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区人工种植经验——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

前牙区人工种植经验——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

一、前牙区人工种植的体会——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庄晓东[1](2019)在《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锥形束CT对中国人的下颌骨进行重建,对后牙区颌骨轴断面形态进行分析并分类,探讨中国人下颌骨颊舌侧轴断面形态的变化,为临床制定下颌骨后牙区的种植手术提供参考,避免损伤下颌骨解剖结构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材料和方法:纳入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208例,其中按性别分为男性101例,女性107例,年龄1976岁,平均(41.0±2.5)岁。样本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18岁;(2)邻牙健康,无重度牙周病或烤瓷冠修复;(3)无严重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4)无吸烟史;(5)牙缺失者仅限单颗牙缺失且缺失时间大于12个月。使用锥形束CT(Carestream Health,美国)进行拍摄,扫描数据从CT主机传至影像工作站,以DICOM格式的数据导入CS 3D Imaging V3软件中,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重建模型的图像上,在曲线裁切界面进行曲面重建,把横断面调至下前牙牙颈部,依次通过牙槽嵴中点描成一线,重建曲面,根据测量的牙位,调整数据图像的矢状位,得到不同的轴向标准平面记录前磨牙、磨牙位点的颌骨轴断面类型,提出分型并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1664颗前磨牙、磨牙位点的颌骨类型,前磨牙区主要为A型(垂直型)(79%96%),磨牙区以B型(倾斜型)(36%37%)、C型(舌侧倒凹型)(30%54%)为主,其次是D型(吸收严重型)(2%5%)。不同的牙位(P<0.001)、是否有牙缺失(P<0.001)、左右侧(P=0.013)、不同年龄(P<0.001)、不同性别(P=0.007)的下颌骨的形态构成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选取共208例病例影像资料,利用锥形束CT对下颌骨轴断面颊舌侧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下颌骨自近中向远中逐步由垂直形态向舌侧倾斜,逐渐在舌侧形成一定的倒凹,以此进行形态分类。不同牙位的颌骨形态存在显着差异,且随缺牙时间的增长,颌骨逐步吸收,形态发生变化。不同性别及年龄层的颌骨形态的变化不显着。结合触诊进行判断,可为种植医师及为临床上缺乏三维影像资料时制定下颌骨后牙区的种植手术时预防侧壁穿孔提供参考。

王继祥[2](2001)在《前牙区人工种植的体会——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自95年7月~2000年7月对208例前牙区缺牙患者做了人工种植术。方法 :植入种植体316颗 ,有较高的成功率。结果 :通过1至5年的疗效观察 ,成功308颗 ,失败8颗 ,失败病例均为种植体颈部折断。结论 :对前牙区施人工种植术的手术方法 ,在提高成功率和冠修复等方面有可供总结的体会

二、前牙区人工种植的体会——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牙区人工种植的体会——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 病例的收集
        1.2 仪器与设备
    2.方法
        2.1 影像的拍摄与收集
        2.2 影像的重建与测量
        2.3 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析
        2.4 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颌骨类型的构成
    2.各颌骨类型中牙位分布
    3.左右侧的各颌骨类型中构成
    4.有无牙的颌骨类型的构成
    5.不同年龄层的颌骨类型的构成
    6.不同性别的颌骨类型的构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病例一.下颌骨后牙区骨缺损后功能性重建修复
    病例二.左下颌后牙区单颗牙种植一例
    病例三.左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一例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前牙区人工种植的体会——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研究[D]. 庄晓东.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2]前牙区人工种植的体会——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J]. 王继祥.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1(04)

标签:;  ;  ;  

前牙区人工种植经验——附208例(316颗种植体)病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