧张的状态。医生和患者作为两种富有社会身份的群体,探索医患之间的群际归因偏好和群际信任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运用间接接触的方法改善群际信任,它可以有效减少群际归因偏好从而改善群际关系。本研究选取非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和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叁个研究探索医生、患者之间在医患关系事件归因中群际归因偏好以及群际信任,并以非住院患者为核心对非住院患者进行实验干预,通过间接接触的方法提高非住院患者的医生信任来降低非住院患者的群际归因偏好,研究方法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结果显示:非住院患者被试、住院患者被试以及医生被试在医患关系事件归因中均表现出显着的群际归因偏好,且非住院患者的外群信任能够显着降低群际归因偏好,而住院患者的接触质量与时间能够降低其群际归因偏好。想象性接触组和拓展性接触组对群际归因偏好具有一定的减轻效果,且通过间接接触提高医生信任能够显着预测群际归因偏好的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际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陈璐,王喜梅,万媛,丁凤琴.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的内隐群际归因及其干预[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2].马燕妮.以非住院患者为核心的医患关系事件中的群际归因偏好及其改善[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陆朝晖,丁凤琴.回族双文化认同群体慈善捐助的群际归因偏好[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4].丁凤琴.共变信息中双文化认同群体捐助行为群际归因的认知加工偏好[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马伟军.群际归因偏好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9

[6].许红建,佐斌.内群认同、群际归因和内群体偏爱的关系研究[C].“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7].许红建,佐斌.内群认同对群际归因的影响[C].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8

[8].马伟军.共变信息对群际归因偏好的影响—1种理性归因模式LHL对减轻群际归因偏好的效果验证[C].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8

[9].李继利.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刀滤波器幅频响应示意图1被试组别与归因对象交互作用2被试组别与归因对象交互作用简单...

标签:;  ;  ;  ;  ;  ;  ;  

群际归因论文_陈璐,王喜梅,万媛,丁凤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